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吧 关注:494,489贴子:2,650,187

回复:杨过与郭芙的感情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姑姑让杨过发誓的时候,她已经把杨过当成了恋人。而杨过,还是把姑姑当师父敬重。
一年半以后,发生了尹志平事件,杨过仍然把姑姑当师父。一直到杨过遇到完颜萍,从完颜萍的眼神联想到了姑姑,才知道姑姑原来是把自己当恋人了,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
恋人总是在乎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动作。对方的一个眼神能让自己如沐春风,也能让自己心冷如冬,要说杨过在古墓就爱上了姑姑,我是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杨过对姑姑的感情,很类似亲情。像姐弟,又像母子,男女之恋的成分太少。母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很亲,但也有句这样的话,叫“母行千里儿不愁”,杨过对姑姑,就有“千里不愁”现象。
尹志平事件发生后,姑姑气跑了,杨过去找姑姑。
按照一般的寻人方法,应该是先找遍终南山,再回古墓看一看。因为杨过知道,姑姑从小在古墓长大,对其它地方有恐惧心理。
如果姑姑没回古墓,再逐步扩大搜索范围。
杨过怎么做的呢?一路下山,第二天早上看到了陆无双,纠缠了几天后,决定陪陆无双到江南!
终南山(陕西)距离江南几千里,而小龙女二十多年来没有出过古墓,她会去江南?杨过真的是去找姑姑?但杨过却自己对自己说,万一在江南碰到姑姑呢?这是自己骗自己,让自己心安罢了。
原文:
  她(小龙女)自与杨过别后,在山野间兜了个圈子,重行潜水回进古墓石室。她十八岁前在古墓中居住,当真是心如止水,不起半点漪澜,但自与杨过相遇,经过了这一番波折,再要如旧时一般诸事不萦于怀,却是万万不能的了。每当在寒玉床上静坐练功,就想起杨过曾在此床睡过;坐在桌边吃饭,便记起当时饮食曾有杨过相伴。练功不到片刻,便即心中烦躁,难以为继。如此过了月余,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去找杨过,但找到之后如何对待,却一无所知。
-------------
看看,是杨过找错了方向吧?小龙女在山野间兜了个圈子,就又回古墓了,待了一个多月呢!
而杨过,却去江南了!


17楼2018-02-05 17:20
回复
    其实金庸可以这样写:杨过找遍了终南山,回到古墓也不见姑姑,一个多月来为了找姑姑,把自己弄得形容枯槁,然后再到远处找。
    不是金庸想不来这样的情节,金庸可不是二流网络写手。金庸确实写杨过“形容枯槁”了,但那是为了郭芙。
    姑姑离开了四次,没有一次杨过是迫不及待地去找。就说绝情谷那次吧,杨过陪着一群蒙古人到处晃悠,晃悠到绝情谷,留下来吃喜宴,一不小心,碰到姑姑了。
    如果晚到一天,杨过就得管公孙止叫姑父了。
    这一段是姑姑对杨过的感情,跃然纸上:
    每当在寒玉床上静坐练功,就想起杨过曾在此床睡过;坐在桌边吃饭,便记起当时饮食曾有杨过相伴。练功不到片刻,便即心中烦躁,难以为继。如此过了月余,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去找杨过,但找到之后如何对待,却一无所知。
    金庸写情是很到位的。但杨过对姑姑的感情,却写得又费力又受质疑。


    18楼2018-02-05 17:21
    回复
      2025-11-22 00:3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按照原著里的容貌描写,比较一下郭芙和小龙女的容貌。
      1比肤色
      小龙女: 只肌肤间【少了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但见她【脸色苍白,若有病容】,虽烛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
      淡淡阳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
      郭芙:肤似【玉雪】,
      一张【雪白】的脸庞
      脸如【白玉】,
      【粉装玉琢】一般
      原文看到了,苍白异常VS肤似玉雪 玉比喻其莹润,雪比喻其洁白,而苍白除了生病还能让人想起什么?哪个美?
      关于生病绝不是我YY,后面金庸自己写的小龙女脸色苍白,【若有病容】
      【若有病容】VS【粉装玉琢】哪个美?粉装形容其脸颊粉嫩,红润,而玉琢形容其肤色透明莹润洁白细腻。
      世上无论何种事物,肯定是健康的美过生病的
      所以第一回合肤色郭芙完胜小龙女,不服来辩。
      对了还落了郭芙的一个肤色描写:
      脸色【白嫩无比】,【犹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来】,郭芙的皮肤不仅白,而且嫩,嫩到要滴出水来,象奶油一样细腻新鲜。
      金庸三写郭芙皮肤之美,从肤质、到肤色无可挑剔,美到极致,健康到极致,比不过小龙女的脸色苍白,没有血色,若有病容?
      同样的金庸也三写小龙女皮肤,除了苍白,病容,没有血色,还有什么?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第二项比目光。
      小龙女:目光中寒意逼人
      众道士见到她澄如秋水、寒似玄冰的眼光,都不禁心中打了个突。
      说着抿嘴一笑,明眸流转,风致嫣然
      郭芙:双目流动,秀眉纤长
      星眸闪动,嘴角蕴笑
      光从字面描写来看:双目流动VS明眸流转,基本持平,但是小龙女要减分的是一般情况下不会笑,只对杨过笑过一两次,在笑的时候,眼里的寒冰才化了似的目光流转起来,平时就是寒冰,令人见之生畏,而郭芙平常的表情即是双目流动。
      寒意逼人VS星眸闪动
      一个是寒冬,一个暖春,一个玄冰秋水,一个春水流动,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朝气蓬勃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到底比寒冬更胜了一筹。
      第二回合,还是郭芙略胜一筹
      第三比气质:
      小龙女:只见一个白衣女郎缓缓的从厅外长廊上走过,淡淡阳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清清冷冷,阳光似乎也变成了月光。
      郭芙:颜若朝华
      一个清冷,一个亮丽温暖;一个月光,一个朝阳。
      我就不说啥了,如果月亮能和太阳争辉,我们就不晚上睡觉,白天起床了
      朝阳既温暖,又不给人酷热骄躁之感,是太阳最美的时刻,主席才曾以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来形容年轻人。
      而月亮,除了偶尔伤怀的时候,或者特殊的节日,人们有心情偶尔欣赏一下,大多数时候,走夜路还是让人恐惧多于愉悦的,所以晚上还是回家睡觉的好。
      小龙女这个月光遭遇郭芙的朝阳,注定又输了一筹。
      第四比笑容,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女美不美,笑容很重要,要不然周幽王也不会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了。
      小龙女:小龙女听杨过称赞自己美貌,心中喜欢,嫣然一笑,真如异花初胎,美玉生晕,明艳无伦。
      郭芙:杨过见她这么一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郭芙自来将武氏兄弟摆布得团团乱转,早已不当一回事,这时见到杨过的神色,知他已为自己的美貌倾倒,暗自得意。
      大家说谁更美?


      19楼2018-02-05 17:24
      回复
        先说小龙女的异花初胎,这个词出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十三—精神篇:
        全句子是: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这异花初胎指的就是花朵含苞待放,就是花朵还没开放,还是花苞的意思,所以后面才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而郭芙是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是绽放的花朵。
        花骨朵和绽放的花朵那个更美?这还用说吗?鲜花分几个阶段:花蕾,花苞,绽放,盛开,凋零。
        这里面绽放自然是鲜花最美好的时刻
        郭芙笑起来像忽然开放的花,龙女笑起来是异化初胎,就是花骨朵。大家看看是花好看呢,还是花骨朵好看?
        杨过见了: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郭芙自来将武氏兄弟摆布得团团乱转,早已不当一回事,这时见到杨过的神色,知他已【为自己的美貌倾倒】,暗自得意。
        郭芙这一笑,让高傲的杨过,脸红了,连看都不敢再看,为郭芙的美貌倾倒。做为男主杨过,对小龙女感情深厚,可是性情和郭芙冲突,不仅从来不愿承认自己喜欢郭芙,更是自以为很讨厌她,在这种心情下,却不自觉的被她的笑容倾倒,可见郭芙是纯粹的太美,这个美和其它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你如果说龙女的笑容更美,那请问她笑完后,谁为她的笑容倾倒了?
        所以描写什么美的关键是使人迷醉倾倒。名花倾国两相欢,常使君王带笑看。你光写花美是不行的,写它倾国(颠倒众生,让君王带笑看,才真正体现出它的美来。)
        所以此段关于笑容的描写,还是郭芙完胜。


        20楼2018-02-05 17:25
        回复
          下一项,出场魅力大比拼
          美人出场,必定艳光四射,一定要有人倾倒才算真美。否则你再说怎么美,看的人没有反应,没有人拜倒在石榴裙下,还是不算真的美。
          先上小龙女:
            堂上群雄本来一齐注目朱子柳与霍都二人,那白衣少女一住来,众人不由自主的都向她望去。
            但见她脸色苍白,若有病容,虽烛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更显得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
            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
            除了郝大通、甄志丙、赵志敬等三人外,大厅上二千余人均不知小龙女是何来历,只见她美得出奇,人人心中都生特异之感。
          郭芙:
          1、杨过第一见到成年后的郭芙:
            杨过与郭芙多年不见,偶尔想到她时,总记得她是个骄纵蛮横的女孩,那知此时已长成一个颜若春花的美貌少女。她一阵急驰之后,额头微微见汗,双颊被红衣一映,更增娇艳。
          来看看下面这些用词,就知道郭芙撇过神一眼,对过神的刺激之大了,我就奇怪到底是谁总是没来由的生气,到底是过神自己,还是郭芙:
          【自卑自伤之心更加强了】【暗暗伤心】,但觉【天地之间无人看重自己,活在世上了无意味】。
          原来杨过见武氏兄弟赶到,与郭芙三人合攻李莫愁,三人神情亲密,所施展的剑法又是极为精妙,于是过神【满脸妒恨不平之色】,突然【发足狂奔】,也不依循道路,只在荒野中乱走。
          此时他【心神异常】,只道【普天下之人都要与自己为难
          看看过神的玻璃心吧!
          郭芙出场二:
          杨过转过头来,只见一个少女穿着淡绿衫子,从庙里快步而出,她双眉弯弯,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正是郭芙。她服饰打扮也不如何华贵,只项颈中挂了一串明珠,发出淡淡光晕,映得她更如粉装玉琢一般。
          【杨过只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惭形秽,便转过了头不看】
          杨过又是只看了一眼,就受不了了。
          郭芙出场三:
          杨过正吃之间,眼前斗然一亮,只见郭芙笑语盈盈,飘然进殿,武氏兄弟分侍左右。只听武修文道:“好,咱们今晚夜行,连夜赶到大胜关。我去把你红马牵出来。”三人自顾说话,对坐在地下吃饭的杨过【眼角也没瞥上一眼】。。。。
          【杨过的一双筷子插在饭碗之中,听着蹄声隐隐远去,心中百感交集,也不知是愁是恨?是怒是悲】?
          杨过这次不是因为看了一眼了,是因为一眼也没看,又玻璃心发作了,食不知味啊。
          郭芙出场四:
          杨过见她这么一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郭芙自来将武氏兄弟摆布得团团乱转,早已不当一回事,这时见到杨过的神色,知他已为自己的【美貌倾倒】,暗自得意。
          这次杨过不是为了一眼了,是郭芙一笑,令过神顿时倾倒。


          21楼2018-02-05 17:29
          回复
            在从霍都的态度分析两人容貌
            霍都见了小龙女的模样,虽然心中一动,却不知就是当年自己上终南山去向她求婚的那个姑娘,见杨过衣衫褴褛,却与她神情亲热,登生厌憎之心,说道:“咱们要比试功夫,你们让点儿地方出来罢!”
            —————————————————
            霍都不太甩她哦~~人家王子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郭芙最怕父亲,只得退了几步,气鼓鼓的望住霍都。霍都见她娇艳美貌,笑吟吟的点了点头。郭芙瞪了他一眼,转过头不理。
            —————————————————
            看霍都的反应……郭芙绝对比小龙女好看。
            在金庸的书里,用美好的事物形容人的美貌,不是很多。一般享有这个待遇的都是主角。
            说几个:木婉清的形容词:【花雪堆树】、【新月清晕】,这八个字爆一片。
            黄蓉的形容词:【丽若朝霞】
            郭芙的形容词:【颜若朝华】
            这母女很像,一个是朝霞,另一个是朝阳的光晕。都是温暖靓丽,同一个系列的。
            不用说,这四个字也是爆一片。


            22楼2018-02-05 17:31
            收起回复
              小龙女的【美若天仙】看上去很好,但其实在金庸的书里,并不是高档的形容词。因为,金庸的书里天仙太多了。
              例如:段誉是个王子,美女见过不少,但他来到曼陀罗山庄,觉得那里的丫鬟都像天仙。可见“天仙”在金书中不算高档形容词。
              段誉道:“大和尚,你一路上对我好生无礼,将我横拖直拉、顺提倒曳地带到江南来。我本来不想再跟你多说一句话,但到得苏州,见到这般宜人的美景、几位【天仙一般的姑娘】,觉得你还算大有功劳,我心中一口怨气倒也消了。咱们从此一刀两断,谁也不用理谁。”
              郭芙,是花朵一般的闺女;小龙女,美若天仙。是不是因为花朵是人间凡物,就不如天仙呢?
              看看对阿九的描写,就知道了:
              -----
              阿九:这小姑娘荆钗布裙,【装作乡姑时】秀丽脱俗,【清若冰仙】。这时【华服珍饰】,有如贵女,【花容至艳,玫瑰含露】
              阿九穿布裙和华服时,容貌并没有改变,但是穿布裙,金庸就说她清若冰仙;但是穿华服呢,就花容至艳。
              说明如花和如仙其实容貌是一样美的,不过气质不一样,象仙的时候,比较清淡素冷,重冷;而象花的时候,比较鲜艳夺目,重暖。
              同样一个美女,穿上素衣,就像仙女;穿上华服,就像花朵。
              而穿华服美呢,还是穿布裙更美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我个人反正选服装的话,如果不是经济原因,还是觉得名牌衣服穿上更显档次,更美。


              23楼2018-02-05 17:47
              回复
                金书男主最虐心的失意表现谁更甚?提起这个,大家一定会说令狐冲,其实错了,我现在粘贴一段,大家看看:
                他本来自西北向东南行,现下要与这些人离得越远越好,反而折返西北。【心中混乱】,厌憎尘世,摘下面具,只在荒山野岭间乱走,肚子饥了,就摘些野果野菜裹腹。
                越行越远,【不到一个月,已是形容枯槁,衣衫破烂不堪】,到了一处高山丛中。
                他也不知这是天下五岳之一的华山,但见山势险峻,就发狠往绝顶上爬去。
                他轻功虽高,但华山是天下之险,却也不能说上就上。待爬到半山时,天候骤寒,铅云低压,北风渐紧,接着天空竟飘下一片片的雪花。
                他心中烦恼,【尽力折磨】自己,并不找地方避雪,风雪越大,越是在悬崖峭壁处行走,行到天色向晚,雪下得一发大了,足底溜滑,道路更是难于辨认,若是踏一个空,势必掉在万仞深谷中【跌得粉身碎骨。他也不在乎,将自己性命瞧得极是轻贱】,仍是昂首直上。
                看这段的几个关键词:
                【心神混乱】:表示此人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
                【形容枯槁,衣衫破烂不堪】:令狐冲在思过崖为小师妹神伤时,也不过是面容憔悴,生了一场大病。和形容枯槁,衣衫破烂不堪,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尽力折磨自己】: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够直白了
                最后故意向悬崖峭壁上走,跌的粉身碎骨,都不在乎,【将自己性命瞧得极是轻贱】:这是完全有心而发,不可控制的殉情自毁倾向啊。
                极是轻贱,自轻自贱到了极致。
                为了什么呢?因为郭芙无意间瞥了杨过一眼,就引发了杨过这一个多月的疯颠。


                24楼2018-02-05 17:47
                回复
                  2025-11-22 00:3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月过后:
                  这番下山,仍是信步而行,也不辨东西南北,心想大地茫茫,就只我孤身一人,任得我四海飘零,【待得寿数尽了,随处躺下也就死了】。
                  在这华山顶上【不满一月,他却似已渡过了好几年一般】。上山时自伤遭人轻贱,满腔怒愤。下山时却觉世事只如浮云,别人看重也好,轻视也好,于我又有甚么干系。【小小年纪,竟然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起来。】
                  【待得寿数尽了,随处躺下也就死了】:这一句和霍青桐失意于陈家洛以后,准备浪迹沙漠,埋骨大漠的想法何其相似。没想到杨大侠自伤自怜起来,比女子更甚,随处躺下也就死了,想的何其详细,连死时的情形都想好了。
                  【不满一月,他却似已渡过了好几年一般】,不满一月,便如好几年,好沧桑的感觉
                  【小小年纪,竟然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起来。】:为了一个不经意的眼色,竟致性情大变,过神你要不要这么夸张。 中间插播一段杨过旅游途中思念小龙女时的心情:
                  沿路想起调笑陆无双、戏弄李莫愁师徒之事,在马上不自禁的好笑。想起小龙女不知身在何处,何日再得和她相会,却又愁思难遣。
                  这就是杨过对小龙女的刻骨相思,坐在马上偷笑之余,愁思难遣。
                  比起前面杨过对郭芙那一眼的反应,我特想问问金老,您老就是这么描写刻骨相思和及其讨厌这两种状态的吗?
                  杨过在断肠崖前留了月余,将玉女心经传了陆无双,始终没再得到小龙女半点音讯踪迹,知道再等也是无用,于是拔了一束断肠草藏在怀中,沙上留字,飘然离去。他心总不死,盼望小龙女又回到了终南山,当下又去古墓,但见风冠在床,嫁衣委地,徒增一番伤心而已。
                  这时候,杨过知道会古墓去找小龙女比四处乱转靠谱了,证明他智商没有问题。
                  而杨过第一次出古墓找姑姑,他却要到江南去找,找到的概率有多大呢?


                  25楼2018-02-05 17:48
                  回复
                    小龙女跳崖,生死未明,杨过离开小龙女的状态:
                    下得山来,在江湖上【东西游荡,忽忽数月】,这日行近襄阳,见蒙古军烧成白地的废墟中已添了些草舍茅寮,人烟渐聚,显是近数月中蒙古铁蹄并示南下。他虽牵记郭靖,但不愿见郭芙之面,心想:“【与雕兄睽别已久,何不前去一访】?”当下觅路赴荒谷而来。
                    东游西荡,优哉游哉,忽忽数月,一晃而过,拜访老友,何其轻松自在。
                    有形容枯槁吗?有食不知味,夜不安寝,度日如年吗?
                    【忽忽数月】,完全是【度日如年】的反义词。
                    那份爱,还没有说出来,就没有了机会。
                    最后一跪之后,电石火光在郭芙脑子闪过,她发现自己是深爱杨过的,而自己竟然不知道!
                    翻遍全书,郭芙暗恋杨过的线索很少,只能通过一些细节分析。
                    杨过飞身下城救了郭靖后,郭芙与小武晚上谈话,郭芙把杨过贬得很厉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
                    这种心理来源于何处?
                    答案是爱而不得,反向自欺。她不时地对自己说,我一点儿也不爱杨过。
                    后来,杨过一次次救她,她却总把杨过的行为往坏处想,没有来由的怨恨杨过,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
                    从杨过拒婚之后,郭芙深信杨过不爱自己,她认为自己永远得不到杨过的爱,所以,她就严防止自己爱上杨过,不时告诉自己杨过是坏人。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自欺。
                    杨芙之间天然的吸引力比较大的。开篇几个孩子相遇时,小武通报了姓名,郭芙依然说:“我不和野孩子玩”。但她对杨过就不一样,杨过连名字都没告诉她,而且是真正的野孩子,她却邀请杨过采花。但是两人都太傲娇,一个比一个硬。
                    郭芙和陆无双闹别扭的时候,郭芙担心耶律齐看上程英,说明郭芙不在意杨过,最起码不是很在意杨过。
                    而且,杨过最初说出要娶小龙女,郭芙表现得无所谓;后来杨过真娶了小龙女,郭芙也是很平静。完全不是杨过看见大小武就醋意熏陶的表现。
                    但金庸最后说,郭芙心里最爱的是杨过,我觉得不恰当。人物刻画出来,就活灵活现,作者也是无法干预的。
                    顺着郭芙与杨过的故事仔细捋,发现杨过对郭芙的诡异倒是多太多了,细思恐极。
                    如果必须说郭芙喜欢杨过,而自己不知道,那唯一的表现就是,郭芙无缘无故地讨厌杨过,在进行反向自欺,防止自己真爱上杨过。


                    26楼2018-02-05 17:49
                    收起回复
                      杨过偷听了郭芙和大小武的对话,便拉着小龙女问【倘若你是她,便嫁那一个?】,小龙女想了想说【嫁你】;杨过担心小龙女是随口说的,就又问了一遍:【你把你自己想象成郭芙,你嫁谁?】小龙女侧过头,认真地想,最后终于说【还是嫁你】,杨过才满意了。
                      杨过真的在探究郭芙的心思。
                      杨过身中情花[url]http://毒[/url]时日不多,抱着刚出生的婴儿(郭襄)与金轮打斗:
                      ---------------------------------------------------------
                      杨过望着襁褓中的婴儿感叹:“我此刻为她死拚,若是侥天之幸救得她性命,七日之后我便死了,日后她长到她姊姊那般年纪,不知可会记得我否?”想到此处,竟险些掉下泪来。
                      生命将尽之时,知道今生与郭芙机缘已失,抱着郭芙的妹妹,想象她也许会长成她姐姐的样子,不知她可否会代替姐姐,记得我否?...竟险些掉下泪来。
                      这一段的心理刻画,细思恐极。
                      郭芙刚用毒针射了龙女,出了古墓被李莫愁扔了大火里。谁救的郭芙?是杨过。杨过自己腿上烧起了大泡,却把郭芙保护的好好的。
                      接着,十几天后到了绝情谷,杨过不替郭芙档了枣核钉;八张渔网把众人围了起来,杨过这筒子先破的是郭芙身前的渔网。重伤的新婚妻子、刚坐完月子的郭伯母,都排在刚伤害了妻子的郭芙后面!
                      曾有人问:如果小龙女和郭芙都掉了水里,杨过先救谁?
                      有人回答:“先救郭芙,然后陪小龙女死。”
                      这个答案,确实书中给出的。
                      在绝情谷,八张渔网围了众人,杨过先破的是郭芙身前的渔网。重伤的新婚妻子、刚坐完月子的郭伯母,都排在郭芙后面。
                      小龙女和郭芙都掉了水里,杨过先救谁很清楚了。后来发生的事是,杨过愿意陪姑姑死。
                      让人震惊的是,此时,郭芙刚针射龙女不久。
                      ----------------
                      【八张渔网围了众人】杨过站在公孙止身后,本在渔网阵之外,但八张渔网随着公孙止的号令左兜右转,已将他围入阵内。杨过见情势危急,提起玄铁重剑,【运劲往郭芙身前】的渔网上斩去。垮喇喇一声响,渔网裂成两片,拉着网角的四名弟子同时摔倒......。
                      到了绝情谷,陆无双事事针对郭芙,杨过对陆无双说:“她不是故意的,阴错阳差没办法。”可见,杨过没把郭芙当仇人。
                      16年后,杨过还说过:“咱们虽然常闹别扭,其实情同兄妹。只要你不讨厌我,我就心满意足”的话。


                      27楼2018-02-05 17:51
                      回复
                        其实,金庸不止一次点出龙杨的母子之情。
                        例如:从古墓到绝情谷的路上,碰到了一灯和尚。一灯和尚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母鹿舔犊情深,龙女听了感触颇深。
                        再例如:16年后夫妻相会,杨过说:“我已经老了。”龙女道:“不是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二人畅谈到天明,倦极而眠,】醒来以后,杨过就提出到襄阳找郭襄。16年来,这对夫妻竟然没有圆房。而且,杨过不愿意和妻子在谷底厮守,哪怕一天。
                        到了襄阳,杨过毫不犹豫地投身战争,心道:“上天安排我与姑姑相会,实在是上天待我不薄,男儿战死沙场,正是死得其所!”
                        这里并不是说,杨过参加战争错了,而是他决定以身赴死的时候,没有表现出多少对姑姑的留恋。
                        在大胜关英雄大会上,杨过见到了失踪几个月的姑姑,两人在众人面前说了一堆肉麻的情话,杨过明白的姑姑的心思,发誓要娶姑姑。紧接着,杨过拒绝了郭靖的提亲,在郭家面前出了多年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恶气,扬眉吐气了。杨龙二人终于又回到了二人世界,但杨过很快就觉得【以前的时光尽是白活,未来的日子也大可不必再过】。
                        陈墨说,杨过一见到姑姑,就有【自毁】情结。


                        28楼2018-02-05 17:52
                        收起回复
                          有人说郭芙笨,鲁莽。其实这是金庸骗你呢!郭芙其实是个天才!
                          为啥这样说呢?
                          原文说了,郭芙1岁的时候就顽皮不堪。5岁的时候,就捉住桃花岛的小动物,有的拔羽毛,有的剪尾巴,把桃花岛弄成了【顽童肆虐之场】!
                          我邻居家的孩子,1岁的时候路都走不稳,还是在吃了很多钙片的情况下。郭芙5岁就把桃花岛弄成了【顽童肆虐之场】,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郭芙出场9岁,使了一计把12岁的大武绊了一跤,指挥双雕配合柯镇恶斗李莫愁,15岁时和大小武领了一队人马上战场。
                          金庸对于郭芙,是明贬暗扬的。
                          郭家的两位千金,性格是完全相反的。金庸对郭襄,是名扬暗贬,对郭芙,是明贬暗扬。
                          先看看姐姐和妹妹的做人修养的差别:
                          -------------------------
                          那少女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递给店小二,说道:“这是真金的钗儿,值得十几两银子罢。你拿去给我换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
                          那少妇怒道:“妹妹,你定要跟我赌气,是不是?单是钗头这颗明珠,总值百多两银子,你死赖活赖的跟朱伯伯要来,却这么随随便便的请人喝酒。瞧你回到襄阳时,妈问起来时怎么交代?”那少女伸伸舌头,笑道:“我说在道上掉了,找来找去找不到?”
                          ---------------------------
                          原来,金钗是死赖活赖向朱伯伯讨要,朱伯伯送给襄儿的。
                          --------------------------
                          从姐姐的语气看,她认为别人送的东西,是应该珍惜的。
                          而襄儿就没有这概念,笑道:“我说在道上掉了,找来找去找不到?”
                          看了吧,她一点儿亏欠的心有没有,张口就编了一个谎言!
                          朱伯伯知道了,会觉得心寒,不为金钗,是因为被轻视。
                          郭襄对神雕侠说:“我姐姐如何如何,我都替她害羞。”
                          郭襄对张君宝说:“我姐姐如何如何,你别惹她。”
                          郭襄对继任掌门说:“我姐姐如何如何,没得到遗产。”
                          -----------------------------
                          找到两日两夜未归的妹妹后,【过了黄河】,郭芙对妹妹“唠唠叨叨没完”。
                          郭芙【回了家】,【递了书信】,等郭靖看完书信,第一句话就:“妹妹如何如何。”
                          -----------------------------
                          一个是对外人说姐姐不好。
                          一个是避开外人教训妹妹,妹妹的做的错事只对家人说。
                          -----------------
                          所谓的郭芙“庸俗”,所谓的襄儿“可爱”,真是讽刺!


                          29楼2018-02-05 17:55
                          收起回复
                            一看到这么长就发晕。


                            IP属地:广东30楼2018-02-05 18: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