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比例装甲模型吧 关注:113贴子:610
  • 10回复贴,共1

T-Model与威龙 1/72 M1114悍马对比评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听说T-Model的M1114在大陆已经开始预订,我看着手上的现货不禁陷入沉思。想想自己前两周从香港海淘终究太年轻,祖传的龙货说不定还能再续一阵。真相到底如何,请收看今天的走进模学。


IP属地:上海1楼2017-06-25 18:58回复
    本次对比的两款1/72模型是 T-Model 的第一款产品 TM-7201M1114升级装甲型悍马 和 威龙的7295 M1114悍马两辆装。这两款产品的板件图网上已经很多,我就不再重复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模型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威龙的套件除了有可供选择安装的烟雾弹发射器零件之外,还附有一张内容丰富的水贴。

    不过考虑到近来在中东的悍马车上各类标示已经非常少,没有水贴的T-Model也可接受。
    从T-Model产品发布到现在,其细节是否“肉”的争议一直存在。我的观察结果是不肉,但是其黄色的塑料颜色在相机镜头下比较难获得满意的拍摄效果。之前有大佬的测评贴中有喷过灰的板件,有疑问的吧友可以前往一看:http://www.moxdao.com/thread-27444-1-1.html
    本贴将重点关注上述两款产品的异同,对肉不肉的问题不再详细说明。


    IP属地:上海2楼2017-06-25 21: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下面开始正式对比,灰色零件为威龙,黄色零件为T-Model
      一、车架
      与履带车辆平平的车体下表面不同,轮式车辆的底部往往是结构复杂的车架。因为车架的好坏一般对模型的外观影响不大。这一部分的好坏往往能看出一款轮式车辆模型的诚意。

      车架下表面,即对地的一面。一眼看去两款产品的视觉丰富度和零件细致程度都不错。细看的话会发现威龙的悬挂比较窄,也比较高。各类管线车轴威龙没有分开开模,而是用纵向的塑料片表现,好方便一体开出。T-Model则是单独开出了杆状的零件。

      车架上表面,即对车的一面。这一面能看出两家模型厂对细节的取舍差异。威龙在这面基本舍弃了所有细节。T-Model的产品则好上不少。在悬挂弹簧与车架的连接位置,车轴中部的传动机构上都开出了细节。T-Model的车架前部凸起部分是发动机散热风扇。

      从车前方向观察车架,威龙在T-Model的发动机散热风扇位置给出了一块散热板零件,并开出了细密的纹路。对此零件存在的必要性我表示很难理解。因为威龙的悍马引擎盖并不能打开,这块零件在制作完成后是完全看不见的。另外在车体与车架合拢时这个零件还会造成干涉。T-Model的相同零件见图片左一,是与车体连在一起的,没有开出散热纹路,但是开出了周边的细节。

      这是散热板的实车照片,以供比对

      前悬挂的下表面

      后悬挂的下表面


      相对而言,T-Model的细节看起来比例和线条更自然,简化更少。比如车轴中间的这个万向轴,T-Model开出了相互咬合的两个接头,威龙的就只是一个方块。

      在弹簧这个零件上威龙开的比T-Model要好,相对而言更有圆润感与立体感。T-Model的弹簧看上去像是完全被压紧的样子。

      弹簧实车照片,以供比对


      IP属地:上海3楼2017-06-25 22:26
      收起回复
        二、车轮
        车轮是轮式车辆的灵魂。
        我们先来看一下实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两款模型的车轮

        可以看到威龙的轮子不论是轮毂和胎面的比例,还是胎纹都是错误的。T-Model的轮胎外形是正确的。

        再看细节。两款产品轮毂上的螺钉都开出了螺帽与螺母的落差,但威龙的更为工整,T-Model的则有部分螺帽出现了注塑不全。细节上T-Model更为出色,开出了胎面上的文字和轮毂上的气门芯。

        T-Model轮胎独特的分件方式在其设计图发布之后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大家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三个字:有缝么?我做下来的答案是:有, 而且这缝是厂家零件设计问题造成的。追求完美的玩家可以使用补土填掉。想偷懒不填的话问题也不大,这缝并不是很大,在正常的肉眼观察距离下几乎不可见。以这几道缝的代价,换来的是轮胎两面的细节及可以媲美树脂轮胎的鼓胀感,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实在完美主义的,可以等等看有没有厂家会出配套的树脂轮胎。
        三、座椅

        两款产品的座椅如上图所示,完全不一样。威龙的前排座椅莫名地比他自己的后排座椅小一圈。

        实车的座椅如上图。请格外注意椅背的形状。由此可以发现T-Model的座椅外形相对正确。


        细节上我们以驾驶员座椅进行比较。放着威龙完全错误的椅子细节不谈,这两款模型都尝试开出椅子底座上的细节。但威龙的细节看起来像是合模落差,而且整体矮一截。

        这是椅子底座的实物照片,可以看出是钢质的架子外包软质织物。从高度判断T-Model的外形正确。


        IP属地:上海4楼2017-06-25 23:03
        回复
          四、车内舱

          威龙的车体为滑块一体开出,T-Model的则按片分件。对比之下,威龙的车体侧面板有点过厚。这点可以从车体与车门的连接处看出。
          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是,T-Model开出了车体中部的内部支架。

          经由打开的车门可以看到驾驶员座椅背后的支架。照片右上角的结构就是车顶上的武器站座圈。武器站就是通过这样的支架牢牢架在车辆底盘上的。比较可惜的是T-Model只单独开出了车中部两侧的架子,武器站座圈开在了车顶的反面,并没有单独分件。

          发动机舱,威龙没有给出。T-Model开出了发动机的细节。这里的管线稍微有些肉,看起来有点象方便面。

          实车看起来也有点乱

          驾驶舱。威龙给出了车载电台及电台架。这部分零件T-Model没有给出。驾驶台及正副驾驶位置的细节则是T-Model比较出色,细小的空调出风口也有开出。威龙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处理有点抽象,补这么块板就算完了么?

          威龙的零件比较粗壮,上图是排挡杆与72比例树脂人腿的对比,明显过于粗大,这个问题如果制作带有人物的作品时会造成不协调感。而且与实车对比,龙的排挡杆少了一根,手刹的方向也不对。

          实车驾驶员位置照片,可以看到有两根排挡杆,手刹的位置应该是向前而不是向后。

          T-Model的驾驶员位置,可以看到排挡杆的粗细更为合适。


          IP属地:上海5楼2017-06-25 23:43
          回复

            从车前向车后看,两款产品在车舱与车斗的隔板这个零件上有较大区别。威龙使用蚀刻片表现,整体与车身垂直,正面是光板,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是,T-Model则开出了塑料零件,与车体呈一个后倾的角度,表面有细节。

            从悍马维护手册上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这块隔板确实与车体呈一个后倾的角度,T-Model的形状正确。

            从车后部看车斗,这部分两款产品比较相似,T-Model在隔板上的细节更多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面上的长方形凹陷其实是一个连通车内和车斗的移门。再看T-Model在这块隔板的正面细节可以发现他们开出了相对应的移门把手(虽然比较粗大),即上面示意图上“M1114 ONLY”的部分。

            车体背面两款产品差异较大。威龙在两侧开出了少许细节,而T-Model则是数排非常细致的铆钉。

            铆钉需要特写才能看清


            IP属地:上海6楼2017-06-26 00:18
            回复
              五、车顶

              两款产品在车顶这个零件上的分模有区别,威龙将前风挡连同车顶一起使用透明塑料开出,方便了组装,但是影响了素组作品的观赏性。另一个大的区别是武器站座圈开孔的位置,龙的居中,T-Model的相对靠后。细节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T-Model多了几个铆钉。

              从实车图可以看到开孔的位置确实应该是靠后的,T-Model正确。

              车体右侧的顶盖。T-Model在这里犯了一个考证错误,根据实车,右侧的车体尾部是没有百叶格栅的。因为这个格栅是这载空调的通风口,而空调装在车斗的左侧。这部分威龙的正确。

              实车图片,可以看到这一侧的车体后部并没有格栅

              车顶内部,T-Model开出了前面所说的武器站座圈支架,威龙是平板。

              车斗盖,威龙也是用透明件开出。相对而言T-Model的细节更加细致,大小也更符合实车。

              实车的车斗盖,以作对比

              车斗盖反面,两款产品都开出了一定的细节。

              在多样性方面两款产品各有特色,都可以制作成车斗盖打开的状态。
              威龙给出了打开时支撑车斗盖的液压杆零件,但是说明书和零件上都缺乏明确的定位指示。(所以我也没做,大家知道有就行了)
              T-Model开出了车斗盖和车顶相连的轴,可以很方便地定位成打开位置,但是没有给出液压杆零件
              这两家。。。。唉。。。。

              值得一提的是T-Model的天线座,可以看到做出了弹簧的螺旋形状,威龙的是光板


              IP属地:上海7楼2017-06-26 00:43
              回复
                六、车身

                从车体侧面也可以看到两款产品对细节的取舍。相对而言威龙的铆钉更粗大更夸张,而T-Model的铆钉比较细小。
                另外就是引擎盖的锁定扣,威龙简化成了一根细直线,T-Model的形状相对准确。另外车体侧面与底片连接处有一个下凹的部分,T-Model有表现而威龙没有。

                实车图片,以供对比

                车体的右边,这里T-Model又犯了一个考证错误(右侧难道有诅咒么。。。)请注意靠近副驾驶车门轴位置的菱形格栅部件,实车上应该被一块钢板盖住。这里威龙的正确。

                实车照片,以供比对

                引擎盖可以说是T-Model完胜。蚀刻片的细节威龙全部省略,吊环也是实心的。
                正方形散热口的条纹威龙的看似细致,但是宽度并不正确。
                值得注意的是威龙给出了两种形态(升起和落下)的发动机进气口部件,图中我安装的是落下的形态,而T-Model则只有升起状态的零件。
                T-Model的后视镜是一个亮点,镜体与支架之间镂空,镜体背面也开出了细节。这点威龙的完全错误。
                威龙的雨刮器与窗户一体开出,T-Model给出了单独的蚀刻片雨刮器零件。

                实车照片,以供对比,可以注意引擎盖上的散热口及两侧的后视镜。

                威龙的车灯与引擎盖一起开出,T-Model则单独使用透明零件开出。可以看到威龙的车灯和引擎盖之间淤积了塑料,而T-Model的较为立体。从这张图也能看到威龙的实心吊环与T-Model的蚀刻片吊环。

                车斗挡板背面,两款产品都开出了一定的细节。但是两者的细节完全对不上。。。我也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实车图片。

                车体后侧,T-Model在这里也有考证错误。在车后侧的左上角应该有个天线座,威龙给出了而T-Model没有。有点奇怪的是套件中给出了天线座的零件,但是没有天线座的基座,说明书中也没有指示。
                威龙车体和后保险杠之间的空隙稍微有点大,这个是车架过高造成的。
                其他细节大同小异,铆钉的区别在前面已经谈过,这里看得更清楚。威龙在车斗挡板上开出了“AM General”的字样,反正实车上我也没见。反而实车上这个位置常见的捆扎带两款产品都没有开出。
                另外车尾保险杠挂钩底座两侧实车上有翼状零件,两款产品也都没有给出,我看到有大佬的作品上有自制该部件。

                实车照片,以供比对,可以注意天线座,捆扎带,车身与保险杠的间距,保险杠上挂钩的底座


                IP属地:上海8楼2017-06-26 01: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前脸部分两款产品有比较大的区别。威龙的突出部分完全独立于引擎盖,而且比引擎盖中央突起部分略宽。两个大灯非常突出。T-Model的突起部分是从引擎盖中央伸出,宽度略小于引擎盖中央突起部分。大灯基本与周围齐平。对比实车可以发现T-Model的外形正确。
                  另外T-Model的前部格栅作了镂空处理,效果更为立体。
                  当然T-Model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格栅两侧的引擎盖铰链过于粗大。

                  实车照片,以供对比,可以注意突起部分与引擎盖的关系,前大灯与格栅的关系及引擎盖的铰链部分。
                  七、车门

                  威龙的车门也直接用透明件开出。
                  T-Model则使用里外两个零件粘合。这样的做法避免了车门内侧的推出孔问题,但是也造成了车门厚度略大的问题。
                  T-Model车门的亮点在于开出了车门上凹陷的铆钉细节。照片拍得不是很清楚,在左上方这扇门上稍微明显点。
                  另外前面忘记讲了,T-Model将车门的铰链细节开出,十分细致。图片可以倒回去看上面的车体侧面图,这里就不重复了。

                  实车图片,可以看到车门的厚薄程度。同时这张照片还能看到副驾驶台上的细节

                  实车车门,以供对比,可以注意凹陷的铆钉及车门的铰链


                  IP属地:上海9楼2017-06-26 01:57
                  回复
                    八、武器

                    从外形上看,T-Model的武器站零件更为细致,并且给出了内部旋转机构及手柄
                    但T-Model的枪架零件有所简化,枪架的下半部分独立开出,上半部分则和武器本身开在一起

                    武器站舱盖正面,威龙一体开出,而T-Model分了两个件,中间有细致的铰链细节,方便做出折叠的打开状态

                    实车照片,以供比对,请留意武器站舱盖打开时的折叠式样

                    武器站舱盖反面,两者细节类似,但T-Model在这个位置有两个推出孔,做打开状态的话需要处理一下

                    实车舱盖图,可以看到舱盖撑杆的结构。模型上两款产品都把撑杆按照折叠状态开在了舱盖反面,其实打开状态的话这两根撑杆应该支起。

                    M2机枪及Mk19榴弹发射器部分。可以看到两款产品都较为细致。但如果对照图片细看,可以看到T-Model对武器线形和细节表现较为准确。比如M2 机枪的散热孔,威龙只象征性地做了一排,而T-Model全部做出。M2机枪握把之间的扳机,威龙省略而T-Model做出。另外威龙的Mk19榴弹发射器使用了与M2机枪通用的握把零件,就显得小了,T-Model的榴弹发射器握把大小比较正确。
                    威龙的武器支架没有省略。图中可以看到M2机枪支架上的铁铲握把状结构,这个结构在许多悍马的武器架上都能看到。Mk19榴弹发射器的武器架结构相对少见,我没有找到类似的图片。



                    实车枪架照片,可以看到铁铲握把状的结构,只不过枪架上架的不是M2


                    IP属地:上海10楼2017-06-26 02:43
                    回复

                      弹箱部件,T-Model的两种弹箱都开出了上面的子弹,而且都有各自外形及弹链结构
                      威龙的M2弹箱用一个盖子一盖了事,Mk19的弹体则前后粗细一样。
                      此外威龙的M2弹箱说实话开得有点抽象,完全看不出箱体的形状。
                      Mk19 弹箱 两款产品都有略微的缩水,较真起来的话T-Model的缩水更明显,因为他们的大么。

                      防盾部件,威龙使用了塑料件,T-Model使用了蚀刻片。威龙的塑料件过厚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塑料件反而毫无细节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此外防盾的折角应该是圆弧而不是尖锐的角度,向后折的幅度也没有那么大。威龙的防盾肯定是不对了。T-Model的防盾对不对要看玩家。(因为蚀刻片要靠自己折。。。)

                      实车防盾照片,以供比对。
                      九、总结
                      对比作到这里,已经比完了。两款产品孰好孰坏相信各位吧友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T-Model无论是在细节准确度上亦或是开模水平上,都要比威龙好一个档次,其中肯定有T-Model开发人员付出的心血,也有开模技术和考证资料在这些年间的进步。
                      玩家在购买模型时不仅考虑套件本身的好坏,自身的制作水平和经济承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平衡了这三者才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作品。客观讲,威龙的悍马在制作便利性及一盒两个的性价比上(针对正常价格,非现在的炒家价格)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希望大家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悍马模型。


                      IP属地:上海11楼2017-06-26 0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