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沥血以为膏
滂沱夜雨中,许仕林举着伞茫然无措,彷徨在杭州街头。
他不知道要去哪儿,不知道能去哪儿。短短几天,他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先是知道了自己的母亲不是人,父亲出家做了苦行僧,接着祭塔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她一身素白,唯有黑鬒鬒的鬓边斜插着一朵红绢花,眉目温婉和平,简直比他想象中最美的仙女还要美上三分。可是,转眼之间,金钵收去,毒咒暴露,难道他刚刚找回的母亲,三天之后就会永远失去吗?
跌跌撞撞只顾着走,辨不清过了几条街几道巷,裤腿早已被雨淋透,他也顾不上。忽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雨伞脱手,黑暗中不知飞到了何处。许仕林爬起来,弯腰摸索着寻找雨伞,不一会儿,全身就已被雨水淋湿。不知摸了几许,忽然摸到了一级台阶。
台阶?有台阶就该有屋檐,先去避避雨吧。
许仕林摸索着上了台阶,摸到了两根门柱,站在没有雨水的屋檐下,却不知这是个什么所在。片刻之后,一声春雷,电光照亮了门头上的牌匾,许仕林看清楚了——
潮神庙
“潮神庙?我也知春秋时,伍子胥衔冤而死,怒气不息,化为钱塘大潮,是为潮神。如今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何妨入庙求告一番?”
推开庙门,跨过门槛,摸索到了香烛,又借着打闪的光找到了火折子,点亮了香烛。
三吴都会,自古繁华,杭州又在钱塘江边,每年八月十八就是贺潮神的日子,那一天这里总是很热闹。可现在是春天,跟八月十八还差着半年,故潮神庙里并没别人。许仕林看那供桌已经落了一层灰,便取来洁具自己打扫了,重新摆好祭品,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
许仕林端端正正跪在神龛前:“潮神在上,杭州许仕林在此求告。我母亲峨眉山白季子,十八年前因金山寺法海强扣家父,一时激愤水漫金山,犯下大罪,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家母在塔内十八年,已经深深悔过。今晨许仕林祭塔,佛祖感于至孝,遣使收回金钵。却不知何故,三日之内家母若不离开雷峰塔,便会化为脓血而死。家母固然有罪,毕竟有情可原,罪不至死,况且又已受牢狱之灾,断无一罪两罚之理。望潮神看在许仕林一家十八年骨肉分离,今日才得与母相认,救我母亲性命!”
许仕林抬头看那神像,只见潮神银盔银甲白战袍,白发白须,却没有皱纹,印堂发红,腰板笔直,显然并不年老。他想起伍子胥身世,再拜道:“潮神在上,许仕林曾听闻,您本是春秋时的一员名将伍子胥。令尊伍奢在楚平王驾前为臣,平王无道,听信谗言,逮捕令尊,又将令兄伍尚诓入都城,全家大小三百余口,一个不留,杀得血流成河,只有您孤身一人逃出昭关,往吴国借兵。后来您领吴国大军杀进楚国,将楚平王鞭尸三百,那时您心中是何等悲愤!据说您在昭关前夜宿荒村,对月思亲,心如刀绞,又忧心前路,愁苦焦虑之下,一夜之间须发皆白。那时您对天发下宏誓,定要手刃平王,报此血海深仇。身世如斯凄凉,想必没有人比您更了解骨肉永诀之苦,难道您忍心看着许仕林也经历这样的痛苦吗?求潮神,救救我母亲吧!”
“潮神在上,许仕林知道,您是在五月初五含冤而死的。那吴王夫差误信了伯嚭谗言,竟将忠良之臣赐死,自毁国家柱石。自古以来,良善之辈受冤屈还少吗?家父也是误信了那法海挑拨离间,怀疑家母要害他,才跟着法海上了金山,后来悔之无及。也是在五月初五端阳节那天,家父劝家母饮下雄黄酒,现了蛇妖原形,后来一切苦难皆由此而起。想必您也知道这含冤受屈之苦,与家母本是同病相怜,难道您眼睁睁看着她就这样死去吗?”
“潮神啊潮神,我这般恳求,你为什么不说话?是了,想必是空口无凭,嫌许仕林心不诚意不至。听说莱阳有个敫桂英,在海神庙不惜一死,这才打动了海神爷,将那负心汉王魁捉拿归案。如今许仕林也不惜一死,求潮神发恩德救我母亲!”
许仕林站起来,除下发冠,打散发髻,一咬牙,大喝一声,便往供桌的尖角上撞去。
就在这时,忽听一阵犀利的破空声,一物从庙外飞来,在供桌前一展,水花一溅,打灭了数支香烛。许仕林只觉得眼前一花,头撞在了一个软物上,悠悠然被荡了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小青赠与他的那把雨伞,上面的雨水还在滴滴答答往下滴落。
电光照亮了昏暗的潮神庙,一声春雷仿佛就在头顶炸响。许仕林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声跫音,由远及近。
莫不是……潮神显灵?
许仕林转过身去,跪伏在地,战战兢兢不敢抬头,听着那跫音步步走进,甚至听得到沾在那双鞋上的雨水溅落在地的声音。一下一下,虽不重,却足以激得他的心也跟着颤抖。
“仕林!”一双温暖而柔软的臂膀扶住了他,“你做什么傻事!”
许仕林这才抬起头来,睁开了泪眼勉强辨认:“小青姨母?”
“傻孩子,你怎么能轻生!”
幸好她送给仕林的雨伞就在不远处,感应到他要寻短见,飞来救了他一命,自己也是因着雨伞的感应,才找到了此处。
“我……我听说莱阳敫桂英投缳自尽,打动了海神爷……我是想求潮神救我母亲啊!”
敫桂英一事,小青也有所耳闻。那是五年前的事了,东海四公主身死之后,八太子送她的遗体回东海。安置好姐姐的遗体,他心中苦闷,出海散步,这一天刚好到了莱阳卫的海神庙,恰遇敫桂英孤魂飘荡。好一个侠肝义胆的八太子,护着一缕游魂离莱阳、度青州、越泰山、穿运河、过考城、入兰封,直奔汴京城,在宰相府活捉了负心汉王魁。
只可惜,今日没有神灵过往。听你倾诉的,只有一个小青。
“糊涂!潮神要是救得了你母亲,姨母早就去求他了!好孩子,乖孩子,天晚了,睡一觉吧,醒来就好了。”
小青掐了个昏睡诀,让许仕林沉睡在自己的臂弯里。她带上那柄雨伞,送许仕林回到李宅,放下雨伞,为仕林除靴安置在床榻上,掖好被子。
睡吧。
滴水成冰的寒冬里,何妨学做一条蛇呢?睡醒了,春天就到了。
雨住,云霁,月出。
四更已过,未交五鼓。
她为仕林驱鬼的时候,也是这般时候吧?
那时候仕林抓着她的手不放,在睡梦中把她当成了白季子。她坐在脚踏上,给他唱了一支曲子,是什么来着?
正月里,正月正,雨鬓风鬟思洞庭。总赖柳君传尺素,血书和泪寄双亲。
迈步跨过了门槛,回身关门。趁着一轮月色,过小桥,揭柳帘,绕花淑,穿过了钱塘祠,便是清波门。
小青回过头去,柳荫掩映下的李宅,在这雨后的月色中格外清晰。
这就是仕林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
十八年啊!他从小没有爹娘,遭了多少嘲笑和白眼?受了多少孤苦和凄寒?
月照纱窗,未干的雨水在芭蕉叶上滚动——他是不是在这窗边攻读过诗文?读到那“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的名篇,他有多少次想象过母亲温柔的抚摸和慈爱的笑颜?
风飘落絮,清波门外的渡头上揽着一只孤舟——他是不是在这柳下送别过好友?折柳本为留客,奈何杨花辞树,便作抛家傍路人。流水东风终是客,一生沦落本无家,又能把别人留在何处?
水泛银光,山披黛色,青石砌成的小径已被脚板踩得光滑——不用说,他肯定也有顽皮的时候,是不是坐在湖边用石子打过水漂?不,他独坐湖边,只怕多半是在思念着他那毫无印象的双亲吧?
纵有柳君仗义,又把家书寄往何方呢?
二月里,龙抬头,三姐梳妆上彩楼。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
小青放开脚步,踏着粼粼月色,凌波而行。一路北去,翩飞的裙裾下,波澜微漾,一层一层荡出去,很快就融入了湖光。雨过天晴,湖山如洗,云开月明,清风习习。都说西湖堪比西子,果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经意间抬头一望,只见长桥卧波,宛如西子腰间玉带,不由得微微发怔——怎么,不知不觉竟走到了这里?
还记得第一次到这里时,她还在纳罕:“姐姐,断桥怎么没断呀?”
“断桥怎么就一定要断呢?”白季子笑了,向她解释“断桥残雪”之典。
就是在这断桥边的柳荫下,她们遇到了许仙——桂枝罗汉的转世,姐姐爱了数百年的人。可又谁知后来,杀出了金山寺之后,白季子腹内疼痛行走不得,竟又是在这断桥歇息。后来许仙找来,小青拔剑要杀了这个懦夫,白季子却苦苦阻拦,直气得小青差点离她而去。
白季子有多爱许仙,小青是知道的。
姐姐一生淡泊无争,唯有为了许仙,才会豁出一切,丧失理智。从仙山盗草到水漫金山,莫不如是。水斗之时,她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姐姐——发髻散乱,双目通红,喃喃自语,状若疯魔,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眼里心里只有许仙、许仙、许仙。
小青一直没觉得许仙有何出众之处,值得白季子爱到奋不顾身。就像她始终也看不懂那戏台上的王三姐——薛平贵是个甚等样人,值得她身担不孝、与老父三击掌、苦守寒窑十八载?可是那又如何呢?爱就是爱,值得,不值得,又怎样呢?她若爱他,莲心也可以当作蜂蜜吞下;她若不爱,甘蔗与黄连又有什么区别?
就像她自己一样——“差点”离姐姐而去,最后不还是回来了吗?感情的事,哪有什么等价交换,哪有什么值得不值得?
三月里,是清明,眼望江南泪淋淋。人言洛阳花似锦,我久在监中不知春。
小青飞身上了断桥,扶着白玉栏杆,回首南顾——浮光荡漾,有如风拂素缟,黛色的群山连绵起伏,远方的雷峰塔笼着月色,有些朦胧。
十八年——姐姐已经有十八年不曾看过春暖花开。
三天——还有三天,也许姐姐就再也看不到春暖花开了。
拖不得了。
再这样拖下去,且不说会不会真有人及时来解第二道禁咒,谁知道仕林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就算他按捺得住,谁知道法海那“从长计议”是要计议些什么?或者,白季子会不会真的碰死在塔心柱上?
赌不起,她实在赌不起啊!
姐姐,请恕小青,不能与你共度岁月静好了。
愿你今后平安喜乐,永无灾愆。
五更鼓罢天欲曙。西山皎皎皓月,东山耿耿孤星。
小青最后环顾了一遍这风月湖山,微微一笑,头上扶一扶盘龙髻,领口正一正攒珠扣,腰间紧一紧丝鸾带,更无迟疑,纵身跃入西子湖,击碎了一片浮光。
四月里,蔷薇香,鸳鸯宝剑定鸳鸯。揉碎桃花红满地……
揉碎桃花红满地。
红,满,地。
东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西边还黑着。
倏然一声,龙泉出鞘。
姐姐,小青来救你了。
万籁俱寂的黎明中,一道青色的闪电骤然击中了雷峰塔顶。
白季子在塔内,只听见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粉尘簌簌而下。她惊而抬头,只见一股鲜血正顺着塔心柱流下。
“不!青妹!不要!”白季子一声嘶吼,目眦欲裂。
汩汩鲜血沿着塔壁,成流成束,仿佛雷峰塔披上了一件绛红袍。伴随着阵阵哀鸣,塔壁开始出现裂纹。塔内,那一股鲜血已触到了锁链,仿佛活物一般将锁链包裹起来,白季子怔怔看着那鲜血顺着锁链蔓延到自己的手腕、脚踝。幽幽火光从血泊中升起,静静燃烧着,没有丝毫灼热的感觉,却只见那铁锁嘶嘶地冒着白烟,以看得见的速度被烧蚀着。
裂躯以为薪,沥血以为膏,举一把熊熊烈火,誓要熔断这沉重的镣铐!
东方的半天朝霞,正在一寸一寸逼退着黑暗。
塔壁上,碎砖断木已经开始崩落。塔心柱摇摇欲坠,锁链上也布满了裂缝。白季子一咬牙,一提气,运起被压制的法力,全力以赴攻向塔心柱根部。只听阵阵闷响连绵不绝,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正在断裂、崩解。
塔壁震颤,大块大块的碎片跌落下去,激起一大片尘沙。被血染红的塔心柱摇摇晃晃,忽然一声爆响,地动山摇,刺目的强光照彻苍穹。白季子的身躯被一股大力掀出去,铮然一声,困住她的铁链和铁镣粉碎为点点金尘。
失去了根基的塔心柱终于缓缓倾倒,四分五裂的塔壁轰然坠落。白季子被摔在一边,狼狈地躲避着大大小小的碎块。塔心柱重重砸在地上,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嘶鸣,断为数截。
滚滚烟尘散去,白季子颓然坐倒在废墟中,披头散发,满面尘埃,白衣上布满血污。
雷峰塔的每一块碎片,都染着小青的血,宛如片片桃花被风撕碎。
镗啷啷一声,一柄宝剑跌落尘埃。
白季子循声望去,认得出来,这是小青的龙泉宝剑。她茫然四顾,唯有塔心柱原本的根部,还留着一滩殷红的血泊,血泊里还落着一支猩红的绢花。她已无力站起,手脚并用爬到血泊前,伸出划痕累累、满是尘灰的手,似乎要抓住什么,却终于不敢触碰。
蛇的血,是冷的吗?
小青的血,是冷的吗?
万道霞光迎出一轮红日,鲜血一般滚烫,鲜血一般耀眼。白季子扶着地面,慢慢直起身子,任由和煦的清风吹拂面颊,任由温暖的阳光抚慰身躯,早已泪流满面。
TBC
沥血以为膏
滂沱夜雨中,许仕林举着伞茫然无措,彷徨在杭州街头。
他不知道要去哪儿,不知道能去哪儿。短短几天,他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先是知道了自己的母亲不是人,父亲出家做了苦行僧,接着祭塔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她一身素白,唯有黑鬒鬒的鬓边斜插着一朵红绢花,眉目温婉和平,简直比他想象中最美的仙女还要美上三分。可是,转眼之间,金钵收去,毒咒暴露,难道他刚刚找回的母亲,三天之后就会永远失去吗?
跌跌撞撞只顾着走,辨不清过了几条街几道巷,裤腿早已被雨淋透,他也顾不上。忽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雨伞脱手,黑暗中不知飞到了何处。许仕林爬起来,弯腰摸索着寻找雨伞,不一会儿,全身就已被雨水淋湿。不知摸了几许,忽然摸到了一级台阶。
台阶?有台阶就该有屋檐,先去避避雨吧。
许仕林摸索着上了台阶,摸到了两根门柱,站在没有雨水的屋檐下,却不知这是个什么所在。片刻之后,一声春雷,电光照亮了门头上的牌匾,许仕林看清楚了——
潮神庙
“潮神庙?我也知春秋时,伍子胥衔冤而死,怒气不息,化为钱塘大潮,是为潮神。如今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何妨入庙求告一番?”
推开庙门,跨过门槛,摸索到了香烛,又借着打闪的光找到了火折子,点亮了香烛。
三吴都会,自古繁华,杭州又在钱塘江边,每年八月十八就是贺潮神的日子,那一天这里总是很热闹。可现在是春天,跟八月十八还差着半年,故潮神庙里并没别人。许仕林看那供桌已经落了一层灰,便取来洁具自己打扫了,重新摆好祭品,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
许仕林端端正正跪在神龛前:“潮神在上,杭州许仕林在此求告。我母亲峨眉山白季子,十八年前因金山寺法海强扣家父,一时激愤水漫金山,犯下大罪,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家母在塔内十八年,已经深深悔过。今晨许仕林祭塔,佛祖感于至孝,遣使收回金钵。却不知何故,三日之内家母若不离开雷峰塔,便会化为脓血而死。家母固然有罪,毕竟有情可原,罪不至死,况且又已受牢狱之灾,断无一罪两罚之理。望潮神看在许仕林一家十八年骨肉分离,今日才得与母相认,救我母亲性命!”
许仕林抬头看那神像,只见潮神银盔银甲白战袍,白发白须,却没有皱纹,印堂发红,腰板笔直,显然并不年老。他想起伍子胥身世,再拜道:“潮神在上,许仕林曾听闻,您本是春秋时的一员名将伍子胥。令尊伍奢在楚平王驾前为臣,平王无道,听信谗言,逮捕令尊,又将令兄伍尚诓入都城,全家大小三百余口,一个不留,杀得血流成河,只有您孤身一人逃出昭关,往吴国借兵。后来您领吴国大军杀进楚国,将楚平王鞭尸三百,那时您心中是何等悲愤!据说您在昭关前夜宿荒村,对月思亲,心如刀绞,又忧心前路,愁苦焦虑之下,一夜之间须发皆白。那时您对天发下宏誓,定要手刃平王,报此血海深仇。身世如斯凄凉,想必没有人比您更了解骨肉永诀之苦,难道您忍心看着许仕林也经历这样的痛苦吗?求潮神,救救我母亲吧!”
“潮神在上,许仕林知道,您是在五月初五含冤而死的。那吴王夫差误信了伯嚭谗言,竟将忠良之臣赐死,自毁国家柱石。自古以来,良善之辈受冤屈还少吗?家父也是误信了那法海挑拨离间,怀疑家母要害他,才跟着法海上了金山,后来悔之无及。也是在五月初五端阳节那天,家父劝家母饮下雄黄酒,现了蛇妖原形,后来一切苦难皆由此而起。想必您也知道这含冤受屈之苦,与家母本是同病相怜,难道您眼睁睁看着她就这样死去吗?”
“潮神啊潮神,我这般恳求,你为什么不说话?是了,想必是空口无凭,嫌许仕林心不诚意不至。听说莱阳有个敫桂英,在海神庙不惜一死,这才打动了海神爷,将那负心汉王魁捉拿归案。如今许仕林也不惜一死,求潮神发恩德救我母亲!”
许仕林站起来,除下发冠,打散发髻,一咬牙,大喝一声,便往供桌的尖角上撞去。
就在这时,忽听一阵犀利的破空声,一物从庙外飞来,在供桌前一展,水花一溅,打灭了数支香烛。许仕林只觉得眼前一花,头撞在了一个软物上,悠悠然被荡了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小青赠与他的那把雨伞,上面的雨水还在滴滴答答往下滴落。
电光照亮了昏暗的潮神庙,一声春雷仿佛就在头顶炸响。许仕林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声跫音,由远及近。
莫不是……潮神显灵?
许仕林转过身去,跪伏在地,战战兢兢不敢抬头,听着那跫音步步走进,甚至听得到沾在那双鞋上的雨水溅落在地的声音。一下一下,虽不重,却足以激得他的心也跟着颤抖。
“仕林!”一双温暖而柔软的臂膀扶住了他,“你做什么傻事!”
许仕林这才抬起头来,睁开了泪眼勉强辨认:“小青姨母?”
“傻孩子,你怎么能轻生!”
幸好她送给仕林的雨伞就在不远处,感应到他要寻短见,飞来救了他一命,自己也是因着雨伞的感应,才找到了此处。
“我……我听说莱阳敫桂英投缳自尽,打动了海神爷……我是想求潮神救我母亲啊!”
敫桂英一事,小青也有所耳闻。那是五年前的事了,东海四公主身死之后,八太子送她的遗体回东海。安置好姐姐的遗体,他心中苦闷,出海散步,这一天刚好到了莱阳卫的海神庙,恰遇敫桂英孤魂飘荡。好一个侠肝义胆的八太子,护着一缕游魂离莱阳、度青州、越泰山、穿运河、过考城、入兰封,直奔汴京城,在宰相府活捉了负心汉王魁。
只可惜,今日没有神灵过往。听你倾诉的,只有一个小青。
“糊涂!潮神要是救得了你母亲,姨母早就去求他了!好孩子,乖孩子,天晚了,睡一觉吧,醒来就好了。”
小青掐了个昏睡诀,让许仕林沉睡在自己的臂弯里。她带上那柄雨伞,送许仕林回到李宅,放下雨伞,为仕林除靴安置在床榻上,掖好被子。
睡吧。
滴水成冰的寒冬里,何妨学做一条蛇呢?睡醒了,春天就到了。
雨住,云霁,月出。
四更已过,未交五鼓。
她为仕林驱鬼的时候,也是这般时候吧?
那时候仕林抓着她的手不放,在睡梦中把她当成了白季子。她坐在脚踏上,给他唱了一支曲子,是什么来着?
正月里,正月正,雨鬓风鬟思洞庭。总赖柳君传尺素,血书和泪寄双亲。
迈步跨过了门槛,回身关门。趁着一轮月色,过小桥,揭柳帘,绕花淑,穿过了钱塘祠,便是清波门。
小青回过头去,柳荫掩映下的李宅,在这雨后的月色中格外清晰。
这就是仕林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
十八年啊!他从小没有爹娘,遭了多少嘲笑和白眼?受了多少孤苦和凄寒?
月照纱窗,未干的雨水在芭蕉叶上滚动——他是不是在这窗边攻读过诗文?读到那“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的名篇,他有多少次想象过母亲温柔的抚摸和慈爱的笑颜?
风飘落絮,清波门外的渡头上揽着一只孤舟——他是不是在这柳下送别过好友?折柳本为留客,奈何杨花辞树,便作抛家傍路人。流水东风终是客,一生沦落本无家,又能把别人留在何处?
水泛银光,山披黛色,青石砌成的小径已被脚板踩得光滑——不用说,他肯定也有顽皮的时候,是不是坐在湖边用石子打过水漂?不,他独坐湖边,只怕多半是在思念着他那毫无印象的双亲吧?
纵有柳君仗义,又把家书寄往何方呢?
二月里,龙抬头,三姐梳妆上彩楼。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
小青放开脚步,踏着粼粼月色,凌波而行。一路北去,翩飞的裙裾下,波澜微漾,一层一层荡出去,很快就融入了湖光。雨过天晴,湖山如洗,云开月明,清风习习。都说西湖堪比西子,果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经意间抬头一望,只见长桥卧波,宛如西子腰间玉带,不由得微微发怔——怎么,不知不觉竟走到了这里?
还记得第一次到这里时,她还在纳罕:“姐姐,断桥怎么没断呀?”
“断桥怎么就一定要断呢?”白季子笑了,向她解释“断桥残雪”之典。
就是在这断桥边的柳荫下,她们遇到了许仙——桂枝罗汉的转世,姐姐爱了数百年的人。可又谁知后来,杀出了金山寺之后,白季子腹内疼痛行走不得,竟又是在这断桥歇息。后来许仙找来,小青拔剑要杀了这个懦夫,白季子却苦苦阻拦,直气得小青差点离她而去。
白季子有多爱许仙,小青是知道的。
姐姐一生淡泊无争,唯有为了许仙,才会豁出一切,丧失理智。从仙山盗草到水漫金山,莫不如是。水斗之时,她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姐姐——发髻散乱,双目通红,喃喃自语,状若疯魔,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眼里心里只有许仙、许仙、许仙。
小青一直没觉得许仙有何出众之处,值得白季子爱到奋不顾身。就像她始终也看不懂那戏台上的王三姐——薛平贵是个甚等样人,值得她身担不孝、与老父三击掌、苦守寒窑十八载?可是那又如何呢?爱就是爱,值得,不值得,又怎样呢?她若爱他,莲心也可以当作蜂蜜吞下;她若不爱,甘蔗与黄连又有什么区别?
就像她自己一样——“差点”离姐姐而去,最后不还是回来了吗?感情的事,哪有什么等价交换,哪有什么值得不值得?
三月里,是清明,眼望江南泪淋淋。人言洛阳花似锦,我久在监中不知春。
小青飞身上了断桥,扶着白玉栏杆,回首南顾——浮光荡漾,有如风拂素缟,黛色的群山连绵起伏,远方的雷峰塔笼着月色,有些朦胧。
十八年——姐姐已经有十八年不曾看过春暖花开。
三天——还有三天,也许姐姐就再也看不到春暖花开了。
拖不得了。
再这样拖下去,且不说会不会真有人及时来解第二道禁咒,谁知道仕林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就算他按捺得住,谁知道法海那“从长计议”是要计议些什么?或者,白季子会不会真的碰死在塔心柱上?
赌不起,她实在赌不起啊!
姐姐,请恕小青,不能与你共度岁月静好了。
愿你今后平安喜乐,永无灾愆。
五更鼓罢天欲曙。西山皎皎皓月,东山耿耿孤星。
小青最后环顾了一遍这风月湖山,微微一笑,头上扶一扶盘龙髻,领口正一正攒珠扣,腰间紧一紧丝鸾带,更无迟疑,纵身跃入西子湖,击碎了一片浮光。
四月里,蔷薇香,鸳鸯宝剑定鸳鸯。揉碎桃花红满地……
揉碎桃花红满地。
红,满,地。
东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西边还黑着。
倏然一声,龙泉出鞘。
姐姐,小青来救你了。
万籁俱寂的黎明中,一道青色的闪电骤然击中了雷峰塔顶。
白季子在塔内,只听见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粉尘簌簌而下。她惊而抬头,只见一股鲜血正顺着塔心柱流下。
“不!青妹!不要!”白季子一声嘶吼,目眦欲裂。
汩汩鲜血沿着塔壁,成流成束,仿佛雷峰塔披上了一件绛红袍。伴随着阵阵哀鸣,塔壁开始出现裂纹。塔内,那一股鲜血已触到了锁链,仿佛活物一般将锁链包裹起来,白季子怔怔看着那鲜血顺着锁链蔓延到自己的手腕、脚踝。幽幽火光从血泊中升起,静静燃烧着,没有丝毫灼热的感觉,却只见那铁锁嘶嘶地冒着白烟,以看得见的速度被烧蚀着。
裂躯以为薪,沥血以为膏,举一把熊熊烈火,誓要熔断这沉重的镣铐!
东方的半天朝霞,正在一寸一寸逼退着黑暗。
塔壁上,碎砖断木已经开始崩落。塔心柱摇摇欲坠,锁链上也布满了裂缝。白季子一咬牙,一提气,运起被压制的法力,全力以赴攻向塔心柱根部。只听阵阵闷响连绵不绝,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正在断裂、崩解。
塔壁震颤,大块大块的碎片跌落下去,激起一大片尘沙。被血染红的塔心柱摇摇晃晃,忽然一声爆响,地动山摇,刺目的强光照彻苍穹。白季子的身躯被一股大力掀出去,铮然一声,困住她的铁链和铁镣粉碎为点点金尘。
失去了根基的塔心柱终于缓缓倾倒,四分五裂的塔壁轰然坠落。白季子被摔在一边,狼狈地躲避着大大小小的碎块。塔心柱重重砸在地上,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嘶鸣,断为数截。
滚滚烟尘散去,白季子颓然坐倒在废墟中,披头散发,满面尘埃,白衣上布满血污。
雷峰塔的每一块碎片,都染着小青的血,宛如片片桃花被风撕碎。
镗啷啷一声,一柄宝剑跌落尘埃。
白季子循声望去,认得出来,这是小青的龙泉宝剑。她茫然四顾,唯有塔心柱原本的根部,还留着一滩殷红的血泊,血泊里还落着一支猩红的绢花。她已无力站起,手脚并用爬到血泊前,伸出划痕累累、满是尘灰的手,似乎要抓住什么,却终于不敢触碰。
蛇的血,是冷的吗?
小青的血,是冷的吗?
万道霞光迎出一轮红日,鲜血一般滚烫,鲜血一般耀眼。白季子扶着地面,慢慢直起身子,任由和煦的清风吹拂面颊,任由温暖的阳光抚慰身躯,早已泪流满面。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