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吧 关注:28,450贴子:537,650
  • 2回复贴,共1

因为吧里有人说我解释的之、止有问题我再瞎说一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止:《说文解字》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徐曰》初生根干也。
之:《说文解字》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说文解字就是怎么解释的,我也认为许慎的解释是的对的,有人说许慎解释是错的。本来我也配图解释了,如果我交代的不清楚我现在可以画一下线出来,如果止不是树根是人的脚,自己对比一下,如果之不是树枝自己对比一下,象形字象形字不像算什么象形字?难道是我和许慎都没有想象力?我不会再做回复因为某些人太有想象力,我的脑子不好使。


IP属地:广东1楼2019-03-22 19:36回复
    《说文解字》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许慎这句话,下面的基部。像草木长出来的址,有址的址用了个土字旁,表示是从土里面张出来的址,是树根的脚趾,所以止为足。所以遗址遗址是带土字旁的址。后来用来指人的脚趾用足字旁的趾是表示是人身上长出来的。在造字之初只有止,没有址和趾。所以许慎的话已经很清楚,下面的基部。像草木长出来的“脚址”,所以止是足。《说文解字》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所以之字是长出来。像草或者说木过草或者木,树木两根交叉是过,多出来那一条,看之的甲骨文,地平线上两根木头有一根树枝伸过去,产生的样子就是之。实际就是说的树枝。枝茎益大,有所之。草木小的时候还没有分叉的树枝,那是一根竖,一条棍子的样子,长大后延伸长出树枝,才和旁边的树交叉,所以有之。所以有树枝。
    吧里有人认为之和止指的是人的脚趾,之和止在甲骨文都是三根头的,如果你这样认为只能说明你认为你的祖宗在造字的时代是三根脚趾的,然后慢慢进化出来五根脚趾。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代本来就是五根脚趾。


    IP属地:广东2楼2019-03-23 07:00
    回复
      2025-05-20 03:25:22
      广告
      造字时代爸爸的称呼只有父亲的父字,而父在上古音是鱼部并母这样的构拟,然后声母是b构拟是biua,因为双唇音是人类最容易发出来的音之一。后来唇音的双唇发展出了轻唇的唇齿音,就有f的声母父开始读f的声母,语言学的一些失落现象的出现,介音i失落和韵尾a失落,就变成了fu父。由于人叫父亲还称呼爸,所以加一个声符字巴,就有了爸字,父保留改变的读音继续使用fu。有叫爹的就加一个多的声符字,有了爹的这个字。
      而英语古代的父亲是 [pater]∶在一些原始人当中的社会公认或法定的父亲。我们是b他们是p都一样是双唇音,后来唇音分化,和我们一样变成了 [father]∶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所以我们变成了f他们也一样变成了f,这样的一种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现象。我们有爹die,他们也有爹,daddy。所以早期文字没有那么多造出来一个父字后来才有了爸字有了爹字,早期有一个止,后来才有址和趾。一个是土里面长出来的脚趾,一个是人的足长出来的脚趾,父有爸和爹,在《说文解字》之前的时代只有父字,没有爸字和爹字。在造字之初只有之和止没有址和趾。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止可以指树的脚趾也可以指人的脚趾。


      IP属地:广东4楼2019-03-23 07: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