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恒力吧 [ SH:600165 ] 关注:5,574贴子:2,475
  • 7回复贴,共1

学习贴!新手和老手都可以来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自己资金的保证!自己知识的积累!多多学习!!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1-07 12:24回复
    《如何识别股票下跌前的逃命信号》
    股价下跌前夕,市场总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被套者常常忽略了这些市场的语言。
      1、股价跌破60日均线,一般意味着一轮中级下跌行情的开始,此时宜阶段性出局。若股价跌破号称生命线的120日半年线、250日年线时,往往意味着该股长期趋势已转弱,此时即使被套,亦应退出观望为佳。
      2、大盘股、基金重仓股涨幅超过30%,宜见好就收。原因在于,这些大盘股都为多家机构持有,波段操作成为住基调,股价一旦出现较大涨幅这些机构必然互相比赛出逃,跑得慢的只能被套在山顶上。
      3、证劵媒体或监管部门发出“规范”、“防范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之类的讲话,通常意味着市场调整即将开始。
      4、同板块有部分个股率先大跌,往往是该板块走弱的信号。特别是板块中有号召力的个股下跌,其他个股迟早会有所反应。
      5、图形上从上至下突现大黑棒并破重要平台,不管第二天有反弹没反弹,还是收出十字星,都应该出掉手中的货。
      6、突然放量大涨,往往易形成短线高点。这样的大涨往往是短命行情,侥幸碰对了别以为会“天长地久”。
      7、重大利好往往是重大的套人机会。53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1-07 12:24
    回复
      2025-09-13 04:5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新股上市的投资技巧》
      新股具有多种投资优势,有的含有多年滚存利润,股本小的新股极有可能大比例送转股;新股没有以前的套牢筹码,上档抛压轻;刚刚上市的时候业绩优良,没有过多的问题;新股比较容易受到资金关注,市场表现活跃,短线机会较多。因此,新股往往是股民关注的投资焦点之一。但在操作时,我们要掌握如下技巧:
        新股上市前的分析技巧
        1。新股比价分析
        将新股与市场中同一地域板块间的公司、同一行业间的公司、同一市场题材公司、业绩相近的公司、相同流通股本规模及类似股本结构间的公司进行比价,选择平均价来确定该股的预计价格,即为上市后的理论定位价格。如果该企业在其所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定位价格可以更高一些。
        2。公司基本面分析
        其中重点是业绩分析,不仅要看每股收益,还要注意业绩的稳定性。要和往年的业绩相比,关注业绩是否具有成长性。相对来说,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强。
        3。股本扩张潜力分析
        新股是否有更强的股本扩张潜力主要关注其滚存利润、公积金和净资产这三个因素,扩张潜力巨大的个股能为将来的强劲走势提供有力的题材支持。
        4。股本及股东情况分析
        流通股本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市场的炒作。观察公司的股东情况,即什么样的公司、机构、个人是其大股东,还要看大股东间持股的比例如何。
        5。题材与概念分析
        市场资金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特别是在后续新股不断上市的时候,新股很快就会变成旧股。通过分析历史行情可以看出,能够在上市后得到充分炒作的新股不仅仅凭借“新”,更重要的是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概念有关。投资者根据招股说明书分析新股的时候,需要注意公司的经营范围、所处行业、在建项目和募集资金用途,从中发现市场容易感兴趣的题材。
        新股上市后的投资技巧
        对新股投资的重点是要从大势和个股两个方面把握机会。
        首先,投资新股要看大势。如果大盘处于大幅下跌的市道中,绝大多数个股的走势都将受到影响,真正逆大势而为的股票毕竟是少数。如前两年熊市中发行的新股,后来有很多跌破发行价。如果在大盘上涨趋势中,新股得到炒作的机会比较大,也可能形成新股上涨和大盘上涨的互动效应,甚至出现次新股成为大盘风向标的局面。
        其次是在个股方面,根据技术分析,正确把握买卖时机:
        1。新股上市首日的换手率分析:如果新股上市首日的换手率适中,买卖较活跃,预示着有资金介入,后市可重点关注。如果换手率过低,说明一级市场中签持股者的惜售心态较重,在二级市场主力资金难以收集筹码的情况下,后市行情仍将有反复。投资者还要关注盘口的价量配合情况,在新股的分时走势图上,出现价升量增、价减量跌的形态最为理想,这类新股可以重点关注。
        2。新股上市首日的K线分析:新股上市首日高开拉长阳线的,不宜追涨,以免被套;如果平开或低开后出现长阳线,则当天不宜立即买进,该股往往会在第二天出现盘中调整走势,投资者再择机介入;如果新股上市首日走出长阴线的,则要坚决回避,该股后市将面临一段下调行情,一般需要数天或十几天后才能企稳,待其见底后买进。如果新股上市首日,K线实体较小,则说明多空分歧大,其发展趋势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3。新股上市首日的指标分析:技术指标一般至少需要数天的计算周期,新股刚刚上市期间,大多数指标还没有形成,这时主要是观察分析盘中指标和分时指标,其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是15分钟随机指标和15分钟OBV能量潮,当OBV急剧增长,而KDJ出现低买信号时,可以把握盘中买入时机。
        投资新股的要领
        1。投资新股要有耐心,不是每只新股上市后都能得到市场追捧的。由于主力资金对新股的炒作都要经过筹码收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长的可能需要三四个月,短的也需要几天。所以,投资者要耐心等待新股调整到位后的买进时机。
        此外,只有极少数新股在上市首日出现低定位的情况,这需要投资者事先做好定位分析,提前准备,才能及时果断地介入。
        2。在新股的投资中要遵循“大涨胆要小,大跌胆要大”的原则。因为新股存在合理的定位中枢,上市以后如果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大幅低开和高开,或者上市后出现快速上涨与下跌,都属于非正常行情,这时投资者需要把握股价异动机会,及时采取反向操作。如果新股上市后因为利好政策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新股出现过度高开或过大涨幅,投资者需要及时卖出;如果新股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过度低开或大幅下跌时,要大胆买进。Jtq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1-07 12:26
      回复
        《买股必须买龙头》
        其基本特征有五点:
          第一:具有不同凡响的市场地位。一般,它的启动能够带动一个板块,甚至是一轮中级行情;
          第二:个股基本面不可有重大利空,属于朝阳产业;
          第三:股票相对价格不高,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第四:有朦胧的题材和概念,而这些概念和题材,既不被大股东明确肯定,也不被大股东明确否定,越朦胧越有爆炸力上涨空间;
          第五:绝对不是大盘股,绝对不是40、50元以上的高价股,它绝对是一只被市场一度共同冷落或疏漏的股票。
          如果,有一只股票有以上五大特征,技术K线上总是大阴加大阳,换手积极,但是,股价变化不大,而低点被以几分钱,几毛钱地缓慢推高,那么,要恭喜你,你已经发现新龙头!½╱□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1-07 12:27
        回复
          《投资者不能及时止损的误区》
          投资者都明白买了股票要“止损”,也就是买入后股票价格跌深到一定程度(一般投资者会置在跌了10%~15%左右)要卖出,卖出的目的是避免后面可能发生的更大损失。可是为什么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往往不能及时做到止损呢?这其中有很多误区,以下几个比较常见。
            误区之一:
            投资者在股票跌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不管跌到哪里,只要不割肉就是没有赔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大陆证券市场目前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大部分分红不多,极少数能够靠现金红利就能带来超过银行存款一年期利息的回报,投资者主要还是靠股票买卖的差价来赚钱。如果股票价格跌了,投资者账面上的损失就出现了,只有期待今后的时间股票价格重新涨回来才能让投资者做到不损失。大牛市的时候还可能侥幸涨回来,但如果大市整体不太好的时候,往往股价就是一跌再跌,很难回头上涨了。
            误区之二:
            有些投资者买入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强烈的投机目的的,是看股票走势不错,或者是听到了相关的利好消息传闻才买入,本来就是做短线投机的。但是出现了股价下跌的相反走势后,到达了应该止损卖出的价格,投资者往往开始说服自己继续持有。投资者应该记得,自己在买入的时候,往往进行了比较谨慎小心的分析,做出的决定往往也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这样的分析过程减小了犯错误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被动地作出了把短线投机改成长期投资的决定,犯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
            所以说,买入做出的分析过程得出来的结论,让自己买入了股票,股票价格却跌了,这是市场股价走势证实了买入分析有了错误。如果这个时候再做出长期被动持股投资的决定,将导致这个分析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更加容易导致投资失败和投资损失。
            误区之三:
            有些投资者虽然知道跌到了应该止损的价格,但是因为股价仅仅跌破止损价格一点点,就抱着股价能马上涨回来的思想继续持有,总觉得就跌破了几分钱,不一会儿就能涨回来。可是,往往股价不是如愿的,越跌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慢慢地股票价格最后跌得越来越深,等到投资者觉悟时已经不是跌了几分钱,而是股票价格往往惨不忍睹了。投资者应该记住“不怕错,就怕拖”的股市谚语,不能因一味拖延下去而造成更大损失。
            误区之四:
            许多普通投资者还迷信机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下跌,特别是在成交量没有放大的时候,就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逃出来”,自己也就不用怕了,寄希望将来里面的机构还能再让股价涨起来。这里我们说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大多是那些被散户迷信为百战百胜的“庄家”。
            可是机构投资者虽然有着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也常常会犯各种错误,他们出现被套牢的情况也很多。在机构投资者知道错了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立刻卖出手中所有的如此大量的股票。和机构投资者相比,普通投资者则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可以立刻止损操作卖出持有股票。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能放弃自己这个优势。
            另外,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的下跌还有各种应对措施。例如,机构可以在价格下跌初期卖出手中一部分股票,到了相对低位再买回来,之后把股价推高再卖一部分,如此多次操作。竣润掏乾
            因为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股价,进行这类有计划的低吸高抛操作,也能有效地降低机构自己的持股成本。而如果普通投资者一味死守在高位不卖出,到了低位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买入来有效降低成本了,也就出现“享受”类似坐电梯的情形,股价上上下下多次波动,自己却没有丝毫获利,错过了许多机会。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1-07 12:28
          回复
            《炒股的持股时间定义》
            股性不同操作策略也要不同,成长性好的需要捂,股性活的就适合做波段,爆发力强的适合短线。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综合运用才行。长线买的是公司,中线买的是趋势,短线买的是庄家。
              中长线常常是一拿3—12个月,中途就不要看它了(可以忘了它)。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没有耐性是赚不到大钱的。短线要快进快出,没有足够的能力,是炒不了短线的。所以,进入股市的人最后的结果是1赚2平7亏,谁也改变不了这一点。因此,股票一般不要炒短线,应该做中长线,3个月、6个月,甚至更长。
              (1)做长线的,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行业、经营管理、发展潜力,等等。一句话,长线就是投资企业。
              (2)做中线的,是在一段时期内,根据股票大盘的趋势高抛低吸。这就需要对大盘趋势做仔细的研究,结合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以技术分析为武器,对自己的股票出入作出决策。
              (3)做短线的,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股票的一波升浪。因此,无论上市公司情况如何,大趋势的各个面如何,哪怕有一则传闻,只要能升就可获利。因此,对短线而言,庄家的兴风作浪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技术分析,由于有庄家在场,便成为庄家用的好工具。事实上,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与短期走势无关。在短期内,股价比信息提前释放其股票节节攀升!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1-07 12:30
            回复
              《新股机会在哪里》
              新股一直是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品种,由其所衍生的市场机会大致可归为三类:投资、炒新与打新。各类参与方式的收益究竟如何呢?我们不涉及具体个股的基本面,仅依据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意义上的回顾。
                首先,我们先统计上市首日投资新股的收益。选取2009年9月1日以后上市,且目前已满250个交易日的新股,共计500只。假定以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买入,计算持有250个交易日即大致一年的收益率。结果表明,收益率为正的股票为144只,占比29%。如果考虑到一年10%的机会成本,则具备投资价值的新股仅有106只,比例为21%。另外,所有新股收益率的均值为-11%,也就是说,如果等额投资每只新股的话,最终将亏损11%。
                显而易见,上市首日投资新股注定是赔多赚少的亏本生意。这一方面是因为新股上市首日往往遭到炒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股定价偏高。定价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上市之前各利益主体对公司前景过度夸大,而行业与公司的不利因素则被轻描淡写,各研究机构的询价报告往往给予很乐观的盈利增长预期。而事实上,上市公司最终的盈利表现很可能令人失望。
                笔者一直在跟踪新股发行,因此也保存了新股IPO期间研究机构给出的盈利预期。如今回头一比照,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实在不小。例如,2010年下半年共有171只新股进行IPO,对于这些新股2011年的增长预期,研究机构可谓信心满满,平均业绩增速达到36%,预期业绩增速超过40%的公司多达59只,当然也绝对不会出现业绩负增长的公司。在这171只新股中已有41只公布2011年年报 ,其中5家公司业绩负增长,还有19只业绩增速低于预期值,其中11只的差距在20个百分点以上。最离谱的是一家主营电力重型钢结构产品的公司,IPO时机构给出的2011年业绩预期增速为26%,实际上业绩下滑45%,差距达到71个百分点。
                总之,对于刚刚发行上市的新股,一方面信息并不充分,研究报告也很不靠谱,另一方面,考虑到业绩预期有水分,真实的估值往往并不便宜,因此投资需要慎之又慎。
                其次,我们再来看炒新的状况。炒新的主要特征是快进快出,不在乎价格高低,只看重人气强弱。假定在上市首日以收盘价买入新股,然后计算持有10个交易日的收益率。选取2009年9月1日以后上市,且不含首日交易已满10个交易日的新股,共计737只。统计显示,收益率为正的新股共有247只,占比34%。另外,所有新股收益率的均值为-3%,也就是说,如果等额投资每只新股的话,最终将亏损3%。
                从胜率及整体亏损情况来看,投机性炒新的效果略好于长期投资。个别新股在短短10日内就能实现百分之三、四十的涨幅,如此大的诱惑,一些投机者热衷于炒新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考虑到炒新的胜率依然偏低,理性投资者同样应远离这种高风险的博傻游戏。
                最后来看打新。我们定义打新的操作模式为新股中签后首日以收盘价卖出。对于2009年9月1日以来(截至今年3.15日)上市的746只新股,统计其首日涨幅可以发现,破发的新股仅有109只,占比15%。而且所有新股的平均首日涨幅高达37%。
                毫无疑问,在参与新股的3种投资方式中,打新是最可靠的盈利途径。或许偶尔会遭遇破发,但只要坚持打新,适当回避定价偏高的新股,或者在新股表现低潮期暂时收手,长期整体而言跑赢CPI显然不在话下,如果运气好的话也不难跑过M2.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项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投资方式,打新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本身就不正常。未来随着监管机构对炒新的不断约束,新股发行市场化,以及投资者的逐步成熟,打新恐怕不会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投资方式。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1-07 12:31
              回复
                《浅析主力的高位出货》
                为什么权重一涨,大面积的个股就跳水?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权重,必然巨无霸就会成为各方主力控制指数的重要工具,一般讲,权重指标股的拉,就被市场理解为是大主力开始集体出货:
                  股价随大盘反弹到历史高位附近,开始出现滞涨放量的品种,尤其是收出长上阴线,上档压力较大,主力主动选择回调的,应该回避。
                  1。规律性出货法。有的庄家为了出货,故意每天低开,全天多数时间让股价低位运行,然后尾市拉高,连续数天这样,给自以为聪明者造成短线操作适当获得丰厚的感觉,一旦某天接盘众多,果断砸盘出货。或者在K线图上高等规律的箱体震荡,操作方法异曲同工。
                  2。假换庄出货法。在盘面上进行明显的不同仓号对调,造成大手笔成交不断,或者干脆利用一个周五的第三时间进行一笔或者几笔特别大的成交(超过百万股),尾市上涨,同时配合著名咨询机构在电视媒体指出这种异动,天性贪婪的三无概念投资者很难不手痒。
                  3。大异动出货法。在盘面上挂出连续大买单,一分钱一分钱地把价格往上推,推到一定程度后突然跳水,把来不及撤单的买单砸成交。或者是在买单上挂上特别大的买单,吸引那些勤快的傻子上当,当然这包括许多软件选股的人。
                  重大利好式出货法
                  1。高业绩出货法。如果可能的话,使用财务手段或者投资收益手段把上市公司的业绩公布得特别的好,当然利用股价刚刚送股出权后公布,这样还有误解业绩、公布后先涨后跌达到出货的目的。
                  2。大题材出货法。如果这个股票价格已经高了,先高比例送股,后改个适合当时热点的名字,其后送一个特别大的利好,紧接着出货。
                  3。好形态出货法。用连续的小阳线上涨,进行所谓的低位放量,研究销量较大的软件公式,吸引单一技术的痴迷者的买盘出货。
                  金蚕脱壳式出货法
                  1。新融资出货法。目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价格较高,比较贴近市价,利用这个时机的新机构护盘动作进行出货。或者彻底把承销商给套住,利用其回购筹码或者提升股价出货。
                  2。新换庄出货法。目前有一些机构专门帮助一些不会出货的机构出货,条件是接货价格比市价便宜一些协议出货。有些券商干脆利用职权把货出给基金。
                  3。暗消息出货法。到一些大中户比较多的营业部,故意不断地买进某一只股票,让成交回报暴露,同时私下传播消息,达到出货的目的。xZDTi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1-07 1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