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吧 关注:28,336贴子:93,876

关爱就在我们身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北京的朋友们有没有听说过光爱学校?很多人认为北京,天子脚下,怎么会有那么困难的学校,事实证明,的确有的!


1楼2009-01-04 22:21回复
    上面这段是光爱学校的汪老师所写,我们带着感恩的心,一起走进光爱学校,看到了天真可爱,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懂事让人更加心疼!


    3楼2009-01-04 22: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下面是记着对石校长的一段采


      4楼2009-01-04 22:26
      回复
        还记得石青华吗?那个收留了103个流浪儿的安徽金寨人。一年前,《新民周刊》记者走进他在北京的光爱之家,将这个铮铮铁汉的慈善柔情报知公众。 

        一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冬天,光爱之家里孩子们怎样了?还有石青华,如今关注他,多了一个理由——这一年间,在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上,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公交车身上,在高速公路旁矗立的大广告牌上,我们一次次地看到以他和103个孩子的故事为主题的“中美史克芬必得”广告。 


        这个广告是怎么回事?有了商业行为的渗入,石青华的慈善义举还能那么纯粹吗?他,还有光爱之家,能承接住公众的拷问吗? 

        撰稿·《新民周刊》杨 江(首席记者) 
        摄影·潘文龙(记者)


        5楼2009-01-04 22:26
        回复
          《新民周刊》:一年过去了,原先的103个孩子还剩下多少? 

          石青华:76个。 

          《新民周刊》:那27个哪去了? 

          石青华:有的去正规学校读书了,有的去学习汽车修理,还有些去上班了。也有一些回家了。这一年,新进来的也有十几个。反正这几年进进出出的差不多有200来个孩子。 

          《新民周刊》:去正规学校念书?难吗? 

          石青华:非常难!一个暑假,我找了不下10所学校。人家不是提出户口问题,就是提出借读费问题,还有学校提出“万一你的孩子把我们的孩子带坏了怎么办”的问题?好不容易说服一个学校,还要有一个月的试读期。 


          难,还有融合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不适应正规学校的教学方法;还有和同学的交往问题,我们的孩子自卑、自我封闭。 


          《新民周刊》:你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石青华:我们的孩子经济条件没法和别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零用钱比较多,我们的孩子可能一分钱也没有。再一个就是正规学校课外活动比较多。孩子回来跟我说,石校长,学校安排我们去郊区养牛场活动,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干活习惯了,你能不能和学校说一下,我们就不去了。 


          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怎么办,孩子知道我没有能力给他交那些费用,故意这么说的。我也尽量给孩子一些钱,另一方面也和学校沟通,学校很理解,让孩子写报告,申请奖学金,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大家都在关心他们。


          7楼2009-01-04 22:27
          回复
            《新民周刊》:孩子主动提出不参加户外活动,但是心理的落差还是很大的。 


            石青华:是的,他们非常想回来。这也是一种逃避。但我始终鼓励他们要坚持住。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说,他们发现只要坚持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新民周刊》:有退缩的吗? 


            石青华:有。我尽量在经济上支持孩子们,但是一些不必要的攀比我也不理会。孩子们应该接受这个挑战。我们告诉他们,你们终究是要走出去的,一定要去适应社会。有一个孩子走出去4次了,每次失败而归,但我们还是鼓励他走出去。 


            《新民周刊》:怎么会屡次失败? 


            石青华:这个孩子第一次是去学习汽车修理,结果不到3天就回来了,因为他自控能力比较差,虽然已经16岁了。 


            我们第一次送出去4个孩子学习汽车修理,到现在只有一个留在修理厂。我当初就知道他们肯定只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结果,一下子跑回来3个,说外面的环境不好,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胜任,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8楼2009-01-04 22:27
            回复
              我说的那个孩子,后来我又送他去学室内装修,没一个星期,老板说,不付工钱都不要他了。因为这孩子过去流浪养成了很多坏毛病,在光爱之家可能还容易克制,到了社会上就暴露了,骂脏话,捣乱,和工人闹矛盾。 


              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我和他谈心,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校长,我知道,你不帮我,我就死路一条。他在社会上碰壁了,需要一个避风的港湾。你说我怎么办,只好又让他回来。后来又帮他联系去学做糕点,结果不讲卫生,一个星期后又被退回来了。我还在帮他想办法,总归要帮他掌握一门生存技能,走进社会。 


              《新民周刊》:你觉得烦吗? 


              石青华:很烦!为了帮他找机会,我托了好多人,人家本身就对这些孩子有顾虑。我要说服人家接受他们,给他们机会,要说很多很多好话。 


              有时候烦了,恨铁不成钢,真想揍这孩子几下,可又舍不得。 


              《新民周刊》:现在,像这样到了年龄要走向社会的孩子有多少个? 


              石青华:近10个。成功走向社会的才有5个。


              9楼2009-01-04 22:28
              回复
                教育 


                《新民周刊》:我刚才看了孩子们画的画,画面的右上角很沉重,从儿童心理学角度,似乎反映了孩子们对未来的迷茫? 


                石青华:确实像你发现的那样,孩子们在自信外表下隐藏着忧郁,不少孩子担心小学读完后的出路问题。所以今年这几个走向社会的孩子,我一定要花大力气帮助他们,一定要让他们成功。这几个孩子一旦成功了,对其他孩子就是鼓励。我需要几个成功的例子! 


                原先有些孩子可能对学习好坏无所谓,混一天是一天,但现在他有理想了,这个变化是很了不得的。我们要为他实现理想铺垫道路,但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今年暑假我啥事没干,就为这几个孩子就业找人、托关系。我不指望我的这些孩子能考上大学,毕竟他们有这样的经历、有局限。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融入社会,独立生存的问题。 


                《新民周刊》:孩子们陆续进入青春期了,你怎么教育? 


                石青华:确实存在暗恋的问题。你知道,我们这样的学校不能出一点问题。我们与高校合作开设卫生课,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有时候,我们也把话挑明了,比如有个孩子吉他弹得好,歌也唱得好,一些女孩子很喜欢他。我跟孩子们说,他很优秀,但喜欢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能给予他帮助,你们看到他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不好的一面,看看能不能帮助他。这个男孩确实优秀,但是很骄傲,比较霸道,让别人给他打饭,不顺心了,就踹别人一脚。


                10楼2009-01-04 22: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新民周刊》:你怎么“对付”他? 


                  石青华:他房间就在我隔壁,我经常和他谈心。你不是犯错误了吗,那我就不许你弹吉他,让你反省。这样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你不让他展现,他比谁都着急。反过来,如果他改正了,我就适当给予他奖励。 


                  《新民周刊》:你的师资队伍呢? 


                  石青华:现在有7位专业教师,都正规师范专业毕业,有教师资格证,并且有相当的从教经验。原来他们都是志愿者。以前,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让他不再忧伤,找到温暖的感觉。现在不够了,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的文化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可以进入正规的学校。我们现在虽然能完成小学文化教育,但是要让孩子完成初中、高中学习,甚至将来考大学,就必须进入正规学校。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志愿者了,我们必须有专业的师资队伍。 


                  现在已经有一个孩子进入北京市的一个正规小学了,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一步一定要走好,对其他孩子是一个榜样,一个希望。 


                  《新民周刊》:对将来接受这些孩子的其他学校而言,也会增强一份信心,多一个被说服的理由。 


                  石青华:是的,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到别的学校去,不再需要试学期了。


                  11楼2009-01-04 22:30
                  回复
                    广告 


                    《新民周刊》:因为芬必得的广告,你受到过质疑吗? 


                    石青华:有。有些人说,石青华,你现在成名了,大街小巷的广告,都是你的大头像,这些苦难的孩子让你成名了。说这话的人实在是没有看到我成名背后的很多很多无奈,我是一点不想成名的,可孩子要吃饭啊。 


                    《新民周刊》: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石青华:一开始,我的态度很简单,就是——不拍!我此前靠自己的幼儿园收入,还有一些朋友的参与,做了3年,坚持下来了。我当时就想,芬必得做广告,不找明星,找我干吗?所以,我很坚决地回绝了,我觉得我们没那必要! 


                    《新民周刊》:那后来怎么又答应了? 


                    石青华:关键是后来想通了,要为孩子以后的出路考虑,拍广告一方面能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的情况,这样帮助我们的人就多了。 


                    《新民周刊》:广告播出后的实际效果呢? 


                    石青华:社会反响超出了想象。播出一个月后,最多的一次到学校来的人起码有七八百人。 


                    《新民周刊》:是来帮助你的还是来调查你的? 


                    石青华:不同的人都有。人太多了,我只好把门关起来,不能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


                    12楼2009-01-04 22:30
                    回复
                      新民周刊》:学校后来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也有这个原因? 


                      石青华:主要是房屋纠纷,本来那个房子一年5万元租金,很便宜。但是一个做物流的老板开价30万元一年,房东就见利忘义了。他感觉我做广告发财了。 


                      我们是签了合同的,起初我不同意搬走,房东就经常骚扰我们。我们几个老师开会后决定搬走,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环境。孩子们的心本来就是受伤的,不能再受刺激了。有一个孩子甚至要拿刀把那个物流经理砍死,说这样就可以保住我们的家了。我拦住那孩子,一直做思想工作,最后这孩子说,原谅他吧,一个没有爱的人不能理解这个家的重要性。 


                      《新民周刊》:回到刚才的话题,芬必得广告给学校和孩子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好处? 


                      石青华:教学设备的改进、孩子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我们有了专业的体育、美术、音乐、电脑教室,还有图书室。生活方面,每个孩子每天有一袋鲜奶。这些都是芬必得广告带来的效应。不然,人家不了解我们学校。吃的问题,在广告播出两个月后,基本就都得到解决,现在餐餐有肉,告别了以前顿顿吃大白菜的历史。 


                      《新民周刊》:广告直接收入多少,用到哪里去了? 


                      石青华:20多万元,第一批广告款用于学校现在的校舍租金了。 


                      《新民周刊》:其他呢?比如捐款。 


                      石青华:我们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账户上已经筹集到了80多万元的捐款,这些都是广告影响带来的社会捐助。所有的捐款我都要求汇到那里。


                      13楼2009-01-04 22:30
                      回复
                        /


                        14楼2009-01-04 22:37
                        回复
                          .


                          15楼2009-01-04 22:39
                          回复
                            石青华校长是个很随和的人,学校的老师们也都是志愿老师,他们对每一个学生都想对待自己的孩子,呵护着,培育着


                            16楼2009-01-04 22: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下面这段,描述的是以为年轻帅气的体育老师…


                              17楼2009-01-04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