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时,管家要带领下人进去,每个人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他们双手托盘,拇指指尖要在盘沿以外,走进餐厅先绕桌一周。上菜的方位也有讲究,比如上菜从左边上,饮料酒水从右边上。上酒水要说的话也是固定的,比如问主人要不要把酒杯中的陈酒倒掉,换新的酒,就说:“refresh?”问要不要再来点就说:‘tempt?’,这个程序的要旨就是优雅,每个动作都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熨报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管家服务,很早以前,管家就开始将熨过的报纸和早餐一起送到主人的卧室。教授熨报纸课程的是国际管家学院的校长唐纳德·伟登(Donald·E·Weedon),他已经70多岁了,曾为英国皇室当过管家,拥有20多年的管家教学经验。据唐纳德校长介绍熨报纸可以杀灭上面的病菌,同时可以让未吃进纸张里的油墨充分干透,以防主人读报后弄一手黑。熨斗就是我们熨衣服所用的普通熨斗,但一定要是专门用来熨报纸的。“要不当天的头条新闻就会出现在主人的衬衫领子上了。”熨报纸的课讲了两个小时,祁彦巍没觉得难学,“很简单就掌握了。不过这种服务即使在英国的贵族家庭也很少有人用了,除非那种遗老遗少为了摆谱。”
敲门是管家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做的动作,管家如何敲主人的门也很有讲究。
在管家学院,来自英国的礼仪教师约翰·罗伯森(John·G·Robertson)讲到,早上起来,管家进主人卧室要轻敲3下门,如果里面没有回应,心里默数到10再敲,如果还没有回应,就可以直接推门进去了。罗伯森老师让6个学生分别演示了不同的情况,没有默数就进门不对,敲门声音太响不对,每次敲的多于3下也不对。如果推门进去后主人不便见客,比如没穿好衣服,那就应该马上退出去。但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即使主人让管家出去,管家也要坚持告诉主人发生了什么事。
“作管家最重要的是细致。”祁彦巍告诉记者,“主人要出游,管家事先得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路线的安排中一定要有医院,如果有突发情况比如小孩爬山受伤,马上就能想到去哪就医。一般至少要设计两条路线,预防堵车或者说这家医院不行,要去另一家医院。虽说这些计划都是以防范为主但一点都不能疏忽。”
管家要时刻保持警觉,比如叫车。保护主人上车时,管家要面向车头,打开车门之前要左右环视一下,“这样即使真有妄图行凶者也可以暗示他你是有防备的。”祁彦巍说。打开车门后管家应该站在车门的后面,“这样如果有紧急情况前面有车门挡着,后面有管家挡着,可确保主人的安全。”
老师说过:注重细节是关键所在。祁彦巍对这一点深有感触,他说:“学习时最难把握的就是细节,比如出去做访问教学,参观工厂博物馆等时,你要注意脚底是不是干净,出门时一定要擦鞋;约好几点集合必须是几点,最好能提前到。即使没迟到,但其他人已经先到了,还是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进餐时一直要挺直腰板,不能低头闷吃,要积极地寻找话题聊天,离桌找东西时考虑好餐巾应该放哪里,如果随便放,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分一定低。因为最后的评估是根据平时的表现给出的。前几届的学员就有对礼仪的认识与老师有分歧无法沟通而退学,或因表现不佳而评估没有合格。我们这一届还好,大家都通过了评估。”
英式管家本地化——尴尬不尴尬
“一个拥有英式管家的主人,他的房子至少要有2000—3000平方米,并有地下室,这才有必要请一个管家来打理。和乔丽晶的住户,一般房子都在30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也就400多平方米,没有谁的客厅能开宴会。而且即使要开那么大宴会也没有训练有素的团队配合。”
“现在我们都是自己在家熨熨报纸,给亲友开心,自己给自己擦皮鞋。还比如摆餐具,正式用餐时主人们要相向而坐,桌子的两侧都要摆上酒杯,而且至少要有白酒杯、红酒杯、香槟杯三种杯子,而和乔丽晶公寓的住户所用餐桌都不够你摆完那一套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