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五虎吧 关注:1,589贴子:350,598

回复:【工部·每周话题090408】主战还是主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无须理由.


IP属地:江苏21楼2009-04-08 22:06
回复
    -15 兵力悬殊没那么大吧 孙权这边是5万 刘备有1万 曹操算20万的话 3倍多一点4倍不到 要说将领的话俺觉得半斤八两 东吴不弱啊


    22楼2009-04-08 22:10
    回复
      2025-09-05 11:53: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 不战而降的也有啊 比如孙皓... 天策说的也有道理 刘璋那时候如果打得话 还是可以一战的 成都号称谷支十年


      23楼2009-04-08 22:12
      回复
        大耳控制的那些地盘都不稳的
        就是后来得了全巴蜀之地也是恨玄乎的
        那时候孟德取了汉中,蜀中一日三惊,民心多不稳
        况且刘章父子两代人经营巴蜀多年,积德推恩,盘根势力不是一下子能绊倒的,大耳利于速战,若是长期僵持,兵马粮草民心都是倾向刘璋的


        IP属地:上海24楼2009-04-08 22:17
        回复
          刘备取蜀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璋暗弱 要换成孙权你试试 巴蜀本来就易守难攻 打你个有来无回不是难事儿


          25楼2009-04-08 22:21
          回复
            俺觉得最好笑的就是先主传记载的 刘璋为了抵御张鲁 让法正去请刘备帮忙 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卧槽 真是想啥来啥 大耳这运气也忒好了点


            26楼2009-04-08 22:24
            回复
              通常来说实力打过敌方是一定会应战的
              只有当实力明显不敌对方,或者对战争的胜利或者战平缺乏一定的信心后才会有投降和应战的动摇
              投降就要权衡利害,因为考虑到对方曹操,曹丕虽然是一世枭雄,却非仁义之人,而且多疑。而东吴历经三世,这个根基在曹操是绝对不放心的降了之后对君王而言死路一条
              况且孙权当年正值壮年,还是有一番雄心的
              如果我是孙权,定然不降,一来不甘心还想有得一搏,二来是迫不得已,降了必死,目前觉悟境界还没有这么高,肯为天下人牺牲


              IP属地:上海29楼2009-04-09 09:58
              回复
                卒认为该降,为什么不降呢?曹操出兵名正言顺。孙权的哥哥孙策,把朝廷册封的太守都赶跑了。自己统治了江东,然后到了孙权这代就久不朝贡。虽为汉臣,却不行汉臣之事。虽然曹操也是半斤八两,但是他是以朝廷的名义出兵,孙权又要当汉臣又不肯投降,明显的谋反之心么。


                30楼2009-04-09 10:13
                回复
                  2025-09-05 11:47: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细作要从孙权的角度去考虑
                  如题目所言如果你是孙权,就不会这么想了
                  那时候考虑的不是什么尊王,正名的事情了
                  而是考虑战争实力对比,以及政治上的利害得失


                  IP属地:上海31楼2009-04-09 10:24
                  回复
                    是啊,战争的实力对比是4比1,政治上的话,如果一开始就投降,起码封侯拜爵么。如果打仗输了,那政治筹码就更少了。


                    32楼2009-04-09 10:27
                    回复
                      早投降一开始一定是封侯拜爵的,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投降我曹操必有厚遇,但是长远的考虑,政治是很残酷的,毕竟是你王,而且不算很昏庸,而且东吴将领受孙家三代厚恩,孙权不死,东吴人就有个造反的理由。当年因为犹豫了一下放走了刘备,现在知道后悔了,刘综就是被刺客杀死的,也照样有办法让孙权死得不明不白,就君主个人而言投降绝对是死路一条
                      后期的刘禅孙皓没有杀他们,一来政局已经稳定,民心所向趋于安稳二来这两位大爷实在不咋地,三来当时晋国司马家族还不算那么的狡诈多疑


                      IP属地:上海33楼2009-04-09 10:37
                      回复
                        刘琮,山阳高平人,荆州牧刘表之次子。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之侄女为妻,蔡氏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刘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出为江夏太守,蔡瑁、张允等众奉刘琮为嗣。刘琮与兄刘琦遂互为雠隙。荆州群臣如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均游说刘琮归降曹操,曹操军到襄阳,刘琮便举州往降。最后曹操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历史评价
                        ◆魏武故事载令曰:「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教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余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而比有笺求还州。监史虽尊,秩禄未优。今听所执,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34楼2009-04-09 10:48
                        回复
                          不知道正史怎么死的,记得演义里是被曹操指使程昱派刺客杀了刘综母子


                          IP属地:上海35楼2009-04-09 10:58
                          回复
                            而且在孙策时期,孙策不是没想过向北扩展,但是一直被陈登压制着
                            “(陈登)拜伏波将军。登在广陵,广施仁德,明审赏罚,民畏爱之。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登鲜克周章众,斩虏万数。敌举兴众返向。登以兵不敌,又划某谋克敌,斩首万级。”
                            嗯,一个开疆辟土的战争型人物尚且被曹操的手下压制,更何况是曹操亲征?小卒认为在这一点上,是很给孙权以阴影的。


                            36楼2009-04-09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