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灵月吧 关注:32贴子:13,842

回复:红楼梦的若干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警幻仙姑说,你是银人,而且很会意银.其实是告诉读者,书里的情节,你要意银着看,只可意会,而不可死看书的.
其实这书里写的就是这真假二个玉儿的故事.一个以为自己是皇孙却只是臣子.一个以为自己是臣子原来却是皇孙.对自己家世知道这么清楚,而且终日里闺阁私混的,就是这个以为自己是皇孙却是曹氏臣子的曹雪芹.因为他不是正牌的弘皙.所以事情败露后,他可能没被处死,而且也恢复了本姓.


79楼2009-11-02 06:31
回复
    而事情是怎么败露的?书里有交待,是因为一张药丹.这个药丹可能就是他们的歃血盟丹.被一个个傻傻的人喝醉了酒而被别人拾了去.可别小看这里的联系.
    憨湘云醉眠芍药(鸟方复字头丹),史湘云醉卧在那个字,拆开来看是不是那个方丹啊?而这个方丹,你再看贾芸去卜世仁那里去借那个冰片,射香的药,那里也可以说是一个方丹啊.而这个方丹又可以演变成为张友士给秦可卿下的药丹.而这个药丹又可以演变成为,贾宝玉去寻问那个颤颤巍巍的刑岫烟的那个妙玉的拜贴.都说明了一件事,这药丹被傻大姐拾了去,被王夫人发现了.
    书里有写,王夫人问宝玉,什么金刚散的.这里绝对不是虚笔.贾芸去醉金刚倪二那里借的.而金刚又可指代于方丹,而醉,恰恰可以指代于湘云的醉.
    而说这个人的傻,有湘云的傻,有傻大姐的傻,有刑夫人的蠢.


    80楼2009-11-02 06:45
    回复
      2025-08-13 09:39: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这俩个真假玉儿,要相认了.而这个相认,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描述最多的就是那个贾芸.书里林红玉告诉贾宝玉,你就说是廊上的二爷来了.贾芸说,说什么廊不廊的,就叫二爷来了.为什么非要强调这个廊字呢?这个廊字,你把他拆了,里面是不是就是那个艰苦的艰右半边啊?
      秦可卿的卿中间的那个字.迎春的迎中间少的那个字.被送走的真皇孙回来了.


      81楼2009-11-02 06:51
      回复
        这里分别揭示着,这个暴动事件之所以被拆穿,就是这个方丹被这个真皇孙贾芸(这个芸,就是史湘云的芸,而湘就是香,湘通的就是芳官的芳)因为吃醉了酒,而把这件机密给泄露出去了.
        于是有了王夫人问宝玉,什么金刚散的.宝玉说了一大套的什么药方.就是那段龟大何首乌什么的.就是为了掩饰,这个歃血盟丹.结果还真给混过去了,那里为什么要写林妹妹坐在王夫人后面对着贾宝玉羞羞脸啊?林黛玉就是那个送情报给宝玉的人,是夸他呢.
        果然孩子都是教育的问题.虽然曹家的臣子被养在皇家,居然被教育得如此出众.而被养在曹家的正牌皇孙却变得吃醉酒误事的傻瓜蛋.


        82楼2009-11-02 06:58
        回复
          正所谓,大观园就是大关园.而凤姐可能就是看守废太子引乃的一个皇家低等亲戚.这个人刚开始一直看守着他们,但书里也有交待,这个人最后被收买了.睁只眼闭只眼地让林红玉(林黛玉)这个人进进出出的.
          书中有交待,这个林黛玉从扬州被送进了贾府.而扬州恰恰就是指曹府.就是原来抱出这个孩子的林红玉重新到了贾府就是引乃被囚之地.为的就是来告诉这个贾宝玉,你其实是曹家的孩子这个真相.
          这里有三句话,要讲的.
          第一句就是,胶柱鼓瑟.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你读得懂红楼梦吗?这才是你真正的身世啊.
          第二句.负荆请罪.其实就是对第一句的注解.因为胶柱鼓瑟出自的就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这个故事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话是指举案齐眉.孟光这个小姐生得很丑,梁鸿这个人生得非常英俊.孟光为了得到梁鸿的心,用了貌不足温柔凑的办法,每次给孟光端饭都举到眉心那个位置.而这个梁鸿最终也接受了孟光.所以应该是是几时梁鸿接了孟光案?而红楼梦里这句话居然是反着说的.是因为,作者在借用那个鸿字.鸿通红.就是指红楼梦的原书.那是信物.


          83楼2009-11-02 07:10
          回复
            最近学东西之余,还是留恋红楼梦.忍了好久的好奇心今晚又调动出来了,因为突然想起小时候我自己的事.虽然我自己小时候的事我从来不回想,但这一段时间看三池崇史的东西多起来,那件事就回忆得好清晰啊.
            今晚突然好痴迷曹公的秘密啊.
            就象喜欢三池崇史一样,我喜欢完美的人.小时候的事儿是:就象我小时候做手工剪纸的时候,我是很难做到拿起来就剪的.每次必是比来比去,所有要剪的东西全用最节省纸张的方法挨着左着小心地剪下.通常我剪剩下的纸张要比别人大得多.而且我高兴的地方和别人也不一样,看着那被剪下来的纸,真的非常高兴啊.也算是个奇奇怪怪的小孩儿吧.呀,好佩服三池崇史和曹公这样的人.他们也是把材料利用到最优的人.


            84楼2010-02-12 18:43
            回复
              我推的没有根据,甚至对清史知之甚少.但是,这部书里有古怪倒是真的.这部书是要象看浮凸画一样,要分上下二层一起看的。如果只理解书里故事的第一层,根本不能看出什么来。但是,如果这么想呢:
              这部书,曹公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一点,至少我能够有继续追索下去的勇气。因为聪明人的脑子是最有迹可循的。要知道二点之间直线最短。聪明人的思维走的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直线。曹公是聪明人。越聪明的人他的表达就越清晰,他所走的直线就越直。就象三池崇史的脑袋,那走的直线是相~~~当~~~的直啊。


              85楼2010-02-12 18:53
              回复
                再一个,我有一个秘密,却想躲过周围所有围观的人只让我对面的一个聪明人知道的话,应该如何做?
                简单来讲,就象打麻将的人,摸眼睛可能指的是饼子,眉毛是条子,鼻子是万。伸二个指头摸眉毛要的就是二条,五个指头摸眼睛表示的就是五饼。可是,如果是我在打麻将的话,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太明显了,对方看出来了,可是别人也同样看出来了。我需要再和对家约定一下:眉毛和眼睛换一下,数字也倒着数,当我伸出二个指头摸眉毛的时候,其实代表的不是二条,而是七饼。通常只需要变一次就可以了,因为这个规律就是唯一的规律。我要保证我的对家能够看懂啊。就象曹公要隐藏什么一样,普通人可能就只能看出个什么藏头诗什么的。如果能够发现那个规律,就能够发现曹公所表达的秘密了。但这个方法只能表示方位和数字,对事件的描述是无济于事的。


                86楼2010-02-12 19:13
                回复
                  2025-08-13 09:3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何对事件的描述做到完美的隐藏?
                  能用到的就是相似度。比如说,我想让对方猜一个字。我会说,天空晚霞的颜色。如果对方还不能明白,我会说,赤橙黄绿青蓝紫第一个字。谜底就是红。当然了,我的提示也太明显了。我觉得曹公不可能达到如此明显的提示,所以就要用和红接近的词来表示。比如说关键词是红,那么相似的就是赤,还有丹,那么就是石榴了。可是,表面的故事是那么的连贯紧密,怎么能明白从哪里到哪里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呢?我觉得曹公用的方法就是突兀词不合情理处的运用。比如说描写秦可卿的房间,就古怪死了。什么杨妃什么的。还有刘姥姥讲的那个茗玉小姐。大字不识的刘姥姥能叫出那个茗字吗?顶多珍儿啊玲儿啊凤儿啊叫得也顺耳。我觉得作者可能是让读者在贯穿关键词时,注意到这些破碎片断进行穿连。


                  87楼2010-02-12 19:34
                  回复
                    如果单看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到处是片片断断的,根本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东西。而且不该细的地方是相当的罗嗦。如果表面的东西是破碎的。那么他深层次的东西一定是完整的。我指如果要把这些碎片拼起来的话,那一定是相当的完整!
                    做手工的纸不可能连需要的材料也剪坏了。这张纸只能剩下两种东西:材料和边角料。如果表面的故事是边角料的话,那么剩下的隐藏部分一定是完整的材料。


                    88楼2010-02-12 19:43
                    回复
                      不是有人说嘛?日本是农耕民族A型血的后代,而中国是游牧民族B型血的后代。我就亲眼看到我身边有一个B型血的领导,干什么都是没事没事哈哈哈地笑着干活,又受人爱戴又什么事儿都搞得掂。真是羡慕死我。我哭啊,我天生就是规则排斥的对象啊。但是在日本就不一样了,我看校疯里,一个小胖子自我介绍说,别人问我什么血型时我喜欢说自己是A型,其实我是B型,因为会被别人笑我单纯可爱,所以都会告诉别人我是A型。真的很羡慕啊。我想曹公可能也是A型,所以在这个B型的社会不是很吃得开。


                      89楼2010-02-12 19:58
                      回复
                        可是面对红楼梦我还是满头雾水,因为每一次妄自猜测都可能让结果差之千里。每一次错误的推论都可能奠定坚实的错误的基石。如果形成思维的定式就会相当的麻烦了。


                        90楼2010-02-12 20:08
                        回复
                          红楼梦书里,有的只是很小心地有相似度。但有个地方绝对是尤如井喷了一样,不管不顾的相似度出来。一浪接一浪的。那就从那儿开始吧:
                          那个地方就是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这个回目相当厉害的。俏平儿情掩虾须镯这里,莫名其妙的平儿的镯子丢失了,而凤姐更加莫名其妙地说她知道丢哪儿了,保管过几天出来。这个地方是相当的不合理。平儿丢个破镯子这么下大力气地写干嘛?其实这地方是有展开的,展开的部分就在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其实我感觉这部分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被换了,而且换的过程是相当的复杂和曲折呢。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里。到底补的是什么?而原来的东西呢?琴姑娘乞红梅,而琴姑娘带来的香菱的裙子,注意是石榴裙子!是红的。换给了宝玉家的袭人。


                          91楼2010-02-12 20:35
                          回复
                            第六十二回,换石榴裙子的香菱偏偏看着宝玉把夫妻蕙与并蒂菱用落花给埋了。第四十四回,宝玉偏偏给平儿理妆,给她头上插了一枝并蒂秋蕙。而袭人偏偏是找了二件不大常穿的衣服给平儿换上。
                            香菱和平儿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很恐怖地居然有二处相似点?


                            92楼2010-02-12 20:44
                            回复
                              2025-08-13 09:27: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第二十一回里,宝玉头上的四颗珍珠,一颗是补上的。黛玉说也不知是真丢,还是给别人镶什么戴上了。宝玉就是不答。


                              94楼2010-02-12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