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46,619贴子:16,876,514

回复:大道至简!犯罪和战争的根源与本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恐老二家语》中说“戮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因正见不同,恐老二以莫须有的罪名,越权诛剎同为大夫的少正卯(周礼中只有周王才能通过审判刹大夫),这就是愚家的徒子徒孙口中的“至剩鲜尸”!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8-11-07 22:57
回复
    历史知识应该更新一下了,根据最新的“清华简”和以前的《竹书纪年》、《左传》、韩非等记载,根本不存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根本上是秦、晋、齐、郑等因正直利益而污蔑周幽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8-11-07 22:59
    回复
      2025-08-04 01:28: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周穆王时,周朝极盛,打败犬戎,申国看见不对路,投奔周朝,封为申侯,自穆王后,周朝虽乐,申侯生返心,与宣王大战,宣王大败丧师,无奈让太子娶申侯之女,不久后宣王去,幽王即位,不久后国力渐强,加之申侯飞扬跋扈,与申侯有仇的贵族挑拔,故废后废太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8-11-07 22:59
      回复
        申侯胆大妄为,在幽王尚在之时,立幽王之子(自己的外孙)为王,不承认幽王(犯大忌,废立周王,非人臣所为,后世齐桓公也间接干涉过立太子之事),故幽王起兵攻打申侯,申侯引犬戎夹击幽王,致幽王冰败身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8-11-07 23:00
        回复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骊山离周朝较远,为什么周幽王要远离国都,并死于骊山,就是因为申侯在幽王未死之时立王(史称平王),幽王怒而发兵,被犬戎与申侯夹击,兵败而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8-11-07 23:00
          回复
            清华简中有篇《系年》,记载自西周初年,迄至战国早期的完整历史。其中有“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说的是周幽王灭国,周平王继位后,诸侯们都不朝贡周王室。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8-11-07 23:01
            回复
              周平王的王位,是在申候串通犬戎,攻入镐京城后,屠戮王室而得,可以说是犯了大忌,得位名不正言不顺。军力强大的申伯自此逐渐衰落,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周王,史称周携王。从此,周朝二王并立。虢公部落在西周之时,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史书中,可是在春秋之后,却极少再次活跃,这是为什么呢?或许跟拥立周携王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8-11-07 23:01
              回复
                天无二主,对于那些强大的诸侯国而言,其中一个周王,终究会被认为是逆臣贼子,而那个人会是谁呢?此时乱世已开始,各个诸侯国都在不断强大势力。秦国、晋国、郑国、齐国、楚国等都开始掠夺土地,对于立志中兴的周携王,大家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8-11-07 23:02
                回复
                  2025-08-04 01:22: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利益面前,齐、晋、秦、楚、郑等都选择了和申候合作,攻击周王室,结果周携王大败,被晋候所杀。后来秦一统六国,焚书的目的之之就是为了掩盖历史、伪造历史!所以才有这个荒唐的历史故事!所以说历史是胜利者改写的!当年赵盾、崔杵弑君后,史官是何等强势!大一统后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8-11-07 23:02
                  回复
                    所以申侯不敌幽王,故引犬戎夹击杀死幽王!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周王,史称周携王。又一次二王并立。上一次东方诸国面对选择题无法作答,这又是一次选择题,按周礼而言,应该是平王(可能有幕后交易),反正东方诸国选择了平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8-11-07 23:03
                    回复
                      恐老二讲的礼崩乐坏应该是说申侯以下犯上,在幽王未死前拥外孙为周王,通外敌弑王!其实后来的齐桓公也做过干与周王室大桶的事!秦晋能做大,那也是占了周王室的便宜,秦占周王室发迹地“歧雍”,晋国“假途灭虢”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8-11-07 23:04
                      回复
                        愚家的创始人就造假历史!它的徒子徒孙也在造假历史!有人点评过从临摹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恐老二像、明版恐老二像、青苟版恐老二像时,曾说过,如果时代变迁,转向素食主义,恐老二的徒子徒孙能够伪造出一个素食主义的恐老二!恐老二的徒子徒子虽然掌控了叫育体系!但无法完全控制考古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8-11-07 23:05
                        回复
                          对《商君书》《轮鱼》的分析,小有心得,以个人角度看,为什么某郭人会一盘散沙一样,就是商鞅的连座制(今天的朝羊群众),相互举报,支解和分拆普通民众的信任。愚家思想是将郭嘉分割成宗族,分化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只有在桶治者在救灾不力时才会团结一致!所以档救灾时还是比较积极的(当年唐山大地震后也小乱)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8-11-07 23:07
                          回复
                            总结:愚家思想和周礼,对桶治阶级以宗族姓氏来分列人民有用外!基本上一无是处!阻挡科学技术进步、阻挡生产力进步!阻挡医学进步!专门弱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8-11-07 23:11
                            回复
                              2025-08-04 01:16: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讲一下法家:法家不能不提商鞅和韩非!就这两个人对后世影响最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8-11-11 1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