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金庸可以这样写:杨过找遍了终南山,回到古墓也不见姑姑,一个多月来为了找姑姑,把自己弄得形容枯槁,然后再到远处找。
不是金庸想不来这样的情节,金庸可不是二流网络写手。金庸确实写杨过“形容枯槁”了,但那是为了郭芙。
姑姑离开了四次,没有一次杨过是迫不及待地去找。就说绝情谷那次吧,杨过陪着一群蒙古人到处晃悠,晃悠到绝情谷,留下来吃喜宴,一不小心,碰到姑姑了。
如果晚到一天,杨过就得管公孙止叫姑父了。
这一段是姑姑对杨过的感情,跃然纸上:
每当在寒玉床上静坐练功,就想起杨过曾在此床睡过;坐在桌边吃饭,便记起当时饮食曾有杨过相伴。练功不到片刻,便即心中烦躁,难以为继。如此过了月余,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去找杨过,但找到之后如何对待,却一无所知。
金庸写情是很到位的。但杨过对姑姑的感情,却写得又费力又受质疑。
不是金庸想不来这样的情节,金庸可不是二流网络写手。金庸确实写杨过“形容枯槁”了,但那是为了郭芙。
姑姑离开了四次,没有一次杨过是迫不及待地去找。就说绝情谷那次吧,杨过陪着一群蒙古人到处晃悠,晃悠到绝情谷,留下来吃喜宴,一不小心,碰到姑姑了。
如果晚到一天,杨过就得管公孙止叫姑父了。
这一段是姑姑对杨过的感情,跃然纸上:
每当在寒玉床上静坐练功,就想起杨过曾在此床睡过;坐在桌边吃饭,便记起当时饮食曾有杨过相伴。练功不到片刻,便即心中烦躁,难以为继。如此过了月余,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去找杨过,但找到之后如何对待,却一无所知。
金庸写情是很到位的。但杨过对姑姑的感情,却写得又费力又受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