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吧 关注:6,832贴子:78,065

郎朗的名字寓意,为什么叫郎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本文转载自:橄榄古典音乐(classicalmusic01)
他的名字叫 LangLang
郎朗
独家专访,为什么起名叫郎朗。
郎朗6岁的时候参加沈阳少儿钢琴比赛,郎朗的父亲认识了一位擅长起名的国学老师,铭正老师,这位国学老师说这孩子以后必成大器,最好起个艺名,这样有利于被记住。受父亲委托,这位国学老师为他起名郎朗,两个lang字是不同的,据说根据生辰八字分析的,五行属火,可以助郎朗在演艺道路上更火。当然这些只是美好的祝愿。谁也不可能靠名字就火了。还是和郎朗自身的天赋努力,父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不过郎朗这个名字确实更容易被人记住,而且在出国表演的时候,郎朗的发音也更容易被外国人记住。


1楼2019-04-24 11:39回复
    他是弹琴到忘我的“琴疯狂”
    “你很容易被这种生活吸进去不能自拔,尤其是当你走红的时候,走到哪一场演出票都买不到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一种使命,这种使命能让你穿越一切困难。但结果你会发现,你还是个人。”
    ——郎朗


    2楼2019-04-24 11:40
    回复
      2025-08-26 00:1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他一百亿都不能换的东西是:练琴
      音乐带给郎朗精神上的慰藉与享受,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明白,音乐本身的魅力,能够超越所有的辛苦、汗水、眼泪。
      “如果现在别人跟我说,‘郎朗我给你一百个亿,你不用练琴了,你换不换?’打死我都不会换。我留在音乐上的精神,是所有事情都不能对比的,而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我想只要真正享受到艺术的魅力,所有的音乐家都不会想把他的职业换成另外一个,我倒看到很多人想重新变回音乐家。作为一个音乐家,我觉得很幸福。”


      3楼2019-04-24 11:40
      回复
        听说他练到手臂 发炎?
        前阵子,郎朗在准备明年一场音乐会弹奏的拉威尔《左手协奏曲》时,不小心导致左臂发炎。所有人都很关心,究竟是怎么回事?郎朗现在怎么样了?
        郎朗表示,一切都是练琴上瘾惹的祸啊!他笑呵呵的说,“我练得有点儿着急!《左手协奏曲》跟别的曲子不太一样,练得时候也没怎么注意,这也是一个教训吧。有时候自己管不住自己,今天一定要把这个曲子弹下来,忘记自己还处于重感冒康复阶段,身体状态还没恢复正常。这个事也告诉大家,练琴一定不能‘无脑’练。”


        4楼2019-04-24 11:41
        回复
          用不完精力的他,有 累的时候吗?
          在音乐会和各种活动中,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一位“打了鸡血”的郎朗。我们很好奇,郎朗有累的时候吗?
          他的回答出乎记者意料,“我压力大但是自己不太清楚。比如一次巡演弹完,觉得太爽了,几天以后觉得我怎么这么累啊!”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种超长的反射弧,让这位音乐家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
          但归根结底,还是对演奏本身的热爱,让郎朗忘记了一切疲劳。“我弹琴的时候什么事都忘了,根本不会有累的感觉。今天跟柏林(爱乐)、后天跟波士顿(交响乐团)、过两天跟维也纳(爱乐)、再过两天跟费城(交响乐团)合作,这种人生太美好了!小时候在小黑屋练琴的时候,一直在想人生能不能达到这一天。当你真的有这一天了,还不只是一天,肯定会有点不能自拔。”


          5楼2019-04-24 11:41
          回复
            “每天不管怎么样,都要保证两个小时练琴。我不练会难受,好像生活中没有了空气,手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
            ——郎朗


            6楼2019-04-24 11:41
            回复
              一直十分关注儿童音乐教育的郎朗
              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练琴干货和建议呢?
              千万要 慢 练!他每天都从音阶开始!
              郎朗每天练琴的顺序是什么?你可能以为,钢琴家每天都是一上来就李斯特、老肖、各种协奏曲…… 实际呢?
              郎朗说,“还是要从音阶开始练,音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把基本功练好,直接上曲子的话,很容易拉伤。不管多忙,就算今天不练曲子,也应该把音阶练一遍,而且一定要慢……练……。大家有时候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对高难度的演奏没什么用,实际上关系很大。不管什么基础、什么程度,都要从慢练开始。”看来,慢练是一切提速的基础。一味图快,不仅弹不出颗粒分明的音色,甚至还可能受伤喔!
              像闪电……一……样……慢……


              7楼2019-04-24 11:42
              回复


                8楼2019-04-24 11:43
                回复
                  2025-08-26 00:1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千万别把自己弹成读谱器!
                  许多琴童家长在监督孩子学音乐时,都过于重技巧、轻素养,追求的更多是技术上的精湛,比如怎么弹对、手型怎么样才正确,而忽略了听觉上的感受。对此郎朗怎么说?
                  “弹琴一定不能片面的把音弹对、弹快,要想怎么把音乐像讲故事一样表达出来,而不是这个音乐在‘弹’你。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像巴伦博伊姆、格拉夫曼,他们在感染我的时候都是讲故事。如果你就是照着谱弹,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变成了一个‘读谱器’,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最终你要把自己弹到这个曲子里面,来控制这个曲子讲故事,这对于我们二度创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9楼2019-04-24 11:43
                  回复
                    千万别傻傻的背谱!
                    背谱也是件挺头疼的事,郎朗作为能背过40首协奏曲的“中华小曲库”,我们自然要请他分享一些背谱的秘诀。简单来说,就是8字箴言:“整体把握,熟能生巧”。
                    “背谱肯定不能一个一个音去背。记忆基本分三种:一种是手的记忆,尤其巴赫的曲子,手的记忆非常重要,人就有一个惯性,手能“自动”的弹;第二种是耳朵的记忆,耳朵有时会给你一个印象,告诉你这是错的,虽然它代替不了脑子,但能让你有一个“双保险”;第三就是用脑、心里记忆。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要刻意的去记忆,越这样越不熟练。我自己用手和脑的记忆比较多,也能大概记得谱子上写的是什么表情符号。“


                    10楼2019-04-24 11:47
                    回复
                      “理解音乐不是说得越难,效果就越好。我遇过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他就一针见血的把问题指出来,胜过读5年的书。当然前提是你先读5年的书。”
                      ——郎朗


                      11楼2019-04-24 11:47
                      回复
                        音乐家的路注定 孤独 ,但要看到更多希望
                        “音乐家这条路一定是孤独的。他是一个奇怪的综合体,他既是保守的,但没有自己的个性不可能出来。傅聪先生曾经在书里用‘修行’两个字形容,我非常认可。你要在这个框框里走出最精彩的人生,但别忘了你还有个框。”


                        12楼2019-04-24 11:47
                        回复
                          郎朗最不希望传递出的是,学音乐是件多么痛苦的事。他自己散发出的积极状态也告诉我们,他十分享受与音乐为伴的人生。“我建议应该让走音乐专业的孩子们,多看到一些希望,而不是多么黑暗、怎么混都混不出来的未来。艺术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太依靠人的心灵了,你给他看到希望,他就会往希望的路上走。”


                          13楼2019-04-24 11:48
                          回复
                            采访中,郎朗一直强调,“每个琴童都要勇敢,走自己精彩的路,千万不要重复别人。”


                            14楼2019-04-24 11:48
                            回复
                              2025-08-26 00:07: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人成功了,可能会有许多人想要复制,但你总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对郎朗来说,他期待中的人生是怎样的? “很多人对古典音乐有一个特定的形象,我愿意做一些突破的事情。一定要打破一些观念,绝对不是中国人只能演自己的作品、不能演国外的作品,这些所谓的框框都要打破,没有什么因为文化差异而做不到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一点点去学习、积累,再去打破这种观念。”


                              15楼2019-04-24 1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