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郑开,之前三个月每月跑量不到80k,只跑过一个30k整然后腿疼了四天的我,一次酒后拍胸脯,把一个跑伤哥们的全马参赛包拿了过来,跑了第一次全马,走了500米,最后是357过了终点。当时想着这辈子也就达到个目标了,跟儿子可以吹,你老子也是跑过马拉松的。后来被人给忽悠了什么首马破四,大有天赋,就把跑量加到了每月最少100k,2015年9月的衡水又破了350,然后就是16年郑开344(月跑量150),17年郑开333(月跑量平均到了200),然后就是越来越瘦,跑量越来越大,17年衡水破330,18年信阳破310,直至2019年衡水,月跑量达到300k,成绩到了301,但,跑前严重受伤是打了封闭参赛的。后来就反思,我这样40多的大叔,又没运动天赋,跑伤到几个月不能恢复,值得吗?2020年一年没怎么跑步,然而和什么有缘还是命中注定的,在工作比较烦,折磨了近一年的伤势终于好转的时刻,2020年底又开始系统跑步。开始时很难,530配速跑12k也不是太轻松,跑长距离简直是拼搏到自己感动,这时到时对成绩没什么特别大的追求了。后来慢慢有进步,看到徐州马拉松有补录,赶紧报了个,因为既往19年徐州市自己的福地。之前听人说过有种跑法叫“宁崩勿慢”, 本着这个原则,结果在徐州跑崩了,最后5k体会到了跑步6年来最艰难的路程,跑完腿疼到周四才完全好。所以这次郑开本来想当医疗跑或者私兔,然而都没落实好,那就还是“宁崩勿慢”,体会一下大崩的感觉,但结果是居然莫名其妙的破三PB了,到现在仍然腿疼且恍惚中。瞎写了半天,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