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天同再来吧 关注:137贴子:28,171

回复:我的2020读书贴,也是随笔随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言学概论》詹人凤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08年一版一印
3页:《一千零一夜》中的“芝麻,开门来!”《封神榜》中“宝贝转身!”人头立即落地。
——“芝麻开门”跟“请宝贝转身”
38、39页:国际音标无大小写之分,无手写体、印刷体之分,而且都写成同样大小,如[N]、[n]、[G]和[g]、[Y]和[y]都表示不同的音
——应当是“[N]和[n]”;前面说无大小写之分,后面说表示不同的音,我也没太理解。


IP属地:广东16楼2020-11-10 13:21
回复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散文概论》方孝岳 著,三联书店,07年一版一印
    新版前记,4页:此外,如论司空图,强调他“以盛唐为宗,不数中晚唐”:论西崑家,强调其“寓意深妙,清峭感伧”;
    ——“论西崑家”前面应当是分号而非冒号
    重印缘起,8页:第十八节指出:锺嵘《诗品》最大的贡献,在于指明诗是吟咏性情,又指明诗是生于各人的遭际,这是两个有根本意义的观念。
    ——这篇重印缘起中,“锺嵘”的姓都写作“钟”,后文正文都作“锺”
    12页:未有真见解不由真内行,未有真内行而无真见解。
    ——应当是“不有”,“未有真见解不有真内行”


    IP属地:广东17楼2020-11-10 13:26
    回复
      2025-08-10 03:38: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熊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9页:刘向《列仙传》记载了接舆的去向,说他擅长养生之道,吃橐廬木的果实和芜菁子,遍游名山,最后落脚在峨眉山。
      ——本书简体横排刊印,“廬”(庐)字用的繁体。
      214页:李商隐曾用诗歌的语言重述这个故事,说:“不知腐鼠成滋味,猜臆鹓鶵竟未休。”
      ——应当为“猜意”
      251页:这时候可不能讲什么“齐物”了,一定要分清什么我,什么是物。
      ——应当是“分清什么是我”才对
      192页: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知之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


      IP属地:广东18楼2020-11-10 13:28
      收起回复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中信出版社,12年1版 16年57印次
        65页: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因著有《哈佛幸福课》(Stumbling to Happiness)一书而广为人知。
        ——此书的英文名应当为“Stumbling on Happiness”


        IP属地:广东19楼2020-11-10 13:29
        回复

          《韩非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施觉怀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1年一版一印
          138页: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荀子·富国》)
          ——《荀子》引文有误,不知是哪个版本的。查了一下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原文为:“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IP属地:广东20楼2020-11-10 13:30
          收起回复

            《坛经校释》〔唐〕惠能 著,郭鹏 校释,中华国学文库,中华书局,12年一版一印,简体横排
            18页:儞不知大师言,生死事大,欲传于法,令门人等各作一偈来呈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禀为六代祖。
            35页: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大慈,宁不垂愍。
            ——中华国学文库丛书都是由繁体竖排版转换成简体横排刊印,繁简转换过程出现一些问题,在这套丛书的其他书也发现几多。
            上面列出的“儞”、“愍”并不算讹误,但是个人觉得这些字的用法在繁体版更合适,简体字版用“你”、“悯”,更适合现今的书写与阅读习惯。
            52页: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将正见度,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繁体版的断句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55页:忏者忏其前愆
            ——文中“愆”用的古字,我没在任何字典中找到
            109页:乃斅善财,南方参问,裂裳裹足,以千里为跬步之间耳。
            ——斅简化成了“学攴”


            IP属地:广东21楼2020-11-10 13:33
            回复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熊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页: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应当为“韦璩”,查了好几个版本,敦煌法海本跟惠昕本为“韦璩”,契嵩本没有找到,宗宝本原文为“韦刺史”。郭鹏的《〈坛经〉对勘》中(韦璩,原本误作“等据”),可能此处差异出自原本(法海本)的讹误,网上下载的TXT本作“韦据”。另外,《曹溪大师别传》中有“韦据”之名:“经三十五年,有殿中侍御史韦据为大师立碑。”显然不是同一人人。(后来翻到另一个版本,此处注释:《传灯录》五、《宋高僧传》八、《五灯会元》一,韦璩皆作韦据。)
              32页:汝等尽诵此偈者,方得见性;依[卍]此修行,即不堕落。
              ——其他版中均无“[卍]”
              同页: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查了几个版本均作“明镜亦非台”,只有我网上下载的TXT电子版作“明镜亦无台”
              55页:按照较原始的敦煌本《坛经》,慧能写的就是这样的两个偈子,但一般流传的版本只有一首,内容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流传的那一首应当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而不是“非树”。
              245页:但是,一面对这个问题,神秀就开始语焉不详,说这个袈裟现在不在我这儿,是在那个谁谁谁那儿。
              ——根据上文可以肯定,这里应当是“神会”而非“神秀。


              IP属地:广东22楼2020-11-10 13:38
              回复

                《尼采生存哲学》尼采 著,杨恒达等 译,九州出版社,14年一版一印
                2页:一个心灵能够持有多少真理呢?将尝试多少真理呢?这些问题一天一天的愈加成为我的墓本准则。
                ——“基本准则”
                3页:
                “我实在的劝告你们:离开我,为你们自己防备查拉图斯特拉!耻笑吧!也许他已经欺骗你们。
                “知者定能不但爱他的敌人,也能恨他的朋友。
                ——“实在地劝告”,明显是的地不分;“智者”
                5页:甚至那种把握一般问题的精密技能,那种明察秋毫、那种见微知渐(seeing what isaround thecomer)的心理状态以及我所能做的任何其他事情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没听过见微知渐
                同页:现在,我的手是很熟练的;它具有一种颠倒乾坤的本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我才能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的最重要理由吧!
                ——应当用逗号,而不是用分号。


                IP属地:广东23楼2020-11-10 13:40
                收起回复
                  2025-08-10 03:32: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国演义》罗贯中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73年3版15年48印次
                  199页:① 飞兔、騕褭(yāo niǎo)……良、乐——飞兔、騕褭,都是良马的名称。
                  ——“騕褭”的偏旁都被简化了,比如“騕”简化成了“马要”,而且这个字读音为“yǎo”
                  347页:①趷跶(gé tà)——这里是形容跌倒的声音。
                  ——趷跶读音为“kē da”


                  IP属地:广东24楼2020-11-10 13:41
                  收起回复

                    《墨子与墨家》任继愈 著,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16年一版一印
                    序文,6页:然而对于他“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即把自己从头到脚都磨成粉末去帮助别人,则从未有人加以怀疑和非议。
                    ——“摩顶放踵”的意思是,磨秃头顶走伤脚跟。何至于是把自己磨成粉末的意思。
                    20页:只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算是比较可用的注解,有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
                    ——应当是《墨子间诂》,繁体字版是“閒”,因为“闲”、“间”都可以写作“閒”,所以这里有很多人误解。正确的是“间诂”,也就是夹注的意思,而不是闲着没事诂一诂。
                    78页:后期墨家依据他们的认识论学说,对当时许多诡辩进行了批判,它说“以言为尽誖誖”(《经下》)。
                    ——断句当为“以言为尽誖,誖”,“誖”同“悖”字,书中还简化成了“讠孛”


                    IP属地:广东26楼2020-11-10 13:46
                    收起回复

                      《古代呼声》陈鼓应著作集,中华书局,17年一版一印
                      19页:《雨无正》这首诗,开头便借咀咒昊天而责骂领导者的“不骏其德”,只知暴虐发威,制造兵乱饥馑,把四方的人民都杀光(“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咀咒”这个词既不是我打错了也不是书中错了,是确实有这个词的用法。书中的问题在于,“斩伐四国”直译成把四方的人民都杀光,未免将其描述得过于丧心病狂而不合情理。译成“残害四方诸侯使百姓遭殃”更为恰当。
                      22页:《黍离》这诗,写游子归故土,但见战后园庐变成蒿藜的景象,“心中摇摇”,恍惚不安
                      ——诗的原文是“中心摇摇”
                      63页:他说:“与其言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


                      IP属地:广东27楼2020-11-10 13:48
                      回复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熊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8年一版一印
                        249页:婴儿,始终是神秘主义的经典符号。正如《老子》把回归婴儿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佛教《大日经》也设计了一个“婴童无畏心”,作为善心发展之八个阶段的终极阶段,《大般涅槃经》讲菩萨的五种修行,第五种即是“婴儿行”
                        ——“婴童无畏心”属于佛教的“十住心”,且为第三阶;菩萨的五种修行分别为: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婴儿行”属于第四种,而非第五种。


                        IP属地:广东29楼2020-11-10 13:50
                        回复

                          《清代习惯法》梁治平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5年一版一印
                          57页:应由房主负担的费用也可由房客垫负,但须由房租中扣除,否则,须于租约解除时由房主偿还之。
                          ——“垫付”
                          84页:仁井田陛:《明清时代的一田两主习惯及其成立》页411,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法律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92)。
                          ——应当是“仁井田陞”
                          88页:仁井田陛前引文注[十二]就江苏、江西、福建三省部分地区之“一田两主”名称以及福建之“一田三主”名称亦整理出一表,皆可以参阅。
                          ——同上。
                          135页:在与律典的“户律”相对应的“户政”标题下(该书体例与律典基本相同),依次排列的篇目为理财、养民、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遭运、盐课,榷酤、钱币。
                          ——“遭运”是遭遇时运的意思,结合上文理解,此处显然不对,应为“漕运”。
                          150页“塚”与“冢”混用


                          IP属地:广东31楼2020-11-10 13:53
                          收起回复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广铭 著,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一版二印
                            序言,7页:特别是,为求说服那些人,他们在理财观点上,迄今还信奉着司马光的那套理论,以为“天地所生,财货万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标点符号问题
                            17页:先王有经制,颁赉上所行。
                            ……
                            驾言发富藏,云以救鳏茕。
                            ……
                            豳诗出周公,根本讵宜轻。
                            ——原文是“云以救鳏惸”,“惸”同“茕”,作者只是把古字换成了常用字,并不算讹误。有意思的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这首诗,大多数网站把“颁赉”写作“颁布”,把“豳诗”写作“幽诗”。一是字形相近,二是他们估计也真不明白这是啥子意思,以至于把诗经的豳风写作了意义不明的所谓“幽诗”。


                            IP属地:广东32楼2020-11-10 13:58
                            收起回复
                              2025-08-10 03:26: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沈大明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24页:特别则例包括:《赋役全书》,《督捕则例》,《中枢政考》,《八旗则例》,《学政全书》,《物料仿置则例》
                              ——“《物料仿置则例》”应当为“《物料价值则例》”之误。
                              28页:所有这些法规有适用于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如确定西藏与中央关系的《饮定西藏章程》;
                              ——《钦定西藏章程》
                              40页:习惯法、宗教法以及其他社会规范构成了补偿性的法律规范体系。
                              ——应当是“宗族法”而非“宗教法”,其他社会规范还包含民族法、地区性特别法、则例、事例等等,前文并没有提到有“宗教法”。
                              41页:其犯应该笞决、罚棒、收赎、记录者,不在奏请之限。
                              ——“罚俸”
                              44页:所属的十七个清吏司及、督捕、提牢等厅处大小官员共407人,是六部中官与吏人数最多的一个。
                              ——“清吏司”后面的“及”与顿号,应当省略一个。
                              54页:全国共有直隶州76个,散州148个。每州有知州一人,掌全州政令,兼管所属各县。
                              ——此处的数据皆引自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我找到的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原文据《光绪会典》记载,直隶州为七十三个,散州为一百四十五个,且有表格列出各省详细数目。数据的出入,我不知道是原书版本修订数据的不同,还是原文引用的疏漏。
                              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搜索此处资料,各个平台各个媒体给出的数据全都是直隶州76个,散州仅为48个,恰好少了一位数,错得井然有序。与前几日搜的王安石那首《发廪》情形一模一样。
                              同页:清代在府一级机构下,还有一级州,规制与县等同,往往是在特殊地区或繁华紧要之县改设,一部分直属于布政司管辖,称为“直隶州”;其他称为散州。
                              ——州的规制与县等同没有错,但是直隶州不一样,规制等同于府,这里并没有作出区分。另外,“直隶州”带引号,“散州”也该带一个才是。
                              57页:史称:“上自公卿,下至守令,总不能出此辈圈梭,……”
                              ——“圈”
                              58页:由于幕僚常常“代官出治”,案卷、公犊在上下级幕友之间呈报批答
                              ——“公牍”
                              96页:至于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斩决袅示,同谋斩立决,从犯绞监候,被胁同行者,各杖一百。
                              ——“斩决枭示”
                              120页:与北方的秘密宗教活动相呼应,清代南方以天地会、哥老会、清红帮为主的秘密社团活动也非常兴旺
                              ——“青红帮”
                              121页:家族、宗族是构成清代低层社会的重要单元。
                              ——“底层社会”
                              133页:按照《理藩院例则》,他们的具体分工为
                              ——《理藩院则例》,134页也有一处
                              142页:其实根据统治四年纂修户部则例大臣所奏
                              ——“同治四年”
                              156页:诈言死、失者,准盗窃轮,减一等;
                              ——“准盗窃论”
                              159页:“凡市廛交易,但设牙贴”
                              ——“牙帖”
                              161页:霸占要地关津,倚势欺陵,不令商民贸易者,事发,将倚势欺凌之人拟斩监候。
                              ——“倚势欺凌”
                              164页:同时限制船只规模,规定:商贾船许用双桅,但是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舵水人等不得超过二十八名,梁头在一丈八尺以下的船,舵水人等不得超过二十四名,梁头在一丈四五尺左右的船,不得超过二十人。
                              ——“梁头在一丈八尺以下的船”此处明显有歧义,我查了下《大清会典则例》的原文:“其一丈六七尺梁头者,不得过二十四名”。


                              IP属地:广东33楼2020-11-10 14: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