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灵月吧 关注:32贴子:13,842

红楼梦的若干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玉说的那个头面药方到底是什么意思?赶走晴雯到底是不是因为袭人告的密?探春到底有没有泯灭人性不认亲娘?


1楼2009-10-21 06:43回复
    秦钟死就死了,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2楼2009-10-21 06:47
    回复
      2025-08-13 00:5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赶走晴雯到底是不是因为袭人告的密?
      书里写得明白,是用袭人的心理特征来写的。就是要告诉世人不要乱猜,袭人不是告密者。书里倒是有写晴雯像个告密者呢。晴雯撕扇那里,连宝玉都知道晴雯喜欢偷听,所以和麝月故意在看到晴雯出门之后说晴雯的坏话,晴雯果然就又转了回来。这是一点。还有贾母说过,我只说袭人是个没嘴的葫芦。说明袭人虽然是贾母派在宝玉身边的,却在贾母那里没有说过什么。从贾母那里派出的还有晴雯,贾母却说过,我看她针线好人也爽利,只她给宝玉还使得。再多心一点,晴雯受贾母信任,难保她不在贾母面前说什么呢。
      再一点,王夫人说晴雯,那个长得有点像林妹妹的丫头就是晴雯吧,我很看不惯她那个训小丫头的狂样。我觉得王夫人当着外人的面说像林妹妹,反而不是说林妹妹的坏话。哪有说坏话是当着外人的面说的?不怕传出去吗?王夫人才不会这么说呢。我觉得王夫人是借这件事恨凤姐呢。因为凤姐训小丫头就是那么训的。晴雯被赶出去,就是王夫人在夺权过程中的牺牲品。因为晴雯和袭人同属老太太房里派出来的。袭人向王夫人主动示好了肯定就没有问题,而晴雯不识实务还一心偏向贾母,当然要找借口把她除去。
      袭人在贾母这里不受宠还反映在鸳鸯的态度上,鸳鸯绝对是贾母的谪系,但她在贾母饭后菜的分派上却没有想过袭人,只想到给凤姐家里的平儿送二盘去。她也没想起晴雯来倒是情有可原,但袭人可不一样啊。袭人和宝玉的关系貌似大家都知道呢。没想起袭人来,在鸳鸯这里也有点说不过去呢。


      4楼2009-10-21 09:20
      回复
        宝钗扑蝶听到红玉的闲话,连忙推说在和林姑娘闹着玩,金蝉脱壳地走了。貌似也有人认为宝钗故意诬陷林姑娘不安好心。
        我却认为恰恰相反,这正说明宝钗高士的作派,反映出这姑娘真是为人不是那种蠢坏的。这道题就好比道路驾驶,遇到左一条狗右一个人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答案是撞死狗,把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因为说别人都不合适啊。这园子是谁的园子啊?贾母的啊。贾母最疼谁啊?除了宝玉就是黛玉。宝钗说谁都不如说黛玉来得伤害最低。她总不能说是宝玉吧?大家闺秀和男人宝玉捉迷藏不太好吧?说迎探惜春姐妹不合适,她们的地位中等,保不定因为某种因素陷害她们。她们家的大丫头司棋去柳嫂子那里说句话还不如宝玉家的小戏子芳官呢。说是凤姐更是朝枪口上撞吧。说其他人就更不合适了,小姐只能和小姐玩到一起去,哪能和哪个丫环去捉迷藏。所以说自己家的金莺儿或者其他丫环全都不合适。最合适的扒拉来扒拉去,就只有黛玉了。因为如果说是黛玉的话,没人敢动她啊。地位在那里放着的。
        不过红玉说如果宝钗听去了倒没什么,黛玉听去了倒是有点小危险呢。我觉得红玉这家伙也是认人不清的那种家伙。黛玉何曾说过谁的坏话了?当面损人的也只是因为宝玉或者和其他小姐之间的笑闹。红玉这家伙还真是不分轻重,让人家黛玉说你闲话,先看你家祖坟上有没有冒过清烟再说吧。


        5楼2009-10-21 10:51
        回复
          贾政和王夫人这对夫妻的处境其实很尴尬.他们夹在贾母和元妃的中间很难做人.因为她们是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贾政和王夫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血缘和安分守己性格的关系,他们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女儿.
          书中说贾元春是才选凤藻宫.她有啥才啊?写的诗就我这不懂的也觉得她写得实在不怎么滴.就说皇宫里各家名门闺秀都有,和黛玉宝钗类似的姑娘们有的是.老曹是故意让你看着疑惑的,就这才也能因才而被选凤藻宫.
          话说贾母是个手段很高的人,很会搞平衡术.我估计这点连王夫人也深为赞同.不仅仅是秦氏,还有一个出身不详的妙玉.当时仆人汇报给王夫人,王夫人是不等说完就说,还不快请?妙玉拽得请都不行,还要让人家下帖子请.但就是这样,王夫人也没有表现恶感,反而很高兴.


          7楼2009-10-26 06:36
          回复
            从李纨的判词来看,我觉得也许贾兰这个人很阴险.书中对他着墨实在不多.李纨的判词是: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盘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因为李纨的判词是倒数第二。我觉得书的最后一篇也许是李纨身着皇家命妇的服装,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盘兰。也许是说最终的命运谁都不如人家贾兰。再妒嫉也没用,红楼石头记完结后的故事是让人在看完之后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好了。


            9楼2009-10-26 07:10
            回复
              另一个有政治觉悟的丫环是袭人。她主动向王夫人说起宝玉大了应该搬出园子,王夫人深为赞同她,还称赞她为我的儿。离开园子就是离开贾母一干人,将来不被获罪。话说这想法还真是天真无邪呢。赶走晴雯之后,她心念一动。知道王夫人动手了。
              所以这二个人的下场都不算不好。探春貌似远嫁了,袭人也嫁了蒋玉函。


              11楼2009-10-26 07:24
              回复
                贾母对黛玉好,可不仅仅是因为她和宝玉好啊。书中但凡是叫玉的,都有后台。宝玉,黛玉,妙玉,红玉。林如海如果家世不显赫,贾母舍得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吗?
                秦之孝等人为何后来改为林之孝?要知道林黛玉可是姓林的。贾母那人生得最大的一双富贵眼呢。
                后来林如海死了,貌似黛玉家势也败了。宝琴这支新生势力来了,贾母又相中了宝琴。
                红楼里的小姐们不是嫁给心爱的人,而是要嫁给权势的。
                宝钗扑蝶那里,她能推给黛玉不无道理。说明黛玉家族正得势呢。
                宝琴家的势力在黛钗的态度中得以体现。因为书中有写,他们都主动向她示好。连林妹妹平时那个尖酸刻薄的样儿的人也对宝琴好。这就很说明问题。要搁别人,林妹妹可能真的不鸟儿她呢。
                而林黛玉的势力在王夫人的眼里也有体现。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王夫人不管背后多讨厌黛玉,但当面还是主动和她说了一句客气话。


                12楼2009-10-26 07:39
                回复
                  2025-08-13 00:5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红楼梦的第一回里,有过这样一段话。
                  自又云:"今 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 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
                  我觉得这段话的意思是,我现在回看去,当时我们家的姑娘们怎么都天就生成这些富贵眼呢?偏我就是这样混沌无知的。


                  13楼2009-10-26 07:42
                  回复
                    看《红楼梦》的故事里,公子小姐们的婚姻也不一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在一定范围中,也还是能选择一些自己主张的人的。象王夫人和贾政就是那么般配滴二个人。凤姐和贾涟也俗到一起去。老太太那么怜惜的性格,也说宝玉最像他家老公。
                    就算从小定了亲的,长大了也照样能退。象尤二姐和张华的婚约,还有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婚约,都能退。
                    总之,到七十九回之前,好象书里的贵人们选择婚姻都挺自由的。迎春怎么就突然嫁给孙绍祖了?


                    16楼2009-10-26 10:33
                    回复
                      我感觉从迎春的判词里还有红楼梦曲里来看,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银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中山狼在红楼梦的书里只有一个,那个人就是贾雨村.东郭先生所救的那只狼,我感觉他是娶了迎春的人.而不是什么孙绍祖.我早就奇怪了,为什么由贾雨村那种混蛋来引开红楼梦的故事呢?而且介绍他还占用那么多篇幅.而且着重介绍的都是他的不是东西的地方.


                      17楼2009-10-26 21:02
                      回复
                        后篇肯定有很多这个中山狼贾雨村的故事情节.而且还牵扯到香菱.香菱的判词如下: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里有一句"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分明指的是一个林字.有林出现时,香菱死了.要说真是奇怪的一句话.但是别忘了,贾雨村的太太娶的正是香菱家的丫环娇杏,也通侥幸.娇杏肯定认识香菱,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粗浅地觉得,当娇杏知道贾雨村当年明知道香菱就是真应怜也就是他们的小姐,却故意不救.我想娇杏这个人肯定会念真事隐老爷的旧恩,她们一定会对贾雨村这个人有一个道德上的审判.这中间阴差阳错的,又牵扯到了当年保举贾雨村的林如海家的林家人,有可能林家人有得势的人.贾雨村为了怕林家人因为香菱而识破他也曾受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保举之功这样一个事实,而害死香菱.
                        所以这就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18楼2009-10-26 21:12
                        回复
                          香菱的判词里: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那一株桂花,我感觉也不是指什么夏金桂。而是指桂花的生长地,也就是林黛玉的老家扬州。因为桂花本来就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为亚热带树种。苏杭扬州那里,桂花最多了。这次我去苏杭旅游,貌似杭州就有一片桂花林呢。
                          我感觉香菱是死在了扬州城。也就是香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被林姓的人带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真事隐老先生的家,也就是香菱的家。必有一番故事。


                          20楼2009-10-27 10:27
                          回复
                            我感觉林黛玉没死。因为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里有写: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雪里埋能明白,宝钗死了。但玉带林中挂,我不能理解为林妹妹用玉带吊死了。玉带我觉得指权势。因为毕竟林黛玉又不是贾府家的什么近亲,她的家族里的人也能把她救去让她去老家扬州重做小姐。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我感觉这句也不是说林妹妹死了呀。有可能林妹妹始终没嫁人吧,所以她是寂寞的。估计林妹妹象妙玉一样,性格更古怪孤辟了。就象湘云,她虽死了父母,但还是有二个叔叔能照料她的。做为获罪的宝玉,还有受薛蟠牵连的宝钗,他们才能叫做现如今的门当户对。而林妹妹肯定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嫁给宝玉。就象湘云去贾府久了,她的叔叔就派人来接她一样,林妹妹的玉带也就是她家族里的权势禁锢住她,使她不能随同宝玉,甚至和宝玉成婚。


                            21楼2009-10-27 10:53
                            回复
                              2025-08-13 00:4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种人如果从小就是药罐子,反而会比一般人活得长。刘心武先生说黛玉是被贾府里管药房的二个人下了慢性毒药,我不能赞同。我觉得单单从凤姐这里,就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要是药里能下毒药,为什么不先毒死贾母???她一死万事皆休。舍近求远地去毒死黛玉,我觉得说不通。
                              再说赵姨娘能买通马道婆那种要鞋垫的穷人还差不多,她自己天天穷得叮当响,居然有钱能买通贾府里的人给别人下毒。这不是笑话吗?


                              22楼2009-10-27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