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吧 关注:96,105贴子:857,899

回复:心血来潮,开个书评楼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留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07-26 21:45
回复
    24、雨韵《石狮子的幻影》
    因为最近没怎么读推理,索性拿自己写的这篇来充数好了。自己给自己写书评,毫无疑问,是很“不要脸”的行为,不过嘛,既然之前写《幽灵塔怪谈》时已经“不要脸”了一次,干脆再来一次也无妨吧
    本书《石狮子的幻影》,是我完稿的第一部长篇推理小说,也是我被退稿的第二部推理小说。是的,退稿之作,轻易看不到,想看的话,可以点击这里https://tieba.baidu.com/p/6195766921?pid=126601191931&cid=0&red_tag=0604866406#126601191931没错,这里是赤裸裸的广告。
    言归正传,本书的故事脉络很简单,甚至老套:因为某个推理小说比赛,一群人聚集到孤岛别墅,然后,毫无疑问,发生了孤岛模式的杀人事件。行文中,穿插了众人所写的小说中的内容。而随着事件的展开,众人发现,这次的杀人事件,与他们所写的小说之间,竟有着某种关联……
    很熟悉的套路对不对?的确如此,不仅是单纯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而且故事构架完全撞车绫辻行人《迷宫馆事件》。好在,撞车的也只有故事构建,故事的具体内容并无相关,逻辑、诡计、伏线等推理要素,也与《迷宫馆》全无联系。
    好的,内容简介结束。接下来嘛,说说看点吧:
    1、本书采用业余相声演员作为侦探角色,不敢说是首创,但至少在国产推理中不常见到。而且,这个身份并不是单纯的噱头,除了日常插科打诨以推动故事展开并增加看点之外,最后诡计的破解,也是与相声有某种程度的关系的。
    2、挑战了重物(其实就是石狮子)不可能移动的诡计,在没有借助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完成了将石狮子移动至楼顶以及密室之中的不可能犯罪。特别透露一下,本书并未使用类似《上帝之灯》中的那种常见的重物移动类诡计。
    3、多方面兼顾性较好,主打诡计,但并未忽略伏线、逻辑、逆转等其他推理要素,在bug尽量少(嘛~也不敢说绝对没有啦)的前提下,完成了岛田流风格的诡计。
    提示:以下剧透,嗯……也有某种程度的泄底
    4、结尾多重逆转,不仅有常见的凶手身份逆转,还有较少见的用叙诡逆转叙诡的形式。
    优点暂且列这么多,公平起见,说说缺点。
    缺点就是,嗯……实话实说,我不知道。
    听起来很假,但这真的是实话。业余写手写的东西,行文上当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单就推理要素来讲,不客气的说,我觉得,这篇不逊色于我今年读到的任何推理作品(手动滑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中的某个叙诡,可以说是我能写出的最好的叙诡(嗯,还是加个之一吧),也是我所接触过的最为公平的叙诡(这点的话,几乎没有之一)。
    当然,以上只是“王婆卖瓜”般的观点,在其他人看来,说不定本作写的一塌糊度也未可知。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还未曾收到一条来自读者的反馈,因此,即使缺点再多,我自己也不清楚。非要说的话,最大的缺点,就是根本没人看吧。冷门到什么程度呢?是的,冷门到只能作者自己写书评的程度
    不过写完再一看,这篇好像也不是书评,顶多算是三流的广告软文吧。读过这篇书评后,应该也能想象出于同一人之手的小说有什么水平了吧。
    嗯?等等!通过书评能看出原作的水平,这岂不就意味着,这篇书评很成功?


    IP属地:山东32楼2019-07-26 21:51
    收起回复
      2025-11-04 17:00: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4、安东尼 霍洛维茨《喜鹊谋杀案》
      一言以蔽之,还是那句老套的说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是一本中规中矩的伏线流作品,没有诡计,没有逻辑推理,没有不可能犯罪,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明显的亮点,有的只是普普通通走访调查,普普通通的埋线收线,普普通通但恶趣味满满的字谜游戏。要说与之前那本同为伏线流的《太阳坐落之处》有何不同,其区别恐怕仅在于前者通篇不涉及案件,而后者通篇在讲案子;前者伏线之外多了某个“诡计”,而后者多了若干只能用恶趣味来形容的字谜游戏。
      当然,这么说不代表这书很差,至少读起来还算流畅,尽管篇幅颇长,却并没有像某些同样誉满天下的著作那样根本啃不动。而且,从某一方面来讲,也不得不说作者的写作方式十分巧妙,当然,这是褒义的说法,主观上我更像用的词是“讨巧”。全书包含两部分——书中的世界和作中作的世界——每部分个包含一起(或一系列?)案件,每个案件都有一大票嫌疑人,他们各有各的动机,各有各的怪异之处,讨巧点在于,这些怪异之处,每个都有若干种解读:可以进行与案件有关的解读,也可以是与案件无关的。最后,所谓的真相,不过是对某个嫌犯的怪异之处进行了与案件相关的解读,而其余嫌犯则一笔带过或用无关案件的方式来解读怪异之处罢了。这点在“作中案”的解答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同样只能推理出某嫌疑人说谎的线索,对真凶之所以说谎的解释就是为了掩盖真相,对另一个嫌疑人说谎的解读便是与案件无关。至于“作中作案”,处理的相对好一些,至少找到了能把若干疑点穿起来的解答。但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解读方式,算不得逻辑推理。
      整本书下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作中案”的动机了。然而,这个动机与我并不感冒的字谜游戏密不可分,且恶趣味满满,因此,充其量也仅能止于印象深刻而已。要说本书在新本格时代重现了古典本格的风采,或许并不假,但最好更正为“重现了古典本格水准作的风采”,仅此而已。当然,对于一向偏爱新本格更胜古典本格的我来说,这点也没什么太大的吸引力。
      说两句题外话。最近,经常看到所谓“重现古典本格风采”或“坚守本格初心”之类的宣传语,但就个人观点而言,一直觉得,这并不是多么值的赞誉的事情,而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事。尤其是“坚守本格初心”,对每一个本格创作者而言,这不是什么“功勋”,只是单纯的起点。在做到这点的基础上,进行更有魅力的创造,才是真正该思考并付诸努力的事。
      两句题外话,第二句,是为岛田大神鸣不平。众所周知,除了宏大的诡计外,岛田还以“灌水”而著称。但读得越多,我越觉得,准确说来,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都是灌水之作,岛田的水,其实并不比其他相近篇幅的作品多,只是水的更为明目张胆而已。
      最后,两句之外的纯题外话(没错,说二有三,这是叙诡),关于标号,为什么有两个“24”呢?因为之前漏了“21”号,在此订正。嗯,并不是因为上一本不算书评。以上。


      IP属地:山东33楼2019-07-31 21:31
      回复
        25、岛田庄司《屋顶上的小丑》
        首先上好评。岛田大神御手洗系列新作,必须好评,这是原则;其次友情提示,该层内容,完全是岛田**粉的主观评价,毫无客观性可言,这点必须提前说明,这是良心。
        一言蔽之,本书可以说刷新了岛田流扯淡的新高度。故事上,岛田似乎是刻意在走搞笑、甚至是荒诞路线,反正我是全程笑着看完的,包括“连续跳楼事件”的那部分。至于诡计嘛,如果说还有诡计的话,就是岛田用了无数次但鲜有好评的那个“烂梗”,外加无数几乎只能在搞笑漫画中出现的巧合。脑洞依然很大,但本书的脑洞,主要集中在故事本身,而非诡计。顺便一提,之前说的“扯淡”,主要也是针对故事方面而言的。这么说吧,如此扯淡的脑洞,可能很多人都想得到,但真敢这么写出来的,并且一本正经的宣布线索过剩、要挑战读者的,整个推理圈可能也只有岛田庄司一人了。当然,如果是别人写的,估计也发表不了。
        或许岛田自己也知道这个故事太扯了,索性在文章最后自己吐槽了一下:破案后,岛田借某记者之口指出,这种案件根本写不成报道,思考片刻后才表示,如果以(在案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某广告牌的一生为主题或许可以。不过嘛,作为粉丝,即使再扯,能读到御手洗系列新作还是很开心滴。而且,如果抛却本各部分不谈,单论阅读感受的话,这本也确实读的很开心。嗯,相信我,这是真话。
        吐槽两点:1、岛田老师的“知识面”真不是一般的广,像是XX电影啦,电车XX啦,厕所XX啦,XX推销啦,每一个都信手拈来,连当事者心理都能刻画的入木三分;2、除了披头士,岛田是不是也听周杰伦啊,感觉对某原创拉面店老板的描写,像极了周董的歌词。嘛~即使岛田没听,翻译肯定常听,要不然“乌克丽丽”一般都译作“尤克里里”吧。
        以上。顺便,期待一下另一本新作《鸟居密室》。


        IP属地:山东34楼2019-08-05 20:56
        回复
          26、孙国栋《云雷岛事件》
          之所以要读这本,是因为看到一条书评,将该作者称为最接近岛田庄司、甚至唯一真正理解岛田流的中国诡计流推理作家。说真的,之前我一直以为,如果在中国真的仅存在唯一一个理解岛田流的人的话,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我。后来一想,毕竟我现在也不是推理作家嘛,心中也就释然了,但无疑,正是这篇书评让我对本书有了兴趣。
          读完之后,心情有些复杂。从结论上说,本书并没有使我的观点产生动摇,换言之,我依旧认为,还是我更懂岛田流。
          言归正传,本书的确是一本地地道道但也仅仅是普普通通的诡计流作品。包括广义密室的话,全书共五个密室,四个诡计,每一个都十分宏大,且,扯淡。不得不承认,这些诡计的确很“岛田流”,至少,把岛田流的外表和缺点都几乎学全了,只是,离岛田流的精髓,还差了很远很远。至于诡计以外的部分嘛,说真的,这是一本少有的通篇阅读感流畅但小说性极差的作品。我稍微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1、口语化严重;2、词汇匮乏,经常重复完全一致的描写;3、人物行动完全服务于诡计展开,极其不自然。
          总结而言,本书可说是主打岛田流诡计而几乎忽略其他要素的作品,诡计数量繁多,但质量并没有令人我满意。说到这里,本想彻底分析一下我心中的岛田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只自说自话也难于令人信服,索性只简单总结下岛田作品的几个特点。看过这些,或许就可以理解,我认为本书并未学到岛田流精髓的原因了。
          1、岛田其实很少写暴风雪山庄模式,喜欢写这个的是绫辻。这么说吧,在岛田公认的五神作中,没有一本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就连《斜屋犯罪》也不是,虽说斜屋既有暴风雪又有山庄,但并未形成该模式与世隔绝的特性,第一起案件发生后,警方就介入了。
          2、岛田很少写叙诡,喜欢叙诡的是岛田之后的一批新本格作家。印象中,岛田明确的叙诡作只有两篇,一篇并非主打,一篇评价不高。
          3、岛田基本不写多重解答和逆转,喜欢这些的是三津田。
          4、岛田写密室的作品有很多,但主打密室的很少,印象中,主打密室的杰作可能只有《斜屋犯罪》。占星有密室,但不是主打;奇想有密室消失,但重点是本格与社会的结合;北方与其说是密室,更倾向于不在场证明;异位有密室,但主打不可能吊高;摩天楼也有密室,但重点是玻璃碎裂和楼层间移动;眩晕主打谜面;螺丝人主打谜面和逻辑;水晶金字塔和龙卧亭倒是主打密室,但评价相对不高。
          5、岛田很喜欢让尸体飞来飞去的诡计,但五六篇类似作品中,只有一本是佳作。
          6、岛田强调21世纪本格,但其实自己很少写高科技诡计。印象中,除了《利比达寓言》和《异位》,在诡计方面,岛田甚至鲜少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
          7、岛田经常写机械诡计,但很少写物理诡计。当然,一般认为机械诡计=物理诡计,我这里分出两类,也说不清具体区别。在我心中,机械诡计和物理诡计,可能也就是《云雷岛》中木之密室诡计和金之密室诡计的区别。
          8、岛田的确会利用某种机关来构筑不可能犯罪,但几乎不会隐藏相关机关的任何一个部件,而是明确的摆出来,甚至放大后摆出来。某处藏着一根管道,某处藏着一个电机,这类的诡计岛田是不会写的。这点,表现最明确的就是《异位》。
          以下泄底《异位》:
          建筑物旋转的诡计,岛田不是第一个写的,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就我知道的那几篇而言,岛田的《异位》绝对是最公平的。建筑物要旋转,动力是什么,电机在哪里,开关在何处?所有这些,其他作品都直接忽略了,只有《异位》明确的写了出来,而且是在解密之前就摆出来了。可见,岛田写机关,从来都是明打明的,不会藏着掖着。


          IP属地:山东35楼2019-08-06 00:05
          回复
            回归,小更一波。


            IP属地:山东36楼2019-09-24 19:57
            回复
              27、岛田庄司《鸟居的密室——世上唯一的圣诞老人》
              岛田大大御手洗系列最新作,原谅我自作主张把中文版没译出来的副标题加上,因为这篇的重点完全不是密室,而是圣诞老人。
              之前网上看过一条评价,大致意思是“类似《嫌疑人X》的故事,但不及《X》的三分之一”。我以为,这个得看读者,喜欢东野的读者,或许会这么觉得,喜欢岛田的读者,想法或许刚好相反。但无论如何,这个评价还是很准确的说明了本作的特点,简言之,就是用非常岛田的风格,写了一个非常东野的故事。
              岛田的强项是对谜题的渲染,可以用一个很普通的内核,衍生出若干玄而又玄且看似毫不相干的谜题,但基本都是写的开收不住,总会有强行解释之嫌。至于具体的诡计,其实是很简单的老梗,而且存在一贯的可行性争议,但将之与鸟居相结合用来制造密室,也算是一次颇为新鲜的尝试。只不过,提示给的太明显了,基本还剩一半的篇幅时就已经透底了。如果把提示放在最后,或者干脆少灌些水写成中篇,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顺便说一下岛田的灌水。其实读多了之后,就会发现,岛田的水其实并不比其他人多,但无疑更为明显。一般的灌水,都会把水分散到正文内容之中,量虽多,但不突兀。而岛田,水和正文当真是泾渭分明,像《水晶金字塔》的“泰坦尼克号篇”和“埃及篇”,《异位》中“漫长的前奏”,以及本书中纯粹回忆的那些章节,完全就是刻意的把“水分”单列出来,好方便读者跳过嘛。这么一想,岛田还是很良心的。
              最后,说一下御手洗。本书中,御手洗的表现,说实话有些失水准。在大部分作品中,御手洗都是开挂式的侦探,案情叙述完毕后,真相就已经大致明了,即使部分细节有待确认,但案情脉络在御手洗心中必定是清晰的。《占星》和《黑暗坡》或许是例外,但一个诡计太强,一个诡计太扯,都情有可原。而本书中,在诡计不算太强也不算太扯的情况下,御手洗竟需要提示才能识破诡计。或许可以理解为,那时候御手洗还年轻,还没“修炼”到家,但对比幼年时的《铃兰事件》和《P的密室》,御手洗的推理水平就显得有所退步了。


              IP属地:山东37楼2019-09-24 19:57
              回复
                28、今村昌弘《尸人庄谜案》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口气读毕,实话实说,有些失望。
                并不是说写的不好,而是之前捧得太高了,虽然由于某些原因,对日本的推理小说奖也并不怎么信服,但架不住捧得人太多,还是免不了产生过高的期待。结果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真是真知灼见。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评论,大致是说“本书是对日本几十年新本格的总结算”,本以为书中会出现若干新本格元素,但实际上,岛田流、叙诡、怪奇建筑、崩坏等经典元素,都完完全全没有涉及。到头来,本书只能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设定系推理,而且个人感觉是,各方面都弱于同为设定系推理的西泽保彦《死了七次的男人》。
                丧尸围城设定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连续杀人,虽然引入新奇的设定,但本质上还是颇为套路的展开,偶尔出现几个反套路的点,在此也不便透露。着重说一下诡计吧,三个密室,一个电梯诡计,除了第二密室,都与设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无论诡计的新颖度、趣味性还是意外性,都相当一般。第一密室算是与设定结合最紧密的,但太容易被识破了。我在谜团刚出现不久,便推出了大概,之后书中人物也讨论过类似的可能性,只是有几个点不好解释,于是放弃了这种可能。到解答时,并未引入新的诡计、而是引入了某种情节设定来解释这些点,而诡计的主轴与我想法以及书中人先前的讨论其实是一致的。而第三密室,则是在快结尾处才匆匆出现,随即被匆匆解决,压根没给读者推理的余地,且只是在老梗的基础上加了一丢丢设定,同样乏善可陈。至于第二密室,说白了就是两个老梗的结合,其中一个不仅是老梗还是烂梗,且两个梗都与设定无关。最具可推性的,其实是那个电梯诡计,但跟《鸟居密室》一样,提示给的太明显了,导致意外性几乎为零。
                诡计之外的部分嘛,处理的反倒更好。丧失围城的设定,让暴风雪山庄的紧张感更上一层,故事的展开也相当自然,《魔眼之匣》中“为了方便情节展开而刻意‘操纵’人物言行”的问题基本没有出现,因此通篇下来,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伏线的设置和后续的推理也颇为亮眼,虽然比之真正的逻辑流作品稍显逊色,但整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准。最大的亮点,反倒是在动机上,尤其是凶手丧尸围城的时机行凶的动机,应该算是全书最具创意性的点了吧。
                总体而言,个人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综合水平较高,各方面都算不错,但没有一方面特别突出。


                IP属地:山东38楼2019-09-24 21:00
                收起回复
                  2025-11-04 16:54: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9、新日嵯峨子《金魅杀人魔术》
                  这本书,说真的很难评价,索性回到短评的初衷,简单说几点。
                  1、风格上,曾见评论,说是本土的“妖怪推理”,但私以为,比起“妖怪推理”,更接近“设定系推理”。其风格既不同于“京极堂系列”,又异于“刀城言耶系列”,与之类似的是京城平的《虚构推理》。
                  2、故事上,在读到结局之前我都挺喜欢的,但是,我真的极其讨厌这个结局。一方面,它悲剧的太过强行,强行到即使引入作品中的设定,同样无法解释;另一方面,既然设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就很难不去关心作者本身的立场,而直到最后,即使每个登场人物的立场都表达的明明白白,作者的立场却依旧暧昧不明。这种中立有时是必要的,但具体到特定的背景下,还是让我觉得不自在。
                  3、诡计上,真没啥说的,这种程度的诡计,都对不起这洋洋洒洒的谜题渲染。
                  4、推理上,虽然有部分细节的确出于逻辑演绎,但总体而言,对案件的解答与对妖怪原理的讲解类似,只是“赋予某种解释”而已,解答颇为全面,但可推性其实并不高。
                  5、动机上,那个号称“史上最美丽而疯狂的杀人动机”,不过是在老旧的动机之上,套用了设定,或者说赋予了某种概念而已,私以为,要逊于类似构架的《尸人庄谜案》的动机。
                  6、吐槽一下作者。公布的作者是新日嵯峨子,首页写着无人知晓“新日嵯峨子”的真面目,尾页则介绍了“潇湘神”,后记又“请允许我(潇湘神)以作者的身份”的说辞。所以说,作者到底是谁?
                  额,好像也不是短评了……


                  IP属地:山东39楼2019-09-25 22:29
                  回复
                    厉害啊,这速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9-09-29 20:38
                    回复
                      补作业。书是停更期间断断续续看的,书评是今晚集中写的,所以大多是主观感受型短评,见谅。
                      话说,三个月了,不算挖坟吧?


                      IP属地:山东41楼2019-12-28 23:05
                      回复
                        30、天城一《密室犯罪推理》
                        31、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布朗神父探案集》
                        二合一,两本不可能犯罪短篇集,两本我都读了大概一半就弃坑了,弃坑的原因也一致:文笔再怎么差我也不会太介意,但我实在是忍不了连基本叙事都写不清楚的作品。
                        当然,这可能是翻译问题,可能是年代原因,可能是文化差异,也可能是我自己理解力有问题……但无论原因为何,结论只有一个:我不会说是作者写的不好,但这种叙事我读不进去。
                        至于不可能犯罪短篇集所主打的诡计嘛,在已读过的几篇中,后者前几篇还偶有不错的点子出现,无奈越往后越无聊;而前者嘛,嗯,没什么可说的。


                        IP属地:山东42楼2019-12-28 23:06
                        回复
                          32、陈浩基《遗忘,刑警》
                          怎么说呢,很“岛田赏”的一部作品,甚至有些刻意了。核心似乎取材于岛田的某名篇,当然也只有一个点而已。结尾一番又一番的“抖包袱”(感觉算不上反转,只能在有限的词汇库里抓这么个词了),看的时候很爽,但事后一品就觉得有些折原一般走火入魔的感觉,见好就收少翻几番儿的话应该会更好。
                          冒昧说一句,陈浩基老师在这篇中表现出的实力,好像有点对不起“华语推理第一人”的称号。


                          IP属地:山东43楼2019-12-28 23:08
                          回复
                            33、青崎有吾《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
                            之前网上看过几篇,这次只补了网上没有的那两部短篇(原谅我已经忘了具体的篇名)。印象中,一篇是涉及“欺凌”话题的日常推理,一篇是人物补全或者说纯粹的彩蛋。故事是我喜欢的风格,推理则由于篇幅限制,大概也只有切入点值得玩味。
                            总体而言,这本通篇日常推理,推理性没有“馆系列”(青琦有吾的“馆”,别误会)那么强烈,但依旧维持在水准之上,故事也蛮有趣的,值得一看。


                            IP属地:山东44楼2019-12-28 23:09
                            回复
                              2025-11-04 16:4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4、贵志祐介《推理时钟》
                              四部密室短篇,仅凭《奇镜杀人》一篇即可封神。尽管之前看过日剧版,但还是读的津津有味。就个人阅读量而言,严格意义上讲,这应该是唯一一篇正面突破了摄像头密室的作品。此前半凑热闹的写过自己心中的“十大密室”,这篇可排第三(当时甚至只看过日剧版),没有第二。这个排序,至今仍未改变。
                              其余三篇,《慢性自杀》同样看过日剧版,基本上算是维持在水准线上的水平;同名作《推理时钟》则相当出彩,尽管为了诡计几乎牺牲了其他全部设计,但诡计本身确实质量颇高。在某种意义上,本作的诡计几乎是我所看过的最“周密”的诡计之一,这种周密性与同样是以“时钟”为主角的《钟表馆》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在于,本作的周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繁琐上,反而有些减分;最后一篇《巨影之爪》就有些尴尬了,感觉完全是在拉低档次啊。


                              IP属地:山东45楼2019-12-28 23: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