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60,845贴子:3,060,830
  • 5回复贴,共1

疫苗及把脉辨别胎儿男女的引申:从立法规定中看中医的无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预防接种的有关规定: 

儿童出生后,请监护人尽快(1个月内)到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 

规定免费疫苗: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 
1岁:乙脑疫苗 
1岁半~2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百白破(第四次)、乙脑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5岁:乙脑疫苗 
7岁: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精白破(第一次) 
10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15岁:精白破(第二次) 
上述为国家强制免费接种,为查询到种“人痘”及国家强制规定服用的中医预防汤药


1楼2008-12-06 16:53回复
    帮孕妇做B超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医生将被撤消行医资格,这条规定已纳入7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的第四十二条。对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对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两次以上的,或者以赢利为目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单位和医生,卫生部门将撤消其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未发现有关禁止中医把脉、看乳头、相面等辨别胎儿男女的法律法规


    2楼2008-12-06 16:56
    回复
      2025-08-01 00:36: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对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时可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诊断依据均以西医检查结果为准,未见可用来作为诊断的中医检查手段


      3楼2008-12-06 16:59
      回复
        在医疗卫生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 

        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 
        2.完全没有反射和肌张力; 
        3.停止自主呼吸; 
        4.动脉压陡降; 
        5.脑电图平直。 
        除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脑死亡诊断标准外,各国制定了多种脑死亡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法国Mollaret标准(1959) 
        美国Schwab标准(1963) 
        美国Minnesota标准(1971) 
        瑞典标准(1972) 
        日本脑波学会脑死亡委员会标准(1974) 
        墨西哥标准(1976) 
        英国皇家医学会脑死亡标准(1976) 
        美国NIH脑死亡协作研究组标准(1977) 
        美国联合调查标准(1977) 
        美国总统委员会标准(1981) 
        日本大阪大学标准(1984) 
        台湾标准(1984) 
        日本厚生省脑死亡研究班标准(1985) 
        比利时标准(1986) 
        拉美16国标准(1989) 
        匈牙利标准(1989) 
        冰岛标准(1991) 
        法国标准(1994) 
        英国皇家医学会脑干死亡标准(1995)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脑死亡诊断指南(1995) 
        美国神经疾病和中风国家研究所诊断标准(1997) 
        加拿大脑死亡诊断标准(2000)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是采用这个标准或与其相近的标准;有近30个国家立法通过了脑死亡标准。 

        未见中医的关于死亡的诊断标准


        4楼2008-12-06 17:01
        回复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从检测到预防到干预,未见中医信息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47526.html?si=1


          5楼2008-12-06 17:04
          回复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也乐的看中医粉丝们来辩解,呵呵


            6楼2008-12-06 17: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