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吧 关注:7,200贴子:56,437
  • 4回复贴,共1

五行与金庸门派的服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武侠小说的所有大型帮会组织中,一般总会取一些名号来区分分支机构。在金庸小说中,这些分支的名号经常和五行有关,例如明教五行旗、天地会青木堂等外五堂。


武林帮会经常会采用各自的标准色区别着装,这些服色系统有时是一个江湖人物的常识和识别标志。例如《侠客行》12回,石清只凭跟踪者袍角绣的一朵黄花即判断出对方是长乐帮人众;而《连城诀》中,狄云之所以被冤枉为“小恶僧”,主要的原因即在于他穿了血刀门的僧袍。


至于在这些门派内部,对服色的识别就更加敏感。如《笑傲江湖》第3回,泰山派天松道人在回雁楼撞见令狐冲、仪琳、田伯光三人一起喝酒,他本来都不认识,但从服色就得知其中一是华山派弟子,一是恒山派弟子。第4回,余沧海在刘正风家中,弟子被曲洋下手惩罚,他怀疑下手者就在厅上。“厅上众人……他虽然所识者不多,但一看各人的服色打扮,十之八九便已知属于何门何派”,正因林平之服色不同,才被他怀疑。由这一节也可知江湖门派都各有一套形象识别系统。


一些大型帮派中,分别着装已经形成体系。这种场面在金庸书中屡次出现,其盛大状况如同大型团体操:



 


只见山岭上一处处都站满了哨岗,日月教的教众衣分七色,随着旗帜进退,秩序井然,较之昔日黑木崖上的布置,另有一番森严气象。(《笑傲江湖》第39回)


鼓乐声中,日月教教众一队队的上来。这些人显是按着堂名分列,衣服颜色也各不同,黄衣、绿衣、蓝衣、黑衣、白衣,一队队的花团锦簇,比之做戏赛会,衣饰还更光鲜,只是每人腰间各系白带。上峰来的却有三四千之众。(《笑傲江湖》第40回)



 




1楼2005-10-08 22:39回复
    按:金庸这里写日月神教教众腰系白带,实际上已经暗示任我行去世了。因为按照传统,日月神教的服饰主要是穿黑衣,以腰带颜色辨别(如曲洋腰系黄带)。所以这是一个伏笔,而令狐冲等仍未发觉这一信息,乃是因为过分关注日月教来袭,以致忽略。这一模式也可见古龙小说,例如《楚留香传奇·蝙蝠传奇》第2章,楚留香根据有人穿墨绿色衣服,腰系七色带子,即辨认出是凤尾帮“十二连环坞”的人。


    上面引用的两段日月神教的服色系统,没有确切说明这各色衣服对应的堂名,不过却是可推测的。金庸小说中这些分支的命名往往大多与五行有关,上面表格中列举的天地会后五堂、明教五行旗、天鹰教外五坛、日月神教各分堂名称即是最明显的例证。神龙教属下的五个门显然也与五行密切相关,因为青赤白黑黄五色是与五行严格对应的。


    这类组织在灵鹫宫九天九部中发展到一个新形式:九部分别对应九个方位的镇守,这在《天龙八部》37回九部往九个方向迎接童姥是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九天九部的服饰、乃至令旗的颜色,都严格遵照各自的标准色制作。如《天龙八部》第37回:“突然一名绿衣女子飞骑奔回,是阳天部在前探路的哨骑,摇动绿旗,示意前途出现了变故。”足见她们各部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形象识别系统。因此才有以下的故事:



     


    到得缥缈峰脚下时,已是第二日黎明。符敏仪双手捧着一团五彩斑斓的物事,走到虚竹面前,躬身说道:“奴婢工夫粗陋,请主人赏穿。”虚竹奇道:“那是什么?”接过抖开一看,却是件长袍,乃是以一条条锦缎缝缀而成,红黄青紫绿黑各色锦缎条纹相间,华贵之中具见雅致。原来符敏仪在众女的斗篷上割下布料,替虚竹缝了一件袍子。(《天龙八部》第37回)


    2楼2005-10-08 22:39
    回复
      2025-08-28 18:2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里长袍有多种颜色,乃是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九部的服色各有差异。而九部的服饰颜色依然是按照五行五色对应的,我们可以把书中提到的一些细节罗列推测如下:


      名称 镇守方向 服饰颜色
        昊天部 东方 淡青色
        阳天部 东南方 绿色
        赤天部 南方 (红色?)
        朱天部 西南方 紫色
        成天部 西方 (白色?)
        幽天部 西北方 (灰色?)
        玄天部 北方 (黑色?)
        鸾天部 东北方 (深蓝色?)
        钧天部 本宫(中央) 黄色


      注:表中括号中的颜色表示书中第37回未提及而根据五行规律推测的。37回中提到在缥缈峰下虚竹已汇聚七部人马,另加均天部报信者。他的五彩袍有“红黄青紫绿黑”六色,其中红黑二色必定是未明确提及服饰颜色的赤天、玄天两部所有。而且按当时的情况,虚竹的五彩袍应当有八种颜色(除鸾天部未汇合)。


      按:《天龙八部》第37回,余婆婆说明鸾天部是往东北方向搜寻童姥,但同一回的下文却又说:“只有鸾天部在极西之处搜寻童姥,未得音讯。”这是明显的笔误。如是在极西方向,则应当是成天部。第42回,灵鹫宫诸部到少林寺为虚竹助阵,金庸又写到只有鸾天部镇守本宫,按理应该是均天部才对,可能是均天部在前面伤亡过重,不能承担这一任务;又或者金庸就是特别喜欢用“鸾天”这个名字。


      3楼2005-10-08 22:39
      回复
        《天龙八部》中并未明确提到灵鹫宫九天九部各自控管一个方向,只是提到寻找童姥时如此分工。但第一回中提到的灵鹫宫女子,都是穿绿色斗篷的阳天部,云南在灵鹫宫东南方,阳天部出来寻童姥时也是向东南方,想必也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控管东南方。这是一个旁证。

        这九天九部的名字,多数与《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到的九个方位、名称一致。但《吕氏春秋》、《淮南子》中东方名“苍天”、东北为“变天”、西方为“颢天”、南方为“炎天”。

        《鹿鼎记》中在神龙岛韦小宝第一次见到洪教主升堂时候,属下一群群五色衣服的少年肃立,以他在皇宫多年的见识尚且心里感觉像“皇帝上朝”。那童姥的九部色彩更加缤纷,不说排场,光是视觉享受上也很是不同凡响了,毕竟这样大规模的行为艺术寻常不多见。


        在五岳剑派中,其服装的标准色系统仍是一一对应的——嵩山派的人物总是穿黄衫,而恒山“服色尚黑”。其余三派的服色虽未见描写,但对应的应当是泰山青衣,衡山红衣,华山白衣——一个侧面的例证是任我行大举上华山,在仙人掌排五张椅子给五岳剑派,以黑白青红黄五色各绣一个山峰对应各派,乃至其五岳派令旗也是“五色锦旗”。对于这种标准色,各派也各自理解,所以《笑傲江湖》38回,令狐冲在山洞里见到各派人物,“一凝神间”,即根据服色辨认出是衡山、嵩山、泰山三派弟子。


        《笑傲江湖》第29回,书中也写到“服色尚黑”是因为恒山是五岳的北岳。为此,恒山派众人还特意为令狐冲做了件黑色长袍。32回,桃谷六仙发言,“左冷禅心头一喜,向那人瞧去,见那人马脸鼠目,相貌十分古怪,不知是谁,但身穿黑衫,乃是恒山派中的人物”,左冷禅只须从服色就可判断门派所属。

        这里说的五岳剑派服色,是他们在较庄重场合下穿的标准服装,平常未必如此。书中写到岳不群、风清扬出场时都是青色衣服,而莫大先生更是“青中泛白”的青布长衫,而恒山派虽以黑色为尚,定闲师太在龙泉之战中穿的却是“月白色的衣衫”。但也提到劳德诺一恢复嵩山派身份,立刻成为“黄衫老人”(第36回),足见这些服饰的象征意义。

        《笑傲江湖》32回泰山派争夺掌门人的惨案中,写到“玉玑子飞身退开,两条青影晃处,两名老道仗剑齐上”,这么看,泰山派服色确实为青色。


        4楼2005-10-08 22:39
        回复
          《倚天屠龙记》36回:只行出数里,便见一队白衣的明教教众手执黄色小旗,向山上行去。张无忌叫道:“颜旗使在么?”以此论,厚土旗也是穿白衣的(白衣+圣火图形是明教标准LOGO),并且书中其他地方提到明教人物必定是穿白衣,但第18回中,却也提到厚土旗6个人都是穿“黄袍”,可见五行旗必有与五行对应的服色。


          以上五个掌旗使,名字的偏旁分别都和本旗的“金木土水火”对应(辛然的“然”按照古字来说,下面的四点即是“火”字。“燃”是其今字)。此外,原属于明教的天鹰教五坛,坛主的名字也和四象一一对应:


          玄武坛主:白龟寿;


          朱雀坛主:常金鹏;


          剩下青龙坛程坛主,神蛇坛封坛主书中并未取名字——神蛇坛之由来,是因为传说玄武是龟蛇两种动物。可能金庸觉得按照这样的规律,程坛主名字里镶一个“龙”字很容易,但封坛主名中镶一个“蛇”字就很怪异了(他之所以姓封,可能和“封豕长蛇”有关);还有一坛一直没提到,但必定是白虎坛。


          不但在一个帮派内部分支间是如此,甚至在五岳剑派这样松散的联盟中,五个实际独立的团体也是如此:五岳剑派五派的位次是按中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的,如《笑傲江湖》第39回:“五岳剑派本以中岳嵩山居首,北岳恒山居末。”只不过一派内部,次序往往代表武功高低,而五岳剑派的五派毕竟各自独立发展,所以按理华山派只排第四,但剑法之高看来一向是数一数二的。


          7楼2005-10-08 2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