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弗伦查尔在场的情况下搜沼泽地失败,和豪克告诉了别人,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再加上马丁鲍曼打算在豪克的防区进行焦土撤退。里奇德霍芬认为自已不能坐视这件事,所以他在听到豪克所言后,他就去找了斯佩尔说要建秘密武器的基地,斯佩尔再去找的绍克尔,让他去抓劳工,建设那个不存在的秘密基地。斯佩尔和绍克尔都知道里奇德芬为什么会这样作,所以下令让豪克去抓劳工的动作也特别快,豪克向上边说过这事之后,第二天抓劳工的命令就到了豪克那里,第三天抓劳工的部队就去抓了包括波兰人在内的劳工。(绍克尔当年也帮恩斯特说过好话,他也怕被马丁鲍曼借机报复。)
斯佩尔则是因为他一时在720事件中,被密谋分子列入德国未来的部长的名单,差点被杀,二是因为他主管军工生产,他怕在西里西亚工业区搞焦土撤退,引起手下军工企业反对,最后,他更怕元首下令在距离德国国境这么近的地方搞焦土撤退真搞成功。等俄国人攻进德国境内之后,元首再下令在德国国内搞焦土撤退,那会儿德国才是自我毁灭。所以,他也在偷偷支持里奇德霍芬的那个表弟。那人当年是反对焦土撤退才搞成这个样子,现在他冒险空投来战线后方,明显因为是在想办法阻止焦土撤退。
因为豪克,里奇德霍芬、斯佩尔和绍克尔所为,让马丁鲍曼看到了反对者众多,这些人还在公开和自已作对。他才下决心,一定要让弗林德去执行焦土撤退任务,给那些反对者颜色看看。
本身马丁鲍曼打算用弗林德在西里西亚地区搞焦土撤退这件事本身在德国高层内部本身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原因则是因为弗林德确实太差(把部下丢下逃跑,为了推卸责任诬告别人包括自已的手下通敌。在高加索,弗林德杀人的手段更是令人无法相象。无论是作为职业军人还是作为人,这种人都令人齿冷。无论谁都无法容忍这种人的存在。)
另外,当年帮恩斯特说话的人实在太多,后来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参与720事件被NC用最残酷的手段处死,其余还活着的人也怕被NC借机用同样残酷的手段给杀掉(恩斯特所说的话,这些人都知道,后来恩斯特又叛逃了,更坐实了他是俄国间谍的指控,他们怕杀红了眼的NC把自已当年参与这件事,与密谋分子暗杀元首的行为划上等号,说他们是叛徒的同伙,再把他们也给杀了。)。所以他们也不希望马丁鲍曼利用弗林德来生事(马丁鲍曼当年听说过恩斯特所说话,所以他极力劝说元首非要让恩斯特去死。)。
第三则是西里西亚地区本身就是传统的工业区,很多军工企业在那里都有工厂,现在让他们去毁掉自已多年来辛苦建设的工厂,他们也不愿意(豪克见到弗林德之后说过,西里西亚是传统工业区,军工企业众多。)
这些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向元首反应他们的想法(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他们的上司就是元首本人,甚至就是NC的后台金主们。)
正因为知道在西里西亚进行焦土撤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丁鲍曼才要求一定要对件事进行保密。而各路人物也都紧盯着马丁鲍曼的一举一动,总参谋部就找的特务头子齐吉伯盯着(因为上次的事,里奇德霍芬也找的齐吉伯,也就是说齐吉伯在替西线德军高层和总参谋部盯着这事),所以马丁鲍曼的打算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且就算马丁鲍曼不管别人的反对,启用弗林德,他就是找到弗林德,让他回柏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次的事之后,弗林德被希姆莱打发到了战斗一直最激烈最为残酷的的南方团军群的惩戒营作一名普通的士兵(不论他怎么推卸责任,焦土撤退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就凭这一点,他也难逃罪责。所以希姆莱把他被送到惩戒营没有人有异议,),和被送到中央集团军群惩戒营的恩斯特(恩斯特军衔还保留着)相比,弗林德的待遇还不如恩斯特。希姆莱这么干是打算让弗林德去死,党卫队内部一致认为弗林德这号人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弗林德是党卫队的人,所以马丁鲍曼要用弗林德,他得先征得在遥远的北方集团军群指挥作战的的希姆莱的同意(能说服希姆莱同意,这也不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弗林德是希姆莱给打发去的前线。而且以弗林德所为,希姆莱都怕弗林德再跑去向元首控告自已是叛徒,最后也是马丁鲍曼向希姆莱保证,德军内部不能自相残杀,希姆莱都才同意。)。
在征得希姆莱的同意之后,马丁鲍曼还得去找南方集团军群。而南方集团军群当时部署在匈牙利、奥地利、罗马尼亚附近一线,距离柏林比中央集团军群远太多,比希姆莱所在的北方集团军群还要远不少。
南方集团军群还得去找下属的武装党卫队,命令得一级一级的传下去,才能传达到最前线的惩戒营,由弗林德所属的惩戒营派人去最前线,从战壕里找到弗林德本人。再让部队派人送弗林德回到集团军群司令部,再返回柏林。就光找人这一件事,就得花上好几天时间。从前线返回柏林所花的时间就更长,无情的战线里说,利迪亚从距离A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最远的城市:克拉斯诺达尔,(恩斯特他们当时就在这里,)到海耐尔所在的前线惩戒营,得搭一夜汽车,还得搭一天的马车才能到最前线。以此为例,倒过来,弗林德从前线的惩戒营回到集团军群司令部,除了要花上一天一夜,还要加上五天的时间(无情的战线里,从方面军司令部到最前线,坐吉普车得花上五天的时间。) 然后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再乘火车返回柏林至少要花5到7天的时间。南方集团军群在远在柏林几百公里的地方,想回柏林也需要很长时间(何况南方集团军群不会想让弗林德轻易回到柏林,得想办法把这事拖延几天,拖延续他上车的时间,让他坐最慢的车。)。
而且弗林德和海耐尔不同,他在所在部队里早就臭名昭著(就和恩斯特在他的部队里一样出名。)现在接到命令想让他回柏林,他的战友,他的上司都得想拖就拖,都希望他在到达柏林之前死掉,以防止他回了柏林再去控告自已叛国(弗林德去豪克那里后,两人交谈,说过,先要保证自身安全。这些人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无论是去找人,还是让他回柏林,南方集团军群和武装党卫队都会想办法拖延,所以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是一般的长。
马丁鲍曼是在豪克向上边表明态度之后,第三天签署的命令:让弗林德回柏林。主持在西里西亚地区的焦土撤退行动。(当天豪克派出的部队按命令,正在维利茨卡抓劳工。)。按死亡档案,弗林德到达柏林是在恩斯特他们送格奥格回德国当天。也就是从马丁鲍曼签署命令到弗林德到达柏林,花了两周的时间(他们绑架医生的前一天,马丁鲍曼签署的命令,让弗林德回柏林。医生花了两周的时间,才救活了格奥格。他们把格奥格送回国的当天,弗林德到达了柏林),
第二天是工作日,马丁鲍曼接见了弗林德,给他发了委任状。弗林德才算正式上任。弗林德正式上任后,当天就签署命令将恩斯特的妻子送去作医学实验。(这是弗林德上任后所干的第一件事。)。集中营在当天收到了弗林德的命令,第二天一早就将恩斯特的妻子送去作医学实验。恩斯特的妻子被送去作实验的那天正好是恩斯特他们送格奥格回德国之后的第三天。当天凌晨,在发完报之后,恩斯特和鲍里斯说我会遵守诺言(恩斯特所信守的诺言是指他对卡纳里斯所承诺的话:保守高加索的秘密。因为当时鲍里斯告诉了恩斯特,他们要找的是特务档案,恩斯特才会向卡纳里斯重申要保守特务档案的秘密的诺言。鲍里斯则是认为恩斯特是在向自已重申他参加这个行动时,向上校作出的承诺:消灭法西斯,让悲剧不再重演。),当天白天关押恩斯特妻子的集中营就按命令将恩斯特的妻子送去作医学实验,恩斯特的妻子在被送走时也在想要信守诺言(恩斯特和妻子分别时,他妻子向他许下诺言,要好好活着等恩斯特从战场上回来。)
弗林德在柏林,关押恩斯特的妻子的集中营,就是拉文布吕克妇女儿童集中营,也在柏林附近。
,以至于马丁鲍曼在派弗林德去克拉科夫之前,特地说过元首不希望听到德军内部再自相残杀。(马丁鲍曼说这话,是在警告弗林德,你把该办好的事办好就成了,不要再在外边找事,如果再干出象上回的事,无论是有事先跑路,四处乱杀人,还是诬告别人通敌,谁也保不住你。)
最后弗林德能够去克拉科夫是因为弗林德在马丁鲍曼的支持下,把恩斯特的妻子送去作了医学实验,活活饿了35天才死。弗林德用最残酷的手段杀了恩斯特的妻子,这手震住了所有反对让弗林德去克拉科夫,去搞焦土撤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