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底,中国已经进入了临战状态,此时的王烘被任命为副团长,可谓算得上是真正的“临危受命”,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是这么说的:“在这个时候,党把重任交给了我,我不能辜负党和祖国人民的期望,家里的一切就全靠你来照料了。”
战争爆发后,王烘的部队随即参战,可是他却在1979年的2月21日壮烈牺牲。
1979年5月1日时任121师师长的郑文水将军给王烘将军(虽然军衔不是将军,在这将军是对王烘烈士的敬称)的追悼词是这样子的:
“‘忠诚战士’王烘同志,在战斗中一直带领突击营冲在最前面,哪里枪声最激烈,哪里有危险,他就到哪里指挥战斗。在扣屯反伏击战中,他本来可以随营主力冲击出去,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
他不顾个人安危,三次返回去组织动员掉队的伤病员和体弱的同志跟上主力突围。可是,当他第三次返回去时,不幸落入敌人手里。他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充分表现了他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
让人气愤的是,王烘将军并不是在战场上直接牺牲的,而是受伤后无奈被越军俘虏了。
被俘后的王烘将军宁死不降,继续与越军做斗争,骂越军是白眼狼,这让越军暴跳如雷,他们将王烘将军绑在了树上,惨无人道的折磨,可是王烘将军依然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牺牲后他的遗体上的枪眼竟多达二十多个,而在他的衣物里,只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党员王烘誓死不投降”。
这就是英雄啊,新中国真正的英雄啊!
(PS:在这再介绍一下烈属的近况:王烘将军牺牲后其妻子回到了汕头老家,做了许多好事、善事,被评为汕头市“好母亲”。大儿子王铠是海关缉私战线的楷模,先后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小儿子现在在税务工作,而女儿王玫如今是广东省军区某干休所副师职政委。女婿叫陈晓虹,从战士到军分区司令员,六次参加边境还击战和轮战。现任阳江市委常委、阳江军分区司令员。)


战争爆发后,王烘的部队随即参战,可是他却在1979年的2月21日壮烈牺牲。
1979年5月1日时任121师师长的郑文水将军给王烘将军(虽然军衔不是将军,在这将军是对王烘烈士的敬称)的追悼词是这样子的:
“‘忠诚战士’王烘同志,在战斗中一直带领突击营冲在最前面,哪里枪声最激烈,哪里有危险,他就到哪里指挥战斗。在扣屯反伏击战中,他本来可以随营主力冲击出去,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
他不顾个人安危,三次返回去组织动员掉队的伤病员和体弱的同志跟上主力突围。可是,当他第三次返回去时,不幸落入敌人手里。他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充分表现了他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
让人气愤的是,王烘将军并不是在战场上直接牺牲的,而是受伤后无奈被越军俘虏了。
被俘后的王烘将军宁死不降,继续与越军做斗争,骂越军是白眼狼,这让越军暴跳如雷,他们将王烘将军绑在了树上,惨无人道的折磨,可是王烘将军依然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牺牲后他的遗体上的枪眼竟多达二十多个,而在他的衣物里,只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党员王烘誓死不投降”。
这就是英雄啊,新中国真正的英雄啊!
(PS:在这再介绍一下烈属的近况:王烘将军牺牲后其妻子回到了汕头老家,做了许多好事、善事,被评为汕头市“好母亲”。大儿子王铠是海关缉私战线的楷模,先后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小儿子现在在税务工作,而女儿王玫如今是广东省军区某干休所副师职政委。女婿叫陈晓虹,从战士到军分区司令员,六次参加边境还击战和轮战。现任阳江市委常委、阳江军分区司令员。)




























