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后座回复细节值纵向/横向(射击细节反应纵向/横向)
(DetailReactPitchShot1 0.130 0.117 0.220 0.160 0.350 )
(DetailReactYawShot1 0.0723 0.0720 0.1300 0.0730 0.2000 )
1.0版原文:
数据作用:这两组数据分别表示不同姿势单发点射的上扬和横摆完全回复间隔。(单位“秒”)(按顺序依次为站立,蹲下,站立移动,蹲下移动,空中)因为间隔越大,实际上扬速度越快。所以在实战中,跑动射击往往更快(需要更少数量的子弹)到达极限后座(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不止这一组数据)。
数据大小影响:数值越大上扬和横摆速度越快。实际表示的是单发射击后座完全回复的时间,实则决定了不同姿势上扬的快慢,如:跑动状态数据多数很大,所以上扬幅度也很大且很快就达到了最高点。
2.0版补充:
这组数据决定的不只是后座回复这么简单,要知道,后座回复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回复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高后座回复的武器是可以直观从弹道上体现出来的,因为更强的回复能力,实际上的直观体现就是,连射时武器的上扬会变得很慢,弹道就更加密集,而反之则会上扬幅度加大,弹道会看起来很稀疏,并很快就会达到极限后座。
举两个非常好的例子:
在站立状态下,9A91单发命中恢复时间是0.5秒,和GPM4一样,按理说很平庸,但是上扬回复却达到了0.058秒,远小于GPM4的0.13秒。所以虽然9A91的速点因为平庸的精准回复导致速点子弹多了就不是很容易跳弹,但是它就是不容易上扬。也就是说,点快了的9A91虽然点不准了,但是子弹就是一团的堆在一个范围内,而不容易出现上扬。
同时,9A91的很多弹道参数和M4系列都极为接近,区别很大的主要就是这一组弹道,所以实际上9A91的小连发密集度比M4要高得很明显,这也再次说明了,该数据影响的不只是点射,还有扫射时的弹道密集度,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回复速度快了,所以同样的回复时间内,它会向原点回归更大的幅度,而弹道上的直观体现自然是弹道更密了。
图为和M4A1系列弹道数据重叠率极高,但就因为这组数据的过度优秀,其弹道密度相比M4系列有着明显的提升的9A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