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的鹅卵石吧 关注:5贴子:156
  • 2回复贴,共1
(一)
    一定得选楼最多的地段  
  用国产轰炸机  
  扔就扔最精准的BoB!!!  
  一击直接命中  
  弹头至少也得四百公斤  
  什么子母弹啊,聪明弹啊,燃烧弹啊,  
  能用上的全给他用上  
  编队里面有强10,机翼上挂着巡航导弹  
  弹头上捆一哈曰族  
  染金毛,特猥琐的那种  
  飞机一起飞,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跟那嚷嚷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一口地道的汉*腔儿  
  倍(儿)没出息  
  东京湾再发百十来艘炮艇  
  火炮用200mm的  
  一发炮弹光de-tona-tor就得40来斤  
  再派一导弹舰队  
  二十四小时候命  
  就是一个字(儿)--猛  
  小驱逐都给装上核弹头  
  周围的战友不是炸医院,就是炸学校  
  你要是炸一民房啊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猛攻,一天得死多少小曰本??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百万吧?)  
   
  两百万?那是郊区!  
  四百万起!!  
  你还别嫌多,还不手软  
  你得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曰情绪  
  愿意杀两百万小曰本的中国人  
  根本不在乎多杀两百万  
  什么叫狂轰滥炸知道吗?  
  狂轰滥炸就是不管炸什么地方  
  都炸人最多的 不炸楼最贵的  
  所以,我们轰炸东京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精最准 但求死的人多!!  



1楼2005-12-25 08:35回复
    回敬小泉参拜:老子曾经砍翻过13个日本兵! 
    老兵档案:于德元,现年90岁,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汉族,1935年被编入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三营一连,任少尉连副,先后参加过西安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他被日军打伤3处,下颌处至今留有弹片。 

    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官兵总数有近百万。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昨日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 

    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外滩。那里地势低洼,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来,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激战。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空中还有飞机扔BoB!!!,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他NAINAI的!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要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他施展着自己的刀法,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另一个日本兵又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回想一下,自己砍翻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于德元也因长期泡在水中,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但他仍未下火线,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那段历史在“抗战老兵”于德元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采访结束时,老人耍起了他的那套刀法,他那60岁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舞了起来。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8年前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2楼2005-12-25 08:37
    回复
      2025-08-04 17:20: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 人 证 ---- 爆 笑 后 流 泪 [ 强 烈 推 荐 ] ◢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摄在手里。 

        列车员朝他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一样吗?” 

        列车员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 
        “我是残疾人!”“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将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列车长闻讯赶来,询问情况。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票…… 
        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就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他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就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 

        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四周的人再一次哄笑起来。 

      只有一个人没笑,他是那个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知何时,眼里噙满了泪水,不知道是委屈,是感激,还是仇恨。


      3楼2005-12-25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