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870贴子:1,287,106

既然这么多人都喜欢说诸葛亮是被神话的那我索性造个神好了其实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这么多人都喜欢说诸葛亮是被神话的
那我索性造个神好了
其实是好久没发帖了刷一下存在感嘿嘿嘿
理科生写的文科类论文,轻喷啦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22 01:01回复
    文摘:本文侧重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神化历程及神化形象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原因,以及诸葛亮作为神和其他神的不同之处,侧面表现历代社会现状和人文观念,更生动展现神人诸葛亮的别样风采。
    关键词:诸葛亮 神人 神化历程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1-22 01:01
    回复
      2025-11-21 03:5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排等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22 08:17
      回复
        好像粉丝团微博里看到过类似的演变历程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1-22 08:23
        收起回复
          火前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22 09:27
          回复
            楼主人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22 09:36
            收起回复
              8小时过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22 10:01
              回复
                占个前排……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22 14:59
                回复
                  2025-11-21 03:47: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用他后半生二十七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时代。他那遗留下来的字字句句成为人们珍而重之的醒世佳言,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成为人们心中不灭的火炬。出于对他的敬仰和崇拜,他的许多故事渐渐被人们神化,武侯也逐渐从良臣变成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端坐于庙堂之上。这一神化武侯的造神过程,生动体现了历朝历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诉求,更是凸显了这位千古名相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伟大的功绩。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1-22 15:23
                  回复
                    一.诸葛亮的历史形象
                    诸葛亮,字孔明,汉末琅玡阳都人。诸葛亮四岁丧母八岁丧父,由叔父抚养长大。其十六岁时叔父去世,他便结庐隆中躬耕苦读,寻访名师广交士子。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经刘备三顾出山,作隆中一对,献三分天下之策。
                    刘备初兵少势单,诸葛亮联吴抗曹,巧得荆州之地以安身立命,时任军师中郎将。后稳守后方,辅助刘备进取西川汉中,任军师将军,总揽刘备一派事务,即“署左将军府事”。刘备称帝,立诸葛亮为丞相,欲其“助宣重光,照明天下”。然刘备兵败,白帝托孤,诸葛亮既为丞相,辅佐幼主,总揽军政大事。在平定南中叛乱后,他上奏出师表,五次挥师北伐,最终命陨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历史上记载诸葛亮的史料非常丰富,晋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即有一整个篇章专述其事。后来南朝宋文帝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据沈家本统计,注中引书“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由此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得以保存。在《诸葛亮传》这一篇,裴松之不仅采纳了《汉晋春秋》、《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还增添了许多口耳相传之事,令诸葛亮的历史形象进一步丰满定型。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1-22 15:25
                    回复
                      二.诸葛亮的神化历程及神化形象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神宗崇拜到宗教崇拜、偶像崇拜,人们一直试图将种种超人的奇迹附加到一些杰出的先人身上,让这些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人成为神灵,具有神的光辉,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崇拜对象。在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定型时,他的一部分形象开始被神化,直至明代完全分立成完整的历史形象和神化形象。在使诸葛亮成神的过程中,民间百姓、统治阶级和各类宗教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1-22 15:25
                      回复
                        1.民间对诸葛亮的神化历程
                        诸葛亮为丞相时,蜀汉出现了社会相对繁荣稳定的一段时期,这在三国乱世之中极为难得,因此其深受百姓爱戴。诸葛亮死后,国人追思,比之为召公、子产,百姓因时私祭于道上。当时的百姓对这位贤相尚还是一种对人的崇拜与缅怀。据《砚北志》记载,汉中之民,每年春月,男男女女一路哭着去诸葛亮墓上祭奠,“其哭甚哀”,这足以说明在诸葛亮治理过的西南及汉中人民心目中,他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后朝廷因此破例为其于勉县建祠。
                        自两晋南北朝始,关于诸葛亮的评议和故事等,逐渐加入了神奇灵异的元素。八阵图初为诸葛亮所创的阵列,在西晋时却被描述为“于今俨然,常有鼓甲之声,天阴弥响”,有如作法后的禁地。“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祇,岂人之精!”西晋镇南将军刘弘过隆中,有感而为祭文,其中就有赞叹他为神明的语句,虽然这只是颂德之辞,但已有神化的端倪。东晋孙盛记载诸葛亮病亡之时,“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以天上将星陨落写其病亡,已然是将他当成天上下凡的星宿了。至南朝,则有记载称诸葛亮视察火井之后,火势转旺,象征大汉火徳转盛,而蜀亡之时,该火井熄灭。这段时间,人们对诸葛亮的故事讲述,主要还是附会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隋唐宋时期,诸葛亮开始被赋予了未卜先知、转世显灵的能力。隋代盛传诸葛亮能预知隋文帝行军总管史万岁南征之事,史万岁“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唐末年德宗时,韦皋为蜀帅,镇蜀二十余年颇有政绩,时人称其为诸葛亮转世。及至宋代,民间流行讲说三国故事,甚至陆游都在“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一诗中声称诸葛亮显灵。这一段时期,人们已经不再只满足于为其添加神话色彩,而是直接将显灵、转世、未卜先知等神仙之事安放在他的身上了,所缺的也不过是最终对这位“诸葛神”做一个成体系的叙述而已。
                        到了元明时期,诸葛亮开始正式被冠以神的称号。元代《三国志平话》中就直接写道,“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诸葛亮在《平话》一书中成为了具有超凡本领的天神,可祭风雨、驱鬼神。后期舞台杂剧中,诸葛亮完全异化成一位道家神仙,着道袍鹤氅,坐金顶莲花帐,“讲习太清妙诀,修炼长生之术,参通大意,学就仙方。”至此,诸葛亮这一历史名相,就被完完全全推上了神坛,成为百姓心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神灵。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1-22 15:26
                        回复
                          2.统治阶级对诸葛亮的供奉与神化
                          最初诸葛亮去世之时,碍于礼制,暂时不能为诸葛亮建祀立庙,只是谥号“忠武”,但民间却利用岁时节令,在田间陌上祭祀诸葛丞相,“戎夷野祀,百姓巷祀”。直到景耀六年,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一年的秋天,魏镇西将军钟会统兵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可见诸葛亮的第一座祀庙此时已经建成。
                          西晋初立,晋武帝即慨叹,假如有诸葛亮辅佐,立朝称帝则不会如此艰难。到了东晋,当权者佩服其军事才能,追封其为武兴王。唐时朝廷立武庙十哲,《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诸葛亮赫然为十哲之一,入享武庙。至唐昭宗时,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既把诸葛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名号,同时也将他当作名将来祭祀。金人遵唐旧制,在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和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后,诸葛亮的祭祀中的地位仍巍然不动。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后来《三国演义》成书,影响极大,往后历代君王都有祭祀他的习惯,甚至将他与孔子一同祭祀,俨然成为一位享受正经供奉的神人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1-22 15:27
                          回复
                            3.各类宗教对诸葛亮的神化
                            在诸葛亮“成神”的过程中,宗教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再造与传播作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或假托诸葛亮为该宗教中修炼得道之神仙,或仅仅是借其事来宣传自己教义,但都或多或少为其神化做出了贡献。
                            提到诸葛亮与宗教,大概广为人知的就是道教了,因为《三国演义》一书或是元杂剧当中,诸葛亮总是一副身披道袍鹤氅,玉面朱唇的道家仙人形象。事实上,鉴于诸葛亮的历史名气和在文学作品中的精湛道术与仙家气象,为了劝勉人们修道成仙,道教正式将他拉入仙班,着力宣传。
                            而与道教并称的佛教也未曾忘记这位贤相,但它并没有生硬地将诸葛亮拉入其中,只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借用了诸葛亮的名气。佛经深奥难懂,有碍传播,为了使世人广泛接受佛法,唐代僧侣们就开始采用“俗讲”方式,以历史故事阐释佛经。唐末景霄作《四分律钞简正记》即采用了“死诸葛怖生仲达”这个典型故事。而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发现辽代佛家《大乘杂宝经》“难逃生死之灾”的俗讲中,举例阐明诸葛亮这一“卧龙仙”级别的人物也终究“到头大限躲应难”。
                            甚至近代西方文明融入,大量基督教传教士入中国传教之时,在南中少数民族地区,有的传教士声称诸葛亮乃耶稣的弟弟,以达到让那些视诸葛亮为父神的百姓信奉基督教的目的。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1-22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