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无为吧 关注:1贴子:45

“古代洗漱用物拾遗”转自汉服吧“0南枝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皂角 ——小白们都知道
之所以编号为第0个而不是第1个,就因为它是现代人剩下的那点可怜传统知识中最基础的。又称皂荚。把皂荚剥开,内表面是柔柔滑滑的一层物质可以刮下来,也可直接整体碾碎,泡水,滤汁,就是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洗头液啦。完全不用担心有什么XX化工物致癌。
我小时妈妈都采皂角来给我洗过头,可是有亲身经历的哦!比化学洗发剂泡泡少——甚至没有,有股天然的淡香。


IP属地:河南1楼2016-05-30 16:14回复
    1、木槿叶 ——传说效果非常好!
    在某些地方的七夕传说里提到用槿树叶洗头,就是木槿的叶子。查到的最详细的一个资料是讲浙江永嘉县乌牛镇芦池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洗发方法:人们用一种温州话叫做“菜园篱”的植物叶子来洗头。他们先把叶子揉一揉,再用温水冲泡,然后将叶子去掉,用留下来的汁液洗发,洗后的头发变得乌黑、柔软。这种菜园篱就是木槿,作者还作了实验证明头发洗得光滑柔顺,并附得一个结论是不能煮沸了再洗,因为会破坏里面的蛋白质成分。
    我查了一下木槿的资料,原来木槿花含肥皂草甙,系一种黄酮甙,并含异牡荆素。此外,尚含有皂甙及粘液质。根含鞣质和粘液质。种子含脂肪油。是合适洗发的东东呀。


    IP属地:河南2楼2016-05-30 16:14
    回复
      2025-08-01 09:26: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XX加上草木灰 ——去污能力更佳!
      这里的XX可以是木槿叶或者皂角等。农村有种土方子:春季的稻草灰去污效果非常好,以前的人们还常常用它来洗头发。前文资料的作者同样做实验验证,结果稻草灰的浓度宜适中,稻草灰水与木槿洗发液的比例为1∶3,洗发效果好,去污效果增强。
      在成分上分析,草木灰含碳酸钾有去污能力,至少我还知道民间有用草木灰兑水来洗床单的。另外草木灰还能入药,《本经》:“味辛,微温。”入肝,肾二经,可治大骨节病,蚀痈疽恶肉。分冬灰、桑灰等等。
      由此推而广之,除稻草灰外,其它适宜的草木烧成灰也能发挥清洁功能,若是香型草木呢?


      IP属地:河南3楼2016-05-30 16:15
      回复
        3、柏叶、桃枝 ——又一对七夕洗头宝
        柏叶,就是侧柏树的叶子,叶扁而侧生。性善,微温,能凉血、止血、去风、理湿、轻身、益气,使人增强抵抗寒暑的能力。可生肌,是治疗妇女崩漏和吐脉的重要药物。桃枝,能祛除邪恶之气,解虫毒,止腹痛,除疫疠,治黄疸,蚀疮杀虫。.
        熬煎柏叶,取其汁来涂抹头发,可黑润发须。如果不生头发,将柏叶阴干研磨成末,以麻油和成糊状,涂抹于头上,即可生发。如果头发呈黄红色,可用生柏叶末一升,猪油一斤,和成药丸,弹子大小,洗发时,用布包裹药丸一颗,放在糖水中,待药丸化开后用以洗发,一个月之后,头发就会变得乌黑润泽。
        古时湖南江渐一带在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因夏季天气干燥,洗物易干,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IP属地:河南4楼2016-06-03 21:16
        回复
          4、面汤 ——有些歧义哦
          这个无详考证,如果是指煮面条后的汤,想来如果做实验一定要冲干净,而且不浪费吗?
          但“面汤”在古代还有一个意思是“洗脸的热水”。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又有浴堂门卖面汤者,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及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水浒传》第八回:“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 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只见 天然 就拿着面汤进来,叫:‘奶奶,面汤在这里。’ 赛儿 脱了上盖衣服,洗了面,梳了头。”可惜没查到精制的养生面汤加的什么料,是不是也用来洗头


          IP属地:河南5楼2016-06-03 21:17
          回复
            5、淘米水 ——简单合理又普遍
            不少地方大概都有这种说法,淘米水很适合用来洗白白哦。我的切身体验是淘米水清洁器具效果不错,天然中性无刺激,又含维生素,用来洗头自然没问题。古人还用它来洗脸,清洁又护肤。


            IP属地:河南6楼2016-06-03 21:17
            回复
              6、潘或稷 ——更加丰富
              比淘米水多了一道煮的工序,但不能简单理解成米汤哦。又称“潘”,或“稷”,包括用栗黍之类煮成的汁水。需要烧热的同时洗。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详细考察后我找到更深的内容。《礼记·玉藻》详细描写了贵族大夫的洗发雅情:“沐稷而靧梁,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以我浅薄的古文能力且作阐释:沐=洗发,靧=详洗面(简洗面称为盥),洗发以稷谷之类的潘汁,同时洗面以高梁之类的潘汁(或有并列通用之意)连胡须都一起清洗顺滑。剔垢时以比较坚硬的白理木制的梳子,待发干燥后再以象牙制的梳细细通理,避免伤发。洗沐完毕喝杯小酒,配以豆子之类的下酒小菜,乐工们升堂以琴瑟而歌。全程舒爽通泰,补气益神,此乐何极!


              IP属地:河南7楼2016-06-03 21:17
              回复
                7、豆花水 ——不是用来喝的
                把做成水豆腐后的水用坛子装起来,那些水是做水豆腐的必备品,好象就是兑制好豆花后其余清澈微黄的液体。等第二次做水豆腐成功后,就有了更多的那种水,然后就把那些水煮热来洗头。它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碱份,能起到止痒的作用。


                IP属地:河南8楼2016-06-03 21:17
                回复
                  2025-08-01 09:20: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茵樨香 ——古老不详原料
                  “灵帝宫人以茵樨香煮汤沐发”(《拾遗记》),茵樨香,是古代出产于西域的一种香,煮汤以洗发,一定光亮而香烈。可惜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原料了。“樨香”拆字单解即桂花香,原料或许与桂有关?


                  IP属地:河南9楼2016-06-03 21:17
                  回复
                    9、脂麻叶 ——疑为芝麻叶?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家塾事亲》)。这个脂麻叶是什么呢?我想它即是芝麻叶吧。因为芝麻味甘,性平,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对枯发、早白发确实有裨益。
                    《本草易读》一书中曾提到:黑芝麻,白发令黑,九蒸晒、枣肉丸服。是说把黑芝麻,蒸过之后晒过,反覆九次,再连同黑枣肉混合成药丸状服用,有助白发变黑,因人体质而异。
                    于是我愈发相信脂麻叶指的就是芝麻叶了。芝麻叶还可入食。


                    IP属地:河南10楼2016-06-03 21:18
                    回复
                      10、兰叶 ——护发美发
                      “江南妇女采兰叶置发中,令头不脂”(《经验方》)。 兰可是很多洗沐用品中都常见的哦,单独的功效主要是护理大过洗涤,想脱污的话要综合其它。


                      IP属地:河南11楼2016-06-03 21:18
                      回复
                        11、鸡子白 ——就是蛋清啦
                        “妇女头发垢脂,鸡子白涂之,少顷洗去”(《濒湖集效方》)。生鸡蛋打破,里面的蛋清在中药名目中叫鸡子白,又名鸡卵清,是清热解毒的大好物品。
                        蛋清有收敛作用,能降低毛细管的通透性,涂抹后成膜能起保护作用。何况是对干燥头发呢,就算皮肤受灼伤了立即抹上都是有好处的。


                        IP属地:河南12楼2016-06-03 21:18
                        回复
                          13、中药古方 ——非常完善高级啊
                          一个专门洗头的古方,却没有查到名字,怀疑与前面的“脂麻叶”有关:
                          〖中药成份〗零陵香、茅香、细辛、藁本、川芎、白芷、地骨皮各15克,乌麻油、连子草、诃黎勒皮、没食子、酸石榴皮、牛膝、白檀香、沉香各30克,生铧150克。
                          〖制作方法〗上述药细锉,铧铁捣碎,以绵裹放入乌麻油中,浸泡49日。
                          〖使用要诀〗 蘸油用以梳头。
                          〖方义解说〗 本方出自《太来圣惠方》。主中零陵香、茅香、沉香、白檀香均为芳香之品,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使用权头发芳香润泽的作用,补充头发营养,诸药合用,使经血充足,头发润滑。
                          〖应用功效〗 使头发黑而光滑润泽。


                          IP属地:河南14楼2016-06-03 21:18
                          回复
                            接下来,是汉服吧该楼主搜罗的古人洗澡用的物品


                            IP属地:河南15楼2016-06-08 22:42
                            回复
                              2025-08-01 09:14: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自我清洁,甚至有号召春天洗浴祛病的上巳节。到了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人们对沐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而视为隆重礼仪。先秦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这已是个定法,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之戒,亦称斋戒。
                              早在秦汉之际,全社会性的沐浴习俗已经形成,尤其是《礼仪·聘礼》所载的“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良俗;汉时,已形成了至少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让官员有空好好清洗。到了唐代,“五日一下沐”才改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作:“休浣”。俗以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瀚、中瀚、下瀚,瀚即浣的异体字,本意是洗濯,大概因为十天一浣的缘故,浣又有了一种计时的意义,一浣为十天,所以唐代制度十天一休沐有休浣之名。明代的名士屠本畯还将“澡身”与“赏古玩”、“名香”、“诵名言”并列,表明明代的洗澡较之以往更加讲究高雅。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将洗涤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沐,濯发也。
                              浴,洒身也。
                              洗,洒足也。
                              澡,洒手也。
                              可见古人对自身清洁的重视。
                              ——而很长时间里,西方的教会还在宣传洗浴是惩罚罪人的方式……4世纪时一位赴耶路撒冷朝圣的女基督徒,向人炫耀她已经18年没有洗过脸了,因此她觉得自己最“纯洁”。
                              比起洗头,古代洗浴用到的物品更加丰富。为了清楚,下面介绍时分为洗澡材料、洗澡盛器、洗澡用地、洗澡装置四项:


                              IP属地:河南16楼2016-06-08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