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档案和无情的...吧 关注:51贴子:2,904

回复:恩斯特哭的原因是:这个档案库是为他修的,或者说是由他而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来在山洞里,鲍里斯和恩斯特说波兰人能在路上逃走,恩斯特在边上想,运劳工按自己设计的运送流程,谁也跑不掉。(因为他设计的抓劳工的方法和劳工的运送流程,能够保证从高加索抓回大量的劳工,而千里条条运回国的劳工能马上投入使用,路上安保投入的也较小,从而得到企业主和NC高层的称赞,他的经验后来得到推广,成了抓劳工的通用流程。)
恩斯特知道,波兰人要是能回来,一定会杀了自已,因为波兰人所遭受的苦难是自己亲手设计出来的,那套把人折腾半死不活的运送流程,就是自己亲手设计,拿苏联人反复实验,得到的成果。
他第一次抓劳工就作了充足的准备,虽然行动现场他紧张得半死,但是他指挥行动时的表现证明他考虑的非常细致,在行动前就反复叮嘱手下的军官们随时提醒士兵不要露掉所有可以藏人的地方。而且他最损的是专门挑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去抓劳工,也就是大家都还没有起床的时候,这样漏网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他们去找人,当时是清晨,天刚亮不久,大多数人都没有起床。他们当时是一夜没睡找到了山洞,安顿下来之后,从山洞里直接跑到城里,到目的地的时候,天刚刚亮,小鸟们也才开始叫。应该是6点不到7点的时间。抓劳工的军队是天还没亮就是起床集合,比他們稍晚一点点赶到了抓劳工的区域。当年他自已就是这么干的。)
劳工们作完甄别之后,送上火车之后到了第一站停靠之后才发放食物饮水(饿了近24小时,而且以后路上也基本上是24小时发放一次食物和饮水,而且还得是有火车站可以停靠的地方,如果不到站,即使停车看守们也不会开门,也就没有食物和饮水),发放食物和饮水的时机和数量也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不给劳工吃饱,只发能勉强维持的生命的食物和饮水(对犹太人可是就没有打算发食物和饮水)。保证劳工没力气逃跑,还能保证他们饿不死!他这么干是是故意的。(这样可以节省警卫的部分的精力,也能最大限度节省粮食。)
连续饿上七八天(从克拉科夫到弗莱堡,他们算过路上需要三天到两个月,平均下来大约是在6到8天左右。三天应该是弗伦查尔把他从苏联前线送到医生那里所花费的时候,两个月是把劳工从高加索送到德国本土的最长时间。波兰人他们在路上实际上走了近三十天也就是四周左右),可以有效地淘汰劳工中身体不好的人,所以路上劳工的死亡率很高,而且如果路上碰到敌方飞机轰炸或是游击队捣乱,这些劳工还能充人质和肉盾,因为各种原因在路上死去的人,都被看守们扔到车外。(在纽伦堡法庭辩论的时候,检方拿出了目击证人的证词,说劳工中有孕妇在运送路途中生产,刚刚生下来的婴儿,被看守直接扔出了行驶中的火车。这事甚至最后写进了判决书里。)。
最后的死亡行军是在筛选能马上投入使用的人员,不能跟上的人意味着不堪使用,这些人会被枪毙,扔在道边,正好可以起到威摄的作用,防止其它人逃跑。(片子里的最后死亡行军的时候,劳工队伍里只有青壮年甚至女性都很少,而抓劳工的时候,是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行动统统都要,老人、女性、儿童很多熬不过近一个月的运输,直接死在了路上。在经历了这种苦难之后,波兰人回来之后怎么看都想杀了恩斯特。而恩斯特其实早想到了这个结果,所以他在山洞里给鲍里斯出意的时候,面对鲍里斯的请求,他也是迟疑了再三,才最后下决心。)
总之,经过这套流程送回国的劳工, 经历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到达目的地之后,面对至少能吃饱,能有地方住,不会随时被枪毙,还有一定的自由时间的完全陌生的工作地点。无论那国劳工都会老老实实听话(这手打垮了劳工们的抵抗意志,而且最后能活下来的劳工都是最强壮的,更适合投入高强度的军工生产。)。
而且路上运输时耗废的粮食也少(战争期间粮食是宝贵的,得优先保证德国人至少是德国军人先吃饱,再说其它的),还能部分减少警卫的压力(为了怕劳工逃跑,会派重兵警戒,但是这样会增加人力成本,如果能减少警卫压力,从而达到部分减少警卫人员的目的,就能把更多的士兵派到更需要人的前线,这对前线也是好事。),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所以无论军方、民政部门和企业主们都很满意。)。


IP属地:北京890楼2023-07-30 19:09
回复
    当然了,这么干代价就是一路上会有大量的劳工会死。(绍克尔最后被绞死,和他是抓劳工的首要责任人,他要为造成数百万劳工死亡的行为负责。)。最后能真正达到目的地的劳工最多只有四分之三,,经常是只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少。(从高加索把劳工运到德国本土,因为路途长,在路上耗费的时候更长,大约要两个月8周时间,死亡人数就更多,最多只有一半能到达目的地。恩斯特在高加索抓劳工时,基本是按在路上死一半的标准去算需要抓劳工的总数量。)。
    1942年之后,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德国开始征召更多的男性参军,后方军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军工企业纷纷找关系去抢劳工,有些企业就找到里奇德霍芬,里奇德霍芬就去找希姆莱,请希姆莱优先帮他的朋友们抓劳工,都知道抓劳工这事受累还容易不落好,而且大家都知道恩斯特和他表兄的和企业主们的关系,希姆莱就把这事交给恩斯特所在的的盖世太堡去作。而当地的盖世太堡负责人都也知道这事,就让他们的自家人去干,抓得劳工数量质量企业主们满不满意,有什么意见让企业主找恩斯特去,盖世太堡还省得落埋怨。
    因为企业主和恩斯特的特殊关系,恩斯特一直有机会和企业主们交流有关抓劳工的各种情况。他也就有机会逐步修正自已抓劳工的各种细节,最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抓劳工运输劳工的工作流程。
    正因为在不断修正修正抓劳工和运劳工的细节,他才会仔细地研究过运劳工的全过程,包括列车如何编成,劳工如何装车,如何选择运送路线(所以他一定要问劳工送到哪里)。对抓劳工和运劳工的各个时间点极其熟悉,对各种细节都烂熟于心。细致到知道记录列车到站的纪录表放在哪里(除了相应工作人员,没有多少人关心过这点,但是他知道 。)。正因为有他指点,鲍里斯才能在正确的地点找到火车的目的地,(他看地图知道运劳工的列车大约会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地点,这些地点的地型是否可以利用。他也知道列车行车记录表放在什么地方。有这个记录表,就能知道火车最终的目的地。)


    IP属地:北京891楼2023-07-30 19:12
    回复
      2025-11-12 08:53: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按无情的战线,他和弗伦查尔在高加索,抓劳工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经常会去抓劳工,一次能抓上数万人(艾斯勒本汇报工作的时候,让马斯签署的抓劳工的文件,日期都是联号的,甚至是在同一天。这是豪克负责的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是他们俩去干,他们有能力又有经验,恩斯特在中央集团军群时抓过不少劳工,企业主们对他的工作反应不错,这回就更得找他。为了完成豪克的任务,他们一边忙本职工作,还要腾出时间轮流去抓劳工,如果上边交下来的任务太重,时间又太紧,他们俩还得暂时放下本职工作分头去抓劳工。艾斯勒本交给马斯的文件数量巨大,马斯签字都签累了。这是实际上是他们俩两个月的工作,也就是他们在高加索所干的坏事大汇总。但是抓游击队不包括在这里,因为抓游击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不归盖世太堡管,他们只需相互通下气就成。)。
      正因为他知道抓劳工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认为波兰人和冯辛斯基能不能活到最后都是个问题。鲍里斯说波兰人能找到人逃出来,他就想了一遍运劳工的流程,他才说逃不出来(重兵守卫,加上存心不给吃饭)。最后他对鲍里斯坚持认为波兰人能逃出来这个观点也无语到了翻白眼的地步。(他又不敢和鲍里斯明说,按这个运输距离,他们能活下来的机会只有一半,至于最后能不能活下来,纯粹得看运气。这东西我最了解,因为这是我设计出来的。)
      而且恩斯特自己还创造性地发明按需筛选工种一类的操作流程,有效地保证满足企业主们的各种需求。(无情战线里,恩斯特还特地在抓劳工的时候,区分各工种,再分门别类的送到各自的目地的。)
      总之来说,在抓劳工这件上,这人坏事干尽而且表现优异,成果卓著(得到了企业主和NC高层的称赞,把他的经验四处推广,让这个流程成了抓劳工的标配。)。所以他自已后来都说我都痛恨自已(如果只是好好抓劳工,他也不至于痛恨自已,最多难过,悲伤,内疚,只能是制造出灾难级别的现象才会用痛恨这种词


      IP属地:北京892楼2023-07-30 19:15
      回复
        因为希姆莱知道恩斯特干过啥,才会替他说话,希姆莱也不相信这种人竟然反NC。他可是在东线有血债的人,直接参与杀害了数以十万计的苏联人(从中央集团军群到高加索),如果按广义来算,他是抓劳工这项战争罪行的重要一名参与者,是间接造成了数以百万计劳工死亡的原凶之一。
        就算是在屠夫的排行榜里,他也能排在前列。不比希姆莱的手下的搞种族灭绝的特别行动队逊色,甚至因为训练有素,比他们表现更好
        这就是哈塞在遗书中所写的:自已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历史的责任。
        国防军在给大屠杀作帮凶,他们也是凶手。(后来无情的战线里,赫尔曼所代表德国也向林德克说过:给大屠杀作帮凶也是凶手。)


        IP属地:北京893楼2023-07-30 19:17
        回复
          无情的战线里马斯签的文件显示,在是他俩一次性的抓了在两个地区抓了4万多人。这事应该是他们到了高加索之后没多久的事,当时绍克尔交给豪克一项重大任务,要上万名劳工去清理被盟军轰炸的城市。豪克就请找他们俩再加上加上蒂尔,一起去干的。
          豪克是总负责人,恩斯特亲手制定的抓劳工的计划,亲自上阵去指挥在人口最多的那个地区抓劳工,弗伦查尔则是带上蒂尔一起去另外一处抓劳工(因为蒂尔坐办公室出身,不会干这种事,恩斯特就让弗伦查尔带上蒂尔,让蒂尔去学习一下。)他这么安排也是怕弗伦查尔对于抓劳工的经验也不算多,让他去那个人口更多的地区抓劳工,怕他出什么问题。
          他们是五月底接到卡纳里斯的命令,让他们去东普鲁士的档案库拿有关高加索的相关档密,准备去高加索,中间因为海德里希被刺身亡,他们拖到6月中旬才去的高加索。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因为恩斯特打算让弗伦查尔作自已的副手,更是学着齐吉伯的路数,打算把弗伦查尔培养成独当一面的指挥官,所以恩斯特提前让他学着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包括亲自带着弗伦查尔去抓过劳工和游击队。(免得象自已一样,第一天报到就要全面熟悉工作写汇报材料,第二天去开会汇报,回来就连夜组织抓劳工,第三天半夜就带部队去抓劳工。第四天就得组织部队去执行最后解决游击队的任务。每项工作都一点经验都没有,一上来就手忙脚乱。)也是想保证他们一到高加索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
          正好这次抓劳工之前,里奇德霍芬和他说,矿山需要劳工大约要近5000人,所以他准备把两次任务合成一次,一次性全抓到,所以才计划了抓4万多名左右的当地居民。而且作抓劳工的计划的时候,他选择了两座矿区附近的城镇和居民区。这样正好可以一次性的完成任务。
          按正常的存活比例,他事先估计,真正能运到目的地的劳工,应该能有近15000左右(矿工的身体素质比较好,而且他们是企业定制的,路上的费用都是企业出,所以路上的运输条件相比会比较好,由于企业急需,运输的时间也会短,很可能象这次波兰人那样走了四周左右,存活率会比较高,最终可能有五分之四能活下来。普通劳工则因为是绍克尔要的,人员身体素质不好说,运输的条件差,运输的时间也会长,搞不好就会用上近二个月的时候,所以普通劳工的存活率会比较低,最多也就二分之一,很可能二分之一都不到。当时是夏天,高温,缺水,传染病都会造成大量劳工死亡。.)
          而且抓劳工的时候,要对劳工进行甄别,而且很多人其实不适合作劳工。比如老人、儿童、***,犹太人、以及企业急需的专门人员。这些人要么被留在当地(老人、儿童、***),要么会被移交给党卫队(犹太人), 或是被单独挑出来送到企业去。为保万无一失,能向企业和绍克尔交差,所以他决定多抓一些,也就是按三比一的比例。直接抓了4万多人。
          在甄别之后,从里边找到了7、8千多名矿工,(矿工不能全抓走,得留一部分维持正常生产的人。)。经过和这边的企业(这些企业也被德国企业接管。)沟通后,留下了一部分约1000人左右。其余的矿工,从几个地点,用汽车送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就是赫尔曼打劫那个石油专家的地方,也是格奥格跳车前碰到的那个老兵出发的地方。问题是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在1944年底早就不在德国人手里了。),再单独装车送到鲁尔交给企业主们(这是他答应里奇德霍芬的私活。)。这些人可能最后能有5000人左右活下来。
          至于普通劳工,很多就是矿工的家属,以及与矿区相关的人员,这些人则被交给了绍克尔复命。这些人上车时有3万4千人,实际到达之后,最多能有不到2万人活下来(很可能更少只能有三分之一人能活下来,但是不管这边抓了多少人,只要最后到达目的地的人数能满足绍克尔要的劳工的数量,就是一万人就可以了。看他后来左回忆右回忆,认为波兰人能回来的希望很小,极可能这些劳工真的只有三分之一活着到达目的地。这应该是他们俩抓了这么多次劳工,路上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在甄别时,发现的犹太人,则交给蒂尔去处理。(国防军不会搞脏自已的手,不会明着去杀犹太人,最多把抓到的犹太人交给党卫队去处理。)。蒂尔则是按豪克的命令,把国防军交过来的和以前收集来的犹太人集中送去服苦役(豪克要负责从高加索掠夺资源,由于矿工们被送走了,矿山也缺人,需要有人干活。)。
          这次是大规模的抓劳工,小规模的抓劳工,还不知道有多少次,至少豪克向弗林德汇报工作的时候,足足花了一顿饭的功夫,就是约30分钟,也就是他们来到高加索二个月的时间,各种抓劳工的行动,得有近20多次,差不多三天去抓一次,小规模的行动,基本当天抓完人,当天就能装车完毕。也就是他们俩基本没闲着,轮流去抓劳工。后来弗伦查尔抱怨说我们天天干脏活,他们老闲着,应该是指这事。抓游击队不算脏活,44年起,反游击作战还有勋章发,这算是正经的作战行动,这种勋章只需去掉万字,现在都可以在公开场合佩戴。抓劳工,这是纯纯正正的战争罪行。)
          所以后来抓劳工的时候,恩斯特第一个要救的就是鲍里斯,鲍里斯不是波兰人也不会说波兰语,一甄别身份,马上会被发现,会因为被认出是俄国间谍,送到盖世太堡那里审问,到时候,鲍里斯肯定会把他们供出来。这样小组马上就会被发现,阿勃韦尔也一样跑不了。
          到了盖世太堡那里,说不说,真不是鲍里斯这种小白能决定的。(恩斯特自已都没有把握肯定不会说出来。否则他也不会和弗伦查尔相互提醒:你不说不会有人知道。)


          IP属地:北京894楼2023-07-30 19:25
          回复
            这次他为什么会觉得波兰人活下来的机会不大,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这次季节是深秋到初冬,天气会越来越寒冷,劳工们则是从家里直接被抓走,缺乏基本的抵御寒冷的衣服,很多劳工会冻死在路上。
            二、食物短缺,天气虽然冷,但是看守们肯定不会多给食物。这样会加剧冻死的可能
            三、盟军的飞机干扰,这是1944年年底,盟军的长航程战斗机已经能在西欧上空自由飞翔。他们会对地面的任何目 标进行扫射。铁路线作为重要的运输线,一定会有盟军飞机轰炸扫射。劳工在路上被打死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德法边境的地区。
            恩斯特怎么知道的呢?他是战俘营的翻译,而且除了德语、俄语以外还懂英语(这是学校学的),所以战俘营的管理者们拿到盟军提供的新闻纪录片之后,会让他翻译。那是1944年的秋天,盟军的飞机正在西欧的天空自由驰骋,也会有相关的纪录片,(那些纪录片我现在都看得心情激动,特别是P51野马的纪录片真的是非常漂亮),飞机轰炸扫射运输线的图像会不只一次出现,他也由此领教了盟军飞机的威力。所以他也会想到这点。


            IP属地:北京903楼2023-07-31 11:03
            收起回复
              四、这次明显是抓普通劳工,他找人的时候观察了一下,这次抓劳工时把整个地区封锁,封锁区内的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要,不象是为了特殊用途,抓特定人员(比如青壮年男性,青年女性一类的),这种劳工待遇是最低的,淘汰也是最残酷的。本身的路途就长(1000多公里),相应运输的时间也长(最后走了大约四周时间),人员又多,路上根本不会有人关心劳工的死活。
              这次是他的表兄为了帮豪克才会找豪克去抓劳工,明面上的理由是秘密武器基地需要劳工,实际上基地并不需要这些人,(这些人到了基地也只是作些最简单的体力劳动,)。所以只说要劳工,什么样的都行,没有特别指定,更没有说急需,所以抓劳工的时候什么人都要,用得也是最慢的列车,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些劳工是否能到达目的地。


              IP属地:北京906楼2023-07-31 11:07
              收起回复
                所以,他觉得能有一半人活下来就不错。很大可能象上回在高加索一样,劳工只有三分之一能活下来。如果路上碰到盟军飞机轰炸扫射,整车的劳工可能都会尸骨无存。
                但是他不敢明说,因为说了会让人多想,只能和鲍里斯旁敲侧击一下,他认为波兰人活下来的机会很小,找到线人的机会也很小。即使如此,就凭他在抓劳工的现场把鲍里救回来和指点鲍里斯找到劳工运输的目的地这两件事,最后把自己给卖了,格奥格先看出来了,鲍里斯在冯辛斯基那里突然想明白了。他是抓劳工的组织者,而且是抓劳工的老手,他是屠夫,是战犯。


                IP属地:北京907楼2023-07-31 11:07
                回复
                  2025-11-12 08:47: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里奇德霍芬这么干是想帮豪克,因为这次是马丁鲍曼亲自指挥的焦土撤退行动,而且打算启用的还是和豪克有仇的弗林德
                  弗林德因为上次的事,被希姆莱打发去了前线(在前线一年半,金质战伤章五次受伤,金质步兵突击章也是五次,还瘸了一条腿。没死是运气。)。现在希姆莱失宠了,他不喜欢的人自然可以被考虑。再加上弗林德是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甚至是全党卫队公认的头号小人,让他去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人气大明星豪克那里执行任务,正好给希姆莱、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和党卫队那些人添堵。(当年高加索的事,党卫队、帝国中央保安部总局、阿勃韦尔和国防军联合给元首添堵,焦土撤退没有干完,没有枪毙公开TD的阿勃韦尔的头头,还让那人的名言四处传诵,那人后来真叛逃了,证明那人就是一个叛徒,间谍,不肯指证党的敌人的的豪克升了职,这让无条件忠诚于元首的马丁鲍曼很郁闷)
                  让弗林德去豪克那里,再次执行焦土撤退的任务,如果执行任务的时候,能抓到豪克的错处,正好可以处理豪克,再看豪克和卡纳里斯的交情,如果能找到豪克和卡纳里斯合作叛国的证据就更好,正好把这些人统统处理掉。
                  720事件之后,党卫队特别是盖世太堡的权势滔天,整个国防军、差不多整个德国都跪伏在他们的脚下。如果能借机收拾下党卫队也是件好事。
                  弗林德去豪克那里时,和豪克说的,就是马丁鲍曼的算盘。
                  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丁鲍曼启用了弗林德,让他去豪克的防区。里希德霍芬一看情况不好,想帮下豪克,毕竟豪克是为了自家亲戚才身处险境,而且豪克在高加索没少帮自已和自已的朋友们的忙,再说当年自已也去作证了。里希德霍芬就借口给秘密武器的基地找劳工,去找了负责军备生产的斯佩尔,斯佩尔就让绍克尔去抓劳工(抓劳工是盖世太堡负责,让豪克去抓劳工再正常不过)。
                  里希德霍芬存心说秘密基地在德法边界的弗赖堡,就是为保证绍克尔让豪克去抓劳工。(豪克的防区是距离德国最近的东方占领区,于情于理作计划的人都会让距离最近的占领区出人去干这事。)这样作实际上是在警告弗林德、和马丁鲍曼,豪克对我们还有用。(毕竟里希德霍芬背后是戈林,就算戈林也不比当初了,但是谁也不会去得罪德国未来的元首。)而且运输的路途遥远,这些劳工在路上走上一个月半个月,正好让相关人员都知道有这么回事。(要是七八天就到目的地,知道的人太少效果不一定好,最少也得半个月,结果真走了近一个月。)
                  因为这事是里奇德霍芬的杜撰出来的,所以他也没说具体要什么样的人,也没说路上走多少时间。他只是要一个大约需要的数,也就是三四千人。正好装满一列常规的劳工列车。也能少给具体的工作人员找麻烦。
                  波兰人要是知道自已所遭受的苦难,是这么来的,那些在运输过程中死去的人(因为盟军飞机的扫射和轰炸,搞不好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活着到目的地),是他现在的这位战友,在当年的勇敢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他更得去找恩斯特去复仇。(这些人离胜利离活下来只差了两个月)


                  IP属地:北京911楼2023-08-01 21:34
                  回复
                    恩斯特经历过三次焦土撤退:
                    第一次是1942年初莫斯科城下的撤退,他是当时是配属在一中央集团军群的阿勃韦尔的二把手,主要的工作是去最后解决游击队。这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作得不错,以至于后来集团军群再有反游击作战的任务经常会交给他去作,把抓到的游击队员当众吊死,还强迫他们的亲友现场观看的这种事,就是他那时经常干的。(后来他的私人代表说过,我以前能因为被负与重任而高兴,我一直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第二次是1943年初的在高加索的撤退,他是配属在A集团军群的阿勃韦尔的指挥官。主要工作是特务网络的撤退。在高加索的撤退行动比在莫斯科城下要困难得多,毕竟是山地,还在俄国人重兵压境下,撤退的困难程度远比莫斯科的平原要难得多。
                    焦土撤退中最后解决游击队的工作,本来是让弗伦查尔去干,后来他们俩退出了整个行动,最后解决游击队的工作是盖世太堡去作的,但是明显效果一般般,以至于即使是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撤退的路上,都经常会遭到游击队的袭击(蒂尔的战伤章就是被游击队偷袭受伤而得到的。)而高加索也因为他与豪克的设法抵制,而得到了部分保全
                    就在高加索,他看见了明灯出现,就是哈塞和他说的明灯,明灯就是用他亲自指挥的火球行动中的火球点燃(海德里希和马斯说过阿拉丁的神灯,就是指这盏明灯。)。火球则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他原本来自阿米尼乌斯的光荣之地,就是波兰人去的黑森林,(恩斯特虽然是名门贵族,但是他生长的地方是施瓦本山区,也就是他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无情的战线里说招募的特务是来自山里的棒小伙子,这个就是指他。即使是这种身体素质,他在勃兰登堡师第一天训练就给累瘫了,可见勃兰登堡师的训练强度和水平),他的祖先在那里和阿米尼乌斯一起,在那里点燃了反抗罗马暴政的雄雄烈火。现在他来到了高加索,普罗米修斯将盗来的火种带到了这里,那火种就燃烧在高加索群山环绕中由他的祖先所修建的拜火教的圣坛上。现在他要将火种带到世间,照亮黑暗的大地。他点亮了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带走了火种,将光明散播到人间,问题是他带走的是特务档案!(编剧就是有问题。)就是在这里,他开始思考自已所为,最终明白作为人应该作什么。
                    第三次则是在西里西亚地区。他是苏联空投的特务,(他自认为的)使命则是阻止悲剧再一次发生。(实际上是去找档案库,和他上次的任务有一定关系。)
                    恩斯特亲自参加过两次焦土撤退的会议,中央集团军群一次,A集团军群一次,两次的撤退计划的基本措辞和结构都差不多。
                    因为莫斯科城下的撤退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行动计划也就成了后边撤退计划的模板,后面再搞这种规模和水平的撤退,基本上都是模板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措词就更能省就省,直接照抄。至少在高加索那份就是抄的莫斯特的撤退计划,从高加索撤退无论规模还是重要性,都是不多的几次能与莫斯科城下的撤退相提并论的撤退行动,在其它地方的撤退行动重要性比不上高加索,即使这次中央集团军群的撤退行动,由于苏军行动过于迅速,德军一个月就直接退到了波兰,德军也没有来得及有可能实施可以和高加索相比的撤退行动。这次弗林德打算重演高加索撤退,所以他拿来的行动计划基本是直接照抄的高加索的计划。(维斯纳告诉他,弗林德来到了克拉科夫,领导这次撤退行动。)
                    两次撤退行动都给恩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行动计划的措词、结构基本也差不多,所以他才能在维斯纳面前背诵撤退计划的开头部分,又能明确地告诉维斯纳行动计划中什么部分有什么内容,什么地方是重点,让维斯纳去抄。再加上维斯纳亲自开了这次会议,亲耳听到了会议的全过程,维斯纳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行动的重点抄出来。
                    维斯纳也是越抄越害怕,因为实在是太精确了,该到什么地方抄什么东西,都一清二楚。之前维斯纳看见过电传过来的名单,这是齐吉伯去阿勃韦尔总部核对过叛逃人员的名单,名单里恩斯特排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电传上还带照片。开会的时候,维斯纳也是想起了这点,看着坐在眼前的齐吉伯和弗伦查尔,她已经猜到那个人是谁,他在阿勃韦尔是什么样的地位。等抄资料的时候,维斯纳看到如同那个上尉亲眼见过的计划,她已经不寒而立,维斯纳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看着自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操纵一切(操纵这一切的是史陶芬堡,是卡纳里斯,是阿米尼乌斯、是普罗米修斯,是奥丁,是上帝,是马兹达,是千千万万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是善良的人性,是让更多的人活下去的信念,才让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和神祗们团结在一起。)
                    抄着抄,维斯纳听到敲门声,她吓了一跳,以为那个上尉就站在门外,结果进来的是别人(那人是恩斯特觉醒前的样子:魔鬼劳克斯。)
                    而在整个在抄资料的过程中,维斯纳一直感觉那个上尉在一边监督着他,催促着她。直到她抄完资料,才松了一口气。


                    IP属地:北京932楼2023-08-07 09:57
                    收起回复
                      在高加索撤退时的。最后解决游击队的工作是豪克亲自去指挥的。
                      弗林德来了之后,阿勃韦尔不再管抓游击队,为保证运输线的安全,总得有人去抓游击队,这事只好盖世太堡管。豪克就派蒂尔去作这事,蒂尔光会杀人,在游击区搞三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抓不到多少游击队不说,反倒激起当地人的反抗,得不偿失。豪克劝过蒂尔,但是蒂尔有弗林德的支持不肯听。
                      这次最后解决游击队的任务,能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帯尔再这么干肯定不成,所以豪克和弗林德说还得让阿勃韦尔去干。结果两拨人差点打起来,阿勃韦尔借机彻底退出了最后解决游击队的行动。(蒂尔自然也不可能再去干这事了。为了让蒂尔能想明白自已作的有多错误,豪克特地和恩斯特说让蒂尔去负责关闭特务训练营的工作。)没办法豪克只好自己去干,豪克手里只有弗伦查尔写的行动计划,就这点东西豪克什么都干不成。
                      幸亏恩斯特把弗伦查写的具体实施方案给了他,恩斯特也没办法,毕竟A集团军群几十万人,想撤出来,都得依靠有数的铁路线和公路。(高加索是山地,不象平原,无论铁路,还是公路的数量都十分有限,特别是重装备,更得依靠有限的公路和铁路运输。)如果运输线被切断,斯大林格勒的悲剧随时就会重演。(斯大林格勒是平原,想包围消灭还要费力气去组织大量的军队,想包围在高加索的A集团军,只要游击队和少量部队直接切断运输线,就可以作到。)。
                      盖世太堡那些人不懂这个,豪克以前还是作外交官的,就更不懂(豪克还如蒂尔,蒂尔跟弗伦查尔干过不只一次抓游击队这种事,总算见识过该怎么作。)
                      恩斯特也告诉了豪克,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问,还帮他从集团军群找到了所需要的部队。
                      恩斯特帮军工企业抓劳工,军工企业自然不会让他白受累,每次抓劳工都会单独付报酬,恩斯特就把报酬分给手下、盖世太堡和集团军群,无论盖世太堡、阿勃韦尔还是集团军群的上上下下,人人都在这事上有所收益。(无情的战线里说过,他从里奇德霍芬那里没少捞好处,应该是指这事。)再加上他父亲的关系,所以恩斯特去集团军群找人干活,集团军群一直很支持。(他能和别人和睦相处,除了他能和盖世太堡相处融洽,也是指这事。)
                      豪克就是靠着恩斯特的帮助,总算把事情作完了,虽然效果一般般,在撤退时避免不了游击队袭击,但是总算保证集团军群的安全撤出,自己也带着手下,在恩斯特的帮助下逃了回来。
                      正因为这事,豪克在帝国中央保安局里也是以“军事专家”著称。


                      IP属地:北京934楼2023-08-07 10:44
                      回复
                        奥丁是北欧神话的主神,恩斯特作为战死的英灵,死会后去瓦尔哈拉,就能见到他。
                        上帝这个就不用说了,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恩斯特死后,如果能去天堂,会见到他(以他所干过的事,他没这个机会,能去地狱都是最的轻惩罚。)
                        马兹达拜火教的主神,是代表光明的神。恩斯特就是在高加索看到了他的光辉,他自认为自已所为能洗血自已所犯下的罪恶 ,能去天堂见到他。


                        IP属地:北京936楼2023-08-07 14:12
                        收起回复
                          无情的战线里,马斯的副手和马斯谈论那个女特务的时候,说过:如果他能活着回来,我打算娶她。这事实际上是恩斯特第一次上军事法庭之前,舒伦堡和希姆莱说想让恩斯特来自已那里。
                          自从恩斯特和弗伦查尔被弗林德指控叛国这事之后,各种各样的人物纷纷跑来找希姆莱给恩斯特说情:
                          空军的将军:他表兄亲自跑来捞人。
                          他曾经效力过的总参谋部
                          这是在替维斯勒本和他的岳父出面,无情的战线里说,恩斯特住在柏林郊区的维恩斯特多夫森林区,那里就有总参谋部所在的佐森,那里的居民多是来自总参谋部的人员的和其相关人员。恩斯特14岁时一家从弗莱堡搬到柏林,因为维斯勒本的关系,他家就选了接近维斯勒本家的地方居住,他也在在这边的学校上中学,他很多同学的家都来自总参谋部,按无情的战线,他的妻子也是出身于总参谋部的将军之家,结婚之后,他就定居在这里。他后来又考上了总参谋部还工作过一段时间,总参谋部的很多人无论高级军官还是中下级军官都认识他们一家。因此总参谋部的人受他岳父和舅舅之托来找希姆莱想替恩斯特说情,无情的战线里就有穿便装的军官跑来找马斯,请马斯帮忙去找林德克的情节。
                          主管抓劳工的绍克尔
                          恩斯特从在中央集军群起就一直在给绍克尔抓劳工,工作成果卓著,以至于绍克尔跑到远在天边的高加索找他请他帮忙抓劳工,一次要上万人,他也照样能作到。所以绍克尔才会替他去说情。
                          中央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们:恩斯特没少分给他们好处,何况还有他父亲的关系
                          阿勃韦尔:因为涉及自已手下的人,卡纳里斯不好说什么,但是他手下的其它高层可以出面
                          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上上下下:除了盖世太堡的缪勒和豪克因为涉及其中不得不沉默不语以外,其它人没少跑来
                          甚至NC党的背后金主-军工企业还有其它企业特别是他祖父工作过的法本化学公司:恩斯特没少给他们帮忙抓劳工。
                          最后最后,和恩斯特过节最大的舒伦堡都亲自跑来和希姆莱说:如果他们俩能活下来,希望他们能来我这里。
                          因为涉及到自已手下的人,缪勒不好亲自出面,但是当年一起去高加索的还有六处的人,所以舒伦堡亲自出面帮他们说情。
                          希姆莱也是没想到一个上尉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竟然有这么多亲戚朋友,军界、政界、企业界无所不包。(正因为这次说情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后来弗林德把恩斯特的妻子活活饿死之后,豪克也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来阻止弗林德这么干。)
                          希姆莱手下调查了半天,发现恩斯特还有同案的弗伦查尔确实表现优异兼坏事作尽,死在他俩手上的苏联军民数不胜数,不比希姆莱手下搞种族灭绝的特别行动队少。那对青年才俊没少干把游击队当众吊死,在占领区抓劳工造成大量劳工死亡这类事。就这两点,他们就是真去投敌,苏联人也不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何况他们俩还都是特务头子,是进攻苏联的急先锋,一直在搞敌后行动而且表现优异,胆大包天到了给苏军的方面军司令部扔炸弹,苏军早就想把他们俩特别是那个弗伦查尔抓到碎尸万段。说他们俩与敌人合作,叛国,希姆莱自已都不信。
                          希姆莱看到舒伦堡来了之后,知道舒伦堡是来干什么的,他忍不住说舒伦堡,你可别被恩斯特忽悠了,他所说的伟大的理想和你、我的不一样。
                          恩斯特和弗伦查尔的伟大理想是我们的祖国不是法西斯的乐园(这个命题有点大,不过他们后来真的作到了,先灭亡了一个法西斯帝国,后来又灭亡了另外一个法西斯帝国,正在灭亡第三个法西斯帝国,这个帝国最终也灭亡了。)
                          舒伦堡的理想是一统德国对内对外的情报工作(这个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后来真作到了,战后盖伦也作到了,他甚至更进一步,把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两项工作都收入自已手中。)
                          希姆莱的伟大理想是远征印度,建立德意志-印度帝国。(这明显不正常)
                          希姆莱告诉舒伦堡,恩斯特的伟大理想是想要回来他们家在高加索的矿。他们家在高加索有矿,还不是一座是三座半,他祖父是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法本的老板之一(如果是石油化工公司,应该是巴斯夫公司),他家现在还是法本公司的股东。
                          恩斯特的祖父是德国的贵族,学的是石油化工专业,受雇于法本公司。他的母亲是英国贵族,后来娶了高加索王公之女为妻(他们有共同的英国亲戚促成的婚事,上千年来日尔曼人一直在向东迁徙,所以东欧的很多地方,贵族多是日尔曼血统,讲得也是德语),生的恩斯特的父亲。
                          因为这层关系,法本公司派到他到盛产石油的高加索拓展业务,在巴库生下了恩斯特的父亲(豪克看过恩斯特的家族谱系,知道了恩斯特的父亲出生于俄国的巴库,他祖母是高加索的王公之女,有德国、俄国、英国和高加索贵族的血统,他的祖母的侄子之一是格鲁吉亚的王储,娶的法国贵族为妻,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后来王储受德国人这邀请返回了高加索,想在当地建立亲德的政权。不过没有成功。他祖母的其它亲属则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恩斯特的祖父在高加索和当地贵族勾结,成立了法本公司在高加索的分公司(实际上是他个人的公司)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产品除了向德国出口外,还向英国、法国(装在火车上,通过顿河上的罗斯托夫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运往欧洲各地)、以及美国出口(公司生产的汽油,在塞瓦斯托波尔装船,穿过里海、黑海,运到美国的西海岸,再美国大陆石油公司用火车运往美国内地。恩斯特的祖父曾在大陆石油公司实习过,才有这种门路。)。因为经营有方,公司给沙俄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沙皇御赐给他三座半石油矿井,作为奖励。
                          恩斯特的父亲在高加索长到18岁,回到故乡弗莱堡上大学学的医学,在那里娶了维斯勒本的妹妹,生下的恩斯特。
                          后来十月革命,公司和石油矿井都被苏俄政府没收,恩斯特的祖父不得不返回德国,虽然依旧在企业任高管,甚至成为了帝国经济界的头面人物(后来对苏开战后,他作了对俄经济委员会主席),但是他依旧对所失去的公司和矿井耿耿于怀。所以他家一直很反苏,包括他的儿子就是恩斯特的父亲都是反苏的狂热分子(正因为如此,他祖父在NC上台前就在资助NC党。等进攻苏联之时,他的儿子、孙子们成为了进攻苏联的急先锋。)。卡纳里斯选恩斯特去高加索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个考虑,他为了要回自已家族的矿井和公司也会玩命工作。
                          医生是恩斯特他家世袭的管家,医生的父亲跟着恩斯特的祖父去了高加索,给主人作管家,生的儿子就是医生,年龄和少爷差不多(比少爷大点),和少爷一起从小玩到大,后来也是回到德国上大学,娶了少爷家的远亲为妻(恩斯特的远房表姐)
                          至于其它的,希姆莱和舒伦堡说:你要是能得到他,你就会有机会实现你的理想。(恩斯特和弗伦查尔是搞特种行动的行家里手,又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有他们俩一里一外,就能让舒伦堡真正去搞敌后特种行动。在高加索敌后活动,实际上也是他们俩负责、指挥和实施的。)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弗伦查尔的名声实在太大,恩斯特去勃兰登堡师找人的时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弗伦查尔。恩斯特之所以能招募到大量的教官和军官士兵到遥远的高加索,除了他有关系能通过抓劳工挣到外块(实际上他和军工企业一起作人口贩子的生意),从而能给教官和军官士兵们分到更多的补贴之外。另外,就是因为弗伦查尔名声在外,以至于阿勃韦尔人人都想结认弗伦查尔,更是以能与弗伦查尔并肩战斗为荣,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愿来到高加索,成为弗伦查尔的手下。(后来开焦土撤退的会议之后,即使弗伦查尔离开第一线作战快三年,躲到齐吉伯的指挥部里快两年,来自勃兰登堡师的鲍姆依旧以能与弗伦查尔共进午餐为荣,由此可见弗伦查尔的影响力。)。如果弗伦查尔能去舒伦堡那里,舒伦堡就能够利用弗伦查尔的影响力从国防军里招募到更多的人才。
                          马斯和副手说过,那人非常精明强干,第一次说得是恩斯特(精明强干而且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第二次说的是弗伦查尔(沉着老练,恩斯特因为原本的工作分工,再加上身体原因,不会上第一线,能上第一线的是弗伦查尔,再说特务训练和敌后行动的指挥都是弗伦查尔负责。所以舒伦堡说得是不只是恩斯特,还有弗伦查尔。)。
                          因为舒伦堡当年向希姆莱说过这事,希姆莱也同意了,后来恩斯特被判了死刑之后,舒伦堡还特地向他发出过邀请。所以弗伦查尔后一直躲着盖世太堡躲着党卫队。弗伦查尔深知自已是地狱中的魔鬼,更掌握着释放魔鬼的钥匙,所以他不愿意自已被NC所利用,给世人造成更大的灾难。
                          弗伦查尔回绝舒伦堡的邀请是后搜沼泽地失败之后,齐吉伯和弗伦查尔去吃饭时所说的话。齐吉伯所说的:这种时候,谁还有心情去干活。(任何知情人听到弗伦查尔所言,都会不胜感叹。恩斯特和弗伦查尔一直在在前线,拼了命的工作,从高加索九死一生的活着回来,还把党卫队的人给救了回来。竟然被有事先跑的弗林德给告了,说他们叛国,非要枪毙他们。最后是恩斯特舍命相救,才让弗伦查尔活下来。换成谁是弗伦查尔,都会对这些人无论是党卫队还是NC党,心灰意冷,不想再给他们效命。)
                          齐吉伯说这话,也是豪克向上边解释阿勃韦尔为什么会在搜沼泽地失败时所说话(因为有弗伦查尔在,谁都不会相信,这种小儿科的行动会失败。)。因为豪克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自已的同僚们:这次干这事的是恩斯特,他是为了救同伴才这么作的,弗伦查尔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放过的恩斯特。恩斯特和他的同伴们已经回去了。这事别再追究下去。(当年恩斯特也救过我的命,我也是在报恩。)
                          而且豪克知道听到这话,无论是缪勒、舒伦堡还是现任的局长卡尔登布隆纳,都不会再追究(都知道当年的事,都在感叹弗伦查尔当年的遭遇。)、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作是在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
                          也正是因为豪克这么说,马丁鲍曼猜出是谁回来了,才认为这次是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在合伙通敌,故意搞事情,破坏焦土撤退。让马丁鲍曼最后决定让弗林德去克拉科夫。


                          IP属地:北京943楼2023-08-17 12:44
                          回复
                            无情的战线里,马斯的副手和马斯谈论那个女特务的时候,说过:如果他能活着回来,我打算娶她。这事实际上是恩斯特第一次上军事法庭之前,舒伦堡和希姆莱说想让恩斯特和弗伦查尔来自已那里。
                            自从恩斯特和弗伦查尔被弗林德指控叛国这事之后,各种各样的人物纷纷跑来找希姆莱给恩斯特说情,有空军的将军(他表兄亲自跑来捞人)、他曾经效力过的总参谋部(这是在替维斯勒本和他的岳父出面,无情的战线里说,恩斯特住在柏林郊区的维恩斯特多夫森林区,该区里就有总参谋部所在的佐森,那里的居民主要是总参谋部和其相关人员。恩斯特14岁时一家从弗莱堡搬到柏林,因为维斯勒本的关系,他家就选了接近维斯勒本家的地方居住,他也在在这边的学校上中学,他很多同学的家都来自总参谋部,按无情的战线,他的妻子也是出身于总参谋部的将军之家,结婚之后,他就定居在这里。他后来又考上了总参谋部还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总参谋部的很多人无论高级军官还是中下级军官都认识他们一家。),主管抓劳工的绍克尔(恩斯特一直在给绍克尔抓劳工,工作成果卓著,以至于绍克尔跑到远在天边的高加索找他请他帮忙抓劳工,一次要上万人,他照样能作到,由此可见他的能力和绍克尔对他的信任。),别更提中央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那些老爷(恩斯特没少分给他们好处,何况还有他父亲的关系)、阿勃韦尔(因为涉及自已手下的人,卡纳里斯不好说什么,但是他手下的其它高层可以出面)和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处长们(除了盖世太堡的缪勒和豪克以外),甚至NC党的背后金主-军工企业还有他祖父工作过的法本化学公司以及他祖父(他祖父回国之后还在石油和矿业公司任过高管)有渊源的矿业公司(恩斯特没少给他们帮忙抓劳工。)都在替恩斯特说好话。
                            最后最后,和恩斯特过节最大的舒伦堡都亲自跑来和希姆莱说:如果他们俩能活下来,希望他们能来我这里。
                            因为涉及到自已手下的人,缪勒不好亲自出面,但是当年一起去高加索的还有六处的人,所以舒伦堡亲自出面帮他们说情。
                            希姆莱也是没想到一个上尉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竟然有这么多亲戚朋友,军界、政界、企业界无所不包。
                            希姆莱手下调查了半天,发现恩斯特还有同案的弗伦查尔确实表现优异兼坏事作尽,死在他俩手上的苏联军民数不胜数,不比希姆莱手下搞种族灭绝的特别行动队少。那对青年才俊没少干把游击队当众吊死,在占领区抓劳工造成大量劳工死亡这类事。就这两点,他们就是真去投敌,苏联人也不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何况他们俩还都是特务头子,是进攻苏联的急先锋,一直在搞敌后行动而且表现优异,胆大包天到了给苏军的方面军司令部扔炸弹,苏军早就想把他们俩特别是那个弗伦查尔抓到碎尸万段。说他们俩与敌人合作,叛国,希姆莱自已都不信。(希姆莱对恩斯特的评价是精明强干,正如卡纳里斯对恩斯特的评价一样:精明能干,而又勇敢。)
                            希姆莱看到舒伦堡来了之后,知道舒伦堡是来干什么的,他也忍不住说舒伦堡,你可别被恩斯特忽悠了,他所说的伟大的理想和你、我的不一样。
                            恩斯特和弗伦查尔的伟大理想是我们的祖国不是法西斯的乐园(这个命题有点大,不过他们后来真的作到了,先灭亡了一个法西斯帝国,后来又灭亡了另外一个法西斯帝国,正在灭亡第三个法西斯帝国,这个帝国最终也灭亡了。)
                            舒伦堡的理想是一统德国对内对外的情报工作(这个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后来真作到了,战后盖伦也作到了,他甚至更进一步,把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两项工作都收入自已手中。)
                            希姆莱的伟大理想是远征印度,建立德意志-印度帝国。(这明显不正常)
                            希姆莱告诉舒伦堡,恩斯特他们家在高加索有矿,还不是一座是三座半,他祖父是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法本的老板之一(如果是石油化工公司,应该是巴斯夫公司),还是德国的石油和矿业大亨,他家现在还有包括法本公司在内不只一家大公司的的股份。
                            恩斯特的祖父是德国的贵族,学的是石油化工专业,受雇于法本公司。他的母亲是英国贵族,后来娶了高加索王公之女为妻(他们有共同的英国亲戚促成的婚事,上千年来日尔曼人一直在向东迁徙,所以东欧的很多地方,贵族多是日尔曼血统,讲得也是德语),生的恩斯特的父亲。
                            因为这层关系,法本公司派到他到盛产石油的高加索拓展业务,在巴库生下了恩斯特的父亲(豪克看过恩斯特的家族谱系,知道了恩斯特的父亲出生于俄国的巴库,他祖母是高加索的王公之女,有德国、俄国、英国和高加索贵族的血统,他的祖母的侄子之一是格鲁吉亚的王储,娶的法国贵族就是无情的战线里所说的法国侯爵之女为妻,十月革命后他参加过白卫军,失败后流亡法国。后来王储受德国人这邀请返回了高加索,想在当地建立亲德的政权。不过没有成功。他祖母的其它亲属则是流亡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由于他祖母出身是盛产石油与矿藏的高加索的王公,所以他祖母家的亲戚流亡后往往都在从事与石油和矿业有关的工作,更是和各国的政界和经济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恩斯特的祖父在高加索和当地贵族勾结,成立了法本公司在高加索分公司(实际上是他个人的公司)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产品除了向德国出口外,还向英国、法国(装在火车上,通过顿河上的罗斯托夫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运往欧洲各地)、以及向美国出口(公司生产的汽油,在塞瓦斯托波尔装船,穿过里海、黑海、运到美国的西海岸,再由用火车运往内地。这是美国的大陆石油公司的业务,他就曾在在大陆石油公司工作过。)因为经营有方,公司给沙俄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沙皇御赐给他三座半石油矿井,作为奖励。
                            恩斯特的父亲在高加索长到18岁,回到故乡弗莱堡上大学学的医学,在那里娶了维斯勒本的妹妹,生下的恩斯特。
                            后来十月革命,公司和石油矿井以及他和他家族的产业都被苏俄政府没收,恩斯特的祖父不得不返回德国,虽然依旧在企业任高管,甚至成为了帝国经济界的头面人物(后来对苏开战后,他作了对俄经济委员会主席),但是他依旧对所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更是想回归故里。所以他家一直很反苏,包括他的儿子就是恩斯特的父亲都是反苏的狂热分子(正因为如此,他祖父在NC上台前就在资助NC党。等进攻苏联的战斗开始之后,他的儿子孙子们都成为了进攻苏联的急先锋。)。卡纳里斯选恩斯特去高加索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个考虑,他为了要回自已家族的矿井和公司也会玩命工作。
                            医生是恩斯特他家世袭的管家,医生的父亲跟着恩斯特的祖父去了高加索,给主人作管家,生的儿子就是医生,年龄和少爷差不多(比少爷大点),和少爷一起从小玩到大,后来也是回到德国上大学,娶了少爷家的远亲为妻(恩斯特的远房表姐)
                            正因为他祖父的原因,恩斯特全家人都是反苏的狂热分子,在进攻苏联的战争开始后,恩斯特的祖父把自已的儿子、孙子们都送上了战场(恩斯特更是进攻苏联的急先锋,在进攻苏联的战斗开始之前,他就带领手下潜入了苏军后方,为在准备随时给敌后致命一击的战友提供后援保证。)。包括他家的管家的儿子,在进攻苏联的战斗开始后,都违背了自已当年在一战时许下的心愿,自愿入伍,作了一名军医(由于他自身的原因,他上不了战场,所以他的发小兼亲戚才利用关系,让他在距离德国最近的占领区作了一名军医院的院长)
                            而在面对苏联军民时,他们一家人从来心狠手辣,豪不留情,犯下了累累罪行。


                            IP属地:北京948楼2023-08-21 10:45
                            收起回复
                              2025-11-12 08:41: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因为恩斯特一家是狂热的反苏分子,他和他家的很多行为引起了他岳父的不满。就是无情的战线里的那个负责武官的处长。那人应该是作过德国驻苏的武官,后作了负责武官的处长也是将军级别的人。作为有过外派经历的武官,又在负责和驻外武官保持联系,他和东线外军处的合作的机会很多,正是他看上了在东线外军处工作的恩斯特,让他作了自已女婿。恩斯特去阿勃韦尔,为了掩人耳目,盖伦让恩斯特对外说自已原来是对外联系处的人,对外联系处下边的一个处长是他岳父,正好帮他掩盖身份(总参谋部里认识恩斯特一家的人很多,盖伦也是怕更多的人知道恩斯特原本的来历,正好利用这层关系,让别人误以为他是在对外联络处。)。后来卡纳里斯又请他和盖伦出面,帮恩斯特彻底洗白了身份(齐吉伯也是因为他和总参谋部和盖伦搭上了线,一直在偷偷帮总参谋部探听党卫队的各种消息。)。
                              无情的战线里说,将军和男爵,恩斯特他们家是世袭的男爵,将军自然就是指他的妻子一家。此人作过德国驻苏的武官,也是将军级别的人,会俄语,对苏联比较友好,是个善良的人。这人虽然是军人,但他是军人中的外交官,没有上过前线更没有杀过人(医生和汉卡对话时说过,我没有上过前线,没有杀过人,这是指医生自已,也是指恩斯特的岳父,恩斯特的岳父是医生的朋友,也是被医生认为有志向的密谋分子的一员,医生给恩斯特的母亲接过生,救了他们母子的性命,所以后来维斯勒本和恩斯特的岳父和医生关系非常不错,算得上是知交。但是维斯勒本是陆军元帅,是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的人,医生说的自然不会是指维斯勒本,而是应该指得是恩斯特的岳父。),
                              此人一直反NC,从NC上台之前就在反NC。后来找的这个女婿,样样都好,但就是全家都是反苏狂热分子,NC上台之前,他们家就在资助NC,苏德战争开战之后,他们家的人纷纷走上前线,更是在苏联杀人如麻,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也让他很不满,等他知道德国军队都干过什么之后(恩斯特从高加索回来之后,和岳父说过自已都干过什么。这让他对自已的国家与军队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有了最真切的了解),他更坚定地走上了反NC之路,和与他早就相识,又志同道和的维斯勒本他们走到了一起,密谋暗杀元首,最后因为720事件而被NC用最残酷的方式处决。
                              后来豪克把齐吉伯叫来说720事件,我们处决了一批将军,那些人都是经过十几年考验的人。齐吉伯当时眼含热泪,也是为了这些人,其中就有恩斯特的两名亲属,一是他舅舅,一是他的岳父。齐吉伯应该是和此人接触更多,当年齐吉伯去帮恩斯特洗白的时候,就是这人出面去办的事。
                              至于其它的,希姆莱和舒伦堡说:你要是能得到他们,你就会有机会实现你的理想。(恩斯特和弗伦查尔是搞特种行动的行家里手,又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有他们俩一里一外,就能让舒伦堡真正去搞敌后特种行动。在高加索敌后活动,实际上也是他们俩负责、指挥和实施的。)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弗伦查尔的名声实在太大,恩斯特去勃兰登堡师找人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手下有弗伦查尔。恩斯特之所以能招募到大量的教官和军官士兵到遥远的高加索,除了他有关系能通过抓劳工挣到外块(实际上他和企业主们一起作人口贩子的生意),从而能给教官和军官士兵们分到更多的补贴之外。另外,就是因为弗伦查尔名声在外,以至于阿勃韦尔人人都想结认弗伦查尔,更是以能与弗伦查尔并肩战斗为荣,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愿来到高加索,成为弗伦查尔的手下。(后来开焦土撤退的会议之后,即使弗伦查尔离开第一线作战快三年,躲到齐吉伯的指挥部里快两年,来自勃兰登堡师的鲍姆依旧以能与弗伦查尔共进午餐为荣,由此可见弗伦查尔的影响力。)。如果弗伦查尔能去舒伦堡那里,舒伦堡就能够利用弗伦查尔的影响力从国防军里招募到更多的人才。
                              马斯和副手说过,那人非常精明强干,第一次说得是恩斯特(精明强干而且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第二次说的是弗伦查尔(沉着老练,这是在说那个正在前线的女特务,之前说恩斯特是指在外屋装上了电台和电传机,恩斯特是通讯军官,这些东西就是指他。但是恩斯特因为原本的工作分工,再加上身体原因,不会上第一线,真正能上第一线的是弗伦查尔,所以舒伦堡说这话不只是指恩斯特,还在指弗伦查尔。)。
                              因为舒伦堡当年在他们俩上军事法庭之前向希姆莱说过这事,希姆莱也同意了,后来恩斯特被判了死刑之后,舒伦堡还特地向他发出过邀请,所以弗伦查尔后来一直故意躲着盖世太堡躲着党卫队。卡纳里斯也是因为这事,就更不敢让弗伦查尔留在柏林坐办公室。
                              弗伦查尔回绝舒伦堡的邀请是后搜沼泽地失败之后,齐吉伯和弗伦查尔去吃饭时所说的话。齐吉伯所说的:这种时候,谁还有心情去干活。(任何知情人听到弗伦查尔所言,都会不胜感叹。恩斯特和弗伦查尔一直在在前线,拼了命的工作,从高加索九死一生的活着回来,还把党卫队的人给救了回来。竟然被有事先跑的弗林德给告了,说他们叛国,非要枪毙他们。最后是恩斯特舍命相救,才让弗伦查尔活下来。换成谁是弗伦查尔,都会对这些人无论是党卫队还是NC党,心灰意冷,不想再给他们效命。)
                              齐吉伯说这话,也是豪克向上边解释阿勃韦尔为什么会搜沼泽地失败时所说话(因为有弗伦查尔在现场,谁都不会相信,这种明显小儿科的行动会失败。)。因为豪克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自已的同僚们:这次干这事的是恩斯特,他是为了救同伴才这么作的,弗伦查尔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才放过的恩斯特。恩斯特和他的同伴们已经回去了。这事别再追究下去。(当年恩斯特也救过我的命,我也是在报恩。)
                              豪克知道听到这话,无论是缪勒、舒伦堡还是现任的局长卡尔登布隆纳,都不会再追究(都知道当年的事,都在感叹弗伦查尔当年的遭遇。)、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在在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更何况自已这么说,也是在表明一个态度,我不同意让弗林德来克拉科夫,指挥焦土撤退。(这其实也是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共同的意见,当年高加索那事的仇结得不是一般的大,何况720事件中,帝国中央保安总局主管普通警察的处长也被查出来是密谋分子。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人都怕弗林德借机生事,再诬告帝中央保安总局集体叛国。)
                              也正是因为豪克这么说,马丁鲍曼猜出是谁回来了,才认为这次是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在合伙通敌,故意搞事情,破坏焦土撤退。最后让马丁鲍曼下决心让弗林德去克拉科夫指挥焦土撤退。


                              IP属地:北京950楼2023-08-21 13: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