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91,636贴子:15,593,863

回复:我的私人藏书一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术B柜第二层:西方哲学、文论和东方美学
[奥地利]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德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法国]
卢梭《忏悔录》
萨特《存在与虚无》
加缪《西西弗神话》
波伏娃《第二性》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规训与惩戒》柯《疯癫与文明》
[英国]
罗素《罗素文集》
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
[丹麦]
克尔恺郭尔《非此即彼》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俄国]
别尔嘉耶夫《文化的哲学》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美国]
弗洛姆《生命之爱》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吉尔伯特/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
[古罗马]
奥维德《爱经》
[捷克]
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
[土耳其]
帕慕克《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中国]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书简》《谈美》
宗白华《美学散步》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
《福克纳的神话》
《福克纳评论集》
这一层不知道说什么,《阁楼上的疯女人》和《后现代转向》是朋友推荐的,不太看得进去,还是更喜欢自己选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小说修辞学》这类通俗易懂的书籍。
几本中国现代美学著作是四年前买的,完整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颇有点自己全都知道,只是没系统梳理的感觉。
《西西弗神话》读过一点。
《罗素文集》读过一点《快乐哲学》和《中国问题》。
无论是哲学书籍还是文艺理论书籍,感觉都是很重要的,但都没去读。
PS:《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借走不还。
《垮掉的一代》《中国新文学六十年》《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没放进来。



IP属地:贵州21楼2018-12-02 16:33
回复
    综合文学柜第三层:外国散文、中国散文、传记
    [俄国]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
    [美国]
    梭罗《瓦尔登湖》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约翰·巴勒斯《醒来的森林》
    [日本]
    德富芦花《德富芦花散文选》
    [中国]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贾平凹编《中华散文》
    《内心的蚂蚁》
    《王朝的背影》
    《禁锢的火焰色》
    《唇边幸福杯》
    鲁迅《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精选》
    朱自清《朱自清抒情散文》
    陆蠡《陆蠡散文选集》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张承志《散文卷》
    周涛《周涛散文选》
    北岛《失败之书》
    于坚《棕皮手记》
    张锐锋《复仇的讲述》
    格致《风花雪月》
    祝勇《纸天堂》《纸上的故宫》
    周晓枫《有如候鸟》《周晓枫散文选集》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
    摩罗《自由的歌谣》
    [美国]欧文·斯通《梵高传》
    大卫·韦斯《罗丹传》
    [中国]桑逢康《伤感的行旅——郁达夫传》
    宋益乔《情僧长恨——苏曼殊传》
    早期几本国外散文类书籍中,特写集《猎人笔记》和随笔集《金蔷薇》都是看过开头一两篇,也算比较喜欢。
    这两年陆续向一些来自农村的文友推荐过一套自然主义散文,但自己从没看过,今年就买了三本,分别是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约翰·巴勒斯《醒来的森林》,加上过去买的梭罗《瓦尔登湖》、德富芦花《德富芦花散文选》,以及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和中国刘亮程的两本集子,等于我一下拥有了七八本自然主义散文集。虽然自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不可及,就连农村、深山都被各种路桥建设、精准扶贫、旅游开发、采风写生搞得乌烟瘴气,但向往自然是一个永不磨灭的梦想。
    中国的几本散文合集中,初中时出去打工买的《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对我少年时期的影响很大。贾平凹编的那本就不怎么样了,相当于月经贴。
    《内心的蚂蚁》《王朝的背影》《禁锢的火焰色》《唇边幸福杯》这四本是写作艺术借鉴丛书中当代散文潮流回顾系列,九几年曾经邮购过一本女性散文集《内心的蚂蚁》,可能是我唯一全部看完的文集,后来弄丢了,前年才在孔夫子购得全套,不过相对于后面几本新散文家的个人集,还是显得传统了些。
    以下为个人集。
    鲁迅那本买得很早,早到什么程度呢?那时我除了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和徬徨之外,对他还有什么集子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书店看到他的缺失了以上几本的全集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只能随便抽一本走。
    周作人这本买来没怎么看,以前打工时租过他的《苦雨斋什么》读过。
    对于朱自清,我始终没像外界吹捧的那样认为他有多么高不可攀,相反对他骨子里渗出的阴性意识和做作的修辞比较反感。陆蠡则是一次失败的购买,他选入《现代散文鉴赏辞典》里的几篇确实有灵气,但整体来看,也就是一个不成熟不宽厚的文学青年。
    这个时期我还买过郁达夫和徐志摩的散文集,不幸的是,这两本书近年不翼而飞了。徐志摩的散文我喜欢了大约有半年时间,那时写作文都带有他的风格,半年后觉得他就是个娘炮。郁达夫喜欢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有十年以上,尤其喜欢他才气横溢的游记和感叹畸零的篇章,他是一个在旧文人和新青年中挣扎的人,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很对从童年就开始写旧体诗的我的口味。
    木心和摩罗我放在一起说,这两本书都是同一个朋友在不同时期送的。其实他们我都只看过两到三篇,摩罗的写作尺度极大,所涉题材触目惊心。木心是个现象,开始默默无闻,被陈丹青炒起来后又炒过了,在经历了西学东渐的人看来,他将中西思想加以贯通的方式简直莫名其妙。
    张承志、周涛和北岛,张承志的可能更喜欢一些,虽然他有点急于表达而忽视措辞,北岛的散文还是不如他的诗歌。
    过去十余年时间,比较喜爱文化散文和新散文,李存葆的《飘逝的绝唱》曾经喜欢过一段时间,后来意识到他的语言过于煽情。刘亮程、张锐锋、周晓枫、格致几位都是新散文作家,刘亮程最鲜活,他把人生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光芒渗透到每一个词、每一滴露水当中;格致少数篇目精巧,整体还是显得轻飘;张锐锋和周晓枫读起来容易走神,但确实个性非常鲜明,他们思考的角度非常复杂,主题岸线宽广到普通读者十个手指都摁不住;祝勇和于坚在文化散文上有同有异,同在于他们都摒弃了余秋雨、李存葆式铺天盖地的滥情和造作,异在于祝勇偏重于历史与文化,于坚偏重于生活与地域,在对这些东西的思考当中,于坚闪过的火花更具诗意。
    《2016年中国随笔精选》有两本,可不是我买重了,是选了我的文章,中国作协寄给我的。《中国西部散文精选》四本是朋友参加笔会带回来送我的。
    PS:《内心的蚂蚁》丢失。
    罗兰《寄给飘落》送人。
    《中国现代文学大系——郁达夫卷》丢失。
    《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徐志摩卷》丢失。
    李广田《画廊》丢失。
    史铁生《好运设计》丢失。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送人。



    IP属地:贵州26楼2018-12-02 17:19
    回复
      2025-11-09 12:5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书没有拍出来或放进书柜,这些书有如下几种情况:
      1、觉得格调太低或水平太烂,摆进书柜有失颜面的书,这类书虽然陆续扔掉了一些,现在还有一二十本。
      2、艺术类。比如歌曲集、声乐和器乐教程、书法集、各种画谱、摄影集、风光纪实,这类书目前有二十来本。
      3、工具和辞书。比如辞源、辞海、中国现代汉语大辞典、英汉辞典、计算机教程、各种音视频和平面设计教程等,这类书有十余套。
      4、朋友作品。朋友原创长篇小说或作品集,这类书有两百多本。
      5、入选的书。有自己作品入选的省级以下作品集,这类书目前有二十余本。
      6、自编的书。自己编撰的各种任务性文集,如当地诗词集、楹联集、刊物精选集、旅游指南集、地名故事集、茶文化集等,这类书有近二十本。


      IP属地:贵州27楼2018-12-02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