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吧 关注:73,080贴子:667,663
  • 2回复贴,共1

农民、外地人入住街口,最大的限制是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面最近在吹城镇化之风,就是希望农民都离开土地进城打工,相对来说打工确实比在农村生活好点,绝大多数人脱贫我想还是靠进城,况且现在农民很多也没多少土地,全靠种田养猪恐怕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是到城里打工,就算老一点的搭个客也是在街口赚多点。城里的灯红酒绿、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不用言表的。那些老老实实呆在村里不愿进城上打工的年轻人,算我有点偏见,基本上也是属于得过且过一族的了。
问题是很多人即使进了城,在街口工作生活了好多年,不少够钱买房的人,也宁愿回老家建它个三五层也不在街口安家,最后成家还得把老婆孩子放回农村,到底那个是限制农民在街口立足的关键环节呢?户口?房价?乡土意识?学位?生活成本?????


1楼2009-12-16 19:11回复
    我感觉是学位,如果街口的小学学位能象幼儿园那样多,相信很多人是会在街口安居下来的!


    3楼2009-12-18 13:48
    回复
      2025-11-29 02:4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也不赞成那些失地的农民把卖地所得继续在农村建上好几层楼房,因为孩子们多数都在外面打工回去住的时间不多,感觉是浪费。为争个面子,建好放在那养老鼠的多。倒不如全心全意支持孩子在城镇发展。
      街口能提供什么工作岗位,这个很难说,具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有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企业等等主体消费人群做支撑,再吸纳大量人员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等。城镇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周围的人不断涌入中发展起来,并不一定先设定好多少个岗位然后吸收多少人员进来。
      每个进城的农民在城镇打工创业的同时,自己也是消费者,同时也等于给别人提供了一点就业的机会。你进城开个发廊,你自己赚了钱也同时需要吃饭租房保管车,也同时给那些行业的人提供了一个客人,城镇的发展扩充过程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但我感觉现阶段始终限制人们进城定居的是孩子的学位。有多少人因为孩子不能入学而逼迫黯然离开街口。或者只能把父母、老婆、留在乡下照看孩子,过着分居生活。
      打仗讲究人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提倡城镇化,是否也应该考虑,大人未进城,孩子的学位先准备好。中国人始终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生活重点的。
      不断有人推崇美国城市化有多高,美国人的只租房不买房,不知道如果美国也象我们一样,城镇的学位严重不足,即使在纽约有房子孩子也只能回乡村读书,美国还是不是美国。


      7楼2009-12-22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