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吧 关注:138,208贴子:1,178,579
  • 3回复贴,共1

昨天应郭先生的邀请,聊聊现在道教“圈子”里很常见的一些现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应郭先生的邀请,聊聊现在道教“圈子”里很常见的一些现象。起因是群组中有些“道士”,刻意将昵称或者拍一拍改的~不太好形容的那种恶劣。让好好郭先生感叹:“修的是什么道?下水道吧?”
其实,我认为能名副其实的配得上“道人”这个称谓是极不容易的。顶着修行的名号,过着俗人的生活是“道教圈”(包括其他友教)的一种常态。
理论上来说,不单单是近现代,以前(古代)也是存在的。所以,您问一些顶着宗教身份,过着俗人生活的人:你为什么不修行?就好像某国被宠坏的牛,你说让它显现神迹?你的这个行为是强牛所难,还可能分分钟被一堆拥护者的唾沫淹没。
闲话不多提,咱们说说怎么样的人才是道人、怎么样的行为是修行。对于“道士”身份的界定,各地有区别,甚至不同群体也有区别。所以更多时候产生矛盾和鄙视链的时候,原因往往就是各自对道士的定义,对自身的要求有区别。我一向认为宗教戒律是要求自己的,不是拿出来要求别人的。我不愿意别人拿来道德绑架我,我也不会假借为“道德大棒”乱打人。而郭先生碰到的,就是拿着“修行、教义、戒律”作为自己的“武器、盾牌”的俗人。我们在没有成仙了道之前都是俗人,但朝着无上大道一步步前行的人才是道人、是修行人。
《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27 11:07回复
    一、如何闻道
    《道德经》《南华经》《清静经》……这些书都在说道。此处我们就可以先把读都没读过的、一年不会翻开一次书的这些人排除在外了,连道都未闻,谈什么修道?无根无缘,连下士都算不上。修下水道还需要先知道下水道长什么样呢。有人说:“我自己没看,但是我师父给我讲了!”
    好吧,师父是传道解惑的,非常重要,但是您师父成仙没?成就超过历代祖师没?如果没有,那您连书的没翻开过,您师父讲的就能完全代替历代祖师之作了?
    (说人不说师,罪过罪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27 11:07
    回复
      2025-11-02 00:35: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如何“行道
      首先咱们明确我说的“行道”。依靠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朝着最高的大道方向前行是行道,连方向都没弄清楚,模仿着修道有成者的行为准则去做事的,只是单纯的模仿者和追随者。修行不单单是对帝诵经,行法治病。之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自知”的劣文,大概阐述了修道的基础。这个能力先给了自己的心一个正确的指导,像安装了定位系统;然后在通过读经习典给自己一个前进的方向,这是“明道”,确定目的地在哪里;随时保持自知,通过学习经典及时纠正自己的方向,不停重复前两个动作的前提下,往前探索新的地图,这才是“修行”。
      (反弹杠精:诵经拜忏可以磨练心性,立身度命。但凡认为单纯诵经礼忏就是修行全部的,您肯定没看过书,拜忏也是有口无心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27 11:08
      回复
        三、勤而行之
        我师兄喜欢说:“道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我们身边时时都在发生各种事情,发生变化。经书中的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甚至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时间。都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但凡我们注意到了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修行的一部分。比如我这些文字,就是注意到了开篇的事件,先在“知人”的角度解读了“有些道士”的真实面目。然后反馈到自己身上,回顾祖师经典的描述以“自知”。最后下次万一我心里产生了不合乎道的想法时可以及时醒悟,是为“自胜”。
        综上:连基本的为人处世都不会的人,说什么修行,但凡入了修行,都不会粗鄙不堪。被一个披着道士身份的“俗人”占了点口头便宜,实在不值得放在心上太久。因噎废食岂不是耽误自己修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27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