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吧 关注:181,323贴子:6,543,868

《隆庆天下》:被遗弃的大时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们很可爱,她们很天真,她们享受着暴君留下的一切,然后日复一日地骂着暴君。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8-20 01:37回复
    早上发微信「书林斋」和贴吧。附送姊妹篇《〈英雄志〉:重构失落的文明》(http://tieba.baidu.com/p/5373413413)。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8-20 01:39
    回复
      2025-05-10 18:47:48
      广告
      《英雄志》自出版十八年来,读者络绎不绝,话题绵延不断,或长篇大论,或情怀小感,总之有关它的文字层出不穷,如今更是结集自制出版了两部《英雄志评论集》,风光无限。相比之下,《隆庆天下》却孤单寂寞的多,鲜少看到读者谈论,事实上莫说评论,便是看过的人也未必见得有多少,严格意义上的书评印象中似乎更是从未有人写过。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证第一篇《隆庆天下》书评的诞生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8-20 01:51
      回复(3)
        书评哪里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20 02:00
        回复
          前排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8-20 08:01
          回复
            隆庆不该被小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8-20 08:04
            收起回复
              《隆庆》的伟大全在野狗微博和论坛的造势里面。至于作品,该怎么吹呢?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08-20 08:31
              回复
                隆庆也被孙晓遗弃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20 08:33
                回复
                  2025-05-10 18:41:48
                  广告
                  可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8-20 08:34
                  回复
                    说到底目前隆庆的内容太少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20 10:22
                    回复
                      已被目重公子和少年白云天圈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8-20 10:38
                      收起回复
                        2005年01月29日,《英雄志》作者孙晓对外宣布,他受到《今古传奇武侠版》编辑清欢的邀约,准备写一部中篇小说,就叫《方子敬》,叙述少年小方成为大侠的经过。但孙晓在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故事实在没什么好写的,然而在这个故事背后,却可以引发出更为深邃的大故事来。
                        这就是《隆庆天下》的缘起。
                        她们很可爱,她们很天真,她们享受着暴君留下的一切,然后日复一日地骂着暴君。


                        14楼2018-08-20 11:34
                        回复(1)
                          一 真武一代谁敢当
                          方子敬没什么好写的,因为再怎么写,方子敬也不过是大家已经熟悉的面貌,但是这个熟悉的面貌却有着他独一无二的一面。
                          《英雄志》里说:「在这颗熟芋头面前,什么心机诡诈全不管用。他一不求官、二不爱财、三不好色,无妻无子,了无牵挂,他是天下最自在逍遥的人。」
                          没有背负,也没有希冀,没有过往,也没有未来,他平静地审视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他自己就可以串起很多人。
                          向前看,他成长于隆庆时代,那时他还是小方,孙晓故意没有写出他的全名,因为当他的全名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就已经是那个面貌固定的方子敬了,那个和秦策打了很多年的武英一代。
                          秦策就是武英一代,武英一代是锐意改革的时代,秦策后来成了秦霸先,他和武英皇帝一起改革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但是这个古老的帝国只剩下了往内陆延伸的命运,东边的那片汪洋大海,是不会再去想的了。
                          武英一代为什么要改革?改谁的革?答案其实就在谁杀了秦霸先上面。——藏在天绝背后的,是太后(隆庆的皇后),是十大家族,而他们通通都是隆庆时代的受益者。
                          改革失败了,失败才会有景泰时代,不安的种子被埋下,景泰这个诞生观海云远的时代最终崩不住了,正统朝廷与怒苍分庭抗礼,乱世终于到来。
                          以上是大家在《英雄志》里非常熟悉的情节,我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将大家的视角拉入到这个隆庆时代里来。
                          上文有言,隆庆时代的受益者,最终摧毁了这个帝国的改革者,最终将改革者的后人逼成了造反者,而他们同样亲手毁掉了上一个时代,诞下了隆庆时代。
                          小方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时代。因为他的家族曾经是洪武时代的显赫,在《隆庆天下》的楔子里,当一个老卒询问小方是哪里人时,小方说:「浙江宁海人。」姓方,没有关系;浙江宁海人,没有关系。姓方的还是浙江宁海人,就太有关系了,因为所有人都会想到那一个人——
                          方孝孺。
                          孙晓巧妙地将小方暗示为方孝孺的后人,那么小方从出生起,家族就背负着对洪武时代的荣耀与对其下一个时代的仇恨。但即便是这「下一个时代」,也已经悄然过去了。因为现在已经是隆庆时代了,隆庆时代的大家都忌讳提及那一个时代。
                          所以在《隆庆天下》的楔子里,读者会看到一个老卒,读者会看到燕山十三卫看着那个老卒,老卒跨越了三个时代,终于在来到隆庆时代时,独自一人闭目待死,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
                          但其实燕山十三卫的首领白璧暇看到了老卒的下场,于是他会说:「我最恨百姓一脸的事不关己,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好似咱们武人生来就是屠夫,满手血腥。末将只想告诉你,汝与吾一般为人,恻隐之心,并无二致。你的心有多好,我便有多好,你的手有多脏,我便有多脏。」这是什么意思?
                          老卒是上一个时代的武人,是百姓心中上一个时代的「屠夫」,纵使他一生战功赫赫足以彪炳史册,但到最后,陪伴他的竟也只有三个铜板。白璧暇看到了这一切,所以身为武人的他,决定什么都不做了。
                          别忘了,白璧暇同时还是一个举人。他身上流淌着非常明显的隆庆时代的血液,他选择了不做,什么都不做。
                          当百姓问他,长城那段的缺口他修不修时,他说不修了。因为修长城不只是需要钱,还需要人。——「你不愿当孟姜女,末将也不想做秦始皇,至于那段长城,便这么着吧。」
                          但老卒不一样,老卒叫郭奉节,至正十二年生,算来当洪武皇帝让徐达和常遇春攻破元大都时,郭奉节也才十几岁,所以郭奉节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洪武一代,而属于之后那个光荣万丈的时代:「随帝亲征蒙古……随英国公三伐交趾……俘黎氏父子于高望山……」
                          那个时代过去了,郭奉节也到了该逝去的时候了。
                          一个伟大却又坚韧的时代离去了,一个自由却又混乱的时代(隆庆)来临了。
                          从白璧暇「便这么着」身上,我们能看到十大家族的影子,能看到隆庆皇后的影子,也能看到更多,会看到在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放任自由的时代下,会爆发出什么样的隐患,而下一个时代的人们又是怎么面对的。
                          大家都知道的,这个被孙晓成为伟大光荣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就是永乐时代。而武当山上的真武大帝铜像,就是以历史上的永乐皇帝为原型铸造的,所以孙晓才会不止一次地写下这句话:
                          「真武一代谁敢当?」


                          15楼2018-08-20 11:34
                          收起回复
                            三 隆庆天下始出来
                            生长于隆庆时代的小茗和小秀并不知道永乐朝是什么样,她们在窃窃私语,用着自己微薄的常识在检索那个很多人都不愿再提及的永乐帝。而在她们的记忆里,永乐帝只剩下了「攻打南京的那个」,当然,还有「诛十族的那个」。
                            永乐时代的老人崔风宪听到这句话,全身发软,动弹不得,张大了嘴,脑中嗡嗡作响,突然眼前一黑,身子向后便倒。因为「什么六伐北元、七下西洋,八十万大军征安南,全比不上这简洁明快的三个字:诛十族」。
                            对隆庆时代的孩子来说,她们不需要知道永乐时代背负着什么,她们只需要知道永乐时代的战争是穷兵黩武,她们甚至都不需要知道永乐时代穷兵黩武,她们只需要知道永乐皇帝曾经诛杀方孝孺十族。
                            这就是隆庆时代的孩子心中的永乐:残暴君王、遗臭万年。
                            但她们从来都不会想到,她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永乐时代的人们用血与肉积攒下来的。她们很可爱,她们很天真,她们享受着暴君留下的一切,然后日复一日地骂着暴君。
                            每个时代都会继承上一个时代的遗产。洪武时代是怎么诞生的呢?《隆庆天下》第二部的楔子里给出了答案,难童们在渡过黄河时齐声高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是来自文天祥最后的意志,是国家的刀、百姓的剑。
                            隆庆时代是怎么诞生的呢?永乐时代日以继夜的运动,终于让高高在上的所有人都觉得累了,于是上下一心地要求停止一切,停止三宝太监下西洋,停止挥舞旌旗征漠北,停止一切,大家默默地在安全区赚着钱。
                            安全区哪里来?打漠北打出来的。钱又从哪里来?下西洋贡回来的。可是她们不在乎,可是她们不关心。
                            她们很可爱,她们很天真,她们享受着暴君留下的一切,然后日复一日地骂着暴君。
                            崔风宪倒下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换来的只是七个字:「始皇座下一走狗。」
                            那么,真的是暴君吗?
                            这个问题很容易得到解答,小方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解答。如果方孝孺被诛十族了,那么小方一家怎么还活得好好的?如果方孝孺被彻底消失了,那么小方一家怎么还敢姓方?
                            其实,历史上也并不存在真正的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事情。李谷悦的论文《方孝孺殉难事迹的叙事演化与「诛十族」说考》就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方孝孺殉难的事情最早被记载于永乐初年的《奉天靖难记》里,那里的记载很简略,就是「上数其罪,咸伏其辜,磔戮于市」,可以看到这是完全站在永乐视角书写的。而这一段文字则被《明太宗实录》引用。
                            到了《天顺日录》里,方孝孺殉难的事情就开始有了情节化、文学化的色彩:「文庙即命草诏,乃举声大哭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授以笔,即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文庙大怒,以凌迟之刑刑之,遂夷其族。」可以看到,在这个段落里,要方孝孺代草即位诏,方孝孺投笔于地,方孝孺被夷族等几个后世方孝孺殉难情状的基本元素都齐备了,但仍然不存在「诛十族」的说法。
                            这个说法出现在哪里呢?
                            出现在近一百年后祝枝山的《野记》:「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曰:『吾夷尔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从此,诛十族成为方孝孺和朱棣之间的标配,永远地被记载进了史册中,而且愈演愈烈,最终成为永乐身上不可磨灭的暴君印记。
                            而历史告诉我们,方孝孺的后人,都还好好活在世上。
                            方孝孺是被迫害了,可是被迫害的,真的只有方孝孺一个人吗?想明白这一点,你就想明白了一切。我们终于谈到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将成为孙晓最终要表达的核心。
                            孙晓说:「《隆庆天下》里每个人都有两种身份、两个面貌。」因为这些人背负着过往,希冀着未来,所以他们要面临曾经时是一种模样,面临当今时又是一副面孔。
                            回到《隆庆天下》的楔子,我们看到,白璧暇再不愿杀人,因为一旦杀人,自己就是秦始皇,对方就是孟姜女。隆庆时代的人,罪孽只能所有人一起承担,谁也不愿独自承担罪孽,上下齐心的「便这么着吧」,长城不修了、蒙古不杀了、大海不去了,什么事都不做了。
                            如此,读者便会明白白璧暇的选择。因为上至暴君永乐,下达老卒郭奉节,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是被遗弃的一代人。
                            永乐,是被遗弃的大时代。
                            现在,已经是隆庆天下了。


                            17楼2018-08-20 11:35
                            回复
                              2025-05-10 18:35:48
                              广告
                              五 万里长城今犹在
                              孙晓说过,他写《隆庆天下》是因为长期研究日朝。
                              那么《隆庆天下》写的是日朝吗?是,也不是。那么《隆庆天下》写的是隆庆吗?是,也不是。
                              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故事,最后都会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永乐帝。
                              孙晓曾不断地进行建构,于是他解释了为何年号颠倒:「我心里的真实,不在那些年号或名字,而是那个时代曾经存在的人文面貌,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历史思潮与时代洪流。从这些洪流里,我们可以找到他们的苦恼,以及自己的影子。」
                              《英雄志》是孙晓对自己价值观的一次完整呈现,而《隆庆天下》则是孙晓对自己历史观的一次大胆剖析。
                              某种意义上,孙晓在《隆庆天下》里的野心远大于《英雄志》。《英雄志》只是自发地建立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会得罪别人,它只属于孙晓自己;《隆庆天下》则是孙晓在用尽全力试图推翻一段人们熟知了几百年的既往历史,然后再在废墟上进行颠覆重建。因此《隆庆天下》面临是阻力和怒火势必更多,它现在远没有受到非议,那只不过是因为它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孙晓想做的,就是彻彻底底为永乐帝翻一次案,他报以极大的感情在歌颂这一切。但他会彻底地触犯到很多人的禁忌,他推崇的李兆良博士一直在研究郑和与美洲之间的关系,而李兆良所受到的争议已经足够多了。
                              但我想,孙晓已经做好了准备。
                              《英雄志》是文以载道,面对是不过是市场的阻力,一箪食一瓢饮,颜回只不过是自己高洁,他不会影响到任何人,人们也会对他表示敬意。
                              可《隆庆天下》不一样,它是在歌颂千百年来的秦始皇和永乐帝,当然话说到这里了,孙晓还想歌颂谁大家心里也该明白,所以《隆庆天下》面对的,将是千百年来历史的重压。如果说孙晓是孙悟空,那么这座五行山可重得很。
                              所以当有人说《隆庆天下》不过是《英雄志》前传时,那是大大地小瞧了《隆庆天下》,本质上它和《英雄志》截然不同,并且野心与展望更加孤傲。


                              19楼2018-08-20 11: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