什么才是“日本的”?——民族与传统
大冢
以及,谈中国动画的时候,日本动画和中国动画比到底哪个优秀这点,我认为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本来就是以各自的国民为主要目标做的东西啊。中国的情况来说,基于民族风格和传统而制作动画的意志非常强烈。这有时会对日本人观看中国动画造成妨碍。另一方面,以日本的风土来说,则是对外国的兴趣浓厚到了略微有些令人惊讶的地步。
宫崎
那种中国动画里散发着民族味道的部分到底是现场的工作人员自己想画才画的呢,还是有着不得不如此画的制约在呢,到底是哪种呢。
古川
嘛,多少还是有些制约的吧。“总之要做出民族的东西来”这种基本姿态肯定是有的。
大冢
我认为中国人基本来说对传统艺术觉得非常光荣。在台湾做“巨人之星”的时候中国的动画师们这么说过。“为什么我们非得画这种棒球呢,想要画古诗,想要画中国的东西。”
高畑
关于“将民族的传统在作品中活用”这点来说,我在自己至今为止参与过的作品中,基本没有这样的成分。或者说还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就算现在有人对我说“去做部活用日本的民族的传统的作品出来”,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还有大把大把,将其全部解决的自信也并没有。
但是,从这种观点来看哪吒的话,那种民族舞蹈式的动作,和那种民族式的背景,美术极其吻合。如果将哪吒的动作换成我们所画的那种日常式的动作,和那样的美术就会很不搭吧。所以说,哪吒将作为电影的空间完美地成立了。
古川
就算我这样的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外国的电影节的话,就会被这么说。“为什么看不到日本的景色呢?”我是在养育了自己的日本受到的影响,本来是想要自己将其表现出来,但是却和外国人印象中的日本无法连结在一起。然而,我觉得自己所做的电影,只要有一条名为日本的尾巴露出来,这种程度就足够了。
宫崎
可是,就算是中国人,在做阿凡提的时候也并不是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做的吧?就算说是民族风其实含混过去,那是汉族做的啊。
高畑
说起来维吾尔自治区的人说不定有参加。
宫崎
我们以外国为舞台做的作品,比如三千里寻母记啦阿尔卑斯少女海蒂啦,在外国的评价也是这样,被说是“这不是日本的东西啊。”
高畑
但是,在各种各样的国家,人们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我们都一直是尽可能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调查,在那里人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并不是出于观念性的目的,而是带着某种人类文化学的关心。然后就明白,啊,是这样生活着的啊,食物是这么吃的啊。如果我们以日本为舞台来做作品的话,应该也要做同样的事情吧,因为我们自己心中并不存在日本,所以努力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宫崎
勉强以日本为舞台,拿民谣当素材,然后假装文乐啊歌舞伎的运动啊加上这些东西,也无法画出日本,也就是说,照搬日本的传统,也不能画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