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602,434贴子:17,002,434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说哲学,大家的印象是没用扯淡晦涩难懂的玩意儿。这其实是对哲学的异化。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本体论,也就是说探究事物真本的思辨。
研究哲学的基本素质就是逻辑性,通过理性逻辑来得出事物的真本。没有逻辑现实理性的议论都是扯淡,跟哲学不沾边,包括那些古往今来的伟大哲学家的学说,因为这些学说解释的是著者所处时代的事物真本,用来生搬硬套今天的状况或多或少是缺乏逻辑依据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28 21:27回复
    现在大家对哲学的误解来自于对理想国的憧憬。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心理需要,哲学揭示某些事物真本的过程,也是为人们改善自己境遇打开窗子。
    然而错误的理想化的思维往往缺乏现实逻辑。
    首先研究哲学要立足于人类的复杂性,人和人是千差万别的,圣人是极其罕见的,所有人都有缺德排他利己等人性弱点,或多或少存在于你我身上,虽然多数正常,但也存在少数病态的疯子傻子变态之徒,这意味着没有什么理想国可以一劳永逸的控制人类的这些弱点在适合的土壤中萌生发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28 22:08
    收起回复
      2025-11-23 01:49: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我没读过一本哲学书,本来到了对思考哲学感兴趣的时期想读一些经典的,还在苹果平板一代时下了什么哲学必读六十本经典之类的电子书,基本上看了个开头就没办法继续读下去了,只是粗略翻了翻,多的看百十来页,少的只看几行,结论就是哲学经典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读物。
      你能读下去当然好,读不下去也并不影响你对哲学的理解。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接触文化文明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到了今天这个互联网手机资讯的时代,捧个大部头的典籍去读,除非你真的读的兴致盎然,否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去遭那个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04 23:16
      收起回复
        大家谈起哲学家学者往往会想到象牙塔里那些高高在上的满腹经纶博学的专家教授,我也曾经这样认为的,论坛微博的出现,让一部分这类人把自己的日常思维认识放到了网上,让我重新对这些人的局限性有了理解。不只是局限性,还有他们思维逻辑的僵化幼稚自大。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那些媒体网络露脸的专家学者没有一位有真正的哲学思考,没接触到的不知道有没有,国外也是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依据就是他们很多的言论思想缺乏基本逻辑。
        哲学思考是一定要有逻辑的,没有现实逻辑的真理不是真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6-04 23:39
        收起回复
          有人会说你书没看几本,空谈什么哲学,你有这个资格吗?
          的确,我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似乎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不是哲学,我对政治经济感兴趣,是那一类的书,近年来基本浸淫网络,不再看书了。以前是很爱看书的,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科技看得很杂也很多,但那时是兴致驱使或学习工作需要,但并没有使我对哲学的思考和认识。
          这里就有谈到研究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手段,那就是辩论。
          历史上的哲学大家哲学经典也都是来自大辩论,辩论的作用是梳理辩论者的逻辑,你的思辨逻辑性越强,才会更接近真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6-04 23:51
          收起回复
            这里强调需要现实逻辑,而不是语言逻辑或推理逻辑。
            推理逻辑是他是好人,那么他是好总统。他是坏人,他是坏总统。而现实逻辑当中,根本不存在这样逻辑关系,好人会常常办坏事,而看似手段很坏的人往往办好事,何谓好坏首先就是复杂难断的标准,在政治上好人与坏人的评判更是依赖舆论战拼资源拼策略来得出结果。
            一个政策很好,并且在政治博弈中胜出得以实行,现实结果可能会很差,那么它在之后的博弈当中会由好的政策变成坏的政策。
            我们常常会A国证明好的政策,被拿到B国套用会产生很坏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6-05 08:27
            收起回复
              在逻辑推演中,大多数人都会被表面简单设定条件误导,由此得到的认识当然是错误的。
              例如,二战后,日本德国被炸成了废墟,工厂设备都被占领军掠走,表面上和中国是一样的,为什么之后的发展差异那么大呢?结论是日本人太了不起了,中国人烂泥扶不上墙。
              这个故事故意忽略了中国与日本明显的差异,被毁为废墟前,日本是个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工业化强国,而中国是个连炮弹都无法自己生产的贫弱农业国。对比人口结构,日本保留下来了完整支持工业化重建的工程师教师产业工人,而中国九成人口是文盲农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08 21:05
              收起回复
                同样改善农民经济境遇,你不把多数农民从土地剥离,这么多农业人口依赖经济占比越来越小的农业经济上,任何改善努力政策都是徒劳的,逐步把农民从农业生产剥离是改善这部分人口经济境遇的唯一途径和发展方向。
                你不能一边渲染部分农村的凋敝,慨叹失去乡愁,又对农民无解的经济处境痛心疾首,这种思维方式是缺乏哲学思辨逻辑的表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6-09 13:37
                收起回复
                  2025-11-23 01:4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理解事物首先需要理解事物背后的复杂面相,很多人看问题的偏差都来自根植于自己意识当中的片面性认识。
                  你和我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有很多共通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复杂的差异,我会用自己的社会体验认识储备通过你的行为处事方式去揣度了解你,也会去用这些去理解他,去理解古人,去理解外国人,这个了解过程往往又会掺杂感情好恶偏好选择,这就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
                  矫正这些偏差需要哲学的思维方式,尽可能的把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导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6-21 15:44
                  回复
                    为什么中国人会接受这个明显错误的历史概念,欧洲人为什么会向世界传播这一概念,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学习的所有社会学科一样,这些被当作学问的社会学科理论体系都是被系统的建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服务西方在全球的政治经济秩序。
                    作为非西方国家,我们在思考社会政治经济事物的时候,一个必须有的素养就是不能被这些公认的所谓真理所束缚,特别是政治经济方面,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对任何事物的理解必须结合当下现实做综合性思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6-21 16:59
                    回复
                      现代社会的基本发展逻辑是工业化,进入工厂劳动,需要工人具有基本的识字计算能力,从农业社会走来的国家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文盲,生产力水平的缓慢发展不足以支持国家全民教育体系,对一般国家来说这是个缓慢积累的过程。
                      而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得以加速这个全民普及教育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形成自己对全球的生产力竞争优势,并用这种绝对竞争优势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实现对世界秩序的控制。
                      对于广大发展中前殖民地国家来说,在西方的绝对产业竞争优势面前,经济上很难自主,政治上很难独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6-22 22:10
                      回复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所谓民主政治的首要要求就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这个条件下,社会财富必然集中在少数地主资本家阶层身上,给广大劳动者的资源分配不足以支持教育的普及和产业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发展中世界,至今没有几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工业化必须的教育普及。很多国家都在政治动荡,军事政变,民主化,政治动荡的怪圈中循环。
                        这其中唯一的特例就是韩国和台湾地区,实现了工业化和教育普及,被当作西方民主政治的样板加以宣扬。下面分析一下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逻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6-22 22:47
                        回复
                          韩国台湾的第一个特征是他们在五十年的时间里是日本帝国的一部分,具有和日本相似的发展逻辑。比日本本土差,但已经初步普及了基础教育和一定程度的工业化。
                          第二个特征是他们都在建政之初推行了土改,目的当然是为了对抗大陆和北朝鲜的土改。这就意味着韩国台湾的社会资源分配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平均些。
                          三,就是他们的工业化腾飞是独裁专制下实现的,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宣传不搭边。西方之所以扶持这两个地方,而不是折腾他们,是因为那里是对抗共产主义阵营的前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6-22 22:59
                          收起回复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和前现代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就是前面多次强调的教育普及和工业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试想当多数人口是文盲,社会教育资讯传播体系不发达的国家,他和古人有什么区别?是无知、无自主意识、不会去自我完善发展自己,当然也就对社会进步有多大助力。这就是发展中世界的现状。
                            而一个接受了基础教育的人,他就可以不断学习,接触资讯,从中不断完善自己,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大多数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的资讯体系学习体系越发达,整体进步就会越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6-22 23:13
                            收起回复
                              2025-11-23 01:37: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化批判作为革命正义的开端是被革命年代所颂扬的。革命需要旧秩序的解体,但各种浅薄思想价值观的革命者并没有对革命目标要建立怎样的新秩序拥有基本共识,于是出现各路野心家军阀为争夺利益各自为战,大多依旧在自己的领地内沿袭旧政治价值观,文化批判也就愈发歇斯底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民的角色,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他们对世界的变化没有基本认知,也没有基本的国家意识自我意识,只是被当作粮钱兵源被无限掠夺,却依旧麻木不仁不知所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6-24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