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吧 关注:6,865贴子:73,147

帝俊神系的陨落东皇太一黄帝神系的崛起以及玉帝三清体系的崛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帝俊神系的陨落东皇太一黄帝神系的崛起以及玉帝三清体系的崛起。
那么听说帝俊碰瓷黄帝的说法,这一点我觉得有些为极端。第一山海经是郭璞刘向父子所写。
第二点汉代西汉时期出土的日月马王堆帛画说明帝俊此神是存在过得。
第三说少昊是帝俊之子是因为帝喾儿子名为挚,山海经出自东南海之外那是羲和的属地,跟四川的嫘祖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黄帝碰瓷缙云氏和帝鸿氏这是一种历史的春秋笔法,他只是昊天上帝坐下第一大神后来碰瓷的东皇太一跟昊天上帝。
第五帝喾的妻子小老婆原名并不叫常仪,是后来改名常仪,挚是常仪生的。而常仪就是女和常羲这也是历史学者记载的。
第六后稷初期是昊天上帝之子帝喾帝俊之子跟黄帝没有半毛钱关系算啥碰瓷,是黄帝神系攀附昊天上帝神系造成的。商周两国信仰的神,天命玄鸟和昊天上帝生后稷。商周时期的主神都是帝,跟黄帝没有任何血统关系。周王朝正宗血统跟那些番邦小国信仰的五帝那是有区别的,因为小国是不准祭祀天帝的。
第七羲和后羿神话楚国有秦国有,甚至儒家文化里也有,儒家文化里羲和为国或为两个族的称号。至于黄帝为日月神的神话尚无记载,其他神话也没记载羲和是黄帝的老婆,从尧使羲和占日后羿射日变成了黄帝使羲和占日这都是对神话的一种改写。因为羲和的日御身份是可以确定的。
第八黄帝跟太一神系。东皇太一在楚辞里有对应的神,但是并没有说明他是天帝,不然西皇是什么,西皇也是出自于楚辞里的。天问里帝命羿下界安抚夏朝这跟其他国家的神话并无不同,那么九歌体系就被单独的孤立了出来,至少在公元前400年后稷的身份就可以固定为喾之子,跟黄帝的关系极为淡薄。帝喾的四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灵异所生,也就是说尧也是如此,这个神明显是为了一个格局就是祖先神的格局而被创造的,首先他是商祖周祖这两个国家也奠定了华夏未来的走向,东周战国时期诸侯开始吹自己的祖先导致帝喾上帝神系失事势这其实就是周王朝的一种无能,因为周天子失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09 12:30回复
    那么为什么后世有娀氏女和姜嫄会为记载为黄帝的后代其实就是一种春秋笔法的攀附,把根本没有血统的五帝强行牵扯在一起。女魃从天女变成了黄帝女,帝俊从天帝变成了帝喾,他拥有昊天上帝的两个儿子后稷和契。姜嫄从为天帝生下儿子变成了帝喾的弃妇。而姜嫄本身最初也不是喾的妻子,那么黄帝神系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强大,甚至强盛过了周王室正宗的帝,因为周天子已经失势,所以帝被推下神坛,从周王朝祖先神变成了汉代的星辰神东皇太一再到后来的玉皇大帝。那么帝鸿究竟是不是黄帝无从考证,左传里只能看到帝鸿在少昊之前,少昊之前如果按照孔子家语少昊是黄帝的爹,那帝鸿只能是神农氏和伏羲,如果按照其他典籍少昊之前是黄帝和炎帝伏羲那么帝鸿是黄帝的可能性是有的。
    那么黄帝神系那么强大为什么后来被三清体系所取代,这跟帝神系被取代是一个道理,王朝之间的变更导致的,东汉时期道教开始崛起,对于东皇太一以及黄帝这种星辰神祖先神已经渐渐失去了历史舞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9 12:38
    回复
      2025-11-23 15:43: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像说的黄帝氏族是被帝俊打败的一样,那么大的深仇大恨,打倒黄帝氏族的是道门神系,不服气你长大口吧中国神话都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13 17:42
      回复
        帝俊神系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什么黄帝神系早这也是事实,姜嫄后稷有娀氏女都是西周就有的,甚至甲骨文里有提到你的轩辕黄帝么,一天到晚的计较就好像帝俊把黄帝吃了一样,甲骨文里最早神是帝,东南西北神没有任何一个跟你认识的一样。东母西母也没有任何一个在你的轩辕神系里。即使是娥女神甲骨文提到的最多的女神甚至河伯神话也不在黄帝神系自己心里没点数轩辕黄帝神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13 17:45
        回复
          扯什么帝喾是孙子之类的理论。首先后稷姜嫄最初就是昊天上帝的儿子和生儿子的女人这是最早的记载,无论你怎么辩论诗经是早期的记载被孔子整理而出。你再不服气有娀氏女也是天命玄鸟这两个都是出自于同一个家族就是帝。自己心里没点数昊天上帝是个祖先神,后来被碰瓷成星辰神的么。神系一代吃掉一代,这本是常有的事居然无法接受。后世只是综合了一下给帝取名叫帝喾,后来***成了黄帝的孙子能证明什么?黄帝至高无上?黄帝本身就不是昊天上帝神格的神,不知道你到最后证明了什么。不服气你去吃了山海经的作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13 17:50
          回复
            没有人跟你扯什么嫘祖是帝俊的老婆,自己脑补过头了。帝俊神系只出现在山海经楚帛书以及后来的帛画。如果你想跳出山海经那你干脆别研究帝俊呗。帝俊神系中唯一残留下的就只有一个后羿,这个神话楚辞里也一再提到后羿使金乌解体本身就是一个时期的神话。后羿与河伯以及帝的关系在楚辞里也说的够明显了。神系存在是事实,后羿射日也是事实。神系如此薄弱你非要找茬就跳出山海经去研究别的去不也挺好。季里中容娥皇帝鸿后稷羲和常羲就算是帝俊的妻子儿子这也妨碍到别人了?只是有些学者认为少昊应该是帝俊之后这也是别人的错?颛顼是少昊养育哪句话说是他生的了?这也真是太过于极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13 18:05
            回复
              好像表现得你在跟历史争宠一样,成熟一点历史本来就是个小姑娘,你有本事你也能写,历史走到今天又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一群人写的,不管你是吃书也好灭书也好,本身上古神系就不是黄帝是老大,再争也属于无意义之争。上次连东周跟春秋战国时代都分不清楚。居然说后稷是炎帝的娃,挺有成就感的。本身国语就不一定是左丘明所写,只有左传这本才确切的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这里没有任何人表现的帝俊伟大无比,但是一定的告诉你轩辕黄帝也绝不是上帝神。附会帝鸿缙云氏还是号帝俊这些都是黄帝的后代自己附会的,关帝俊神系毛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13 18:30
              回复
                国语的原话是商朝禘舜周朝禘喾,别什么都怪国语,自己看字不认真。国语里哪句话说商人祖先是帝喾自己脑补。楚辞跟国语都能被你看混,柱跟后稷也能被你看混视力有问题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13 18:43
                回复
                  2025-11-23 15:37: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山海经嫘祖生的是昌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8-13 19:13
                  回复
                    有个无耻的家伙居然删我的聊天记录,吕氏春秋说黄帝死了,庄子管子说黄帝比伏羲神农氏晚,国语说黄帝有父母,全部都无视,叔均是帝俊的孙子也无视,***为了吹黄帝脸都不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8-15 17:44
                    回复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ng)。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魃(bá)]①。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魃],雨止,遂杀蚩尤。(妭)[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妭)[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ú)。这种记载看都不待得看。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吉、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义以导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今子于子圉,道路之人也,取其所弃,以济大事,不亦可乎?”
                      国语里可是明确了黄帝是有父母的,他只是祖先神的神话,算不得上帝神
                      吕氏春秋记载的黄帝之死。。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於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 乃杀之。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後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後世以为法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8-15 17:48
                      回复
                        不研究不知道原来黄帝的神性在春秋战国时期还真是一般。会生会死有父母有兄弟,还大言不惭帝是黄帝,给我列举宋代的书证明打刑天的是黄帝?真是也没谁了。问叔均如何活跃于黄帝时期连个屁都不放,回都不敢回的。自己列举的管子黄帝存在伏羲神农氏之后就是不看,非要看黄帝的贡献功绩,不管帝是不是帝俊,帝绝对不是黄帝,省省吧,搞得好像就自己看过先秦的书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8-15 17:59
                        回复
                          正在西周法律史的研究中,《吕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欲论一代之制,必先辨其史料的真伪.因此,对《吕刑》制定年代及内容真伪的考证,实为研究西周法制不可缺少的一环. 收于《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勘本)中的《尚书正义》源于《孔传古文尚书》,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尚书》最早版本,自宋人吴棫对其真伪提出质疑后,经几代学者考证,《孔传古文尚书》为伪书已成定论.然而,伪讬之中,却也有着真迹的存在,目前学界已断定《孔传古文尚书》中有三十三篇源于汉代伏生所传,《吕刑》即为其中之一。不知道想用一本伪书证明啥而且穆天子传也是一本伪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08-15 18:06
                          回复
                            黄帝摇身一变篡位成功当了天帝?汉代典籍正统记载可是五帝辅佐太一哦。尚书吕行都是公认的伪书,魏晋时期创作的。穆天子传也是魏晋时期的伪书,就想证明黄帝是帝,先秦时期证明不了他。失败的皇帝在他最早的典籍里就有父母,强行遗忘楚帛书里帝俊在炎帝之前,强行遗忘叔均的是帝俊的后代,已没有辩论的必要就是在强词夺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08-15 18:23
                            回复
                              2025-11-23 15:31: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桡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容成是黄帝的师傅,羲和常羲尚在祝融之前。吕氏春秋: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这些都证明了黄帝就是一个后辈。这下有了师傅有了父母有了死亡经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08-15 1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