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音方块字吧 关注:26贴子:324
  • 3回复贴,共1

为了增强表述能力,汉语是否应该引入从句和倒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空


1楼2017-10-09 19:53回复
    这个问题很好。要回答此类问题,需要讲究分析方法。一部分人可能会说,从句是西方语言的特点,不能用来强求汉语,就像汉语有很多模糊的词汇,无法用西方语言表达一样。只能说这是从主观感情出发,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为类比不一定是逻辑有效推论。这样推论有两个问题,一是假定英语肯定不需要汉语的类似词汇,所以我们也不需要英语的语法。这是不对的。英语当中也引入了一些汉语的精炼的概念,比如yin and yang,还有印度的因果业力karma等。二是假定从句是洋货,提倡是崇洋媚外、道德败坏,这也是不对的。从句是正常的语言现象,汉语也有,只是语序和英语不一样。不同语序有不同的应用特点,也可以客观分析。下面,先说说是否需要从句,然后再简单说一下前置和后置的利弊。


    2楼2017-10-09 19:53
    回复
      2025-10-26 15:47: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否需要从句,主要取决于听者是否具有需要的背景或上下文知识,并且默契的接受未说的假定。听者具有相似的知识背景,比如同龄人、兄弟姐妹、熟悉的朋友之间的对话,往往不需要从句。提到一个事物、一个人,大家都知道对方指的是什么。小说也多属于这类情况,所以《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很少使用从句。在什么情况下,说者和听者可能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呢?多发生在法制化社会和高等教育当中。即使在古代,立法者和执法者、公民之间也可能素不相识,执法者和公民可能不了解每一条法律背后的精神和具体条件,这时使用从句可以增加法律的严谨性。使用散句虽然可以表达出内容,但是逻辑关系和结构不如从句清晰。在科研教育领域,学者创造出新的概念、观点,尚未被读者了解,通过从句可以紧凑表达出新科学概念和观点的必要细节。另外,在辩论当中,双方不需要默契的接受对方的观点,而是互相质疑对方的事实逻辑漏洞。这时候,说者需要对自己的表述的对象、适用条件进行必要的嵌入式或者说从句式的说明。综合起来,从句是有益、必要的语法和修辞手段。


      3楼2017-10-09 19:53
      回复
        关于倒装,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认定某种语序是正常语序,才有倒装之说。其实,后置从句可能是自然语序。自然语序可以定义为不影响句子主干表述的语序。比如,主句是“作家正在写一本书”,从句可以置于“书”之前,或者之后。插入“书”之前,会把主句成分分开,而置于“书”之后,并不影响主句结构,所以后置反而是自然语序。如果熟悉“主谓宾(SVO)”和“主宾谓(SOV)”语序的概念,不难看出,从句后置是SVO语言(比如汉语、英语)的自然语序,从句前置是SOV语言(比如日语、韩语)的自然语序。因此,我们的从句其实可以说,是永久倒装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恢复正常的后置语序。


        4楼2017-10-09 1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