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A柜第三层:古代学术、小品文、社科与现代学术
[英国]
韦尔斯《汉译世界史纲》
[中国]
刘义庆《世说新语译注》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
陈宝良《中国流氓史》
张岱《夜航船》
王阳明《传习录》
《山海经》
《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
《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孙晨阳《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宋应星《天工开物》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沈复《浮生六记》
林洪《山家清供》
李斗《扬州画舫录》
刘侗等《帝京景物略》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余怀《板桥杂记》
袁枚《随园食单》
朱长文《琴史》
计成《园冶》
苏易简《文房四谱》
文震亨《长物志》
郭熙《林泉高致》
廖国伟《水墨丹青里的艺术世界与文化意蕴》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这里有几本放错了地方,分别是韦尔斯《汉译世界史纲》应放在西方学术柜,沈复《浮生六记》和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应放在散文柜。
像《世说新语》和《搜神记》《酉阳杂俎》这类志怪类笔记小说其实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得一直不科学。
《中国民族史》《中国流氓史》《中国文化史》这几本是刚跨入这个领域没什么经验时买的,可能流氓史稍微有点独特性的东西。
《夜航船》过去买过一本,包含《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被朋友借走弄丢。
王阳明我曾起心买他全集,收藏了多个版本,最终还是只买了《传习录》。
《山海经》很有趣,作为最早的地理书籍,它的文化影响大于学术。
这一层比较喜欢两本服饰、两本风俗通史。《中国风俗通史》我一直在找,但多数都不再版,尤其是自唐以降的距今较近的朝代,这套书极其全面而详尽地总结了中国历代五行八作、社会风貌、生活百科,但只买到元明两本。服饰辞典和服饰研究,两本书一个着重研究,一个着重整理,对了解古代穿着很有帮助。
很早以前曾买过《人间词话+人间词》,其实并不欣赏灵光一现式的中国古典评论,王国维自己的词也乏善可陈。这本《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包括《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可能更喜欢后者。
《东京梦华录》、《帝京景物略》和《扬州画舫录》一类书籍是我比较喜欢的,长见识。《陶庵梦忆》、《板桥杂记》等明清小品文也很喜欢,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雅的部分。
《山家清供》跟“中华雅文化”那一套其实是同类,不同版本而已,能写多美的诗文、做多大的学问都是其次,拥有高人雅士的情怀与生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套比较喜欢《山家清供》《园冶》《长物志》,大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以及《琴史》不喜欢,古人在总结、归纳和理论方面始终力有不逮。
水墨丹青那本书名取得冗长,内容还不错,条理、文字都很顺,学养也足,士大夫那本就不怎么样了,除了辛苦搜集资料,没有自己的观点,也没有自己的语言。
ps:《夜航船》借走弄丢。
《人间词话》送人。


[英国]
韦尔斯《汉译世界史纲》
[中国]
刘义庆《世说新语译注》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
陈宝良《中国流氓史》
张岱《夜航船》
王阳明《传习录》
《山海经》
《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
《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孙晨阳《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宋应星《天工开物》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沈复《浮生六记》
林洪《山家清供》
李斗《扬州画舫录》
刘侗等《帝京景物略》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余怀《板桥杂记》
袁枚《随园食单》
朱长文《琴史》
计成《园冶》
苏易简《文房四谱》
文震亨《长物志》
郭熙《林泉高致》
廖国伟《水墨丹青里的艺术世界与文化意蕴》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这里有几本放错了地方,分别是韦尔斯《汉译世界史纲》应放在西方学术柜,沈复《浮生六记》和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应放在散文柜。
像《世说新语》和《搜神记》《酉阳杂俎》这类志怪类笔记小说其实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得一直不科学。
《中国民族史》《中国流氓史》《中国文化史》这几本是刚跨入这个领域没什么经验时买的,可能流氓史稍微有点独特性的东西。
《夜航船》过去买过一本,包含《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被朋友借走弄丢。
王阳明我曾起心买他全集,收藏了多个版本,最终还是只买了《传习录》。
《山海经》很有趣,作为最早的地理书籍,它的文化影响大于学术。
这一层比较喜欢两本服饰、两本风俗通史。《中国风俗通史》我一直在找,但多数都不再版,尤其是自唐以降的距今较近的朝代,这套书极其全面而详尽地总结了中国历代五行八作、社会风貌、生活百科,但只买到元明两本。服饰辞典和服饰研究,两本书一个着重研究,一个着重整理,对了解古代穿着很有帮助。
很早以前曾买过《人间词话+人间词》,其实并不欣赏灵光一现式的中国古典评论,王国维自己的词也乏善可陈。这本《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包括《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可能更喜欢后者。
《东京梦华录》、《帝京景物略》和《扬州画舫录》一类书籍是我比较喜欢的,长见识。《陶庵梦忆》、《板桥杂记》等明清小品文也很喜欢,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雅的部分。
《山家清供》跟“中华雅文化”那一套其实是同类,不同版本而已,能写多美的诗文、做多大的学问都是其次,拥有高人雅士的情怀与生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套比较喜欢《山家清供》《园冶》《长物志》,大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以及《琴史》不喜欢,古人在总结、归纳和理论方面始终力有不逮。
水墨丹青那本书名取得冗长,内容还不错,条理、文字都很顺,学养也足,士大夫那本就不怎么样了,除了辛苦搜集资料,没有自己的观点,也没有自己的语言。
ps:《夜航船》借走弄丢。
《人间词话》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