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老电影人寻踪(157)——王文娟】
No.1
11月3日,网友@冰心玉树转发了一张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夫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近照,并写道:“王文娟身上别着三枚奖章,一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一枚是抗美援朝二等功纪念章,还有一枚是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显然,这是一张近照,因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刚刚才在前几天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的。
1953年4月24日,王文娟和一群越剧演员以参军入伍的方式,出征去了朝鲜前线。
战火无情。去之前,王文娟和战友们都给家里写了信,当时,大家在心里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娟说道:“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对于生死的确没有考虑太多。在那个激情年代里,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荣耀感,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朝鲜,给指战员演的第一出戏是《梁祝》。演到“英台哭灵”时,敌人的飞机炸断了电线,演出的山洞里漆黑一片。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位小战士掏出身上的军用手电筒往台上照,其他战士见状,也打开自己的手电筒,顷刻间无数支光源照亮了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王文娟所在的越剧团在朝鲜参与了慰问演出116场,时间长达8个月。
No.2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现嵊州市)灵山乡坑边村,原名王彩娟,曾担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越剧“王派”唱腔创始人。
1938年,王文娟拜越剧小生竺素娥为师,正式开始舞台生涯,先习小生,后改习花旦。1939年2月8日,演出开蒙戏《投军别窑》,饰王宝钏。
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娟见证了越剧戏曲艺术的兴衰起伏,为喜欢戏剧的朋友们留下了林黛玉、孟丽君、崔莺莺、春香、王玉真等经典舞台角色。


王文娟的代表剧目主要有《红楼梦》《孟丽君》《春香传》《追鱼》《西园记》《柳毅传书》《西厢记》等。
那么,王文娟算不算“电影人”?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算!
因为,王文娟曾于1960年主演过戏曲电影《追鱼》,1962年主演过戏曲电影《红楼梦》,并主演过戏曲电视剧《西园记》《孟丽君》等。


No.1
11月3日,网友@冰心玉树转发了一张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夫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近照,并写道:“王文娟身上别着三枚奖章,一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一枚是抗美援朝二等功纪念章,还有一枚是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显然,这是一张近照,因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刚刚才在前几天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的。
1953年4月24日,王文娟和一群越剧演员以参军入伍的方式,出征去了朝鲜前线。
战火无情。去之前,王文娟和战友们都给家里写了信,当时,大家在心里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娟说道:“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对于生死的确没有考虑太多。在那个激情年代里,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荣耀感,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朝鲜,给指战员演的第一出戏是《梁祝》。演到“英台哭灵”时,敌人的飞机炸断了电线,演出的山洞里漆黑一片。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位小战士掏出身上的军用手电筒往台上照,其他战士见状,也打开自己的手电筒,顷刻间无数支光源照亮了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王文娟所在的越剧团在朝鲜参与了慰问演出116场,时间长达8个月。
No.2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现嵊州市)灵山乡坑边村,原名王彩娟,曾担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越剧“王派”唱腔创始人。
1938年,王文娟拜越剧小生竺素娥为师,正式开始舞台生涯,先习小生,后改习花旦。1939年2月8日,演出开蒙戏《投军别窑》,饰王宝钏。
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娟见证了越剧戏曲艺术的兴衰起伏,为喜欢戏剧的朋友们留下了林黛玉、孟丽君、崔莺莺、春香、王玉真等经典舞台角色。


王文娟的代表剧目主要有《红楼梦》《孟丽君》《春香传》《追鱼》《西园记》《柳毅传书》《西厢记》等。
那么,王文娟算不算“电影人”?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算!
因为,王文娟曾于1960年主演过戏曲电影《追鱼》,1962年主演过戏曲电影《红楼梦》,并主演过戏曲电视剧《西园记》《孟丽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