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184贴子:3,878,766
  • 4回复贴,共1

【歪侃】我们其实是“被”淡泊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这几天50年代吧在这里大谈名利和淡泊,有的强词夺理,有的板砖乱抛,有的沾沾自喜,有的道貌岸然,一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觉得挺好玩的。凑上来说上几句。
  关于淡泊名利,古往今来的论述不少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很经典的名言。这种观点也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成为一种正统的观念。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淡泊,如果名利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信手拈来,我们会高喊淡泊,把它让给别人吗?不会!除非傻子才会这么做。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名利,起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那点可怜的工资,我们其他的名利是很难获得的。我们想去买房,房价太高买不起;我们想给孩子送个好学校,赞助费太多交不起;我们想给自己治好病,医药费太贵付不起……可是我们还得活着,看着少数人在那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活着,我们蜷缩在自己的蜗居里,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现实妥协,承认现实,承认自己的命运,甘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因为我们不承认现实也无力改变它,只会给自己凭添恼和不平衡。这样的想法,有点阿Q精神,却是最切合实际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被”淡泊了,淡泊成了我们向现实和命运低头的一块遮羞布。因为我们的骨子里,并不想淡泊,可是现实不给我们获得名利的途径和机会,抑或我们也不具备那样的能力,我们清贫的活着,我们再不淡泊一点,还怎么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不过,淡泊也好,“被淡泊”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总比那些巧取豪夺、杀人越货、投机钻营、欺上瞒下的人要好。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果世道真的成了这样,还真的不如“被淡泊”了也许更好。


1楼2010-02-03 08:43回复
    凭添恼=凭添烦恼


    2楼2010-02-03 08:48
    回复
      2025-11-08 12:3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引发的“被淡泊”。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才华横溢、恃才傲物,一心想求个功名。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柳永沉不住气,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鹤冲天》很快就传开了,没有几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者,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心里非常恼火。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要浮名作甚?”
        得罪了皇帝,彻底堵死了柳永的仕途之路,没办法柳永只好自嘲说“奉旨填词”,每日辗转于烟花柳巷之中,终其一生。
        柳永本不想淡泊,却不得不淡泊,还说是“奉旨填词”,给自己一个台阶。大家说,柳永不就是古代“被淡泊”的典型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柳永的落魄,世上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好词,千古绝唱。所以“被淡泊”也未必都是坏事。
      


      18楼2010-02-05 12:33
      回复
          接17楼西门老师的话题。
          关于功名、志向与淡泊的关系,偶还是认为所谓的淡泊,大多数都是被迫的,被动的,不得不为之的。
          关于追求功名,《神童诗》里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帅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国演义》中太史慈临终前喊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都是在表达对功名的强烈渴望。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过:“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话,让君子安于贫贱,显达的人知晓自己的命运。这可以算作一种淡泊。可是紧接着他又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不是在激励自己,不能颓废,不能消沉,要去奋斗。
          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豪言壮语,让人们特别的佩服。可是李白也说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类言不由衷的近乎谄媚的奉承话,还不是为了讨好韩朝宗,想获得人家的引荐。
          可是现实往往很无情,求财不一定能得到;求官也很难如愿,即使当上个小官能否升迁也未可知;求名则更属不易,如果有点钱,有点权就胡作非为,弄不好得个恶名,锒铛入狱也有可能。所以安于现状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当然这也是以退为进的韬晦之计,与其觊觎没有得到的而寝食难安,还不如乐享拥有的平安度日。吃不到葡萄也不说葡萄是酸的,这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20楼2010-02-06 09:01
        回复
            这个帖子本来已经沉下去了,可是看到这几天的新闻,觉得还有几句话要说。
              “汉语盘点2009”网络征集的年度字词2月6日新鲜出炉,“被”字获评2009年度国内第一汉字。在“被自杀”、“被就业”、“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等流行的“被××”之中,是不是也可以填上笔者所说的“被淡泊”?
            在这个“被时代”里,公众在搞笑、调侃、反讽的同时,更有他们正当的诉求被搁置、被挤压,理性声音被冷落、被遮蔽,公民权益被漠视、被戕害后,发出的呐喊。
            “被淡泊”不是甘于淡泊,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是在诸多无奈下给自己一个好好活下去的理由,是内心自我安慰的一个借口。在如今的“被时代”里,“被淡泊”该是最不要付出成本的一件事了,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
            


          21楼2010-02-09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