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正自想着,那厢的苏轼突然一个激灵的起身,直直的盯着前方。杨戬一愣,待仔细看去,才见他醉面眼红,还不甚清醒,只不过是发酒癔症罢了。
苏轼犹自直愣着,迷迷瞪瞪定不来神,杨戬已离座起身,走过去对着他抱拳施礼:“见过苏太守。”
苏轼也不知听见还是没听见,迷愣半晌,突的打了个酒嗝,才算是清醒了一下。看看眼前来了,缓缓回礼道:“实在是失礼。”
杨戬微微一笑:“无妨。”
“还不知阁下是┈”
杨戬并不去答,低头看着一片狼藉的酒桌,说道:“我看今夜仲秋,太守却独自买醉,有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太守若是要称呼,”杨戬抬头,手里多了两杯浅酒,“只知杨某也是同乡旅人便好。”说罢,他把一杯酒推给苏轼,苏轼接过,看看酒杯里摇摇浅酒,猛地抬手灌下去。
杨戬执着酒杯,侧身而过,走到酒楼的外栏前。他仰头望上皎洁圆月,悠悠叹道:“我竟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圆的月亮了。”
苏轼也已端着酒杯,走到杨戬身边。闻言一笑:“中秋圆月,一年就这么一天,自然是‘好久’。也只是┈”他的眼里忽有些落寞,“从不知道何时才会再有今夜之月。”他又一笑,“怕是只能上问青天。”
杨戬问:“方才太守也说一年一度仲秋夜,怎么会不知道何时再有像今天的月亮?”
苏轼叹道:“圆月每年都有,但是心情意境,不易再得。物是人非,又怎算的一样?”
杨戬不言。
“若是想知道何时有中秋圆月,须得上问青天。”苏轼又重复了一遍,“都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人间这段时辰,只不过是天上的须臾,谁又能记住?苏某虽愿得乘风一访,但那些高楼低阁,也够令苏某这一介凡夫惶恐不安了。”
那些令凡人可想而不可及的高楼低阁,是杨戬曾投放一生的地方,巨大的明亮与阴影交织,冰霜与火焰几近同归于尽的碰撞。他的爱,他的恨,他的悲,他的欢,他的苦和泪,与他相关的离聚,因他而起的愤怨,种种极致的情绪郁结在一起,压迫着他,威逼着他忽的一阵阵发冷。
他这么一想,心里又是隐痛,忧郁压积着他的气血,他突然蹦出一句:
“那里极冷。”
刺骨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