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吧 关注:5,037贴子:24,980

回复:求个大佬帮我讲解一下靖康之役的前后发生的所有事情。谢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二月, 宋高宗分别将黄潜善和汪伯彦升迁左相和右相,他说“: 潜善做左相,伯彦做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 《会编》卷119 , 874 页,《要录》卷18 建炎二年十二月己巳, 325 ~ 291页。)他将军国大事完全托付两人, 自己专心在行宫行欢作乐。难怪朱熹脱离古代的臣道, 批评本朝君父说:“ 高宗初启中兴, 而此等人为宰相, 如何有恢复之望!”( 《朱子语类》卷131 , 3140 页。)
宋高宗大约是吸取了父亲宋徽宗的教训, 喜欢以清心寡欲自我标榜。内侍从开封带来珍珠等物一两袋, 他便下令“投之汴水”。( 《要录》卷10 建炎元年十月丁卯, 325 ~185 页,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1 ,6页, 中华书局1962 年版,《清波杂志》卷1 。) 他又令镇江府将螺钿桌椅在市中焚毁, 说:“ 还淳返朴, 须人主以身先之, 天下自然响化。”(《要录》卷12 建炎二年正月壬辰, 325 ~ 208 页,《清波杂志》卷1。)宋高宗为树立“恭己勤政”的形象, 对宰执大臣说:“ 朕每退朝, 押班( 内侍)以下奏事, 亦正衣冠再坐而听, 未尝与之款昵, 又性不喜与妇人久处。”又自称“ 朕于两膳, 物至则食, 未尝问也”。( 《要录》卷15 建炎二年四月乙丑, 325 ~ 243 页, 卷18 建炎二年十月甲子, 325~ 280 页,《清波杂志》卷1。)
实际上, 他在行宫的荒淫生活早巳不胫而走, 成为不便对他说穿的公开秘密。官员卫肤敏和刘珏上奏,“ 论营缮、工作、内降、锡赍”等事, 婉转批评皇帝“ 间以内批御宝”, 兴修土木, 劳民伤财之类。(《要录》卷11 建炎元年十二月戊辰, 325~ 198 页,《宋史》卷378《卫肤敏传》, 11663 页,《刘珏传》, 11667 页。) 殿中侍御史马伸上奏弹劾黄潜善和汪伯彦, 说他们“自大任以来, 措置天下, 未能惬当物情, 遂使夷虏日强, 盗贼日炽, 国步日蹙, 威权日消”,“ 以言为讳”,“壅塞言路”, 要求皇帝“速罢其政柄”。宋高宗下诏说马伸“ 言事不实, 趋向不正”, 将他“ 责监濮州酒务”。马伸遂死于谪官途中。(《会编》卷118 , 861 页,《要录》卷17 建炎二年八月庚申, 325 ~ 269 页,九月癸未, 325 ~ 273 页,《宋史》卷455《马伸传》, 13366 页,《历代名臣奏议》卷182 马伸奏, 2391 页。)
继任东京留守的杜充是色厉内荏的草包, 他一反前任宗泽的所为, 面对金军行将发动的攻势, 其唯一的对策, 就是掘开河堤, 使黄河改道入淮。暴溢的浊流并不能阻止金军的步步进逼, 扬州的安全逐渐成了问题。一些官员建议及早措置,“以备不虞”, 而黄潜善和汪伯彦“ 笑且不信”。他们下令 “禁止街市不得扇摇边事, 亦不许士庶般挈出城”, (《会编》卷120 , 880 页,《要录》卷18 建炎二年十二月戊寅, 325~ 293页, 卷19 建炎三年正月庚子, 325~ 297 页。)既不准备战守, 也不准备逃跑。两人天天听和尚克勤说法, 以示从容闲雅的宰相风度。(《宋史》卷473《黄潜善传》, 13744 页。)
1129 年(建炎三年) 初, 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 宗翰) 派遣完颜拔离速、乌林答泰欲和耶律马五率师急袭扬州。(《金史》卷72《拔离速传》, 1665 页, 卷74《宗翰传》, 1698 页。) 二月, 内侍邝询急报正在行宫淫乐的宋高宗, 说金军已占领近在咫尺的天长军(治今安徽天长)。宋高宗吓得心胆俱裂,“ 遂病痿腐”, 从此丧失生育能力。(《说郛》卷29《朝野遗记》, 商务印书馆刊本。) 寡人好色, 终于受到了惩罚, 而乐极生悲。他慌忙带领御营都统制王渊、宦官康履等五、六人, 策马出城狂逃。
扬州一些市民看到赵官家招摇“过市”, 加之从行宫内星迸四散的宫女和内侍, 更证实了皇帝出逃的消息属实。于是全城顿时成了一锅沸粥, 从官员、军士到市民纷纷夺门而逃,门窄人众, 自相践踏, 死者无数。由于运河浅涸, 官私舟船都陷在泥淖中, 动弹不得。混乱的人流拥向江边。大家对黄潜善和汪伯彦恨之入骨, 司农卿黄锷逃到江边, 被军士误认为是祸国殃民的“黄相公”, 方待分辨, 已人头落地。


IP属地:贵州25楼2018-12-04 23:35
回复
    苗傅和刘正彦官升节度使, 两人虽挟制朝廷, 其实并无深谋远虑, 其部属也没有足智多谋者。在对金关系方面, 两人“欲和金人, 以息兵革”, 认为“ 遣使议和不可缓”。( 《会编》卷126 , 919 页,《要录》卷21 建炎三年三月戊子注引《秀水闲居录》, 325 ~330 页。) 他们命王孝迪和卢益任中书侍郎和尚书左丞, 准备派两人以执政的身份出使金朝。朱胜非害怕金人得知宋廷内哄的消息, 劝说他们另派两名小官充先期告请使前往。
    朱胜非在苗刘之变平息后, 立即提出辞呈。他深通专制政治三昧, 认为自己与政变者处于一种不明不白的关系, 必须在退位后让“ 公议”审察, 方能真正洗刷。皇帝最后同意他体面下台, 并要他举荐新相。朱胜非说,“ 以时事言之, 须吕颐浩、张浚”,“ 颐浩练事而粗暴, 浚喜事而疏浅”。宋高宗遂发表吕颐浩任右相, 张浚任知枢密院事。(《会编》卷126《秀水闲居录》, 921 页, 卷128 , 932 页,《要录》卷22 建炎三年四月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325 ~ 360 至364 页,


    IP属地:贵州28楼2018-12-04 23:37
    回复
      2025-05-22 02:22:45
      广告
      ①《会编》卷60,《宋史》卷335《种师道传》,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3。
      ②《会编》卷65,卷79《靖康后录》
      ③《会编》卷96《靖康遗录》,《要录》卷4建炎元年四月庚申朔。
      ④《会编》卷36《靖康遗录》。
      ⑤《孝经注疏》卷1《开宗明义章》
      ⑥《会编》卷115,《历代名臣奏议》卷85宗泽奏。
      ⑦《会编》卷132《金虏节要》,《要录》卷28建炎三年秋。
      ⑧“剃头签军”一词见《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
      ⑨《宋会要》兵15之3。
      ⑩《金史》卷2《太祖记》。
      ⑾《会编》卷98《燕云录》,《要录》卷40建炎四年十二月未,《靖康稗史笺证·呻吟语》。
      ⑿《要录》卷132绍兴九年秋。
      ⒀《金史》卷84《耨碗温敦思忠传》。
      ⒁《会编》卷3,《金史》卷15《刑志》,卷46《食货志》。
      ⒂《金史》卷46《食贷志》载,金世宗在金海陵王末年,尚有“奴婢万数”。《金史》卷80《突合速传》说,完颜突合速有二千名奴隶。
      ⒃参见《金史》卷72《彀英传》,卷77《宗弼传》,卷80《济安传》,卷82《乌延吾里补传》。
      ⒄《金史》卷46《食货志》。
      ⒅《说乳》卷101洪遵《谱双》。
      ⒆《会编》卷3。
      ⒇《会编》卷215《征蒙记》。


      IP属地:贵州33楼2018-12-04 23:43
      回复
        在归途中,岳飞和妻儿受尽流离颠沛的苦楚,极目所见,是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景象。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挣扎到相州,而故乡的情况也并不比外地稍好。当年正月,金军曾攻破相州①,而金将完颜兀术(宗弼)还占领过汤阴县②。完颜兀术(宗弼)是金太祖的第四子,女真人惯称“四太子”,当时他尚是“二太子”完颜斡离不(宗望)的部将。
        女真铁骑所过之处,老弱惨遭杀害,妇女被驱掠,男子多被掳去,剃掉部分头发,结扎辫子,充当管马、负担等苦力。田野里纵横交错的尸骸还来不及完全收拾,良田活地已经荒芜,颓垣败屋也少有炊烟。金军的烧杀抢掠,即使对幸存者而言,也造成了极度的生活困难,乡亲们冻饿交迫,痛不欲生③。
        岳飞见到怀念已久、存亡未卜的老母姚氏,总算得到了一点宽慰。但是,山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难,使这个青年悲愤填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如此艰厄的世道,即使要贪生苟活,也极其不易,更何况岳飞决非是一个贪生苟活者。在河东的战争中,岳飞已成为舍身于刀丛箭雨中的勇士。事到如今,他更强烈地感到,死难的乡亲必须用仇敌的血祭奠,大地的胜秽必须用自己的剑铲除。他闻鼓鼙而思奋,决心重返前线,为光复河山而效命。
        剩下的唯一顾虑,是年过六十的老母。岳飞离家后,一直在艰难困顿的岁月中抚育自己的老母姚氏,自然缺少照应和保护,这又使他很难忍心为此。姚氏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深明大义,她决不愿意拖累儿子,而是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最后,岳飞决定留下妻子刘氏,照顾老母④。
        岳飞临行之际,姚氏请人在岳飞背上深深地刺了四个大字――“尽忠报国”⑤。这四个字不仅刻在背上,也铭记于脑中。在往后的峥嵘岁月里,岳飞始终以百折不挠的努力,履践着自己和母亲共同的庄严誓言。千百年来,“尽忠报国”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面大旗。
        岳飞忍痛和母、妻、子等离别,奔赴民族战场。
        ①《宋史》卷23《钦宗纪》。
        ②《金史》卷3《太宗纪》,卷77《宗弼传》载:“宗望伐宋,宗弼从军,取汤阴县,降其卒三千人。”汤阴县地处相州通往开封汤阴县地处相州通往开封的大道上,自然是金军必争之地。
        ③完颜兀术(宗弼)是金太宗第几了,其说各异,今从《金史》卷77《宗弼传》。据《会编》卷18《金虏节要》,女真人惯称完颜斡离不(宗望)为“二太子”,完颜讹里朵(宗辅)为“三太子”,完颜兀术(宗弼)为“四太子”。
        ④《会编》卷36《靖康遗录》,卷106《赵子崧家传》所载金军所过之处的残破情况,相州和汤阴县也不能例外。
        ⑤《金佗稡编》卷9《遗事》,《会编》卷207,《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朋乙亥注,卷120绍兴八年六丁卯。
        ⑥《金佗稡编》无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宋史》卷380《何铸传》说,后何铸审问岳飞时,看到“背有旧涅‘尽恋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岳鄂王年谱》卷1引《唐门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在靖康初姚氏所刺。按《唐门宗谱》晚出,“讹谬甚多”,姚氏是普通农妇,没有文化,当不会自己刺字。“尽忠报国”,后世演义小说、戏曲等常误作“精忠报国”,在本书自序中已作说明。


        IP属地:贵州34楼2018-12-04 23:43
        回复
          康王到达大名府后,河北路的几支军队都向此地集中,副元帅宗泽首先从磁州赶来。围绕着是否和如何营救东京开封府的问题,宗泽和另一副元帅汪伯彦的主张截然相反。发生激烈争执。最后,康王和汪伯彦私下商定,分兵两路,宗泽南征,康王和汪伯彦东逃。
          康王一行逃往东平府(治须城,今山东东平县),住了一些时日,仍惶恐不安,又南下济州(治钜野,今山东巨野县)。康王居然还命令宗泽对外扬言,佯称康王在南征军中,企图用宗泽军作为饵兵,吸引金军的兵锋,以掩护自己,苟全性命。①
          年近古稀的宗泽,毅然承担了救援开封的重任,而康王仅分给他一万兵力,②分成前、后、中、左、右五军。陈淬任都统制,兼领中军,刘浩部的二千人编为前军。岳飞自然也列入前军的编制,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③岳飞精神振奋,根据宗泽的指挥和部署,南下出击。
          宗泽在靖康元年十二月下旬进军开德府(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县),接连同金军打了十三仗,每战皆捷。④岳飞奋战疆场,杀敌立功。他在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正月的一次战斗中,连发两箭,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人后,又掳获一批军械。岳飞因此边升两官,为正八品的修武郎。
          二月,刘浩的前军奉命转战曹州(治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南)。岳飞披散头发,挥舞四刃铁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战后,岳飞又升两官,为从七品的武翼郎。
          刘浩的二干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的柏林镇⑤后,元帅府又命令他改隶黄潜善,而取消宗泽对此军的指挥权。当时,元帅府已集结了八万兵力。其中归宗泽指挥的只有二万六千人,而归黄潜善指挥的却有三万六千人。⑥。
          文臣黄潜善原是河间府知府、兼高阳关路安抚使,他率兵入援东平府,立即得到康王的宠信,先后被任命为节制军马和副元帅。⑦黄潜浴善畏敌怯战,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宗泽陷于孤军苦战的境地。宗泽虽然取得一些战役上的胜利,自己的队伍也蒙受相当损失,更不能致敌人于死命。
          当年四月,金军驱掳宋徽宗、宋钦宗等北撤。临行前,将开封城内和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图书文籍等洗劫一空。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等另立原北宋大臣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楚。
          伪楚政权不得人心,无法维持下去,张邦昌不得不派人把御玺送到济州,奉迎康王为帝。四月二十一日,康王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出发之前,将元帅府所属五军重新编组,其中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任中军副统制。⑧岳飞作为中军的一名偏裨武将,随同大队人马,护送这位行将登基的新君,前往南京。
          ①《要录》卷一,《会编》卷73,宗泽《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
          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说有二万兵力,今据《会编》卷七三和《要录》卷1的考证。
          ③《会编》卷73,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载刘浩部改编为宗泽前军,证实《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关于岳飞初隶宗泽之说是可信的。
          ④《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宋史》卷360《宗泽传》。
          ⑤王存《元丰九域志》卷1载,柏林镇在曹州定陶县。又据《宋史》郑85《地理志》,定陶县仍属广济军。
          ⑥《会编》卷79,《要录》卷2建炎元年二月癸未,《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
          ⑦《要录》卷2建炎元年二月癸未,卷3建炎元年三月戊午。
          ⑧《会编》卷94。


          IP属地:贵州36楼2018-12-04 23:44
          回复
            张所的革职,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使王彦一军很快成了断线风筝,得不到上级指示,也没有后援。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当地民众。王彦屡破金兵,向各处传送榜帖,号召人民起 来响应和支援。金朝立即调集兵力,准备认真对付这支宋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的石门山下,由于敌军的集结,他感到必须采取持重的方针。年少气盛的岳飞却不理解王彦,责备他胆怯,说: “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
            王彦沉默不语,只是给岳飞劝酒。王彦一位刘姓的募僚对岳飞凌犯上司,颇感不平,便屡次在手掌中写一“斩”字,以示王彦,王彦也不作表态。岳飞一怒之下,便率领部兵擅自出战。他夺取了敌人的大纛,在空中挥舞,以激励士气。于是其他各军也争先恐后地出击,攻拔新乡县,生擒金军千夫长阿里孛。接着,宋军又打败了金军万夫长王索的军队①。
            金人两战两败,以为宋朝大军开到,就集结了数万大军,进行反攻。王彦的几千孤军遭到四面包围,敌人猛攻营垒,矢下如雨。最后,宋军在突围的战斗中溃散了。
            王彦冲出重围,转战几十里,收得残部七百多人,退守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的西山。为了表示宁死不屈的斗志,王彦和他的部属们都在脸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碱”八个 字②。两河忠义民兵傅选、孟德、焦文通、刘泽等部纷纷响应。最后,王彦一军发展到十多万人的队伍,与金军战斗近百次,收复绵亘数百里的地区。敌人屡次进行围剿,有一次甚至围攻王彦的山寨,都以失败告终。“八字军”的威名很快传遍天下。③
            岳飞突围后,又在候兆川④遭逢金兵。他鼓励土卒死战,终于击退敌人,而他本人也在战斗中受伤十余处。岳飞的小部队苦战在太行山区。天寒粮尽,只能将自己骑乘的战马也宰杀作食,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当听到八字军发展壮大的消息,岳飞深感后悔。这位青年军人虽然性格倔强,还是能勇敢地正视自己的过错。他单身前住王彦的山寨,叩门谢罪。王彦对往日的嫌隙耿耿于怀,他不肯收留岳飞,也不愿借他粮食。有的部属甚至还建议将岳飞处死。王彦对岳飞说: “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雠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
            他用一厄酒将岳飞送走了。⑤
            岳飞碰壁以后,并不灰心丧气,他回去率领部兵继续苦斗。在一次战斗个,岳飞所部俘虏金将拓跋耶乌,夺到几十匹战马。时隔数日,宋军又发现金军的一支大部队,在婉蜒的山路中行进。岳飞命令几十名兵士据守险要,虚张声势。自己舞动一丈八尺长的铁枪,飞马驰下山岗,以迅雷急电般的动作刺死金酋黑风大王,上万名金军猝不及防,以为中了埋伏,仓皇败退。⑥
            ① 据《会编》卷111《金虏节要》和《金史》卷44《兵志》,金军万夫长一般由女真人担任,专统渤海人和辽东汉人的万夫长只是个别的。又据《会编》卷3和《金史》卷135《金国语解》,女真人“完颜”的汉姓为“王”,此处的王索大约是女真人姓完颜者,而用汉姓汉名。
            ② 《会编》卷113,卷198王彦行状和《宋史》卷368《王彦传》作“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后四字在《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乙卯条中,被清人修《四库全书》时删去。《会编》卷198《林泉野记》,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平园续稿》卷6《高宗御批陈(思恭)奏札跋》作“誓杀金贼,不负赵王”,前四字在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八字军》中,或被清人篡改为“誓竭心力”,见《武英殿聚珍版书》。薛季宣《浪语集》卷33《先大夫行状》作“尽忠报国,誓杀金贼”。
            ③ 《会编》卷198王彦行状,《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乙卯,《宋史。卷368《王彦传》。
            ④ 据《嘉靖辉县志》卷2《杂署》,《光绪辉县志》卷4《关隘》,《古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9,侯兆川位于共城县西北。
            ⑤ 关于岳飞和王彦的予矛盾发展,主要参据《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和《会编》卷198王彦行状。《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乙卯叙事简单,大致照抄王彦行状,而《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将两人之龃龉,归之于王彦忌妒岳飞才能,应与史实不符。
            ⑥《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说岳飞“顷在河北,尝以数十骑乘险据要,却胡虏万人之军”。《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作“走其众三万”,应属夸张。


            IP属地:贵州40楼2018-12-04 23:45
            回复
              ①《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
              ②《会编》卷98《燕云录》。《靖康稗史笺证·呻呤语》语杨浩是燕山府潞县知县,玉田僧名一行,又说刘买(里)忙是中山府人,与《燕云录》有异。
              ③曹勋《松隐文集》卷26《进前十事札子》,叶梦得《石林奏议》卷2《申大元帅府缴纳告谕军民榜牒状》。
              ④《宋史》卷455《僧真宝传》,
              ⑤《朝野遗记》作“石頳”,《会编》卷143《金虏节要》作“石竧”。
              ⑥《会编》卷51《中兴遗史》。杨万发外号“杨胡麻”,《金史》卷82《郭企忠传》也有关于杨胡麻的记载。
              ⑦元好问《中州集》卷10《何宏中传》,周密《齐东野语》卷11《何宏中》。
              ⑧ 《金史》卷82《郭企中传》。
              ⑨ 《会编》卷104,卷117,《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卷16建炎二年七月,卷31建炎四年正月丁巳,《宋史》卷448《邵雲传》。《会编》和《要录》都说邵翼是邵兴之弟,据赵鼎《忠正德文集》卷8《丙辰笔录》说,邵隆(邵兴后改名隆)“与其兄纠率乡民,屡与敌战。兄为敌获,大骂而死。”
              ⑩《会编》卷11,《要录》卷7建炎元年七月戊戌。
              ⑾胡寅《斐然集》卷18《寄张相》(其七),又《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凡不为红头巾者,随我!”也是相同的意思。
              ⑿《山右石刻丛编》卷19《襄垣县修城记》。
              ⒀《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壬辰。
              ⒁《读史方舆纪要》卷14。
              ⒂《会编》卷115,卷116,《要录》卷13建炎二年二月辛巳,卷15建炎二年四月。
              ⒃《靖康稗史笺证·呻呤语》。
              ⒄《会编》卷98《燕云录》,《要录》卷12建炎二年正月。


              IP属地:贵州42楼2018-12-04 23:45
              回复
                宗泽在建炎元年六月赴任东京开封府后,着手整顿毁废的城防设施,沿大河建立连珠寨,规划光复旧物的大计。
                宗泽除了联系两河、燕雲等地的抗金军外,还注意收编大河以南的民间武装、溃兵游勇、盗匪之类。南方各类散居或流窜各地,千百为群,实为不可忽视的武力。民间大抵是处于乱世,以保卫本乡本土为宗旨,至于溃兵游勇和盗匪无非是乘乱作乱,烧杀抢掠,或者称霸一方。从抗金的大局出发,宗泽的收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丁进、马皋、张用、曹成、马友、李宏等队伍,都争先恐后地归附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很多“义士”也从四面八方前往开封府投军。最后,宗泽编组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①
                宗泽执法严明,赏罚公平,全军上下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命令,在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他曾处死擅杀主将的统制赵世隆,却重用其弟赵世兴;②他执法处斩聚众抗金的李旺,又命令其弟李道接管这支抗金队伍。③赵世兴和李道也欣然听命,没有怨尤。
                岳飞转战在太行山区,深感自己势孤力单。守泽委任王彦“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④岳飞深感与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东京留守司的官员查究岳飞暌离王彦的经过。按军法规定:“军中非大将令,副将下辄出号令,及改易族旗军号者,斩”;“背军走者,斩”。⑤他们报告宗泽,建议对岳飞军法从事。宗泽早已知悉岳飞骁勇敢战,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将材”,也谅解他脱离主将,是出于抗金心切,决定将岳飞留在军中,降官为秉义郎,⑥以将功补过。
                十二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治河阳,今河南孟县)的汜水关。⑦宗泽当即委派岳飞为踏白使,⑧率领五百骑士,前往侦察。临行前,宗泽对他说:“汝罪当死,吾释不问,当今为我立功。往视敌势,毋得轻斗!”
                岳飞谢罪禀命而行,在汜水关一带与金军接触。他鼓足勇气,所向无前,一举打败敌军。 当岳飞凯旋回东京开封府后,宗泽立即任命他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⑨
                ①《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王柏,《宋史》卷360《宗泽传》,《会编》卷120,《要录》卷10建炎元年十月壬戌,卷19建炎三年正月乙未。
                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宋史》卷360《宗泽传》,《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甲寅朔,乙卯。《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作李世隆和李世兴。
                ③《会编》卷145,《要录》卷43绍兴元年三月,《宋史》卷465《李道传》。
                ④《要录》卷15建炎二年五月辛卯载,在此前宗泽已命王彦“制置两河军事”,同月戊戌,王彦官衔又已改为“河北制置使”。估计岳飞南下开封前,王彦官衔为“制置两河军事”。
                ⑤《会编》卷198王彦行状。
                ⑥ 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4《罚条》。
                ⑦《宋史》卷360《宗泽传》。
                ⑧《要录》卷11建炎元年十二月癸亥,《宋史》卷24《高宗纪》。
                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4胡三省注:“凡军行,前军之前有踏白队,所以踏伏,候望敌之远近众寡。”可知踏白使是执行武装侦察任务的军官。
                ⑩《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宋史》卷360《宗泽传》。


                IP属地:贵州43楼2018-12-04 23:46
                回复
                  2025-05-22 02:16:45
                  广告
                  岳飞虽然在汜水一带初战告捷,整个军事形势依然非常险恶。金军在中原做战,往往是盛夏休兵,而于秋冬弓劲马肥之际用兵。①此次建炎元年的冬季攻势,金军几乎是倾巢而出,分兵三路。东路由“三太子”完颜讹里朵(汉名即宗铺,宋人或译名窝里嗢)和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汉名昌)统率,完颜论里朵时已接替病死的“二太子”完颜斡离不(宗望),任右副元帅此军直下京东。西路由完颜娄室和完颜撒离喝(汉名杲)率领,攻打陕西。中路有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和元帅右监军完颜谷神(汉名希尹)指挥,进犯京西。东、西两路军都占领一些州县,而中路军作为主攻部队,攻势尤其凌历。完颜粘罕(宗翰)军直取西京河南府,又还军占领郑州(治管城,今河南郑州市),亲自同宗泽所率的东京留守司军对阵,他又命部将完颜银术可②与完颜拔离速、赛里、萨谋鲁、耶律马五、③沙古质等分兵继续南下,焚掠京西很多州县,企图从南面包抄开封④。东路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宗弼)也率兵向开封进逼。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濒临四面受敌的险境。
                  从建炎元年冬到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春,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双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一支宋军被打败了,另一支宋军又接蹱而战。一些地区得而复失,一些地区又失而复得。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从容地调动军队,部署战斗。正月里,开封市民张灯结彩,一如往时。⑤这与一年前的景况,适成鲜明对照。在艰难的搏战中,宗泽表现了非凡的大智大勇。
                  滑州是开封的北方门户,争夺战打得最为激烈。宗泽先后派将官刘衍、张撝、王宣和赵世兴率部前往迎战。经过反复较量,宋军将士支付了相当大的牺牲,张撝也英勇战死,终于牢牢地保住了滑州城。⑥岳飞从正月开始,也参加了滑州的战斗。他接连在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卫州汲县西的黑龙潭⑦、龙女庙侧的官桥等处获胜,俘虏了一个姓蒲察的女真千夫长,在宗泽麾下保持了“每出必捷”的记录”。⑧
                  金军这次猛烈的进攻己至再衰三竭的困境。河北、河东等地抗金义军配合宗泽,广泛出击,扰乱了金军的后方。翟兴和翟进兄弟指挥义兵,在伊川的皂矾岭、驴道堰等地战败敌人,收复西京河南府。⑨陕西民兵首领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李彦仙、张宗等,兵员各以万计,也奋起抗敌。李彦仙率领人马收复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同邵兴会师。⑩
                  四月,金军终于撤退,各路宋军乘机收复一些州县。在艰难百战之后,宋金军力的对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宗泽的抗金措施初见成效。 极度紧张的戎马生活暂时休止,使宗泽有些暇去研讨各次战斗的成败得失,以利再战。宗泽器重岳飞,便将他召来,授予他一些阵图,命他学习研究,说: “你勇智才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
                  岳飞告退后,只是将阵图粗略地看一遗,便就置而不顾。待到宗泽再次召见,要他谈心得时,岳飞认为自己掌兵不多,若按一定的阵势,正好使金人得以看清己方的虚实,而被女真骑兵所歼灭。他率直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⑾
                  这几句话后来成了有名的军事格言。宗泽自此也更看重岳飞。


                  IP属地:贵州44楼2018-12-04 23:46
                  回复
                    ①《会编》卷176吕颐浩奏,《历代名臣奏议》卷90吕颐浩奏。
                    ②据《金史》卷135《金国语解》,银术可的女真语意是“珠”。
                    ③据《金史》卷80《阿离补传》,马五姓耶律,为契丹人。
                    ④《金史》卷72《银术可传》。
                    ⑤《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2建炎二年正月壬辰。
                    ⑥《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1,卷12,卷13,卷15。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49。
                    ⑧《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作“李千户”,据《金史》卷135《金国语解》,女真人“蒲察”的汉姓为“李”。
                    ⑨《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
                    ⑩《会编》卷116,《要录》卷14建炎二年三月庚子。
                    ⑾《会编》卷115,《要录》卷13建炎二年二月,卷14建炎二年三月,《宋史》卷448《李彦仙传》。
                    ⑿“兵家之要”一段摘自《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阵而后战”一段摘自《宋史》卷365《岳飞传》。《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将此事系于建炎元年春岳飞初录宗泽时。按岳飞初录宗泽不足一个半月,当时显然无暇从容讨论阵法。在谈话中,岳飞又称宗泽为“留守”,而非“副元帅”,当为再录宗泽时事。
                    第七节 宗泽之死宗泽虽取得军事是的初步胜利,而宋廷朝政的昏暗,却日甚一日。李纲罢相之后,宋高宗又杀害上书言事的大学生陈东和士人欧阳澈,另外一些主张抗金的官员,如许景衡、许翰、马伸等人,都被贬斥,张悫多少支持宗泽,也得病而死。黄潜善和注伯彦专擅国政。宋高宗自南京应天府移居扬州,在行宫纵情声色,恣意作乐,他对国政其实并无多少兴趣,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①
                    四月以后,天气逐渐炎热。宗泽审度形势,认为在六月里,女真骑兵不耐酷暑,弓不劲,马不肥,正是大举北伐的良机。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彦、马扩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军事计划。计划规定,工彦等军自滑州渡黄河,直取怀、卫、濬、相等州;马扩等军由大名府攻打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东)、庆源府和真定府;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都分头并进,河北、河东山水寨的义兵,燕、云地区的“豪杰”也约定时日,里应外合②。
                    宗泽自到开封后,前后向宋高宗上了二十四份奏表,恳请他“回銮”东京,鼓舞士气,主持报国仇、复故疆的大计。然而这一道道言词激切,足以感动木石的奏表,只要到达南京应天府或扬州,便统统成为废纸。宋廷回报于他的,只有敷衍、嘲笑和呵斥。
                    这个斗志极端顽韧的老人,历尽刀光和血影的围逼,心力交瘁,饱受冷眼和横眉夹攻,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了。岳飞和其他官员、将领纷纷到病榻前问安,宗泽仍然强振精神,勉励他们歼灭强敌,实现恢复故土的伟业,完成自己末酬的壮志。宗泽转念自己惨淡经营,刚付诸实施的北伐计划,不由吟诵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弥留之际,宗泽并无只言片语提及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这是七月初一日一个晦暗的日子,③开封城里,悲风回荡,愁云泣雨,似乎是苍旻在向伟大的民族忠魂致哀。每个角落都是一片嚎陶痛哭之声,广大军民最诚挚地悼念不朽的英灵。
                    在岳飞一生中,受教诲最深的长官无疑是宗泽,他并非宗泽麾下第一等武将,却是最忠实的继承人。从“唾手燕云”的矢志,到“连结河朔”的远谋,从治军的整肃,到律己的严格,岳飞处处保留着宗泽的遗风余烈。宋人评论说,宗泽“虽身不及用,尚能为我宋得一岳飞”④。


                    IP属地:贵州45楼2018-12-04 23:46
                    回复
                      ①《会编》卷119,《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二月已巳。
                      ②《历代名臣奏议》卷86,《宗忠简公集》卷1《奏乞回銮仍以六月进兵灖河疏》,《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己未,五月辛卯。
                      ③宗泽死日各书记载不一,《要录》卷16为七月初一日,《宋史》卷25《高宗纪》为七月四日,《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和《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为七月十二日,《会编》卷117作八月。据《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十三日乙未注,朝廷前一日得宗泽死耗,可知应以《要录》所载为准。
                      ④黄震《黄氏日抄》卷91《跋宗忠简行实》。


                      IP属地:贵州46楼2018-12-04 23:46
                      回复
                        岳飞聆听了宗泽最后的心声。他率领毕进等部将,随同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闾勍,于建炎二年七月十五日进驻西京河南府,负责保护北宋的皇陵。①这是宗泽生前的既定部署。②
                        闾勍是班宜出身,有膂力,善骑射。③随着北宋的亡国,三衙制度已成空名,闾勍镇守东京开封府,只是给不敢回京的宋高宗装满潢门面,其实已不能行使侍卫步军司长官原有职权,然而他作为宗泽的麾下第一等武将和得力助手,还是克尽己责的。
                        西京河南府即今洛阳,是著名的古都,宋代中原地区最秀丽的花园城市,其园林的精美,牡丹的繁富,是驰誉全国的。但是,在不到三年时间里,金军三次攻入洛阳城,将当地很多居民驱掠到黄河以北,并且纵火焚城。④岳飞早就向往观瞻洛阳,然而西京城却已面目全非,到处是残烬断瓦,颓垣败屋,“地近蓬蒿堆白骨,巷无人迹长苍苔”。⑤这座比开封更大的城市,⑥简直丧失了防守的价值,也难于防守。北宋的东、西、南、北四京先后经受战祸,而以西京的河南府的破坏最为酷烈。
                        八月,闾勍命岳飞去汜水关御敌。汜水关是西就河南府的前卫,河东的金军两次南下,都经由此关。因建炎元年冬的作战,岳飞已对此地的地形等情况相当熟悉。当宋金两军对阵时,敌方一员骁将往来驰突,岳飞跃马左射,只发一箭,此人立时毙命。宋军乘机攻击,杀退了金军。岳飞又奉命屯军汜水县东的竹芦渡,⑦同敌军对峙。由于军粮接济的困难,他和军士们都忍饥作战。岳飞派三百名精兵埋伏山下,到深更半夜,每名兵士手持两大束柴草做火炬,一时之间,火光烛天,敌人以为宋军大军前来增援,便慌忙撤退。岳飞率部兵追击,又取得胜利。他以奇功转武功郎,升至诸司副使的最高一阶,但仍为从七品。他自贬官秉义郎后,经几次升迁,至此方超过张所借补的武经郎的官阶。
                        大约到建炎二年岁末,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须返回开封。闾勍对这个二十六岁的育年统制极有好感,却又无计挽留。最后,他还是把岳飞属下赵宏等十个能征惯战的使臣(八、九品的小武官)留下,算是向岳飞借用。⑧
                        ①《宋史》卷402《毕再遇传》,《会编》卷117。
                        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丙寅。
                        ③《会编》卷138。
                        ④靖康元年,金军首入西京,建炎元年冬,金军二入西京,建炎二年四月,翟进、韩世忠等军被金军击败后,金军又三入西京。见《会编》卷116,卷117,《要录》卷14建炎二年三月庚子,卷15建炎二年四月丙寅,《宋史》卷25《高宗纪》,卷452《翟兴传》,《翟进传》。
                        ⑤《会编》卷100《燕云录》。
                        ⑥据《宋史》卷85《地理志》,河南府城周为五十二里九十六步,而开封府城周为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47。
                        ⑧会编》卷138,《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甲寅。


                        IP属地:贵州47楼2018-12-04 23:47
                        回复
                          接任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的,是原北京留守杜充。他是相州安阳人,①和岳飞也勉强可算是同乡。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发表此项任命时,要求杜先“遵禀朝廷,深戒妄作,以正前宫之失”。②其实,杜充与他们是一丘之貉,即使没有这番叮咛和告诫,他也完全会反宗泽之道而行之。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当时,统制薛广所部已向相州挺进,因王善和张用两部未去会师,薛广战败牺牲。③苦守近两年的相州城终于在建炎二年十一月陷落,守臣赵不试自杀。④河东和河北的最后一批州县,包括北京大名府,全部被金朝占领。“两河豪杰”原先按照宗泽的计划,准备配合宋军北伐,杜充却切断了对他们的任何联系和支援,⑤使金军得以竭尽全力,残酷镇压。著名的五马山寨也被金朝大军所攻破。⑥杜充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⑦似乎是羽扇纶巾般的文臣,和铁马金戈般的武士,兼备于其一身。然而他得知金军行将发动冬季攻势,就吓得丧魂落魄。他的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的河堤。黄河于建炎二年十一月改道入淮,⑧但暴溢的浊流其实并不能阻遏金军,只是使当地居民遭殃。“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⑨宗泽所以能收编大河以南各种武装,是有着一个抗金的总目标。杜充既然无意于抗金,加之他对人苛酷,善猜忌,刚愎自用等劣性,部属们不由不离心离德。丁进和杨进两部首先叛而为“盗”,剩下王善、张用等部也朝不保夕。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正月,岳飞率本部二干人马返回开封。关于新留守的所作所为,他虽然有所风闻,却不料杜充在他参见之后,竟立即布置了消灭张用等部的任务。张用是岳飞的同乡,曾当过汤阴的“弓手”,弓手类似于今之巡警。张用和曹成、李宏、马友绍结为“义兄弟”,有几万兵力。此外,同张用勾结的王善也必然会前来助战。岳飞以“兵寡不敌”为理由,婉言推辞,恣睢暴戾的杜充怒气冲冲,说若不出战,当即砍头。⑩岳飞无可奈何,只好同桑仲、马皋、李宝等屯驻开封西城外的诸将一同上阵,攻击南城外的张用军,双方在南薰门⑾外交锋。驻军东城外的王善闻讯后,果然率军前来支援张用。张用和王善俘虏了李宝。但岳飞以八、九百人勇猛作战,有一敌方悍将出斗,岳飞单骑直前,举大刀奋力一劈,居然将敌将自头顶至腰,劈成两半。一时敌方大骇,号称“二十万之众”终于溃退。⑿岳飞因功升武经大夫,比原来的武功郎高三官。正七品的武经大夫属诸司正使。盗匪杜叔五、孙海等包围开土壤府东明县(今河南兰考县北)。岳飞又奉命前往解围,活捉了杜叔五和孙海。他因此升转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凡带武阶官衔的刺史等,宋时称遥郡。凡是使臣、诸司正使、遥郡等,都属武官升擢的虚衔。遥郡官品依武阶官而定,故岳飞仍为正七品。王善、张用退兵后,又转攻淮宁府(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杜充派遣马皋等军追击,被王善、张用等军战败。张用等因久攻淮宁府城不下,便引军离去。王状况不肯退兵,与用等从此分道扬镳。⒀杜充又命都统制陈淬率岳飞等再往救援淮宁府。岳飞先今偏将岳亨截断王善军剽掠之路,率军与王善军战于清河,大败敌军,俘虏敌将孙胜、孙清等。他因功双升转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武德大夫比武略大夫高三官,但仍属正七品。四月,岳飞双随陈淬再往,攻击王状况军。六月,岳飞在开封府太康县(今河南太康县)崔桥镇⒁又一次击败王状况军。王状况率所部东流西窜,最后投降金人。⒂岳飞在开封城南薰门外的胜利,一时被传为美谈,其实,这正是杜充铸就的大错。他措置的乖谬,引发了一场本可避免的、自相残杀的内战,使宋军的实力损失于内耗,使抗金的军力甚至为金朝所用。由于岳飞骁勇善战,他不仅在内战中立下军功,其实也解救了杜充个人的危困,加之两人的同乡关系,杜充既需依靠岳飞,也须在某种程度上提拨岳飞,最后竟出现了岳飞为杜充“爱将”之说,并广为流传。⒃岳飞在杜充属下计升九官,自武功郎至武德大无计七官,另加借英英刺史到真授英州刺史计两官。但他是一个有伟大志向的军人,决不会因此便对杜充感恩戴德。岳飞既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沉重教训,他尽管对杜充强烈不满,也只能委屈在其节制之下。
                          ①《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丙午。
                          ②《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甲辰。
                          ③《会编》卷118,《要录》卷17建炎二年九月丁未。
                          ④《会编》卷119,《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宋史》卷447《赵不试传》。
                          ⑤《会编》卷118,《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甲辰,卷18建炎二年十月癸酉。
                          ⑥《会编》卷117,《要录》卷17建炎二年秋。
                          ⑦《要录》卷26建炎三年八月戊申。
                          ⑧《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
                          ⑨《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申辰注,卷20建炎三年二月己巳注引吕中《大事记》。
                          ⑩《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乙未。
                          ⑾《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⑿《宋史》卷85《地理志》载,南薰门为开封城南三门中的中门。
                          ⒀《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乙未载岳飞等军战败,而《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邵缉建炎四年荐书说,岳飞“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二十万众,威震夷夏”,耳目相接,应是可信的。《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等记载,与邵缉之说和《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年编实》大致相同。
                          ⒁《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庚子。
                          ⒂《元丰九域志》卷1载,崔桥镇在开封府太康县境。
                          ⒃《会编》卷134,卷144,《要录》卷24建炎三年六月己酉,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
                          ⒄《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建炎四年七月记事,《金佗续编》卷28《吴拯编鄂王事》。 


                          IP属地:贵州48楼2018-12-04 23:47
                          回复
                            宋朝大约丧失了五分之二的土地,主要是在杜充主持前沿军务之时。然而无论是宋高宗,还是像吕颐浩、张浚等多少倾向抗金的宰执大臣,都对杜充怀有莫名其妙的敬意。宋廷的一份升官制词简宜将杜充吹嘘得神乎其神:“徇国忘家,得烈丈大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矢死而一心。”宋廷开始任命杜充任同知枢密院事,官至执政,已是超擢。可是杜充仍嫌枢密院副长官太小,“自言中风在告”。宋高宗也明了杜充之意,但认为在“遭世多艰,临川望济”之际,必须重用这位“天下奇才”,故又破格任命杜充为右相。命相制发表四日,杜充“即起视事”,不再装病了。①
                            杜充任右相,又兼江、淮宣抚使,全权负责江防。宋高宗只留张俊一军作护卫,其余刘光世、韩世忠、王燮(xR泄)等军,都拨属杜充,将国家的安危存亡委托于杜充一身。刘光世和韩世忠是苗刘之变时救驾的大功臣,他们嫌杜充严酷,不服从节制。②杜充勉强调集了十多万军队,稀疏地部署在漫长的沿江防线上。其中惟有原东京留守司军还有相当战斗力,他们曾在宗泽指挥下,同金军打过硬仗,其他各军都只有一触即溃的记录。
                            长江天堑,江面宽广,一支有作战经验的水军,就足以阻挡女真骑兵的侵轶。两年前,李纲任宰相时,建议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流光易逝,这个建议早已被宋廷贬为一纸废文。杜充只是委派邵青、郭吉为水军统制,③率须为数不多的水军,布防于江上。
                            当时有个盗匪头目,名叫李成,河北东路雄州归信县(今河北雄县)人,当过弓手。他能挽弓三百斤,惯舞双刀,每把刀各重七宋斤,十分勇鸷。建炎初年,他当归信知县,率兵众和老小数万人,投归宋高宗。李成听信一个相面道士陶子思的话,说他“有割据之相”,便发动叛乱。刘光世率军击败李成,缴获一把李成的提刀,并俘虏了陶子思,将他处死。宋高宗看到此刀,从此一直很赏识李成的武技。此后李成叛服无常。④这次他又勾结南下的金兵,乘势在淮南攻城略地。
                            十月,杜充命令王燮军进攻李成盘据的滁州(治清流、今安徽滁州市),王燮只行军三天,就畏缩不敢前。岳飞时任江、淮宣抚司右军统制。⑤他奉命率本部人马策应。他渡江抵达真州 六合县(今江苏六合县)的宣化镇,便得到急报,说李成派五百轻骑,前来偷袭本县的长芦镇。⑥因为镇上留有王王燮的辎重,这是提典刑狱裴凛新自送来的犒军银、钱、绢,贮存在崇福禅院。于是岳飞便下令急行军,前往救援。他率江、淮宣抚司右军赶到九里冈,正遇满载而归的李成军,右军予以迎头痛击,全歼敌人,活捉枭将冯进,夺回大批银、钱和绢,营救出一批被盗匪俘掠的百姓与和尚。这是岳飞和李成的首次交锋,揭开了岳飞在江南抗金的序幕。
                            ①《会编》卷130,《要录》卷25建炎三年壬寅,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己丑,《宋史》卷475《杜充传》,《浮溪集》卷11《东京留守杜充同知枢密院制》,卷15《杜充第二表辞免同知枢密院不允批答》。
                            ②《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辛卯,壬寅,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丁卯,《忠正德文集》卷7《建炎笔录》,《宋史》卷475《杜充传》。
                            ③《会编》卷135,《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壬寅。
                            ④《会编》卷118,《要录》卷7建炎元年七月丙辰,卷17建炎二年八月辛巳,卷18建炎二年十月,十一月己丑,《金史》卷79《李成传》。
                            ⑤《要录》卷31建炎四年正月丙辰。
                            ⑥据《元丰九域志》卷5,《读史方舆纪要》卷20,宣化镇和长芦镇都在六合县境。
                            ⑦《会编》卷133,《要录》卷28建炎三年十月。


                            IP属地:贵州50楼2018-12-04 23:48
                            回复
                              2025-05-22 02:10:45
                              广告
                              岳飞在十一月二十日马家渡战败后,率右军在钟山驻扎才一两天,他决心摆脱尚在建康城中的杜充,于二十二日率部南下,寻找南宋朝廷。①完颜兀术(宗弼)渡江占领建康府后,急于活捉宋高宗,灭亡宋朝,故他只派号称“萧、张二〔太〕师”的萧斡里也和张真奴,率偏师数千人留守建康。张真奴等又不时派人或派遣少量兵力,持黄旗前往招谕附近的州县投降。②十二月初,完颜兀术(宗弼)统大兵经广德军(治广德,今安徽广德县)、湖州安吉县(今浙江安吉县东北),直扑临安府(治钱塘、仁和,今浙江杭州市)。宋高宗的南宋小朝廷经过不断播迁,时已将临安府作为“行在”,即行都。宋高过得知金军渡江消息,便采纳宰相吕颐浩的建议,从临安退到明州(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再从明州航海南逃。他们认为,海上虽有惊涛骇浪之险,却比陆上安全。岳飞“孤军转战,且行且击”。③统制刘经和后军统制扈成同岳飞会合,④驻军于建康府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县)东南的茅山,茅山为道教名山。⑤岳飞提议南下广德军,刘经表示赞同,扈成却口是而心非。扈成等岳飞的右军和刘经一军出发之后,便带领后军前住镇江府金坛县(今江苏金坛市)。后来,扈成同江、淮宣抚司另一转当土匪的统制戚方火并,而被杀害。⑥岳飞从建康府行军到广德军,前后六战,斩敌一千二百多首级。他对一些被俘的河朔剃头签军做教育工作,命令他们回金营后,黑夜放火,烧毁七梢、九梢炮车、⑦轴重和各种器杖。岳飞乘机出兵劫营,里应外合,重创敌军。到达广德军的钟村后,军队无法继续前进了。朝廷飘样出海,去向不明。右相兼江、淮宣抚使杜充既渡江投敌,很多将士转当掳掠为生的盗匪。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使军心浮动,大家深感前途渺茫。军粮也告罄竭。岳飞部下有的军士逃往其他各军,情愿充当盗匪。某些原江、淮宣抚司的散兵游勇,甚至派人前来,约岳飞为首领,共同降金。岳飞面临前所未遇的艰难复杂处境,必须当机立断。他召集全体将士说:“我辈荷国厚恩,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耶!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他慷慨的音容,激昂的言词,使全体将土感泣起来,众人不敢再萌生异志。岳飞最后对刘经等军说:“凡不为红头巾者,随我!”刘经等人也表示愿追随岳飞,共同抗金。对于前来相约降金的各路散兵游勇,岳飞假意应允,并且要求他们上缴兵籍。当他们按预定日期抵达时,岳飞率亲信三、五人,全副武装,“弯弓跃马”,同各部的勇健者比武,接连 击败了几十人。最后,岳飞点阅兵籍,对众人大声说:“以尔等之众且强,为朝廷立奇功,取中原,身受上赏,乃还故乡,岂非荣耶!必能湔涤旧念,乃可相附,其或不听,宁先杀我,我决不能从汝曹叛!”岳飞态度决绝,义正词严,终于使众人悔悟。大家钦佩岳飞勇武绝伦,异口同声地表示:“唯统制命!”在危难而复杂的局面中,岳飞进行巧妙而果断的处置,表明了他非凡的智勇,也使众将士一心一德地团聚在抗金这个总目标之下。尽管如此,军粮的匮乏,仍然威胁着这支军队的生存。岳飞千方百计筹措军粮,并且尽可能资粮于敌。他和士卒们同甘共苦,每次进餐.总是和下等的兵士共用粗粝之食。岳飞认为,在供给困难之时,尤须维护严明的军纪。他规定全体军士虽忍受饥困,也必须在营寨里安心操演或值勤,绝不准私出骚扰百姓。岳飞侦知占据溧阳县的敌人兵力薄弱,命刘经率一千人马前往。宋军夜袭并攻克县城,杀获五百多金兵,生擒同知溧阳县事、渤海太师李撒八。⑧金人的知溧阳县正职大约逃回了建康府城。
                              ①据《金佗稡编》卷19《建康捷报申省状》,《要录》卷29,杜充渡江去真州为十一月二十三日丁卯,比岳飞南下晚一日。
                              ②《景定建康志》卷43,叶梦得《石林居士建康集》卷4《建康掩骼记》,《永乐大典》卷10876李光《李庄简公集·乞进讨虏贼状》。《金史》卷77《宗弼传》载“留长安奴、斡里也守江宁”,长安奴大约即张真奴,斡里也应姓萧。
                              ③《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邵缉建炎四年荐书。
                              ④《会编》卷135说扈成是后军统制,《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壬子说刘经是后军统制,今姑取其一说。
                              ⑤《会编》卷135说岳飞驻军茅山,《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作芳山,据《景定建康志》卷17《山阜》,似应以前一说为准。宋时有两个方山,而无芳山。
                              ⑥《会编》卷135,《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
                              ⑦据《武经总要》前集卷12,这类炮都是人力抛石机。
                              ⑧本节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16《广德捷奏》,卷19《建康捷报申省状》,《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邵缉建炎四年荐书,《吴拯编鄂王事》,《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将岳飞说服众将士不降金,不当盗匪之事系于驻钟山时。按岳飞所部在钟山只屯驻一两日,离钟山时,杜充尚未逃往真州,建康城尚未陷落。可知《鄂王行实编年》的记事应包括杜充降敌前后,即岳飞由钟山转移到广德军期间的事。


                              IP属地:贵州52楼2018-12-04 2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