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诗词吧 关注:117,762贴子:249,615

小阁焚香对案坐,阅经品诗扫心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风明月,无需记取
静思
佛陀的智慧花,散落神州大地,结出和而不同的果实。“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中国的佛门,山长水远,各有妙用。
立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无需依赖文字,兴起则口头创造,继而口耳相传。时至唐宋之巅峰,言辞体裁千百转,最终仍是要让味者无极,闻者动心。
生活在浮华世界中的我们。权且推开蒙尘许久的厚重门扉,去看一看那些泛黄的纸页背后隐藏的智慧。帖子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叮嘱与劝解,希望吧友可以有一种阅读佛诗的体验。
愿开卷后,明悟现世烦忧,不疲红尘喧扰



1楼2019-02-26 09:46回复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楼2019-02-26 09:47
    回复
      2025-11-13 22:33: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杯子,流到桌上。
        大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师究竟在捣什么鬼,就急切地阻止禅师:“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杯子,请不要再倒了!”
        南隐听到这一句话,顿时放下茶壶,注视着学者说:“你的头脑就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看法和念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头脑中充满了无知的妄见,也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可见,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偏见、成见。


      4楼2019-02-26 09:48
      回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楼2019-02-26 09:48
        回复
          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禅师不悦的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值不同而已。你那么轻易的将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为什么要白白的浪费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的大。”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有人问他:
          “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
          “滴水!”
          滴水和尚从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心包太虚,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时空了。
          人在世间,福报有多少?这是有数量的,莫以为自己万贯家财,若福报享尽,仍会一无所有。一个人该有多少金钱、多少爱情、多少福寿、多少享用,等于银行存款,浪费开支,终有尽时,故节用惜福,虽是滴水,皆不废弃,滴水虽微,大海亦是由滴水所成。


          6楼2019-02-26 09:49
          回复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楼2019-02-26 09:49
            回复
              《菩提谒》
              唐·惠能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16楼2019-03-08 19:58
              回复
                题淮南寺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17楼2019-03-08 20:02
                回复
                  2025-11-13 22:2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放下我们心中早有的成见
                  信徒到寺里礼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轻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师对肃立一旁的无德禅师说:“老师,请您上茶。”
                  无德禅师赶快去倒茶来。
                  一会儿,知客师又说:“请老师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尘拂拭一下。”
                  无德禅师依言做了。
                  知客师又叫道:“今天还没有替瓶花换水。”
                  无德禅师又赶快为瓶花换水。
                  之后,知客师又说:“老师,一会儿别忘了引导信徒到餐厅用饭。”
                  无德禅师仍然唯唯应声。
                  知客师离去后,信徒对无德老禅师说:“刚才那位年轻知客师这般指使您做这做那,我实在是看不过去。请问那位知客师究竟和您是什么关系?”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您的弟子,为什么对您那么没礼貌?”
                  老禅师欣慰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要倒茶,擦拭灰尘,留信徒吃饭,寺内其他的杂事都由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的帮助,否则我会忙得很辛苦。”
                  信徒听罢,仍然满脸疑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是老的大呢,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说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比较有用。佛教里有一句话: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一般人都以为老的尊贵,其实,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
                  “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无德禅师可谓识人、识世。在有些人眼中,对于沙弥,待其成为法王后再尊重就可以了,何必现在。但无德禅师用他的行为昭告了世人,即使一个人现在很普通,甚至地位低微,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凡人总是会无意间看人下菜,一个人现在落魄,便对他冷眼相向,待那人某日成了功名,又凑上前去。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说成是人情,但其实自己内心也知道,这多少还是有些世故的。
                  真正的尊者,就是能摆脱这种世故,做到对事不对人,不管那人如今地位如何,只要他帮了你,亦或是做了善事,你就应该对他另眼相看,给予嘉奖。不要等人成了功名再凑上前去,凭空落得一个世故的称号。你对人平等,人也会对你平等。你尊重弱者,比你强的自然也会尊重你。如果心内有一把衡量别人的尺,那么,你总有一天也会被人量。放下这把尺,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人,你才能够得到每一个人的爱。


                  18楼2019-03-08 20:04
                  回复
                    宿山寺
                    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19楼2019-03-08 20:05
                    回复
                      题扬州禅智寺
                      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0楼2019-03-08 20:07
                      回复
                        柏林寺南望
                        唐代: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21楼2019-03-08 20:08
                        回复
                          舍就是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过很多人却总是弄错顺序,想先得而后舍。这样做,不仅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往往还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他们不知道,舍不是弃、不是丢掉,而是得的前提,是获得的先决条件,是为了得而要经过的必需路径。
                          三位愁云满面的信徒心里各有烦恼不安,相约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先叫他们说说自己想活着的理由。
                          信徒甲:“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乙:“到我年老的时候,儿孙满堂,一定会比今天好,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丙:“我有一家老小靠我养活,所以我要活着。”
                          无德禅师听完三人的陈述说:“你们当然不快乐!你们或是恐惧死亡,或是等待年老,或是有不得已的责任,当然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人听了齐声道:“请问禅师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
                          无德禅师再问:“那你们要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信徒甲:“有了金钱我就会快乐。”
                          信徒乙:“有了爱情我就会快乐。”
                          信徒丙:“有了名誉我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深不以为然:“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之而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三人无奈。
                          无德禅师道:“办法是有,只要能先改变观念。”
                          “金钱不是为储藏、拥有,要去布施才会快乐。”
                          “爱情不是只为自己的占有,爱情是要奉献才会快乐。”
                          “名誉也不是用来炫耀,要服务大众才会快乐。”
                          去找无德禅师的这三位信徒,就是因为搞错了舍和得的顺序,才会让自己烦恼。很多人执念于拥有,觉得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就是快乐的。其实不然,你想要的,你拥有了是快乐,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那么拥有了反而是负担。因为它不仅对你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占用你的精力,需要你花费时间和力气去打理照顾它。而在它们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你只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耽搁了,在另外一方面就不够了。
                          对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要舍弃,然后将心思用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这时候你会明白,前面的舍,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得。
                          三位信徒不明白这道理,他们有的看重钱,有的看重爱情,有的看重名誉。这三样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那就不是快乐了,而是负担。因为你的心装满了这些的时候,就没有装快乐的空间了。
                          对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要学会适当地舍弃,放下它们,给心留一点空间,自然就会得到快乐了。


                          22楼2019-03-08 20:11
                          回复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23楼2019-03-08 20:16
                            回复
                              2025-11-13 22:21: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24楼2019-03-08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