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绘卷吧 关注:257,371贴子:4,729,353

【转】分享一个小时候后看的印象最深的斗蛐蛐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抓了这么久蛐蛐,每次都想起那只茄皮紫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10-05 00:14回复
    中秋,一个乞丐在敲门
      在一个中秋节的夜里,桂花飘香,明月高悬,此时,上海大多数人家都在共度良宵,团聚赏月,而在市西福康里的卢家大宅里,却显得十分冷清而沉寂,似乎笼罩着不祥之气……


    IP属地:北京2楼2018-10-05 00:16
    回复
      2025-08-13 07:2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事情是这样的:数天前,卢家少爷卢小开瞒着卢老爷去斗蟋蟀,上海人把斗蟋蟀叫作“斗虫”,又叫“上栅”——蟋蟀决斗时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笼栅里,故得其名。卢小开是上海米行大老板的儿子,这天他拿去的是一只出自上海七宝地区的名虫“蟹青铺铁砂”,而对方是地皮大王的小开金少爷,他的虫叫“柏叶青”,出自山东宁津,“聊斋”中有一篇《促织》,这故事中说的蟋蟀就出在那里。双方下的赌注是十二根金条,最后卢小开输了,这一下他可急坏了:入秋斗虫赛开始以来,卢小开已将卢老爷交他经营的五家大米行输得仅剩一家,原想翻本,才下了大注,这一输则意味着卢小开名下的米行全部输光了!卢小开从小养尊处优,哪经得起如此打击?他顿时冷汗如雨,手脚麻木,当场昏倒在斗房。下人将卢小开送回卢府,卢老爷又急又气,一边连连骂着“不肖之子”,一边派人速请名医前来诊治,医生来后诊视了一番,临走时对卢老爷讲:少爷只是急火攻心,再加上心情紧张,人就虚脱了,好生调养即可。两天下来,卢小开的病情渐渐好转…


      IP属地:北京3楼2018-10-05 00:16
      收起回复
          眼下中秋之夜,卢小开正独自一人在桂花飘香的前花园小坐,一边喝着有些苦涩的绿茶,一边翻阅着南宋“蟋蟀宰相”贾似道编著的《促织经》,想从中悟出些什么,他对这一次的败北,还是耿耿于怀。
          也就在这个时候,卢家大院的前门被人轻轻叩响:“笃、笃、笃”,管家前去开门,一看,站在眼前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他中等个子,脸上胡子拉碴,面容有些憔悴,乞丐见了管家,吞吞吐吐地说:“老板,能给口吃的吗?”


        IP属地:北京4楼2018-10-05 00:17
        回复
          “去!去!去!”管家一边吆喝一边驱赶着,“讨饭也不看看什么日子,今天可是中秋节!”
            “凡是今天来乞讨的,都是事出无奈。”那乞丐一边说着,一边摆出了一副不给不走的架势。这时,卢老爷在客厅里知道了这事,就传出话来:“让他进来吧,带到厨房,拿些饭菜给他。”


          IP属地:北京5楼2018-10-05 00:18
          回复
              过了一会儿,管家带着老乞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乞丐拱手作揖给卢老爷道谢,也恰恰是在这时,老乞丐看到了卢老爷身后的一道红木屏风,屏风上镌刻的是杭州西湖的一景:湖光山色中掩映着一间书斋,窗外月光如洗、繁星满天,在书案后坐的是东坡居士,他身体微胖,宽袍大袖,正秉烛细观着一只蟋蟀,此虫头皮上透着紫光,黑翅闪出金光,黑背、黑腹、黄足,原来是一只铜头铁背将军虫!从东坡居士那专注的神情和微微展露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他觅到名虫后的高兴。仕途的凶险,官场的斗争,小人的计算,好像都被主人抛于脑后,老乞丐看到这里禁不住脱口而出:“好一幅东坡品虫图!”


            IP属地:北京6楼2018-10-05 00:19
            收起回复
                卢老爷平时在生意场上惯于察言观色,此刻马上感到眼前这个乞丐非同一般,便挺有礼貌地问道:“老先生也懂养虫之道?”
                “嗯,略知一二。”老乞丐不紧不慢地说着,“刚才老爷赏我用饭,我便听到隔壁房里有虫在叫,其中一只的叫声好像是在甏中发出的一般,此虫该是……”一边的卢小开急不可待地问:“此虫是什么?”老乞丐挺自信地吐出三个字:“跑马黄。”卢小开一听惊讶地赞叹道:“嗨,真神了!”卢老爷则显得比较平静,他干咳了一声,说:“哦,老先生是玩虫的高手。”于是他马上叫管家去泡茶,请老乞丐坐下。在这明月清朗的中秋之夜,老乞丐和卢家父子侃侃而谈,聊起了养虫、品虫、斗虫之道。


              IP属地:北京7楼2018-10-05 00:19
              回复
                  这老乞丐真名叫赵秉一,人称老赵头,曾是清廷内宫养虫师,精通养虫、斗虫之道。辛亥年后他流落到了民间,后来到一个军阀家中当养虫师,不料在一次上栅斗虫时被对方做了手脚,输了,于是被军阀一顿毒打,赶出北平。后来一位虫友告诉他,说是上海的虫事也很兴旺,是南方的斗虫胜地,不妨到那儿去看看。老赵头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声,说:“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我刚到上海,想不到在火车站内钱包就被偷了,只得漂泊街头,乞讨度日。”
                  老赵头的身世引起了卢家父子的同情,卢家恰好也想请一个好的养虫师,于是便将老乞丐收留了下来。


                IP属地:北京8楼2018-10-05 00:20
                回复
                  2025-08-13 07:20: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秋过后即是秋分,天气已有了明显的凉意,卢家花园中的菊花金灿灿的一片,民谚说“菊花黄、斗虫忙”,今年的虫事,看来要风起云涌、群英争雄了!
                    老赵头入住卢府后,对卢小开养的一百多只虫进行了筛选,发现其中大都是冒充将军虫的“秧子虫”,是上不了阵的,更缺少能和强手匹敌的将才、帅才,秋分正是挑选将帅之才的最佳时节,于是,在征得了卢老爷的同意后,这一天吃过早饭,老赵头和卢小开便来到了东方大旅馆。


                  IP属地:北京9楼2018-10-05 00:21
                  回复
                      三十年代上海虫贩集中的堂口主要在老西门的息居饭庄、锦记客栈,天津路的日升旅社,山西路的新中华旅馆,而位于广东路的东方大旅馆则是几个堂口中档次最高的一个。在此时节,三教九流,各路来客,全都来这里“淘虫”。
                      老赵头尾随着卢小开从豪华的圆转门走进了东方大旅馆,先在楼梯上遇见了西服革履、手拿“斯的克”的欧阳老,此人是上海大东银行的董事长,也是上海屈指可数的几大虫家之一,斗虫时少不了用草逗引,这“引草”之术极为讲究,而欧阳老特别擅长此道,人称“欧阳神仙草”。


                    IP属地:北京10楼2018-10-05 00:21
                    回复
                        卢小开看到欧阳老后马上迎上前去招呼、寒暄,两人辞别了欧阳老后又在二楼大厅里遇见了新亚纺织厂的老板李士华,此人是“贴铃”高手,人称“江南圣铃手”,什么叫“贴铃”?就是蟋蟀上阵前需和雌虫交配,这叫“贴铃”,贴得好可增加战斗力。此刻,李士华的身后跟着一个身材瘦小、看似病恹恹的老头,这人正是上海大名鼎鼎的虫医柴亦非,人称柴老,被尊为“虫界华佗”,卢小开都和他们寒暄了一番。
                        一会儿,卢小开和老赵头走进了二楼的“208”房,那个虫贩是杭州人,和卢小开原本相熟,卢小开将老赵头作了介绍,精明的虫贩马上上下打量起来,随即拱手抱拳:“老虫师见多识广,还请您老多多包涵。”这算是道上拜老的行规,然后开始选虫,先是由卢小开初选,老赵头只是在一旁稍作指点,接着才是精选,卢小开主动让开身子,让老赵头来挑。
                        此时,只见虫贩走上前去,从床底下轻轻拉出了一只大竹笼……


                      IP属地:北京11楼2018-10-05 00:23
                      回复
                          虫贩移开笼盖,里面放的是用稻草隔着的四只瓦盆,打开第一只盆后,老赵头极敏捷地用高笼罩将虫罩住,稍稍打量后说道:“嗯,红砂青。”虫贩在一边恭维道:“好眼力,这可是大将军之虫。”老赵头没有做声,又打开了第二盆,“乌青。”老赵头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两只都是青虫,老板可有黄虫?”虫贩应声道:“养师是行家啊,黄虫现在是越来越难觅了,我有几只上品黄虫,你看看。”虫贩又从床底下拖出一只大竹笼,取出一只后轻轻移开盆盖,卢小开看了后掩饰不住激动之情:“嚯,黄花头!”老赵头则不动声色,将盆轻轻地放到桌上,虫贩有些迷惘了:“怎么,这么好的虫都看不上?”老赵头微微一笑,说:“不是看不上,而是想挑挑,这只‘黄花头’头大项宽,但可惜脑线中斗线不长不透,可能底气不足。”


                        IP属地:北京12楼2018-10-05 00:24
                        回复
                            虫贩听了这话,随即从身边的一只大黑皮包中取出一只长方形红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三只老盆,第一只盆里放的是一只多年未见的“茄皮紫黄”,虫贩指着盆里的虫说:“我原本是想把这三只虫给法租界严督办的,今天遇到高手了,才拿出来的。”老赵头用引草引牙,见牙板黑中透红,中间有一小点隐隐的红尖锥,是不易为一般人察觉的,这是“茄皮紫黄”中的“杀手”!老赵头的眼睛平视着虫,慢吞吞地说道:“此虫尚可,只是紫翅中隐有红光,如果是茄皮紫红,那就是普通虫了。


                          IP属地:北京13楼2018-10-05 00:25
                          回复
                            看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0-05 00:25
                            收起回复
                              2025-08-13 07:14: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虫贩有些急了:“你老可真挑剔呀!”说罢,虫贩又打开一只盆盖,只见这虫头形宽方,项肌强壮,六足粗壮,全身透着蜜蜡一般的光泽,特别是一副牙钳宽厚带钩,而且乌黑如墨,老赵头看到了这虫,才禁不住说道:“好一只‘墨牙黄’,已多年未见了。”虫贩有些得意地讲:“怎么样?这可是虫中极品呀!”老赵头朝虫贩看了一眼,话锋一转:“‘墨牙黄’虽是多年未见,但此虫开斗前必须贴铃,贴铃到位,所向无敌,否则,废虫一只。”


                              IP属地:北京15楼2018-10-05 0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