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吧 关注:87贴子:585

十分幻想之七 结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比五雷轰顶来得更刺痛的感觉。崩塌了,一切都完了。
一路飞奔,踏着雪上的足迹,我跑下驿道,跑入一片荒野,寻找着,呼唤着,渴求着,但这里没有一个人影。
还有两分钟。快——不——先生——等我——
还有一分钟。就在这时,我看到远处的雪地上,一个瘦弱的黑乎乎的身影,倒在那里。
还有三十秒……
我最后一次,跪倒在先生的身边。
他太瘦弱,太苍老,四肢已经变得麻木,冰冷而僵硬。不,这不可能。
先生不可能就这么离去。泪无声地滑落在雪上,雪是冷的,但泪是热的。泪是热的,因为血是热的。血是热的,因为心是热的。
可有一颗心,却在这残酷的世界里,逐渐冷去。
求你!求你!求求上苍!只要我现在能给先生半丝温暖!可我能做什么!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连舍命一搏的勇气都没有的文人!和先生相比,我们有是多么胆小而脆弱!


18楼2009-08-09 17:28
回复
    突然,先生的眼睛,似乎要睁开。
    先生活着!快抢救啊!用什么办法都行!
    先生的嘴,似乎要张开,似乎看见了我,想说些什么。
    但画面在这一刻定格。先生还是什么也没说。
    永远也不可能再对一副可以传扬千古的对联了。
    结局。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2月,再也没有一场雪,比这次的雪更寒冷。


    19楼2009-08-09 17: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可故事还要继续向前发展啊。
      周日的晚上,我再次站上了跑步机。这次的速度被我调慢了,和那天在先生的园林里慢跑时的一样。
      春天到了,雪融化了,和记忆一起飞到天边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去了。春天的南京城刚刚被一场春雨清洗过。我心头酸了一下,春雨,先生的号就是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南京城依旧繁华,先生,你在哪里?
      深深的雾霭笼罩着南京的夜。不过东方也已传来第一声破晓的号角:黎明将要来临了。我借着第一缕曙光在还带着雨水的砖石地上,在南京故宫中奔跑。我披上了隐形衣,就让这个世界当我和我的哀思都不存在吧。
      北京城——新的都城已经开始修建。再过几年,皇帝和百官都要搬到紫禁城里去,而属于先生的南京将被历史逐渐遗忘。
      最后看一眼罢,古都南京。最后看一眼吧,南京故宫。最后看一眼罢,奉天殿。最后看一眼罢——文渊阁。


      20楼2009-08-09 17:29
      回复
        (这个情节在历史事实中不存在,是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杜撰出来的,夏原吉和一帮臣子为解大学士申冤,朱棣下令诛杀纪纲,把汉王高煦贬到乐安就藩。但我希望这是历史事实,希望这个冤案在当时得到平反……)


        22楼2009-08-09 17:33
        回复
          周一晚上。我把速度又加快了些。一晃又是六年,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我和数位多年以前曾追随先生的学士一起离开了南京。
          我实在不忍心把我们的巨作就这样带出文渊阁,带出我们曾和先生一起工作的地方,带到北京,这几百年之后永远的纷非之地。多希望我们可以再用六年的时间,把大典抄录一遍,留在这里,让先生瞑目!
          可圣意不可违。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带着数车书籍前行。一路风雨兼程,坎坎坷坷,我们竭尽全力保护着大典,不敢让它有丝毫缺失,可我们能保护它多长时间呢?这个王朝能佑护它多长时间呢?
          冬天过去,春天渐至,我们终于到达了北京。远远地,我看见新生的紫禁城在前方炫耀着它的光芒,汉白玉雕栏洁白冰莹,漆木中还散发着森林的清香,琉璃瓦闪亮地反射着天空的光辉,朱墙之间金玉玲珑琳琅满目,全然不是六百年后我们看到的故宫苍老的面貌。


          23楼2009-08-09 17:34
          回复
            暂不论这六百年间北京还会经历多少变故和战火,暂不论从这一刻起,北京波动着全中国的心跳,从盛世的万国来潮到近代的任人宰割,再到另一个盛世的欣欣向荣和文明追忆,暂不论这座宫城的年龄将超越这个朝代和这个时期,见证一切的一切……
            站在历史的浪潮中,泪渐沾襟。
            我看到学士们把大典移进了宫城一侧的文楼,从此之后被无限权威的皇室尘封。
            随之一切被尘封。
            宫内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浩浩荡荡的迁都马上就要结束,那时,皇帝的寿辰也快到了。那时,这北京城该是多么华丽的盛世景象!干了那么多大事,现在也该有一场庆功宴了。
            庆功宴上,在那被忽略了的一角,少一个人。
            永远都会少一个人了,那个最值得褒奖的人。
            我也该离开了,我于焉完成了这次来大明盛世的使命。
            我去找先生了。


            24楼2009-08-09 17:34
            回复
              比以往每一次跑步的速度都快!再一次精准的射击!看你们谁还敢欺负我们中国人!
              但杀敌不是我的终极使命。在前方,我看到了文渊阁。
              泛黄的古书散作一团,被几个洋鬼子踩在脚下,他们身后是一团烈火。
              不!!!!!!!
              我拼着命向前跑去,愚昧的中国人,跋扈的外国人,谁都不能阻止我前进的步伐。中国人会站起来,这个民族会复兴,但先生的著作,先生和我们三千学士的心血,不能就这样毁于一旦!不,先生,帮我!
              文化的传承——永远不能间断——这是我的愿望,也是先生的愿望——
              还有两分钟,还有一分钟,还有三十秒——
              我扑进火堆,那几个谈天说地的洋鬼子被“莫名其妙”地干掉了。我流着泪抢救出几本边缘已被烧焦的大典,还有一本,还有一本——
              我要把它们带回去,让先生的著作永远都安安全全的,我还有回去把它们捐给新中国的图书馆,让更多的人见证过去的辉煌——
              先生,原谅我,来得太迟。
              一个人的命运,一部书的命运,一个朝代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就这样被紧紧联系在一起。


              26楼2009-08-09 17:35
              回复
                对于一个人的爱,对于一段历史的爱,可以让人不顾一切的爱,可以让人抛弃一切,甚至包括那个让人笃信已久的历史真相本身。
                先生,你看到了吗?
                在我一边跑步一边构思这个故事的第十个夜晚,家里突然绽放了数朵清香淡雅的昙花。无论上天赐予用来绽放的时间有多短,昙花从来都没有哭泣过,她在用最短的时间证明着一个生命最美丽的存在。
                昙花的香气令人警醒。就像历史中的某一个片断一样,在数千年的沉沉浮浮中只能从眼前一闪而过。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千竿的翠竹如同江南的烟雨繁华,多少富贵和权势都会消亡,比昙花更短。而你为我们这个“大家”藏起的万卷长书,无论如何,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亘古弥香。
                一切的一切似乎在你添字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历史真会开玩笑。
                而当一个轮回过去之后,我们回首往事,只会剩下灿烂的嫣然一笑。命运本身,无论聚散沉浮,都很精彩,都值得我们骄傲。这一笑是否可以淡去一切的尘俗恩怨,从而真正与历史同在?
                一个轮回过去了,紧接着又是下一个,下一个,永远都不会停歇。在下一个轮回中,先生,你我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擦肩而过?
                幻想永远都不停止。
                也许,再次回到南京城外的那条驿道,一切,重新开始。
                因为爱,先生,历史并不算什么,因为爱属于我们。
                这算作是下一篇“十分幻想”的序幕。


                27楼2009-08-09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