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创面修复吧 关注:23贴子:45
  • 0回复贴,共1

遭遇烧烫伤,第一时间要“冷水冲”,切忌用“土方子”对于生活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遭遇烧烫伤,第一时间要“冷水冲”,切忌用“土方子”
对于生活中最常见的轻度烧伤,皮肤有红红的一片,有烧热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左右,以冷却伤处,减轻热力的损伤。有人认为,烧伤后用冷水泡会起水疱。其实起不起水疱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只与烧伤原因和深度有关。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可使创面血管受缩,组织液渗出减少,可抑制水疱形成。烧伤处理如果已有水疱形成,小的不要弄破,待其自然吸收消散;大的应到医院处理,以免影响创面修复,增加感染机会。对于有衣服覆盖部位的烧伤,不要急忙脱衣服,因为衣服在烧着后很容易粘连着皮肤,一旦用力,会连带皮肤撕下来。应立即往衣服上浇冷水,待局部温度下降后,再轻轻脱去或用剪刀纵向剪开。
误区一:涂牙膏 很多人在烧烫伤后会用涂牙膏的方法,认为牙膏能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其实,牙膏本身并没有散热的作用,且常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易于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二:涂酱油 在烧伤的创面图紫药水、红药水、酱油,也是常见的“土方子”,殊不知这也会加重伤势。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抗感染能力并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影响医生了解深浅程度,无法准确判断创面范围和面积,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治疗。
误区三:撒碱面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这种理论在时间中是不可取的,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误区四:大量喝白开水 有些人认为烧伤后患者口干舌燥,体液大量流失,要喝大量的白开水。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烧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的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误区五:不吃“发物” 烧伤也是一种外伤,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发物”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比如鱼虾、狗肉、羊肉、韭菜、香菜等。其实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更需要补充营养。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2-21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