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24日漏签0天
金莎吧 关注:356,425贴子:6,355,35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金莎吧
>0< 加载中...

【星月神话】转帖,看三国的进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11star11
  • 时间莎漏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0.蒋干  
     蒋干,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他本是九江的名士,但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超级大白痴。
     其实,正史中的他,的确是个风流名士,并不是个白痴。曹操南征,强征蒋干入他的幕府(和司马懿一样),而后又命他去劝降周瑜。蒋干明知周瑜不是可以以名利言语打动的人,但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方面是因为寄人篱下,不得不为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被称当世名士的周瑜进行近距离的观察。
     周瑜确实是如演中所写的,一听蒋干来访,就知道了他的来意。便带着蒋干巡营一周,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志愿。蒋干在整个过程中,也都只是"但笑而不语",从来没有作过劝降周瑜的意图,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群英会。而之后的蒋干盗书,也完全是子须乌有,蔡瑁张允被攻杀,也是因为荆州兵有一部分仟乱,而被张辽于禁攻破,蔡张二人死于乱军之中。再之后的连环计,也是根本就不曾存在过~这完全是因为船只太多,不好固定才把船拴在一起的缘故。蒋干回见曹操,也只说周瑜非言辞所能动,并劝曹操死了这条心之后,蒋干也仍然在曹营悠游他的岁月,过着他名士的风流生活~
     9.孙邵
     孙邵,孙权的第一任丞相,在孙权掌权的五十二个年头中,孙邵算是个老资格。
     他并非是孙权的族人,而是青州北海国人,曾在孔融手下当过一任功曹,其后转到扬州刺史刘繇底下作官,于孙策击败刘繇时转为为孙策效力。孙策死后,孙权刚上台,孙邵即上表劝孙权向许县朝廷纳贡,弄好了对曹操的关系,受到孙权的赏识。孙权之后任命孙邵为庐江郡太守,在刘备表荐孙权为"行车骑将军"之后,他又作了车骑将军长史。在孙权称王之后,即黄武元年,孙邵便作了孙权的第一任丞相。可惜孙邵仅仅当了不到三年的丞相便在黄武四年五月病故。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孙邵并没有来得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而且,陈寿关于<<三国志>>吴书的部分是根据韦昭所写的<<吴录>>,而韦昭是张温的党羽,张温又恰恰是孙邵的政敌,所以整部三国志,居然没有任何一卷或一个分卷对孙邵的介绍。所以,现在的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在孙邵当丞相的这三年里,孙权受不了曹丕催遣"任子"(即以儿子当人质)的压力,对蜀汉信使往返,言归于好。而这,极有可能是当时位居丞相的孙邵所向他建议的--因为其它人的传记中均未有提及向孙权提出此等的建议。
     可惜呀可惜,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竟然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使得他几乎淹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8.高顺
     高顺,吕布的部下,与张辽一起共同统率吕布的一部骑兵。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高顺应该是吕布最为倚重的大将,甚至超过了张辽。从整部演义中,吕布的武勇被片面而过份地夸大,使得他的部下几乎失去表现的机会,其实,他的几名部下都是很有能力的。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张辽,因为他打了逍遥津一战,名震八方。但是,当时在吕布的麾下,张辽每次出战几乎都是与高顺搭档,而高顺,几乎就是为吕布独当一面的大将。在评论一名将军时,其实不需用要他打过无数的胜仗,只要有一仗打得煞费苦心,打得出名就行。高顺最出名的一仗是在建安三年。
     那一年,刘备在沛国驻扎,陆陆续续地招兵买马,已经达到了有一万多人。吕布很不放心,就出兵攻破了刘备。刘备投奔曹操,曹操送给他兵和粮,使刘备收复小沛。吕布就让高顺再次领了兵去打。吕布当时在徐州的兵不会很多,至多不过两三万人,还要用来分兵防御曹操和袁术,所以交给高顺的兵顶多只有五千人,甚至于不到五千。刘备当时已算是一个全国舞台上的角色,手下的武将也有关羽张飞等人,但是这样的一支劲卒完全禁不住高顺的一击,立刻就被高顺击败,击溃。曹操小看了高顺,让夏候敦领兵来救。夏候敦可说是曹操麾下最著名的武将之一,但他也不是高顺的对手,被高顺轻易地击败。虽然后来曹操亲自领兵来攻杀了吕布,但那已是吕布的事,与高顺无关。破关后,张辽降了曹操,高顺选择了殉主。诚然,吕布是个不值得殉的主君,但宁死不屈的气节,高顺也毕竟要强过张辽的吧。



  • 11star11
  • 时间莎漏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06-12-22 18:03 回复  
冷月狂星
0位粉丝
2楼
  
7.淳于琼
     淳于琼,是一个有名声,有能力,也有资历的名将。在灵帝末年,曾敕封八名校尉主掌禁军,由十常侍之一的蹇硕统领。曹操和袁绍都曾是这八校尉之一,曹操是典军校尉,袁绍是中军校尉,淳于琼,也是这八名校尉之一。
在袁绍军中,他是首屈一指一名将,根本没有什么贪杯误事之说。
     官渡前夕,袁绍命他和郭图颜良攻白马,颜良贪功冒进,又大意轻敌,被张辽关羽刺死于军中。多亏有淳于琼,袁军才不致溃败,也使得袁绍能继续保持对曹军的压倒性气势,一路追击到延津。
     乌巢之败,不是因为他喝酒,而是因为他的大意。
     当时淳于琼手下有一万人,曹操虽带兵五千,但为了避开沿路袁军的盘查,都散布成小股部队改扮成袁军,直到乌巢前沿,才改装来袭。淳于琼乍看之下以为曹操没有多少兵,就出寨迎战,没想到曹军越打越多,他才知道不好,一面回寨自保,一面向袁绍求救。
     袁绍一方面是刚愎自用,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淳于琼的信任,所以只派了少数人去救乌巢,反而令张郃高览去袭曹营。结果乌巢终告失陷,曹营也没有打下来,张郃高览更是降了曹操。
     说到这里,有件事必需要提一下。根据<<三国志·袁绍传>>的记裁,淳于琼未死,他和袁谭二人单骑渡河逃走;而根据<<三国志·魏志·武帝记>>的记裁,淳于琼在此役战死.这就是记传体史书的弱点,把一个史实割裂成数块不说,还往往自相矛盾。
     可惜,可叹。所以说,淳于琼虽然没有守住乌巢,但也不是个酒馕饭袋。他的对手曹操毕竟是三国第一人,败在他手上也没什么可说的。
     6.刘封
     刘封,刘备的义子,原名寇封。
     在演义中,这个家伙在战场上什么作用也没起过,也就扯扯旗放放风而已,最后还把关羽给害了,一副死有余辜的样子。
     但是在正史中,这却是个悲剧。
     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时收养的义子,当时刘备无嗣,所以收了刘封为义子。等刘备入川时,刘封刚刚二十出头,已是个力大无穷,勇猛无比的青年将军了。在跟随孔明赵云张飞入川的途中,刘封攻战克敌,以功晋封为副军中郎将。
     之后刘备遣孟达攻房陵上庸,怕他一人难以成功,加派刘封助之,果然二人令上庸太守申耽望风而降。刘封因此又升为副军将军。
     关羽攻樊城时,请刘封孟达发兵相助,二人因与关羽不睦,加以拒绝。后关羽兵败,却不敢走二人所驻的上庸,结果兵败身死,刘封确实也是难辞其咎的,但关羽之死,主因在他自身,与刘封没有多大关系。
     刘封因为关羽之事而责问孟达,结果与孟达致于不和,就夺去了孟达的鼓吹,孟达也就因此惧怕而降魏,并反过头来劝刘封也降魏。刘封拒绝投降,遭到夏候尚\徐晃\孟达三路攻击,又申仪叛变,刘封腹背受敌,只得退走成都。
     之后的事情发展却让人大跃眼镜!
     刘备见了刘封,只是责备他为何欺负孟达,以及不救关羽,并没有杀他的意思。但是诸葛亮却认为刘封刚猛,恐刘备死后刘封争位,那刘禅是万万争不过刘封的,力劝刘备杀死刘封。
     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话,赐刘封自尽。
     刘封临死时叹曰:“恨不用孟子度(孟达)之言!”
     刘备听了,也不免为之流泪。



2025-11-24 12:4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star11
  • 时间莎漏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只是此时城中实在已无粮,高干只得弃城而去,结果在逃向荆州的途中在上洛被杀。
     袁绍的众多儿子中,绝没有一个有高干这样的才能的。便是袁绍自己,恐怕也远远及不上高干。
     3.刘焉
     刘焉,也是在事实上割据了蜀中的人。比起刘备,他并不差多少。
     刘焉是荆州江夏郡人,他是从寺主官的佐吏开始,以贤良方正(是一个官名,与孝廉茂才相似)进阶仕。之后一帆风顺,先做了雒阳县的县令,再做了冀州的刺史,再转做南阳郡太守,再做到九卿的太常和宗正。
     黄巾之乱后,刘焉认为在京做官不如在地方为长,便活动到了益州牧之职。同时兼一个监军使者,爵封阳城县候。
     刘焉对于益州的治理是值得后人称赞的,他的法冶很严,而且是对百姓宽,对那些豪强官吏"严"。
     刘焉最聪明的一项举措,是以张鲁镇汉中,密使他斩汉使阻隔道路,再宣称因为张鲁阻隔道路而无法上贡,在事实上进行了割据。
     至于张鲁攻西川,是因为刘璋猜忌他而杀了他的老母,张鲁才对刘璋反目成仇的。
     刘焉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汉朝朝庭因刘表上奏得知了他的反意,派了他在朝中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刘璋回去劝他安分守己。但是刘焉却让刘璋留下不回长安,一方面继续进行割据。后来他的长子响应他的号召,勾结马腾造反,结果被杀,另两个儿子也受到牵连而死。
     从现实上来说,刘焉做得要比刘备好,只是他没有诸葛亮这样的贤人相助,且他也确实年老了,来不及多有布置便撒手西去,将益州留给了刘璋。在小人法正许靖张松等人的撺掇下,他把益州拱手让与了刘备~
2006-12-22 18:03 回复  
冷月狂星
0位粉丝
4楼
     悲啊~
     2.魏延
     魏延,蜀汉首屈一指的武将。
     当刘备在汉中争夺战中对曹操取得战斗胜利后,准备回到成都时留下守汉中的将领给了当时还是一个屈屈牙门将军的魏延。
     魏延是行伍出身,知道当兵的辛苦,很体恤士卒,能得士卒死力。刘备慧眼识英雄,提拔了他,让他做了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就是魏延的就职宣言,这番话让刘备满意,也镇服了众人。
     魏延一生中所打的仗最精彩的,当属建兴八年率部与魏方的雍州刺史郭淮与后将军费耀之战。这一战魏延以少胜多,在阳溪将郭淮打得溃不成军。这也是诸葛亮北伐中战果最辉煌的一役。
     诸葛亮也因此上表升魏延为前军师--也就是整个前部的总帅--征西大将军,进位南郑候。南郑候是县候,比诸葛亮自贬时的武乡候要高,更是高出关羽的汉寿亭候。
     魏延对诸葛亮提出的以一万人出子午谷的战略构想也是千百年来后人所争议的焦点。至于他与孔明谁更正确,这里无暇评叙。只是在这里我要说,能够有这种构想的,当时的确再无他人,说魏延是当时第一的武将,这一点丝毫不为过。
     1.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武威姑臧人。演义中并没有对他有过多大扔描写,只在曹丕争嗣时才从侧面描写了他。其实,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小的时候,因为他才高智广,所以被人孤立,没有人能理解他,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之能。之后贾诩曾举过孝廉,又作过一个郎官,但因朝庭昏暗,就辞官司回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金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