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关烟台地改市的一段史料,摘自2019年10月号《烟台文史》(总第七期),从中可见烟威分置的端倪。
1983年2月15日,《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下发,拉开了全国地市州改革的大幕。
收到《通知》后,山东的地市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便迅速展开。烟台怎么改?从当时有关会议记录的情况看,在讨论酝酿阶段,省里相关部门曾有不同意见。多数同志主张采取撤地设市方案,也有同志建议设立一地(烟台地区)一市(地级威海市),还有同志建议设立烟台、威海两个地级市。
烟台地委当时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坚持采取撤地设市方案。1983年6月26日上午,烟台地委召开书记办公会。地委书记王济夫同志主持会议,副书记黄岗、董传周、李太启、曲元显同志参加会议,地委秘书长张兴华、地委副秘书长王晶东、地委组织部部长李世文同志列席会议。会上,李世文同志先汇报了地委组织部了解到的省委有关部门关于区划调整的初步设想等情况;王济夫同志通报了他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期间(6月6日~21日)与省委书记梁步庭沟通的情况,以及他本人的意见。与会同志也都发表了意见。最后形成三点共识:
第一,最好是“摇身一变地改市”;
第二,实在不行,划为两个市(即烟台、威海);
第三,也可保留烟台地区的现状,但不同意“一地一市”方案。
1983年8月30日,GWY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山东省府请示,撤销烟台地区,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烟台地区的荣成、文登、乳山、牟平、海阳、莱阳、栖霞、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等12个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将原烟台地区的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同时,根据山东省府鲁政〔1983〕115号文件,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原福山县改为福山区。
1983年2月15日,《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下发,拉开了全国地市州改革的大幕。
收到《通知》后,山东的地市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便迅速展开。烟台怎么改?从当时有关会议记录的情况看,在讨论酝酿阶段,省里相关部门曾有不同意见。多数同志主张采取撤地设市方案,也有同志建议设立一地(烟台地区)一市(地级威海市),还有同志建议设立烟台、威海两个地级市。
烟台地委当时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坚持采取撤地设市方案。1983年6月26日上午,烟台地委召开书记办公会。地委书记王济夫同志主持会议,副书记黄岗、董传周、李太启、曲元显同志参加会议,地委秘书长张兴华、地委副秘书长王晶东、地委组织部部长李世文同志列席会议。会上,李世文同志先汇报了地委组织部了解到的省委有关部门关于区划调整的初步设想等情况;王济夫同志通报了他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期间(6月6日~21日)与省委书记梁步庭沟通的情况,以及他本人的意见。与会同志也都发表了意见。最后形成三点共识:
第一,最好是“摇身一变地改市”;
第二,实在不行,划为两个市(即烟台、威海);
第三,也可保留烟台地区的现状,但不同意“一地一市”方案。
1983年8月30日,GWY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山东省府请示,撤销烟台地区,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烟台地区的荣成、文登、乳山、牟平、海阳、莱阳、栖霞、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等12个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将原烟台地区的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同时,根据山东省府鲁政〔1983〕115号文件,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原福山县改为福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