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吧 关注:5,037贴子:24,980

回复:求个大佬帮我讲解一下靖康之役的前后发生的所有事情。谢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眼间已是建炎四年初春了,岳飞却不能提供最低限度的衣食之类,供土兵们辞旧迎新之用。因饥寒所迫,有的兵士甚至违令私出抢掠。小吏李寅向岳飞建议移屯常州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宜兴知县钱谌等人闻知岳飞之威名,也特地移书岳飞,欢迎他率军保护县境,并说县里的存粮足供一万军人吃十年。宜兴县东临太湖,北通常州,西面又逼近建康府通临安的大道,确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基地。二月,岳飞统军进驻宜兴县,将兵营屯扎在县城西南的张褚镇。①原江、淮宣抚司水军统制郭吉转当土匪后,也盘踞于宜兴县。岳飞派人投信,以好言抚慰,约他共同抗金。郭吉却急忙带一百艘船,满载财物逃跑。岳飞闻讯后,命令部将王贵和傅庆领二千人追击,俘获了郭吉的几乎全部的人和船。王贵是汤阴县人。②傅庆是卫州窑户出身,他原是刘光世部将,在马家渡之战后追随岳飞。③两人都是能征惯战的勇将,成为岳飞的左右手。扈成被杀后,统领庞荣率领残部投奔郭吉,此时也乘机归顺岳飞。④在宜兴县境,尚有三支土匪。马皋和林聚各有几千人,岳飞派遣辩土劝降,得到了成功。另一支土匪,头目号称张威武,不肯投降。岳飞单骑闯进他的巢穴,乘张威武掠愕之际,将他斩死,并收编了其全部人马。在内祸外患交迫的岁月里,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朝不保夕。居然进驻了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对民间秋毫无犯,这不能不使宜兴人民喜出望外,交相称誉,人们用朴素的语言称颂岳飞,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甚至很多外地人也争先恐后,移居宜兴县避难。按中国古代的隆重礼节,宜兴人民出资为岳飞建造生祠,以表达大家感激之情。古代的祠庙用于尊崇先贤、祖宗,以至神仙鬼怪之类,为活人营建生祠,乃属特例。知县钱谌写生祠叙说,“察人之情,犹以未至,皆欲图像于家,与其稚老晨昏钦仰,如奉省定而后已”,故将岳飞画像“摹刻于石,庶广其传”。⑤当地民众简直将岳飞尊奉为神人,这在古史上是少见其例的。岳飞对待河北、河东等地的金人签军,一贯采取正确的政策,将他们视为自己的骨肉同胞,不歧视,不苟待,尽量做争取工作。于是“岳爷爷”的声名远播,成千上万的签军争先恐后地前来降附。⑥在降官如毛、溃兵似潮的逆流中,岳飞卓尔不群,他以必胜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恰当的措置,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队伍。这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统制开始担任主将,他按照自己的意图和风范,塑造一支抗金劲旅。后来,人民称这支雄师为“岳家军”。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诗云:“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岳家军,盖绍兴初语”。岳家军当时尚不是一支大部队,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但在江南的抗金战场上,已不愧为中流的砥柱。
①《会编》卷136,《要录》卷31建炎四年正月丙辰说岳飞在建炎四年正月进驻宜兴。按《金佗续编》卷30《宜兴县生祠叙》作“建炎庚戌仲春”,此文为宜兴知县钱谌于当年“仲秋朔”所写,应以此说为准。岳飞军屯张渚镇,据《金佗续编》卷30《宜兴县鄂王庙记》,《云麓漫钞》卷1,张渚镇的方位据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3《坊市》,《读史方舆纪要》卷25。
②《金佗续编》卷28《孙道编鄂王事》。
③《会编》卷143,《要录》卷38建炎四年十月,《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
④《会编》卷135,卷136,卷137。
⑤《金佗续编》卷30《宜兴县生祠叙》。
⑥《金佗续编》卷28《孙道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浮溪集》卷2《论侨寓州郡札子》
⑦陆游《剑南诗稿》卷27《书愤》。


IP属地:贵州53楼2018-12-04 23:48
回复
    完颜兀术(宗弼)占领临安府后,即命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带四千精骑,急驰明州,追捉宋高宗。这支金人的偏师经历长途奔波,已成强弩之末。宋将张俊在明州以优势兵力迎战,使疲惫的金军遭受“小衄”。①完颜兀术(宗弼)派兵增援,张俊急忙撤离明州。金军虽占领明州,但处境日益困难。遥望东海,烟涛微茫,无宋高宗逃帆之影迹;②回首西北,山水重沓,却有岳飞等虎旅之阻击。密布的河湖,不利骑兵的纵横驰骋;卑湿的地气,又造成将士的水土不服。完颜兀术(宗弼)终于决定撤兵。因劫掠的财物过多,如按来路直接北撤,陆运不便,于是金军绕道大运灌,水陆并行,破秀州(治嘉兴,今浙江嘉兴市),陷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占常州(治武进、晋陵,今江苏常州市),准备自镇江府(治丹徒,今江苏镇江市)渡江。当时浙西运河全程有六百四十一宋里。③女真贵族宣称“搜山检海已毕”,④用以掩饰其军事上的失利,又残酷地进行焚戮,用以发泄其气恼和兽性。最先遭殃的是明州,州城里的居民基本杀光,除东南角的几所佛寺外,房屋也全部烧成灰烬。金军又派兵四出,在整个州境搜剔杀掠,即使是人人迹罕至的深山穷谷,也罹其荼毒。接着,金军又在临安府城纵火,连烧三天三夜,烟焰不绝。临安府在南宋初几经兵燹,户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⑤在平江府,纵横百余里的大火,五天方灭。金军的杀掠,加之官军的骚扰,建炎四年夏季的瘟疫,平江府人民丧生者近五十万,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口幸免于难。⑥ 此次金兵渡江,东路军所蹂躏的面积比西路军小,约为两浙路的一半和江东路的一角,但这个地区却是宋朝最丰膄的谷仓,是当时全世界最富庶的地区,饱受了如此酷烈的战祸,非短时期所能恢复。江南军民面对金兵的凶暴行径,也进行了奋勇的抵抗。金军攻打临安府时,州治钱塘县令朱跸率乡兵二千,横挑强敌。他身受重伤,仍然令士兵背负他后,仍然令部兵背负他,继续指挥战斗,最终在天竺山英勇牺牲。弓手首领祝威和金胜率余部据守葛岭。他们在崎呕的山路上,用泥土覆盖编竹,佯装通道,设下埋伏。金朝骑兵冲击葛岭时,一批又一批地踣仆,乱成一团。乡兵们挥兵刃奋斫,使敌人横尸山谷。狂怒的完颜兀术(宗弼)以大兵从南麓冲上葛岭,因众寡悬殊,祝威、金胜等壮烈战殁。⑦在严州桐庐县(今浙江桐庐县),钱峃、钱觷兄弟和方庚指挥民兵三千人,于牛头山击败了金兵。⑧ 金军进犯越州(治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时,馀姚(今浙江余姚市)知县李颖士招募几千乡兵,同把隘官陈彦一起御敌。他们布列了很多旗帜,迷惑金军,胜利地阻击了一昼夜。⑨建炎四年三月,完颜兀术(宗弼)的大军撤离平江府时,宋军统制陈思恭率领所部,邀击泊船于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境太湖中的敌人后军,也取得胜捷。⑩这一系列战斗都打击了女真贵族的嚣张气焰,使金军难以在江南立足。①明州之战的原始记录见《忠正德文集》卷7《建炎笔录》,《浮溪集》卷1《奏论诸将无功状》(此奏又见《会编》卷136),《挥麈后录》卷9,《挥麈三录》卷1引李正民日记(又见《会编》卷134)。尽管张俊虚报战功,说杀敌近千人,而所得女真人的“带环首领”,即耳戴金银环的首级公有两级。此后,明州之战又被吹嘘为杀敌几千以至几万的大捷,见周麟之《海陵集》卷23《张循王神道碑》,《会编》卷219《林泉野记》,《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癸卯,《宋史》卷369《张俊传》。
    ②《金史》卷77《宗弼传》,卷80《斜卯阿传》,《乌延蒲卢浑传》都说金兵由海道追捉宋高宗三百多里,不获。《要录》卷31建炎四年正月丙寅,《宋史》卷26《高宗纪》则说金兵乘船到碕头,被张公裕的水军击散。
    ③《宋史》卷97《河渠志》。
    ④《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
    ⑤临安府户口的变化参见《宋会要》食货38之19,《要录》卷173绍兴二十六年七月丁巳。
    ⑥金军北撤时的破坏,参见《要录》卷31,卷32,《挥麈后录》卷9,卷10,范成大《吴郡志》卷1《户口税租》。
    ⑦《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乙酉,已丑,施谔《淳祐临安志辑逸》卷1。
    ⑧钱可则《景定严州续志》卷6。
    ⑨《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庚子,《挥麈三录》卷1。
    ⑩《会编》卷137,《要录》卷32建炎四年三月癸卯朔,《宋史》卷《高宗纪》。


    IP属地:贵州54楼2018-12-04 23:49
    回复
      2025-05-22 02:28:29
      广告
      只想起这些了。


      IP属地:贵州55楼2018-12-04 23:49
      收起回复
        第一次来贴吧就碰到如此乐于助人的吧主,谢谢(*°∀°)=3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12-05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