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律管管口校正 时间:公元3世纪
管乐器的音孔或两端需要进行物理校正。对这个问题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是中国古代音乐家和数学家的重要成果之一。晋代荀勖(?-289年)发现十二支笛的校正公式。
19、敦煌星图
在敦煌的经卷中发现了一幅古星图,是世界现存星数较多而又最古老的一幅,大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一星图为一纸卷,长3.94米,宽0.244米,被斯坦因带到英国,但起初并未引起注意,1950年代初为李约瑟和陈世骧首先发现并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天文卷中加以介绍。此图册有手绘十二时角星图各一幅,北极区星图一幅,展示了从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另有云气图25幅,附占文,星图后还画有一电神。(根据电神的服装,头上戴的硬脚幞头,确定绘图年限在盛唐后期。
敦煌经卷的画法是现代星图的鼻祖。从十二月开始,按照每月太阳所在的位置把赤道带附近的天区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投影到一张长方形的平面图上。每月星图下方的文字,说明了太阳在二十八宿的宿次,黄昏和傍晚出现在正南方的星宿;每月星图之间的文字说明了十二次起点和终点的度数。北极附近(约相当于赤纬50-90度)的紫微垣以北天极为中心投影到一张圆形的平面图上。全图按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一千三百五十多颗星。
这卷星图只是当时某一正式星图的草摹本,摹绘者虽然保存了原图的星数和大体轮廓,但没有画出基本坐标线。将其和时代与之相近的杭州吴越国王钱元瓘墓的石刻星图相比较就可以看出。
管乐器的音孔或两端需要进行物理校正。对这个问题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是中国古代音乐家和数学家的重要成果之一。晋代荀勖(?-289年)发现十二支笛的校正公式。
19、敦煌星图
在敦煌的经卷中发现了一幅古星图,是世界现存星数较多而又最古老的一幅,大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一星图为一纸卷,长3.94米,宽0.244米,被斯坦因带到英国,但起初并未引起注意,1950年代初为李约瑟和陈世骧首先发现并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天文卷中加以介绍。此图册有手绘十二时角星图各一幅,北极区星图一幅,展示了从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另有云气图25幅,附占文,星图后还画有一电神。(根据电神的服装,头上戴的硬脚幞头,确定绘图年限在盛唐后期。
敦煌经卷的画法是现代星图的鼻祖。从十二月开始,按照每月太阳所在的位置把赤道带附近的天区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投影到一张长方形的平面图上。每月星图下方的文字,说明了太阳在二十八宿的宿次,黄昏和傍晚出现在正南方的星宿;每月星图之间的文字说明了十二次起点和终点的度数。北极附近(约相当于赤纬50-90度)的紫微垣以北天极为中心投影到一张圆形的平面图上。全图按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一千三百五十多颗星。
这卷星图只是当时某一正式星图的草摹本,摹绘者虽然保存了原图的星数和大体轮廓,但没有画出基本坐标线。将其和时代与之相近的杭州吴越国王钱元瓘墓的石刻星图相比较就可以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