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良吧 关注:9,868贴子:70,194
  • 12回复贴,共1

【邦良】晨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一时兴起。
2.一发完。
3.史向。
4.如有纰漏,请指正。


IP属地:山东1楼2018-04-05 22:20回复
    1.
    清风徐来,缓缓拂动竹叶。一时间,林间绿云自动,簌簌有声。
    张良负手伫立于此,轻轻地凝望着这片竹林。
    前来寻主的小厮看到青衣男子沉思的背影,一时不好意思上前,扰了主人的清净。
    不料男子却转过身,看到家仆面上有些纠结的神情,道:“何事?”
    家仆一行礼,道:“大人,建成侯派人来访。说是邀您去其府上,见上一面。”
    建成侯?
    张良微微蹙眉,心中稍稍思量了片刻,道:“我知道了。走吧,别让人家久等。”


    IP属地:山东2楼2018-04-05 22:21
    回复
      2025-11-17 17:5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见到吕释之时,张良在心里还是略略诧异了一瞬。吕释之眼下青黑一片,面容枯黄,原先略肥的身躯还瘦了一些。
      但张良依然面色从容,开口道:“让建成侯久等,实是失敬。”
      吕释之扯开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又作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张着口,就是不说话。
      看着吕释之难以启齿的表情,张良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
      张良道:“建成侯,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吕释之挥手,教下人都退了出去,接着一抖衣裳,在张良的注视下,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求留侯伸手施助!保住太子!”
      果然,是为了此事。
      张良的头隐隐作痛,他上前将吕释之扶起,对方却执意不起,只好叹气苦笑道:“建成侯,并非是良不肯帮你,而是这件事,良帮不了你。”
      吕释之猛地抬头,双手握拳,面色激动道:“您一直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欲易太子,朝野定会大乱,您怎么能高枕无忧?”
      张良道:“当初陛下多次处在危急之中,才采用了良的计谋。如今天下安定,陛下由于偏爱的原因想更换太子,这些至亲骨肉之间的事,良的计谋又有何用?”
      吕释之听了这话有些绝望,不由得低下头去。
      若是张良也不肯施援,岂不是真的就没有人能保住盈儿的位子了?
      不行,吕释之在心里想,不论如何,我一定得给妹妹一个主意。
      张良沉默地看着吕释之垂头跪在那儿,心里不知道想些什么。他再次上前,把人扶起来,却不料在对方站起身的同时,也抽出了佩剑,并放在他脖颈旁。
      吕释之的眼神由原先的灰败瞬间转为冷酷:“老子管不了那么多!张良,今天,你必须给我出个主意!”
      “建成侯,把剑放下!”


      IP属地:山东3楼2018-04-05 22:21
      回复
        3.
        这时,从内室转出一个女子,衣着华贵,气质端庄威严,正是皇后吕雉。
        吕释之听到皇后的喝令,立即收起了剑,只是面色仍有些许不忿。
        张良微微一笑,一行礼:“见过皇后。”
        吕雉上前,道:“留侯不必多礼。如今是寡小君有事相求。”
        张良起身,将吕雉眼中一闪而过的一抹嫉恨看得清楚,只是他也清楚,这恨意是冲着宫中那位戚夫人去的,所以并不在意。
        吕雉又开了口:“寡小君知道,这也许为难了留侯。但是,若留侯不肯出手施援,且不说我的盈儿失去太子之位会如何,就是朝中也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之动荡不安……”说到最后,吕雉面上尽是悲意。
        张良沉默片刻,道:“太子聪慧仁爱,于情于理,都不应被废。臣有一计……”
        在旁的吕释之忍不住插话,热切道:“请讲请讲。”
        张良看了他一眼,道:“天下有四位贤士,虽年老却学识渊博。他们按照道义不肯做汉朝的臣子,逃避躲藏在山中。但是陛下很敬重这四个人。现在皇后您如果能不惜金玉壁帛,让太子卑辞安车,并派有辩士恳切地聘请,他们一定会来。来了以后,把他们当作贵宾,让他们时常跟着入朝,叫皇上见到他们,那么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并询问他们。陛下知道这四个人贤能,一旦知道了这四人的身份,那么这对太子就一定是种帮助。”
        吕雉低头一思索,道:“留侯所说,莫不是商山四皓?”
        “正是。”
        吕雉深深看他一眼,稍稍行了谢礼:“多谢留侯相助。建成侯,将留侯大人送回去吧。”


        IP属地:山东4楼2018-04-05 22:22
        回复
          4.
          后来的事,也果真如张良预料地那般,刘邦见到了那四位先生,便打消了废易太子的心思。而他,看见朝野终是安稳了不少,便向皇帝进言:
          “臣,欲从赤松子游耳。”
          刘邦凝视着站在下首的张良,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刘邦却笑了起来,向张良招手:“子房啊,过来。”
          张良便向刘邦走去,在他面前站定,道:“臣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
          刘邦一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
          于是张良沉默地看他。看着他缓缓握住自己的手,十指相扣。
          刘邦此时开了口,慢慢又认真道:“子房啊,隔着这天子的十二冕旒,你是不是就看不清我了?”
          张良闻言,竟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刘邦见他不回答,看看两人相握的手,叹了口气,又道:“如今握得再紧,还是要分开的。这一点,我早该知道。”
          他竟然还记得原来的事。
          以前刘邦还是沛公、还是汉王的时候,总喜欢这样握他的手。刘邦眼中带着笑意,对他说:“这样握住子房,子房就不会再离开我。”
          君与臣,自是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曾经的厚重情谊,已是僭越。更何况,如今刘邦更是四海之主。
          张良的喉结动了动,他无比干涩地开了口:“陛下……”
          刘邦此时却松开了手,打断了他的话:“罢了。留侯,你的心意,朕准了。”
          张良便也不多言语,只一行礼:“谢陛下。臣告退。”
          转身离去的时候,却听见身后刘邦的声音:“子房。”
          他脚步一顿,却并未回头。
          这时刘邦也不再说什么。于是他又继续走远,直到即将出了御书房,才又听见一句轻轻的呢喃:
          “我果然留不住你。”
          声音是无比的落寞。
          张良强忍着没有回头。
          他们,只能是君臣。不可以一错再错


          IP属地:山东5楼2018-04-05 22:22
          回复
            5.
            张良去了山林清修的第一天,夜里便做了梦。
            梦里全是刘邦和他的往事。比如初遇、初次分离、再次相遇、再次分离。到了第二次重逢,刘邦带着酒气的一句:“子房,我很想你”令他瞬间清醒。
            他起身坐在床上,久久发呆不语。
            他记得,在第二次相遇后,刘邦就挑拨了窗户纸,向他表白了心迹。在第二次重逢的那天夜晚,两个清醒的人,借着假装醉酒,情难自己,把所有不该做的事都做尽了——着实荒唐。
            聪明如他,怎么不知这是荒唐?只是那时真是被“爱”缠住,第一次是接着醉酒的缘由,但之后,他再也没有就拒绝过刘邦。
            直到、直到……
            赢下了垓下之战。


            IP属地:山东6楼2018-04-05 22:23
            回复
              6.
              “报——项王被射杀,人头在此。”
              “哈哈哈,好!”
              半个月后,刘邦举行了庆功宴。这几年的战乱之苦终于熬完了,大家都是喜不自胜,各将领皆是痛饮满怀。就连张良也被人灌了几杯酒。
              只是张良看着高堂之上,喝了不少酒但眼神依旧明亮的刘邦,听到他那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才猛地发觉——
              这个人,终归是要做皇帝的。
              于是待宴席散尽,刘邦要留住他时,他疏远地匆匆告辞:“陛下恕罪。臣饮酒过多,身体有些不适,先行一步。”
              也就没有发现刘邦的眼神由温柔缱绻变成了惊愕不解。


              IP属地:山东7楼2018-04-05 22:23
              回复
                7.
                说来奇怪,许久不做梦的张良,又做了梦。
                依然是关于刘邦。
                只是梦中场景一再变换,只是梦里的刘邦,却总是对他重复一句话:“子房啊,好好的活着。”
                醒来后,张良仍是久久呆坐在床上,只是轻轻念出了那个他从未叫出口的称呼:
                “阿季……”
                “你果真是我命中的魔星。”


                IP属地:山东8楼2018-04-05 22:24
                回复
                  2025-11-17 17:50: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
                  吕雉再一次派建成侯邀他,不过这一次是入宫。
                  而吕雉,也由皇后变成了太后。
                  张良看到她一身素缟,便什么也都明白了。
                  “留侯,坐吧。”吕雉一指面前的位子,语气温和道。
                  吕雉的面容由于这几天为了先帝哭灵守灵,变得十分憔悴。但她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他坐了下去,“谢太后。”
                  吕雉眼神温和,语气平淡:“今天请留侯前来,是为了感谢留侯,保住了皇帝的位子。老妇已经为留侯预备了一桌宴席,望留侯不要嫌弃。”
                  张良道:“臣不敢。只是臣修习辟谷之术,五谷不食。”
                  吕雉轻轻摇头:“人生一世,时光不过想白驹过隙一样迅速,留侯何苦如此为难自己。”
                  张良闻言,低头道:“诺。”
                  到底是因为修行没了口腹之欲,还是因为那人逝世便没了心情饮食,张良不知道。他只知道这场宴席,他实在是吃的无味且压抑。
                  宴饮过后,张良便告辞,不料吕雉向宫女一挥手,给他呈上一份文书,和一个盒子。
                  “收下吧。这是先帝临终前,托付我转交予你的。”吕雉道。
                  张良不解其意,只好沉默的收下。
                  然后转身离去。
                  吕雉看着他的背影,却突然凄凉地笑起来:“张良啊张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戚氏都输了。”
                  “唯有你,唯有你,才是赢家。”


                  IP属地:山东9楼2018-04-05 22:25
                  收起回复
                    9.
                    张良先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放着一面丝帛。
                    丝帛上画着一个面容佚丽的女子——却是他年轻时的面容。
                    张良简直要被气笑了:刘邦啊刘邦,你到底是多无聊,才会画我男扮女装……
                    不,不是他。
                    这画像的下面,还有三个字:
                    戚夫人。
                    他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不知应该有什么感想。
                    看了看旁边那一卷竹简,突然就没了想看的欲望。
                    也许里面,是先帝对于当初为什么要宠爱戚夫人的原因,给他的一个解释。
                    既然如此,他已经知道了,不必再看。
                    张良一抬手,将丝帛扔进了火盆。
                    至于这竹简……


                    IP属地:山东10楼2018-04-05 22:25
                    回复
                      10.
                      张良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它。
                      算了,还是看看吧,这是他留给自己的唯一念想了。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下附一行小字,应是后添的:
                      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
                      正是张良再次梦见刘邦的那一天。
                      张良默然。只是很快有一滴一滴的水珠,洇湿了竹简,墨迹斑驳一片


                      IP属地:山东11楼2018-04-05 22:27
                      回复
                        寡小君:不想用戏文中的“本宫”一称。故用了寡小君,来源《礼记·曲礼下》,大意是,“(王)夫人称于诸侯,自曰寡小君”。
                        老妇:历史上并没有“哀家”一称,故用了“老妇”一称(《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自称“老妇”)。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选自《诗经·秦风·晨风》,翻译:至今未见意中人,忧心忡忡似醉迷。怎么办啊怎么办?你已把我全忘记!


                        IP属地:山东12楼2018-04-05 22:27
                        回复
                          写的不好,请各位谅解。


                          IP属地:山东13楼2018-04-05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