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4,683贴子:3,405,388

谈谈儒、释、道。佛教是从中国文化延伸到印度的一条支脉上长出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谈儒、释、道。
佛教是从中国文化延伸到印度的一条支脉上长出来的一棵巨树。但因为印度这片土地不够肥沃,气候不够适宜,只适合小矮木的生长,因此这颗巨树最终因为营养不良渐渐枯萎死去。幸亏禅宗28祖达摩大师预先发现佛教的根脉发源于中国,只有中国的大乘厚土,大乘紫气才能养育佛教这棵参天大树,因此毅然东渡来到中国,把佛教的种子播撒到中华的大乘厚土上。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培育,佛教果然不负众望,迅速蔓延壮大,不久就超越了原有的儒道文化,被中国民众和官方广泛接受,与儒、道一起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那么儒、释、道倒底有何相同之处可以相处一起?又有何不同特长能各霸一方?今后又应如何更好融合,相互扶持?等待下面慢慢讲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27 08:02回复
    或者说二楼层主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看什么都很高大。那么希望你快快长大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27 08:59
    收起回复
      2025-08-08 20:20: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翼是魔眼看世界,一切都微不足道,因为他把自己彻底膨胀魔化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27 09:11
      回复
        有矛盾和争论是正常的,就像儒、释、道从来没有停止争论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27 09:15
        收起回复
          言归正传,中华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谁拥有了它,谁就是超级大富豪。在这个巨大利益诱惑下,各路英雄豪杰挥舞大刀纷纷杀将过来,你来我往,把个华夏大地闹了个天翻地覆,不得安宁。很快,消息传到天宫,玉皇大帝一听也大惊失色,赶快差人把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佛请到天宫共同协商中华文化的分流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27 09:28
          回复
            释佛和老君很快便来到天宫,各自打过招呼后相应入座。此时老君环视了一周天宫后便轻声地问玉皇大帝:老玉啊,怎么小孔还没来呢?礼仪的鼻祖就可以这么没有礼貌吗?老玉一听反问道:老君啊,小孔不是你的弟子吗,为什么要叫他来呀?老君听老玉这么一说,便知道老玉对小孔离开道门成立儒教的事还不知道,于是,一五一十把小孔写《论语》收门徒的事详细说了一遍。老玉听完哈哈一笑道:孔圣人也不简单啊!看来今天的会议没有小孔参与也不成啊?接着便吩咐秘书立即派人去请孔圣人前来开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27 09:49
            回复
              不一会,孔圣人坐着一辆四轮马车来到天宫。走进宫门,孔圣人便用教课书级别的周礼,五体投地,拜倒在老师、前辈和领导脚下。老君见弟子如此诚恳,立忙上前扶起孔子:小孔啊!好久不见,你瘦了啊。来来,快坐到师父身边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7-27 10:18
              回复
                一番客套以后,玉帝开口道:今天把三位中土大圣请到此地主要商量一下中华文化的整合和分流问题。毕竟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我们首先要保证它的完整性。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问题是中华文化这棵大树倒底应该归谁经营管理更好?一些小公司都已被你们灭的灭拼的拼,现在就剩下你们三家集团公司了。反正你们也是老对手了,就敞开了说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27 10:38
                回复
                  2025-08-08 20:14: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于是乎,唇枪舌剑、口吐莲花、辩才无碍,三家各有绝招,也一时分不出胜负高下来。玉帝看这谁也不服谁,谁也吃不了谁的势头,心里直犯嘀咕:照这样下去,到猴年马月也解决不了中华文化的难题。于是心生一计,要不让他们来个分产包干责任制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7-27 10:50
                  回复
                    释佛一听老玉要搞分产承包责任制,让大家都有饭吃,有点中庸之道意思,心里暗喜:还是这样好,毕竟我到中华比较晚,资历不如他们,能和平共处不赶我走,再好不过了。于是开口表示赞许:玉帝英明,此法甚好,很究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7-27 10:59
                    回复
                      小孔听了释佛的表态,觉得也有同感,毕竟自己是弟子晚辈,师父前辈能包容自己,不踢自己出局也算阿弥陀佛了。于是也急忙表态道:此法甚好,我也赞同,和为贵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7-27 11:04
                      回复
                        老君听了小孔和释佛的发言,顿时感到有一股暖流流过心田,甚是温暖。毕竟释佛和小孔是普渡众生的大功臣,而自已只是贪图安逸的大隐士,因此他们能够做到居功不傲,包容自己也算是我祖上积德了。于是也马上表态道:此法甚妙,君子和而不同。完美!完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7-27 11:14
                        回复
                          玉帝没想到自己的提议这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不禁暗自佩服起自己的智慧,于是又信心满满地说:那接下来大家提个具体框架出来,也就是方案,对,具体方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7-27 12:36
                          回复
                            玉帝话音一落,三位大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没有成熟的方案,因此都希望对方先谈谈看法。这样僵持了一位,结果还是老君先开了口:玉帝啊,我早就跟弟子小孔说过,我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最伟大的还是释迦牟尼佛。因此,我觉得老释必须打底,我就站在伟人老释的肩上吧。您看如何?玉帝听老君这么谦虚,只好把目光投向释佛,征询释佛意下如何?释佛虽然自己觉得当之无愧,但也必须客气一下,于是笑笑说:老君抬爱,释谋甚是惭愧。其实在释谋心里老君也是我敬崇的偶像。但老君既然这么看得起释谋,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多压点担子就是了。玉帝一听甚是高兴,大声地说:那就这么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7-27 12:59
                            回复
                              2025-08-08 20:08: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孔听玉帝说定了,就急了,忙说:玉老,那还有我呢?把我放在什么位置?玉帝看小孔的急样,嘻嘻一笑说:小孔啊,就你最爱显摆,就站在你师父老君的肩上,够显眼了吧?小孔听玉帝这么一说,不免脸上有点泛红,喏喏地说:我只能站在两个伟人的肩膀上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7-27 1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