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部队2》
2003年银河映像出品了《PTU:机动部队》, 杜琪峰导演用冷峻的风格一夜间拓宽了港产警匪片的定义。2008年,新加入银河映像的罗永昌导演,在杜琪峰的帮助下,再次召集《PTU》原班人马,拍摄了《机动部队2》,却没能重写《PTU》的传奇。
组建一年多的机动部队即将解散,偏偏最后一天的突发任务十分艰巨:他们搜索潜入深山里的亡命劫匪。任达华与邵美琪饰演的两个队长,各自带领两队警员,因为长期赏罚不公矛盾尖锐,在最后一天的终极任务都暗中较劲,力争表现邀功。
深山搜索时,两队警员更是明争暗斗导致状况百出。行动中除了警匪双方的混战,还杀出了不明来路的第三方,给警队带来了致命伤害。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面对重重困难和死亡的威胁,他们将怎样抛开成见,同心协力完成任务呢?
作为一部号称是《机动部队2》的电影,这部又名《同袍》的电影,无论是在场面调度上,还是在节奏控制上,都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导致91分钟的电影却让观众觉得观影时长漫长无比,全片都只见一帮人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很多原本可以出彩的细节都很可惜地被浪费掉了。
作为一部号称《机动部队2》的电影,本片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相似,经常刻意玩弄画面造型感,但是却有其形而无其神。造型感的前提是要有节奏感,不管是内部节奏还是外部节奏,才能有摆造型的空间。而在本片中,经常是大家乱打一气之后,忽然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节奏点上停下来玩造型感,那种感觉实在是让观众别扭的不行——观众刚被枪战戏调动起情绪和关注度,然后影片忽然来了一个停顿,观众一下子就被卡在半空中,情绪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而且结尾枪战场面的音乐节奏、故事节奏和画面节奏全是拧着的,看不出来有任何导演意图或者统一的美学处理。
在结尾的教堂枪战场面中,虽然空间比较局促,但影片也还是有场面调度的空间的。而本片却白白浪费了这个全片唯一的高潮戏,其问题主要在视听语言的把握上。全片整体的画面感觉缺乏大银幕的空间感和气势,让本片更像是一个电视剧。《同袍》虽然是一部小片,故事小,人物少,制作资金也不太多,但电影就是电影,在基本的视听语言上还是要有电影化叙事的追求。很明显,本片在这一点上虽然有所努力,但最后效果只能说是可惜了这个题材。
2003年银河映像出品了《PTU:机动部队》, 杜琪峰导演用冷峻的风格一夜间拓宽了港产警匪片的定义。2008年,新加入银河映像的罗永昌导演,在杜琪峰的帮助下,再次召集《PTU》原班人马,拍摄了《机动部队2》,却没能重写《PTU》的传奇。
组建一年多的机动部队即将解散,偏偏最后一天的突发任务十分艰巨:他们搜索潜入深山里的亡命劫匪。任达华与邵美琪饰演的两个队长,各自带领两队警员,因为长期赏罚不公矛盾尖锐,在最后一天的终极任务都暗中较劲,力争表现邀功。
深山搜索时,两队警员更是明争暗斗导致状况百出。行动中除了警匪双方的混战,还杀出了不明来路的第三方,给警队带来了致命伤害。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面对重重困难和死亡的威胁,他们将怎样抛开成见,同心协力完成任务呢?
作为一部号称是《机动部队2》的电影,这部又名《同袍》的电影,无论是在场面调度上,还是在节奏控制上,都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导致91分钟的电影却让观众觉得观影时长漫长无比,全片都只见一帮人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很多原本可以出彩的细节都很可惜地被浪费掉了。
作为一部号称《机动部队2》的电影,本片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相似,经常刻意玩弄画面造型感,但是却有其形而无其神。造型感的前提是要有节奏感,不管是内部节奏还是外部节奏,才能有摆造型的空间。而在本片中,经常是大家乱打一气之后,忽然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节奏点上停下来玩造型感,那种感觉实在是让观众别扭的不行——观众刚被枪战戏调动起情绪和关注度,然后影片忽然来了一个停顿,观众一下子就被卡在半空中,情绪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而且结尾枪战场面的音乐节奏、故事节奏和画面节奏全是拧着的,看不出来有任何导演意图或者统一的美学处理。
在结尾的教堂枪战场面中,虽然空间比较局促,但影片也还是有场面调度的空间的。而本片却白白浪费了这个全片唯一的高潮戏,其问题主要在视听语言的把握上。全片整体的画面感觉缺乏大银幕的空间感和气势,让本片更像是一个电视剧。《同袍》虽然是一部小片,故事小,人物少,制作资金也不太多,但电影就是电影,在基本的视听语言上还是要有电影化叙事的追求。很明显,本片在这一点上虽然有所努力,但最后效果只能说是可惜了这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