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观剧想到最多的一个词。惑,源于此词。
生命——动物、植物的生活能力,也就是跟矿物、水所以有区别的地方。认真地查阅字典后,得到的解释。
生命——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真地查阅汉语词典后,得到的解释。
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事物所具有的能够存在下去的性质;参加某种活动的资格和能力。认真地查阅汉典后,得到的解释。
认真地咀嚼解释,才发现因了太多的光环缀饰这词语,竟早已忘记它原来朴素的本质。
植物的生活能力,我们会想到什么?寒来暑往,春耕秋收,夏满冬藏,四季更迭中,各色花卉在属于它的季节里盛放、凋落;各色瓜果在属于它的季节里滋润、腐败;各色作物在属于它的季节里青涩、成熟。
动物的生活能力,我们会想到什么?强大的兽类,远远地观望之,是我们能表现的勇气;弱小的禽类,离我们太近,近得我们只记得餐桌上的食物。时至今日,我们着迷于学习兽类的生存方式,甚或着迷于娇宠动物弥补惨淡的亲情。
沧海桑田,表象是原始静态和结果静态,实为变化动态,其中的过程若没能经历,是无法体验这四个字的涵义的。到最后,我们总习以为常地接受结果静态,偶尔有的也就是感叹罢了。没有谁试图阐述它们的意义,即或长篇巨著地考证,也是为了我们——人的生存。
我们已经忘记自己与它们同生于自然。我们已经习惯于高傲地将自己从自然中拔离,习惯于优越地以俯视的心态看待自然,习惯于以身心是否得以愉悦来证明自然的意义。
那么,我们,人的生活能力,有谁会想?会想些什么?想我们傲于自然的是我们的生活能力可达精神领域?想我们煞费苦心的生存方式可谓象喻独尊?还是想我们可陶醉的得以自纷争中脱颖而出的秘籍法宝?不知不觉中,我们以对待自然的心态、状态开始验证身边的同类,惯性地用同类见证或否定活着的意义。
可是,我们的生活能力真的需要证实吗?我们的生命意义真的需要见证吗?我们真的能互相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